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準備至少一個被磨件和至少兩個防磨工具;
步驟S2,通過測量工具測量所述被磨件實驗前的尺寸和所述防磨工具實驗前的尺寸;
步驟S3,將所述被磨件垂直壓設于所述防磨工具上,并將所述防磨工具與所述被磨件相互平行的往復摩擦,直至所述防磨工具與所述被磨件之間的摩擦次數達到設定值,停止移動所述防磨工具;
步驟S4,通過所述測量工具測量所述被磨件實驗后的尺寸和所述防磨工具實驗后的尺寸;
步驟S5,比較每個所述被磨件實驗前的尺寸和實驗后的尺寸,并比較每個所述防磨工具實驗前的尺寸和實驗后的尺寸,以評估所述防磨工具的防磨性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磨件為一個,所述防磨工具為兩個,將一個所述被磨件與兩個所述防磨工具相互平行的往復摩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磨件為半剖油管,所述防磨工具為扶正器,所述扶正器沿著所述半剖油管的軸向與所述半剖油管的內壁往復摩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工具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管壁測厚儀或涂層測厚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3中,準備儲液槽,使所述被磨件和所述防磨工具浸在存有液體介質的所述儲液槽內往復摩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2與所述步驟S3之間還包括步驟S30,準備平行且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將至少一個所述被磨件由所述第一夾持機構的至少一個第一夾手夾持,將至少兩個所述防磨工具由所述第二夾持機構的至少兩個第二夾手夾持,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夾手能于所述第二夾持機構上同步的往復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機構上設有安裝位和工作位,在夾持所述被磨件和所述防磨工具之前,將所述第一夾手移動到安裝位,使夾持后的所述被磨件與所述防磨工具相分離,并在完成所述被磨件和所述防磨工具的夾持且往復移動所述防磨工具之前,將所述第一夾手移動到工作位,使所述被磨件垂直壓設于所述防磨工具上且與所述防磨工具相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機構上設有滑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具有滑輪,所述滑輪分別與加載重物的掛鉤和第一夾手相連,在所述掛鉤上未加載重物的狀態下,所述第一夾手位于安裝位,在所述掛鉤上加載重物的狀態下,所述第一夾手位于工作位。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機構上設有導軌和能沿導軌滑動的滑塊,所述第二夾手設于所述滑塊上,所述滑塊與傳動機構相連,所述傳動機構與電機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井下防磨工具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上設有計數器,所述導軌上設有傳感探頭,所述傳感探頭與所述計數器電連接,在所述步驟S3中,所述摩擦次數通過所述傳感探頭和所述計數器進行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