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包括殼體和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由電路板主板、電路板副板和電源組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被設置成大占空比的間歇工作模式,微控制器喚醒后開始測量并計算16個監測點的溫度值,測量任務結束后微控制器關閉所有外設并及時的切換到休眠模式,極大的降低了傳感器整體的功耗、延長了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的使用壽命,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喚醒期間測量的溫度值和校驗值會進行智能化的判斷,確保每次喚醒期間都能夠測得正確的溫度值并及時發送出去,既保證了溫度值的實時更新,也增強了傳感器的可靠性。
【專利說明】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尤其涉及一種電子信息領域的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行的非接觸式測溫裝置都是手持式單點測量設備。手持式單點測量設備一般包括測量頭、測量儀表、電纜線、電源四個部分。測量頭用于照射測量點、測量儀表用于顯示測量點的溫度、電纜線用于測量頭和測量儀表的數據傳輸、電源用于系統供電。四個部分不僅相互獨立分開,而且體積大不易攜帶和管理。同時操作時需要測量人員能穩定的將測量頭對準待測量點。
[0003]手持式單點測量設備在使用時必須要由測量人員在現場進行人工測量,測量所得的數據也要由測量人員人工記錄并在測量結束之后整理反饋。手持式單點測量設備在一次測量過程中僅能測量一個監測點的溫度。由于測量人員的誤操作和單點測量時手持式單點測量設備的人為移動等因素,往往照成測量數據的不準確。同時,現場測量環境中往往存在位于高處或地下的檢測點和人員不便進入的區域,從而造成了測量的死角,這些監測死角不能或很難正常的完成測量任務。而大量的人工操作不僅工作量大、拉高了人工成本也給測量帶來了更多的人為因素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體積大、不易攜帶管理;單點測量、測量面積小;人工現場操作、人為因素影響大;數據實時性差;存在測量死角等技術問題,提出的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
[0005]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包括殼體和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由電路板主板、電路板副板和電源組成,電路板主板上焊接有控制電路和射頻收發電路,電路板副板上焊接有溫度監測電路,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與電源連接,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出端與溫度監測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電路的輸出端與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電源與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溫度監測電路的輸出端與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電源與射頻收發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電源與溫度監測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由微控制器和第一晶體諧振器組成,溫度監測電路由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和集成電路組成,射頻收發電路由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第二晶體諧振器和天線組成,第一晶體諧振器的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第一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連接,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與集成電路連接,電源與微控制器的第三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一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四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與天線連接,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輸入端連接,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電源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第二晶體諧振器的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所述殼體由底座、上蓋、電源和天線連接器組成,底座和上蓋連接,所述的電路板主板固定于底座中部,電路板副板固定于上蓋中心,電路板副板通過導線與電路板主板電連接,電池、電路板主板和電路板副板設于殼體內,天線連接器固定于底座外側,線連接器與電路板主板焊接。
[0006]優選地,所述的溫度監測電路集成電路通過IIC總線與微控制器連接。
[0007]優選地,所述的射頻收發集成電路通過SPI總線與微控制器連接。
[0008]優選地,所述的電源為一次性高溫鋰鉦電池;
[0009]優選地,所述的底座與上蓋之間墊有一層密封圈。
[0010]優選地,所述的殼體為招合金殼體。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被設置成大占空比的間歇工作模式,微控制器喚醒后開始測量并計算16個監測點的溫度值,測量任務結束后微控制器關閉所有外設并及時的切換到休眠模式,極大的降低了傳感器整體的功耗、延長了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的使用壽命,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喚醒期間測量的溫度值和校驗值會進行智能化的判斷,確保每次喚醒期間都能夠測得正確的溫度值并及時發送出去,既保證了溫度值的實時更新,也增強了傳感器的可靠性,傳感器殼體由鋁合金材料制成,殼體底座與殼體上蓋之間有防水密封圈保護,整體的防護等級達到IP68,確保了傳感器在不同環境下也能夠正常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的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方塊原理圖;
[0013]圖2為本發明的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
[0014]【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6]實施例1 (以下可參考權利說明書)
[0017]如圖1、2所示,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包括殼體和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由電路板主板、電路板副板和電源組成,電路板主板上焊接有控制電路和射頻收發電路,電路板副板上焊接有溫度監測電路,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與電源連接,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出端與溫度監測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電路的輸出端與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電源與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溫度監測電路的輸出端與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電源與射頻收發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電源與溫度監測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由微控制器和第一晶體諧振器組成,溫度監測電路由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和集成電路組成,射頻收發電路由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第二晶體諧振器和天線組成,第一晶體諧振器的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第一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連接,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與集成電路連接,電源與微控制器的第三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一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四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與天線連接,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輸入端連接,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電源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第二晶體諧振器的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所述殼體由底座、上蓋、電源和天線連接器組成,底座和上蓋連接,所述的電路板主板固定于底座中部,電路板副板固定于上蓋中心,電路板副板通過導線與電路板主板電連接,電池、電路板主板和電路板副板設于殼體內,天線連接器固定于底座外側,天線連接器與電路板主板焊接,溫度監測電路集成電路通過Iic總線與微控制器連接,射頻收發集成電路通過SPI總線與微控制器連接,電源為一次性高溫鋰鉦電池,底座與上蓋之間墊有一層密封圈,殼體為鋁合金殼體。
[0018]實施例2
[0019]圖1是本發明的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方框原理圖,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主要由控制電路、電源、溫度監測電路、射頻收發電路組成。
[0020]圖2為本發明的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上述控制電路由微控制器和晶體諧振器組成;溫度監測單元由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和集成電路組成;射頻收發電路由射頻收發集成電路、晶體諧振器和天線組成;電源采用一次性高溫鋰鉦電池;溫度監測單元集成電路通過IIC總線與微控制器相連;射頻收發集成電路通過SPI總線與微控制器相連接。
[0021]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主要用于測量設備表面的多點溫度。包括殼體和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由電路板主板、電路板副板和電源組成,電路板主板上焊接有控制電路和射頻收發電路,電路板副板上焊接有溫度監測電路。電源為整個傳感器的工作提供所需的能源,副板上的溫度監測電路通過感應檢測點輻射出的紅外線強度來計算監測點的溫度,電路板副板計算完監測點溫度后將溫度值通過IIC總線依次發送給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接收到數據后會通過數據計算出校驗值,并與接收到的校準值進行比較,確保數據的正確性。確保數據正確之后微控制器將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加密處理。數據處理結束后,微控制器將數據通過SPI總線發送給射頻收發集成電路。射頻收發集成電路將數據發送出去。天線的設置增強了發送信號的強度,增加了數據的傳輸距離。
[0022]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和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無線點陣式紅外溫度傳感器由電路板主板、電路板副板和電源組成,電路板主板上焊接有控制電路和射頻收發電路,電路板副板上焊接有溫度監測電路,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與電源連接,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出端與溫度監測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電路的輸出端與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電源與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溫度監測電路的輸出端與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電源與射頻收發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電源與溫度監測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由微控制器和第一晶體諧振器組成,溫度監測電路由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和集成電路組成,射頻收發電路由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第二晶體諧振器和天線組成,第一晶體諧振器的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第一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連接,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與集成電路連接,電源與微控制器的第三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一輸出端與微控制器的第四輸入端連接,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與天線連接,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輸入端連接,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電源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第二晶體諧振器的輸出端與射頻收發集成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所述殼體由底座、上蓋、電源和天線連接器組成,底座和上蓋連接,所述的電路板主板固定于底座中部,電路板副板固定于上蓋中心,電路板副板通過導線與電路板主板電連接,電池、電路板主板和電路板副板設于殼體內,天線連接器固定于底座外側,天線連接器與電路板主板焊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監測電路集成電路通過IIC總線與微控制器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頻收發集成電路通過SPI總線與微控制器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為一次性高溫鋰鉦電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與上蓋之間墊有一層密封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接觸式測量設備表面多點溫度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為鋁合金殼體。
【文檔編號】G01J5/02GK203489972SQ201320575092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7日
【發明者】胡淼龍, 于龍 申請人:浙江維思無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