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具體涉及一種可移動式且適應野外作業環境的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
背景技術:
微電網是由負荷、微電源、控制裝置和儲能系統構成的一種新的網絡體系結構。微電網既可以孤立運行,也可以與配電網并網運行,它是一個自治系統,能夠實現自我管理、保護和控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大電網的快速發展,成為主要的電力供應通道。超大規模電力系統的弊端隨著社會對電力依賴的增強和電網規模的擴大也日益顯現出來。所以除了建設超高壓輸電網和擴大電網規模外,利用分布式電源在負荷處就近供電,降低負荷對大電網的依賴性,對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微電網的發展對解決現在的能源危機有著至關重要作用。微電網的快速診斷和恢復又是微電網建設中的重中之重。現代電網對安全穩定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調度人員能夠對電網中的突發故障及時的進行處理。要想對突發故障及時進行處理,首先應能夠正確快速的識別故障元件和性質。但是由于電網中繼電保護配合的復雜性、電網拓撲的變化以及各種不確定性,使得電網故障診斷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問題。加強微電網故障定位、隔離與恢復的研究具有相當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主要目的在于:當電網中發生故障或異常運行時可以快速的模擬出要隔離的區域和所要操作的開關,并根據實際停電狀況,及時給出故障隔離后最佳的供電恢復方案。故障后的快速診斷和供電恢復,能顯著的縮短停電時間,減少停電帶來的不便、縮小故障停電面積和降低停電損失,并最終最大限度的提高供電部門的故障處理水平,確保供電可靠性、供電質量和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駐扎在野外的工作營地需要為作業工人提供辦公、生活用電。而野外作業營地又具有偏遠性、流動性強的特點,不便與電網連接,常常通過建立微電網進行供電。而上述微電網故障帶來的影響,對于野外作業營地的后果更加嚴重,在極端環境下,甚至能危及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對于野外營地微電網故障檢測顯得更為重要。但是,由于野外營地惡劣的作業環境,包括惡劣的天氣、路況及地形條件,常規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無法有效、方便地在野外進行工作。目前還沒有一種可以適應野外作業環境的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
綜上,亟需提供一種可移動式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對野外作業環境具有很好的適應性,實現野外微電網的故障檢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適應各種地形的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移動式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包括檢測平臺箱體、箱門、操作面板、電纜墊板、箱體支撐機構、箱體移動機構以及聲光報警裝置,所述箱門和操作面板位于檢測平臺箱體的側面上,所述電纜墊板位于檢測平臺箱體的側面靠近底部位置,所述箱體支撐機構和箱體移動機構位于檢測平臺箱體的底部,所述聲光報警裝置位于檢測平臺箱體上部。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聲光報警裝置分為報警燈和揚聲器;報警燈位于檢測平臺箱體的上表面,揚聲器位于檢測平臺箱體的上表面或側面。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檢測平臺箱體底部具有至少四個箱體支撐機構,箱體支撐機構為可伸縮式的,四個箱體支撐機構平均分布在檢測平臺箱體底部。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箱體支撐機構為可調節高度的液壓支腿,液壓支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高度位置的機械限位。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檢測平臺箱體底部具有至少四個箱體移動機構,箱體移動機構為萬向輪,所述萬向輪上還設置有減震器,四個箱體移動機構平均分布在檢測平臺箱體底部。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電纜墊板為可收放式。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式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對野外作業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平臺支撐機構可以同時升降也可以獨立升降,因此在各種地形條件下都可以保證檢測平臺的水平,從而確保檢測平臺中微電網故障檢測裝置的可靠工作;同時,通過平臺移動機構可以方便地進行移動,且平臺移動機構中的減震器可以保護檢測平臺中的檢測裝置在移動過程中不被損壞,因此可以靈活應對野外微電網復雜的故障檢測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底部的示意圖;
其中,1-檢測平臺箱體,2-箱門,3-操作面板,4-電纜墊板,5-箱體支撐機構,6-箱體移動機構,7-報警燈,8-揚聲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式微電網故障檢測平臺,包括檢測平臺箱體1、箱門2、操作面板3、電纜墊板4、箱體支撐機構5、箱體移動機構6以及聲光報警裝置,一般的,檢測平臺箱體1為箱體結構,檢測平臺箱體1的邊角處具有角件包裹,所述箱門2和操作面板3位于檢測平臺箱體1的側面上,所述電纜墊板4位于檢測平臺箱體1的側面靠近底部位置,所述箱體支撐機構5和箱體移動機構6位于檢測平臺箱體1的底部,箱體支撐機構5用來支撐檢測平臺,箱體移動機構6實現檢測平臺主結構的移動,所述聲光報警裝置位于檢測平臺箱體1上部;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檢測平臺箱體1具備防水、防塵、防震等特點,對野外惡劣的作業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最大程度保護檢測平臺中的微電網故障檢測裝置在野外安全、可靠工作。在檢測平臺箱體1的左右兩側都開有電纜過壁孔,使故障檢測平臺可以多方位進行工作,可根據實際作業現場選擇本實用新型的布局方向。同時,檢測平臺箱體1上設有三個觀察窗口,可以全方位觀察到現場作業的情況,保證對現場情況的掌握。檢測平臺箱體1上的八個角均裝有角件,可以方便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吊裝和運輸。所述箱門2安裝在檢測平臺箱體1上,最大開角150°,方便各種微電網故障檢測裝置搬進檢測平臺進行安裝。同時箱門2具備非常好的密閉性,保證檢測平臺內干燥、無塵的環境,確保各種微電網故障檢測裝置正常、可靠工作。
所述聲光報警裝置分為報警燈7和揚聲器8;報警燈7位于檢測平臺箱體1的上表面,揚聲器8位于檢測平臺箱體1的上表面或側面;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報警燈7和揚聲器8各有 兩個,一個報警燈7與一個揚聲器8為一組聲光報警器,兩組聲光報警器呈對角線式安裝在檢測平臺箱體1上,達到從各個角度均能看到聲光報警的目的。當設備發生故障或出現問題時,聲光報警裝置可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提醒周圍人員及時發現問題,達到揚聲器8的聲音可以傳到野外營地各個角落。在極端天氣情況下,可以通過揚聲器8實現本故障檢測平臺動作指令的發放,增強本實用新型對野外惡劣情況的適應性。
所述檢測平臺箱體1底部具有至少四個箱體支撐機構5,箱體支撐機構5為可伸縮式的,四個箱體支撐機構5平均分布在檢測平臺箱體1底部;所述箱體支撐機構5為可調節高度的液壓支腿,液壓支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高度位置的機械限位;一般的,所述箱體支撐機構5有四個,分別安裝在檢測平臺箱體1的四個角;所述箱體支撐機構5為可調節高度的液壓支腿,液壓支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高度位置的機械限位;所述四個箱體支撐機構5可以同時升降,也可以單獨升降,這大大增強了本實用新型對野外地形的適應性,無論野外地形是否平整,通過箱體支撐機構5的調整均可以實現故障檢測平臺的水平,確保其中微電網故障檢測裝置的安全、可靠工作。同時箱體支撐機構5中的機械限位機構可以有效保證本實用新型在工作中的安全性,使故障檢測平臺始終保持水平。
所述檢測平臺箱體1底部具有至少四個箱體移動機構6,箱體移動機構6為萬向輪,所述萬向輪上還設置有減震器,四個箱體移動機構6平均分布在檢測平臺箱體1底部;所述箱體移動機構6有四個,分別安裝在檢測平臺箱體1的四個角;檢測平臺箱體1可以憑借箱體移動機構6進行作業范圍內的移動,大大增加了故障檢測平臺的靈活性。所述減震器可以隔離移動時帶來的振動,有效保護微電網故障檢測裝置。同時,箱體移動機構6可以通過折疊支架進行收放。
所述電纜墊板4為可收放式,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在電纜過壁孔下方都裝有電纜墊板4。因正常工作時故障檢測平臺與地面存在高度差,設置電纜墊板4可最大限度保護電纜不被損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實用新型對野外惡劣環境的適應性。
在運輸狀態時,所述電纜墊板4、箱體支撐機構5和箱體移動機構6均處于收起狀態,通過角件方便地進行吊裝和運輸;在工作狀態時,所述電纜墊板4和箱體支撐機構5處于展開狀態,實現相應的支撐功能,所述箱體移動機構6處于收起狀態;在移動狀態時,所述電纜墊板4和箱體支撐機構5處于收起狀態,所述箱體移動機構6處于展開狀態,實現故障檢測平臺的移動。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