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監測腳手架載荷的載荷傳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監測腳手架載荷的載荷傳感器,包括:設有第一通孔的吊具連接端,第一通孔為腰型孔,長度方向沿載荷傳感器的起吊方向設置;設有第二通孔的腳手架連接端;設于吊具連接端和腳手架連接端之間的彈性體,包括彈性體本體、內腔和與內腔相適配的腔蓋,彈性本體的側向開設有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壁上固接有航空插頭固定端,載荷傳感器的信號傳輸電纜的信號輸入端固接有航空插頭自由端,航空插頭自由端與航空插頭固定端相適配,且航空插頭自由端可拆卸地卡接固定于航空插頭固定端內;應變片,與彈性體連接,設于內腔與腔蓋組成的空腔內,并與航空插頭固定端電性連接。方便更換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簡化操作,耗時較短。
【專利說明】
用于監測腳手架載荷的載荷傳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器,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監測腳手架載荷的載荷傳感器。
【背景技術】
[0002]監測腳手架架體在提升過程中重量是否超重的載荷傳感器,是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必不可少的安全裝置產品。現有的腳手架載荷傳感器,其信號傳輸電纜直接與載荷傳感器的內部電路連接,此連接為不可換線結構,但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有雜物(如磚塊,水泥塊)墜落導致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被砸斷,造成信號中斷,更換載荷傳感器的信號傳輸電纜需將傳感器本體與架體脫離進行更換,更換傳感器的信號傳輸電纜過程時間長,操作繁瑣,費工費時,且易造成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用于監測腳手架載荷的載荷傳感器,方便更換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簡化操作,耗時較短。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監測腳手架載荷的載荷傳感器,包括:設有第一通孔的吊具連接端,第一通孔為腰型孔,腰型孔的長度方向沿載荷傳感器的起吊方向設置;設有第二通孔的腳手架連接端;設于吊具連接端和腳手架連接端之間的彈性體,彈性體包括彈性體本體、內腔和與內腔相適配的腔蓋,彈性本體的側向開設有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壁上固接有航空插頭固定端,載荷傳感器的信號傳輸電纜的信號輸入端固接有航空插頭自由端,航空插頭自由端與航空插頭固定端相適配,且航空插頭自由端可拆卸地插接于航空插頭固定端內;應變片,與彈性體連接,設于內腔與腔蓋組成的空腔內,并與航空插頭固定端電性連接。
[0005]優選地,內腔的縱截面為圓形。
[0006]優選地,內腔與腔蓋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0007]優選地,內腔設有環形槽,環形槽與腔蓋之間設有密封墊。
[0008]優選地,在使用狀態下,第一通孔的軸線與第二通孔的軸線在豎直方向上共面。
[0009]優選地,第一通孔的軸線、第二通孔的軸線與內腔的軸線共面。
[0010]優選地,彈性體與吊具連接端之間的連接部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相平行的凹槽,凹槽的延伸方向與第一通孔的軸線方向相同,彈性體與腳手架連接端之間的連接部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相平行的凹槽,凹槽的延伸方向與第一通孔的軸線方向相同。
[0011]優選地,容置槽的開口向遠離彈性體的方向漸擴。
[0012]優選地,吊具連接端與腳手架連接端均為不銹鋼材質。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載荷傳感器具有航空插頭固定端,所用的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具有與航空插頭自由端,通過航空插頭固定端和航空插頭自由端的插接,實現載荷傳感器與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的連接。在載荷傳感器的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原因導致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被砸斷,造成信號中斷,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載荷傳感器,插拔式的連接方式簡化了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的拆裝,便于快速對其進行更換。
[0014]同時,當處于工作狀態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載荷傳感器,通過吊具連接端的第一通孔與吊具進行連接,并通過腳手架連接端的第二通孔與腳手架進行連接,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通孔為腰型孔,因此無需通過環扣,可以直接與如電葫蘆等吊具進行連接,便于安裝的同時也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載荷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載荷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中,
[0018]I吊具連接端
[0019]11第一通孔
[0020]2腳手架連接端
[0021]21第二通孔
[0022]3彈性體
[0023]4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
[0024]41航空插頭自由立而
[0025]5 凹槽
[0026]6容置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監測腳手架載荷的載荷傳感器,包括:設有第一通孔11的吊具連接端I,設有第二通孔21的腳手架連接端2,以及設于吊具連接端I和腳手架連接端2之間的彈性體3。其中,第一通孔11為腰型孔,腰型孔的長度方向沿該載荷傳感器的起吊方向設置;在使用狀態下,第一通孔11的軸線與第二通孔21的軸線在豎直方向上共面;載荷傳感器通過吊具連接端I的第一通孔11與如電葫蘆等吊具實現連接。當處于工作狀態時,通過吊具連接端I的第一通孔11與吊具連接,并通過腳手架連接端2的第二通孔21與腳手架連接,由于本實施例中的載荷傳感器的第一通孔11為腰型孔,因此無需通過環扣,可以直接與如電葫蘆等吊具連接,進行起吊,便于安裝的同時也節約了成本。
[0029]本實施例中的彈性體3包括彈性體本體、縱截面為圓形的內腔、與內腔相適配并通過螺紋連接的腔蓋,內腔的軸線與第一通孔11的軸線、第二通孔21的軸線共面,內腔設有環形槽,該環形槽與腔蓋之間設有密封墊。該載荷傳感器的應變片設于由內腔及腔蓋所構成的腔體內,內腔與腔蓋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且內腔設有環形槽,在該環形槽與腔蓋之間設有密封墊,可有效避免灰塵或雨水等進入腔體內影響應變片的作用,保護應變片。
[0030]在本實施例中,在彈性本體的側向開設有容置槽6,容置槽6的槽壁上固接有航空插頭固定端,該載荷傳感器通過航空插頭固定端,與具有與該航空插頭固定端相適配的航空插頭自由端41的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進行連接。容置槽6的開口向遠離彈性體3的方向漸擴。航空插頭固定端以使用方向向下的方式設置于容置槽6的槽壁上,該容置槽6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在使用過程中避免載荷傳感器與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4的插接部位淋雨。
[0031]該載荷傳感器與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4之間的連接,是通過航空插頭固定端與航空插頭自由端41之間的插接實現的,在載荷傳感器的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原因導致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4被砸斷,造成信號中斷,需要更換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41,而本實施例提供的載荷傳感器,插拔式的連接方式簡化了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4的拆裝,無需將載荷傳感器取下,只需更換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4即可,操作簡單、方便,耗時較短,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3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通孔11的軸線與第二通孔21的軸線在豎直方向上共面的設置,使得該載荷傳感器在使用過程中,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扭矩,提高其使用壽命。
[0033]在本實施例中,彈性體3與吊具連接端I之間的連接部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相平行的凹槽5,凹槽5的延伸方向與第一通孔11的軸線方向相同,彈性體3與腳手架連接端2之間的連接部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相平行的凹槽5,凹槽5的延伸方向與第一通孔11的軸線方向相同,凹槽的設置可提高彈性體3及位于其內腔內的應變片的靈敏度,進而提高載荷傳感器的測量精度。
[0034]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在使用過程中避免載荷傳感器與載荷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4的插接部位淋雨,容置槽6在使用過程中位于彈性體3的側下端,具體位置根據使用情況確定,如圖1所示,當載荷傳感器在使用狀態下,吊具連接端I位于載荷傳感器的上部時,容置槽6設于彈性體3和腳手架連接端2之間,如圖2所示,當載荷傳感器在使用狀態下,腳手架連接端2位于載荷傳感器的上部時,容置槽6設于彈性體3和吊具連接端I之間。
[0035]在本實施例中,由于載荷傳感器在使用過程中難免經受風吹雨淋,因此為保證其強度及使用壽命,本實施例中的載荷傳感器的吊具連接端I與腳手架連接端2均采用不銹鋼材質。
[0036]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長度”、“豎直”、“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7]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38]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9]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監測腳手架載荷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設有第一通孔的吊具連接端,所述第一通孔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長度方向沿所述載荷傳感器的起吊方向設置; 設有第二通孔的腳手架連接端; 設于所述吊具連接端和所述腳手架連接端之間的彈性體,所述彈性體包括彈性體本體、內腔,和與所述內腔相適配的腔蓋,所述彈性本體的側向開設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固接有航空插頭固定端,所述載荷傳感器的信號傳輸電纜的信號輸入端固接有航空插頭自由端,所述航空插頭自由端與所述航空插頭固定端相適配,且所述航空插頭自由端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航空插頭固定端內; 應變片,與彈性體連接,設于所述內腔與所述腔蓋組成的空腔內,并與所述航空插頭固定端電性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腔的縱截面為圓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腔與所述腔蓋之間通過螺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腔設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與所述腔蓋之間設有密封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狀態下,所述第一通孔的軸線與所述第二通孔的軸線在豎直方向上共面。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軸線、所述第二通孔的軸線與所述內腔的軸線共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體與所述吊具連接端之間的連接部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相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通孔的軸線方向相同,所述彈性體與所述腳手架連接端之間的連接部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相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通孔的軸線方向相同。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開口向遠離所述彈性體的方向漸擴。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荷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連接端與所述腳手架連接端均為不銹鋼材質。
【文檔編號】G01L19/00GK205691280SQ201620506051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7日 公開號201620506051.6, CN 201620506051, CN 205691280 U, CN 205691280U, CN-U-205691280, CN201620506051, CN201620506051.6, CN205691280 U, CN205691280U
【發明人】史宗濤, 錢高, 吉兆富
【申請人】濱海力測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