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緊固系統、第一探極系統、第二探極系統、接線盒以及隔離絕緣第一探極系統和第二探極系統的絕緣系統組成,第一探極系統套設在第二探極系統內并通過絕緣系統隔絕,接線盒設置在該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的尾部,并通過連接線連接到外部控制器處;該開關通過利用氣體流動降溫及特殊材料的結合,能夠有效解決高溫測量的問題,能在高溫環境下直接接觸物料進行測量,該裝置與控制室連接,有效的提高了自動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檢測成本。
【專利說明】
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高溫工況下使用的儀器儀表裝置,尤其是一種高溫工況下使用的高溫料位開關。
【背景技術】
[0002]料位開關,主要用于容器、儲罐的高、低料位、或者中間料位測量,通過螺紋或法蘭,定點安裝于料倉的頂部、側面、底部,包括阻旋料位開關、音叉料位開關、電容式料位開關、射頻導納料位開關等,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但是,由于目前很多工況有產生高溫的現像,測量環境惡劣,導致儀器儀表難以測量,或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致使儀表損壞,不能準確的測量現場工況的實際料位,需要經常更換儀器儀表,費工費時,成本高。目前高溫環境下料位測量一直是難點,當前市場使用的料位計主要是以進口為主,很多的企業基本上實行的是人工目測的方法,或使用核輻射源或γ射線作為測量工具,這樣的射源對人體傷害極大,而且使用費用及管理費用相當高,是普通測量產品的幾十倍或上百倍,不僅大大的提高了成本核算,而且使用核源的現場極具有危險性。不僅造成人工資源的浪費,同時還會產生員工生命危險的事情,一旦出現危險情況極易造成重大事故,甚至會出現人員傷亡的情況。
[0003]所謂干熄焦,是相對濕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氣體將紅焦降溫冷卻的一種熄焦方法。通常⑶Q是焦炭干法熄焦的簡稱,Coke Dry Quenching。在干熄焦過程中,1000°C的紅焦從干熄爐頂部裝入,130°C的低溫惰性循環氣體由循環風機鼓入干熄爐冷卻段紅焦層內,吸收紅焦顯熱,冷卻后的焦炭(低于200°C)從干熄爐底部排出,從干熄爐環形煙道出來的高溫惰性氣體流經干熄焦鍋爐進行熱交換,鍋爐產生蒸汽,冷卻后的惰性氣體由循環風機重新鼓入干熄爐,惰性氣體在封閉的系統內循環使用。由于干熄焦過程中的溫度極高,針對干熄焦一次除塵裝置的儀器,只能人工通過觀察孔目測,十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該裝置有效的解決了在高溫狀態下無法進行儀器儀表測量料位的弊端,可適應100tC以上的高溫,本裝置通過運用特殊材料和氣體冷卻的裝置(內服式),有效的解決了高溫環境工況的問題,從而檢測到料倉情況的精確數據。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該開關水平或垂直安裝在料倉安裝口處,其特征在于:該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包括緊固系統、第一探極系統、第二探極系統、接線盒以及隔離絕緣第一探極系統和第二探極系統的絕緣系統組成,第一探極系統套設在第二探極系統內并通過絕緣系統隔絕,接線盒設置在該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的尾部,并通過連接線連接到外部控制器處;
[0007]所述第一探極系統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中心探極和定位擋塊;
[0008]所述第二探極系統包括焊接在一起的護管、限位塊、連接法蘭、散熱片、連接套、壓蓋;
[0009]所述緊固系統包括壓簧、螺母、壓套和墊片;
[0010]所述絕緣系統包括高溫管和襯套;
[0011]其中,第二探極系統中的護管的后部焊接有連接法蘭,且該連接法蘭的外部設置有散熱片和進氣孔,所述的連接件、襯套、墊片、壓簧、壓套、螺母、壓蓋依次連接在連接法蘭的后部。
[0012]進一步地,第一探極系統中的定位擋塊焊接在離中心探極尾端一定距離處,且該定位擋塊的后部設置有包覆中心探極的高溫管,該高溫管通過其前部的定位擋塊和后部的限位塊固定,高溫管及限位塊的外部套設有護管。
[0013]進一步地,中心探極上設置有可以通氣的冷卻槽。
[0014]本實用型內服飾高溫料位開關工作原理是基于射頻(RF)電容技術,將無線電頻率施加在中心探極上,通過連續分析,確定亦料位晃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把信號傳遞給線路板控制器,由控制器傳出電信號,從而得到準確的電信號。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的結構與眾不同,該開關通過利用氣體流動降溫及特殊材料的結合,能夠有效解決高溫測量的問題,能在高溫環境下直接接觸物料進行測量,有效的解決了高溫環境測量難點,解決了高溫環境下使用的制約,尤其是溫度超過900°C工況環境下使用的制約,該裝置與控制室連接,有效的提高了自動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檢測成本。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附圖1為本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9]如圖1所示,一種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該開關水平或垂直安裝在料倉安裝口處,該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包括緊固系統、第一探極系統、第二探極系統、接線盒12以及隔離絕緣第一探極系統和第二探極系統的絕緣系統組成,第一探極系統套設在第二探極系統內并通過絕緣系統隔絕,接線盒12設置在該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的尾部,并通過連接線連接到外部控制器處;第一探極系統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中心探極I和定位擋塊2,中心探極I上設置有可以通氣的冷卻槽17;第二探極系統包括焊接在一起的護管4、限位塊5、連接法蘭6、散熱片7、連接套8、壓蓋11;緊固系統包括壓簧10、螺母13、壓套14和墊片15;絕緣系統包括高溫管3和襯套9;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第一探極系統中的定位擋塊2焊接在離中心探極I尾端一定距離處,且該定位擋塊2的后部設置有包覆中心探極I的高溫管3,該高溫管3通過其前部的定位擋塊2和后部的限位塊5固定,高溫管3及限位塊5的外部套設有護管4;護管4的后部焊接有連接法蘭6,且該連接法蘭6的外部設置有散熱片7和進氣孔16,所述的連接件8、襯套9、墊片15、壓簧10、壓套14、螺母13、壓蓋11依次連接在連接法蘭6的后部,起到固定第一探極系統和第二探極系統,并將該探極系統連接到外部的控制器的作用,具有通孔的連接件8焊接在連接法蘭6的尾部,然后安裝上襯套9、墊片15、壓簧10、壓套14、螺母13,最后焊接上壓蓋11,中心探極I的尾部穿過連接件8、襯套9、墊片15、壓簧10、壓套14、螺母13、壓蓋11并被它們固定住,而且尾端位于接線盒12內,連接到外部的控制器。
[0020]具體使用時,通過連接法蘭6將該裝置連接在倉體壁上即可,工作過程中通過進氣孔16輸入冷卻氣體,對第一探極系統第二探極系統進行冷卻,中心探極I上的冷卻槽17也可通入空氣,確保冷卻效果,減少了由于高溫對探頭造成的破壞、影響,而且散熱片7也具有很到的散熱效果,將傳導到該處的熱量很快散發出去。
[0021]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該開關水平或垂直安裝在料倉安裝口處,其特征在于:該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包括緊固系統、第一探極系統、第二探極系統、接線盒(12)以及隔離絕緣第一探極系統和第二探極系統的絕緣系統組成,第一探極系統套設在第二探極系統內并通過絕緣系統隔絕,接線盒(12)設置在該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的尾部,并通過連接線連接到外部控制器處; 所述第一探極系統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中心探極(I)和定位擋塊(2); 所述第二探極系統包括焊接在一起的護管(4)、限位塊(5)、連接法蘭(6)、散熱片(7)、連接套(8)、壓蓋(11); 所述緊固系統包括壓簧(10)、螺母(13)、壓套(14)和墊片(15); 所述絕緣系統包括高溫管(3)和襯套(9); 其中,第二探極系統中的護管(4)的后部焊接有連接法蘭(6),且該連接法蘭(6)的外部設置有散熱片(7)和進氣孔(16),所述的連接件(8)、襯套(9)、墊片(15)、壓簧(10)、壓套(14)、螺母(13)、壓蓋(11)依次連接在連接法蘭(6)的后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探極系統中的定位擋塊(2)焊接在離中心探極(I)尾端一定距離處,且該定位擋塊(2)的后部設置有包覆中心探極(I)的高溫管(3),該高溫管(3)通過其前部的定位擋塊(2)和后部的限位塊(5)固定,高溫管(3)及限位塊(5)的外部套設有護管(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服式高溫料位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探極(I)上設置有可以通氣的冷卻槽(17)。
【文檔編號】G01F23/26GK205691200SQ201620587926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公開號201620587926.X, CN 201620587926, CN 205691200 U, CN 205691200U, CN-U-205691200, CN201620587926, CN201620587926.X, CN205691200 U, CN205691200U
【發明人】馮天一
【申請人】北京玉成機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