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稱重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卷尺式手提秤。
背景技術:
手提秤具有輕、薄、小等優點,便于攜帶且使用方便,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手提秤通常設有金屬掛鉤,在稱重時,需要利用金屬掛鉤直接將物品或物品外包裝勾住,然后提拉物品進行稱重。然而,在實際稱重過程中,當物品的外包裝包裹緊密或是包裝體積重量較大時,由于金屬掛鉤受力面積較小而承受的拉力較大,造成金屬掛鉤往往輕易的勾壞物品外包裝或是物品,直接造成外包裝同物品損壞,給手提秤的使用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不會勾壞物品或物品外包裝的卷尺式手提秤。
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卷尺式手提秤,包括秤體、復位機構以及設置在秤體內的掛繩和重量傳感器,所述掛繩一端通過復位機構與重量傳感器連接,復位機構對掛繩提供收納于秤體內的復位力;掛繩另一端伸出秤體,往秤體外拉拽掛繩另一端時,克服復位機構的所述復位力以使掛繩整體或部分拉出秤體;所述秤體上設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扣住掛繩另一端。
本發明中,通過掛繩另一端從秤體中拉出掛繩,將掛繩穿過或纏繞待秤重物品,并將掛繩另一端扣在卡扣上,從而掛起待秤重物品進行稱重;這種稱重方式不需要使用掛鉤,且掛繩的受力面積遠遠大于掛鉤的受力面積,不會掛壞物品或物品外包裝,且使用十分方便。
所述秤體內設有具備扭轉回復力的卷筒,所述掛繩一端與卷筒連接,并纏繞在所述卷筒上;所述秤體下部設有出繩口,所述掛繩另一端的端部穿過所述出繩口并設置在秤體外。在這里,掛繩循環纏繞在所述卷筒上,當用力提拉掛繩另一端的端部時,隨著卷筒的轉動,掛繩不斷地從秤體中拉出來。
進一步的,所述卷筒包括筒體以及設于筒體中心位置的卷筒轉軸,所述筒體與卷筒轉軸固定連接,掛繩纏繞在筒體上。這樣,筒體支撐在卷筒轉軸上,筒體轉動時卷筒轉軸同時轉動,可以通過限制卷筒轉軸的轉動來限制筒體的轉動。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物品的提拉,所述掛繩為彈性尼龍繩。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對物品的尺寸測量,避免使用額外的測量工具,所述掛繩上標有測量物品尺寸的刻度。
進一步的,所述掛繩另一端的端部設有卡環,掛繩另一端的端部通過卡環扣在卡扣上。在這里,通過設置卡環,方便將掛繩另一端的端部掛在卡扣上,且在一定的外力下不會脫落。
所述秤體上設有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用于限制卷筒的轉動。在這里,當掛繩已經掛住待稱重物品,且掛繩另一端的端部扣在卡扣上時,必須通過限位機構限制卷筒的轉動,避免在提拉待稱重物品過程中,隨著卷筒的轉動,掛繩繼續從秤體內拉出,造成稱重過程難以完成且數據不準確。
進一步的,所述卷筒轉軸外周設有外齒,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卡位齒輪以及用于控制卡位齒輪在靠近和遠離所述外齒的位置間往復移動的控制開關,所述卡位齒輪在靠近外齒時與外齒嚙合,所述控制開關位于秤體外,卡位齒輪和控制開關通過設置的連桿傳動連接;
所述控制開關用于在外力按壓下推動卡位齒輪移動至卷筒轉軸位置,卡位齒輪10與外齒嚙合,由于卡位齒輪10為靜止齒輪,此時卷筒轉軸14與卡位齒輪10相對靜止,卷筒停止轉動。這樣,通過按壓控制開關即可控制卷筒停止轉動,此時再提拉待稱重物品稱重。
進一步的,所述秤體上部設有用于提拉手提秤的掛環,所述掛環為按壓式懸掛環。在這里,可以通過掛環提拉手提秤;同時,當物品外包裝便于使用掛環或是不需要借助其他包裹物進行稱重時,直接倒置手提秤,將掛環卡住待稱重物品,并將掛繩另一端的端部掛在卡扣上,用手提拉掛繩進行稱重。
進一步的,所述秤體上設有LED顯示器,所述LED顯示器用于顯示稱重物品的重量數據,LED顯示器與重量傳感器電連接。在這里,物品的重量數據直接在LED顯示器上顯示出來,方便使用者觀察。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掛繩另一端的端部從秤體中拉出掛繩,將掛繩穿過或纏繞待秤重物品,并將掛繩另一端的端部扣在卡扣上,從而掛起待秤重物品進行稱重;這種稱重方式不需要使用掛鉤,不會勾壞物品或物品外包裝;同時,對于體積較大難以直接用掛鉤勾起的物品,不需要使用額外準備的線繩進行包括或捆扎,使用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截面圖。
圖示:1、秤體;2、掛繩;3、掛繩另一端的端部;4、掛環;5、卡環;6、卡扣;7、LED顯示器;8、控制開關;9、連桿;10、卡位齒輪;11、重量傳感器;12、卷筒;13、筒體;14、卷筒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2所示,一種卷尺式手提秤,包括秤體1、復位機構以及設置在秤體1內的掛繩2和重量傳感器11,所述掛繩2一端通過復位機構與重量傳感器11連接,復位機構對掛繩2提供收納于秤體1內的復位力;掛繩2另一端伸出秤體1,往秤體1外拉拽掛繩2另一端時,克服復位機構的所述復位力以使掛繩2整體或部分拉出秤體1;所述秤體1上設有卡扣6,所述卡扣6用于扣住掛繩另一端。
本發明中,通過掛繩2另一端從秤體1中拉出掛繩2,將掛繩2穿過或纏繞待秤重物品,并將掛繩2另一端扣在卡扣6上,從而掛起待秤重物品進行稱重;這種稱重方式不需要使用掛鉤,且掛繩2的受力面積遠遠大于掛鉤的受力面積,不會掛壞物品或物品外包裝;同時,對于體積較大難以直接用掛鉤勾起的物品,不需要使用額外準備的線繩進行包括或捆扎,使用十分方便。
所述秤體1內設有具備扭轉回復力的卷筒12,所述掛繩2一端與卷筒12連接,并纏繞在所述卷筒12上;所述秤體1下部設有出繩口,所述掛繩另一端的端部3穿過所述出繩口并設置在秤體1外。在這里,掛繩2循環纏繞在所述卷筒12上,當用力下拉掛繩2另一端時,隨著卷筒12的轉動,掛繩2不斷地從秤體1中拉出來。在這里,所述重量傳感器11也固定安裝在卷筒12上。
所述卷筒12包括筒體13以及設于筒體13中心位置的卷筒轉軸14,所述筒體13與卷筒轉軸14固定連接,掛繩2纏繞在筒體13上。這樣,筒體13支撐在卷筒轉軸14上,筒體13轉動時卷筒轉軸14同時轉動,可以通過限制卷筒轉軸14的轉動來限制筒體13的轉動。
為了方便物品的提拉,所述掛繩2為彈性尼龍繩。
為了方便對物品的尺寸進行測量,避免使用額外的測量工具,所述掛繩2上標有測量物品尺寸的刻度。這樣,當需要稱重物品的尺寸數據時,直接拉出秤體1內的掛繩2進行測量。
所述掛繩另一端的端部3設有卡環5,掛繩另一端的端部3通過卡環5扣在卡扣6上。在這里,通過設置卡環5,方便將掛繩另一端的端部3掛在卡扣6上,且在一定的外力下不會脫落。
所述秤體1上設有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用于限制卷筒12的轉動。在這里,當掛繩2已經掛住待稱重物品,且掛繩另一端的端部3扣在卡扣6上時,必須通過限位機構限制卷筒12的轉動,避免在提拉待稱重物品過程中,隨著卷筒12的轉動,掛繩2繼續從秤體1內拉出,進而造成稱重過程難以完成且數據不準確。
所述卷筒轉軸14外周設有外齒,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卡位齒輪10以及用于控制卡位齒輪10在靠近和遠離所述外齒的位置間往復移動的開關8,所述卡位齒輪10在靠近外齒時與外齒嚙合,所述控制開關8位于秤體1外,卡位齒輪10和控制開關8通過設置的連桿9傳動連接;
所述控制開關8在外力按壓下推動卡位齒輪10移動至卷筒轉軸14位置時,卡位齒輪10與外齒嚙合,由于卡位齒輪10為靜止齒輪,此時卷筒轉軸14與卡位齒輪10相對靜止,卷筒12停止轉動。這樣,通過按壓控制開關8即可控制卷筒12停止轉動,此時再提拉待稱重物品進行稱重。
所述秤體1上部設有用于提拉手提秤的掛環4,所述掛環4為按壓式懸掛環。在這里,可以通過掛環4提拉手提秤;同時,當物品外包裝便于使用掛環4進行稱重時,直接倒置手提秤,將掛環4開口下壓卡住待稱重物品,并將掛繩另一端的端部3掛在卡扣6上,用手提拉掛繩2進行稱重。
所述秤體1上設有LED顯示器7,所述LED顯示器7用于顯示稱重物品的重量數據,LED顯示器7與重量傳感器11電連接。在這里,物品的重量數據直接在LED顯示器7上顯示出來,方便使用者觀察。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