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光纜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接地環流在線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網建設的高速發展,電力光纜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對新建光纜的性能監測和歷史數據搜集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同時,早期鋪設的光纜現在陸續到了正常使用年限,光纜的絕緣問題將會日益增加,電力光纜的工作環境復雜,檢修起來相當復雜,日常維護開支巨大。因此電力系統需要一套完善的光纜性能監測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準確和及時的了解電力光纜的絕緣狀態,大幅度減少了日常維護的工作量和開支。同時在線監測的長期運行將會累積寶貴的歷史數據,給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對電網輸電線路進行系統評估提供數據資源的接地環流在線監測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接地環流在線監測系統,包括待測光纜和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所述待測光纜外側安裝有金屬護套,所述金屬護套兩端三相互聯后通過接地線直接接地,所述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通過信號線連接在接地線上,所述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輸出模擬信號至集中數據采集器,所述集中數據采集器與通信模塊之間雙向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集中數據采集器包括信號調理電路、A/D模數轉換模塊和單片機,所述信號調理電路接收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輸出的模擬信號,所述信號調理電路至A/D模數轉換模塊單向連接,所述A/D模數轉換模塊與單片機之間雙向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單片機上雙向連接有存儲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的輸出標準為4-20mA。
進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塊為光纖通信模塊和/或無線通訊模塊。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能準確和及時的了解電力光纜的絕緣狀態,大幅度減少了日常維護的工作量和開支。同時在線監測的長期運行將會累積寶貴的歷史數據,給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對電網輸電線路進行系統評估提供數據資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在正常情況下,光纜金屬護套因與纜芯交鏈存在一定的感應電勢,在事故以及系統內部過電壓或雷擊過電壓情況下,感應電勢尤為嚴重。因此,光纜金屬護套必須正確接地,利用大地將光纜金屬護套限制在允許接地電位上。66KV以上電力光纜多為單芯光纜,敷設時若金屬護套兩端三相互聯后直接接地,則線芯通過電流時,由于導體電流的電磁感應,在金屬護套上產生的感應電壓使得金屬護套上出現感應環流。本系統采用了環流法原理,即:單芯光纜金屬護套在正常情況下(即一點接地),金屬護套上環流極小,主要是容性電流,而一旦金屬護套出現多點接地與大地形成回路后,環流顯著增加,嚴重時可達主電流的90%以上。實時監測金屬護套環流及其變化量,即可實現單芯光纜金屬護套多點接地故障的在線監測。
一種接地環流在線監測系統,包括待測光纜和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所述待測光纜外側安裝有金屬護套,所述金屬護套兩端三相互聯后通過接地線直接接地,所述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通過信號線連接在接地線上,如圖1所示,所述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輸出模擬信號至集中數據采集器,所述集中數據采集器與通信模塊之間雙向連接。
所述集中數據采集器包括信號調理電路、A/D模數轉換模塊和單片機,所述信號調理電路接收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輸出的模擬信號,所述信號調理電路至A/D模數轉換模塊單向連接,所述A/D模數轉換模塊與單片機之間雙向連接。所述單片機上雙向連接有存儲模塊。所述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的輸出標準為4-20mA。所述通信模塊為光纖通信模塊和/或無線通訊模塊。
接地線電流監測互感器主要負責采集接地電流信號,可選用輸入0-3000AAC,輸出RMS4-20mA DC或輸入0-200AAC,輸出4-20mA DC。
集中數據采集器總共有4個采集通道,每個通道可接不同量程的傳感器,內置16位AD采樣,采樣速率為3000次/秒,4通道循環測量。采用防水機箱的方式,電路板全部安裝在內機箱中,安全可靠。
GPRS通訊(或光纖通訊)網絡:GPRS通訊主要利用無線運營商(移動)提供的付費網絡,通過運營商的網絡建立后臺與現場的集中數據采集器之間的通訊信道,無線網絡需要運營商或電力部門提供的SIM卡支持;(光纖通訊是以光波作為信息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方式,通信容量大、傳輸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