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森林火險信息采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集成化的森林火險要素采集站。
背景技術:
森林是極其重要的自然資源,在保護森林原有面積的基礎上,豐富森林動植物品種、適當擴大森林面積有利于環境改善。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如果森林火災得不到及時控制,則會為人類造成巨大的損失。由于森林資源和森林環境始終處于動態的變化之中,因此,對森林火險因子、森林環境要素的實時、全面感知可大大提升森林火險預測預報準確性和及時性,能夠避免巨大災害的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集成化森林火險要素采集站。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集成化森林火險要素采集站,包括處理器以及與處理器連接的通信模塊、風向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大氣濕度傳感器、大氣溫度傳感器、雨量傳感器、設置在可燃物表面的可燃物溫濕度計、太陽輻射傳感器、水位傳感器、能見度傳感器。
進一步的,還包括氣壓傳感器,所述氣壓傳感器與處理器相連。
進一步的,還包括土壤濕度傳感器,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與處理器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塊包括北斗一體機和/或移動網絡通信單元。
進一步的,還包括用于支撐北斗一體機的支撐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采集站采用集成化設計,能夠采集森林中各種火險要素信息,同時采用基于北斗通信與公網雙模的通訊系統,能在惡劣的環境下提供高精度數據。全面的火險數據的實時采集,能夠幫助森林火災消防人員對火災的未來規模、蔓延方向進行有效判斷,從而能夠調集足夠救援力量,對火災實施精準打擊,而大氣溫度、濕度、可燃物溫濕度、太陽輻射值還能夠為火災預警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化森林火險要素采集站結構示意圖。
圖2為處理器與各傳感器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圖1為集成化森林火險要素采集站結構示意圖,其中包括各種火險要素傳感器:風向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大氣濕度傳感器、大氣溫度傳感器、雨量傳感器、可燃物溫濕度計、太陽輻射傳感器、水位傳感器、能見度傳感器,以及與這些傳感器連接的處理器,處理器還與通信模塊連接。各傳感器與處理器的連接圖見圖2。
風向、風速傳感器應設置在開闊處或較高位置,能夠采集到風速和風向數據;大氣溫濕度傳感器能夠采集到空氣中的溫度和濕度數據;雨量傳感器能夠采集到降水數據,而設置在可燃物表面的可燃物溫濕度計能夠測得可燃物當前溫度和表面含水量,太陽輻射傳感器能夠采集到太陽輻射能量值,水位傳感器應設置在森林水體中——如溪流、湖泊、池塘,能夠采集到水體水位值;能見度傳感器能夠采集到附近當前能見度。
上述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均傳輸至處理器中,處理器通過通信模塊向控制中心傳送數據。作為改進,本實用新型采用北斗一體機1和移動網絡通信單元,支持北斗網絡及GPRS、GSM、3G無線公網等通訊方式,北斗一體機與衛星通信,傳輸過程穩定,安全性高。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內技術人員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北斗一體機1和移動網絡通信單元的其中一種作為通信模塊。北斗一體機采用支撐桿2支撐,部分傳感器——例如風向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大氣濕度傳感器、大氣溫度傳感器、太陽輻射傳感器、能見度傳感器也可設置在支撐桿上,風向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太陽輻射傳感器應設置在頂端。
在火災形成和蔓延過程中,風速、風向、大氣溫度、濕度、可燃物溫濕度、太陽輻射值這些因素的影響較大,而這些數據的實時采集,能夠幫助森林火災消防人員對火災的未來規模、蔓延方向進行有效判斷,從而能夠調集足夠救援力量,對火災實施精準打擊。水位數據能夠指引消防人員至水源充足處取水,提高效率。而大氣溫度、濕度、可燃物溫濕度、太陽輻射值還能夠為火災預警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作為改進,本采集站中還可包括氣壓傳感器和/或土壤濕度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與處理器連接,能夠提供更多的森林火險要素,從而能夠獲得更為全面精確的現場數據。
本實用新型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