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編碼器,特別涉及一種編碼器旋調機構。
背景技術:
編碼器是將信號或數據進行編制、轉換為可用以通訊、傳輸和存儲的信號形式的設備。編碼器把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前者稱為碼盤,后者稱為碼尺?,F有的編碼器不方便安裝,且轉動調試也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通過旋管可以方便與驅動電機連接;通過驅動電機方便控制旋管實現轉動,從而方便對安裝臺進行轉動調節;使用者可以通過限位桿可以使安裝頭與安裝桿牢固對接,鎖接牢固度大大提高,方便對編碼器進行轉動調試的編碼器旋調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編碼器旋調機構,包括旋管,旋管的端部設有安裝頭,安裝頭的端部設有安裝臺,安裝臺的下部設有安裝桿,安裝桿與安裝臺之間設有限位柱,限位柱的外周面設有限位槽,安裝桿安裝在安裝頭的軸向位置,安裝頭的側壁設有限位桿,限位桿的一端設有限位頭,限位頭的端部設置在限位槽位置,限位桿的外端設有卡管,卡管的端部設有旋帽;旋帽的中間位置向內凹陷;限位桿與卡管為一體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旋管的外周面套裝有護管。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臺的外周面設有卡槽。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臺上設有若干固定孔。
進一步地,所述旋帽通過固定銷與卡管的端部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編碼器旋調機構,可以將編碼器安裝在安裝臺上,通過旋管可以方便與驅動電機連接;通過驅動電機方便控制旋管實現轉動,從而方便對安裝臺進行轉動調節;使用者可以通過限位桿可以使安裝頭與安裝桿牢固對接,鎖接牢固度大大提高,方便對編碼器進行轉動調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編碼器旋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編碼器旋調機構的部件分解圖;
圖3為圖2中A區域的細節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旋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B-B剖面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安裝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編碼器旋調機構,包括旋管1,旋管1的端部設有安裝頭3,安裝頭3的端部設有安裝臺4,安裝臺4的下部設有安裝桿7,安裝桿7與安裝臺4之間設有限位柱8,限位柱8的外周面設有限位槽9,安裝桿7安裝在安裝頭3的軸向位置,安裝頭3的側壁設有限位桿10,限位桿10的一端設有限位頭11,限位頭11的端部設置在限位槽9位置,限位桿10的外端設有卡管12,卡管12的端部設有旋帽13;旋帽13的中間位置向內凹陷;限位桿10與卡管12為一體結構;旋管1的外周面套裝有護管2,安裝臺4的外周面設有卡槽5,安裝臺4上設有若干固定孔6,旋帽13通過固定銷14與卡管12的端部連接。
本實用新型編碼器旋調機構,可以將編碼器安裝在安裝臺4上,通過旋管1可以方便與驅動電機連接;通過驅動電機方便控制旋管1實現轉動,從而方便對安裝臺4進行轉動調節;使用者可以通過限位桿10可以使安裝頭3與安裝桿7牢固對接,鎖接牢固度大大提高,方便對編碼器進行轉動調試。
其中,旋管1的外周面套裝有護管2,所以通過護管2可以保護旋管1的外周面。
其中,安裝臺4的外周面設有卡槽5,所以通過卡槽5可以節省安裝臺4的材料。
其中,安裝臺4上設有若干固定孔6,所以通過固定孔6可以使編碼器安裝更加牢固。
其中,旋帽13通過固定銷14與卡管12的端部連接,所以方便卡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