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叉車電瓶配重塊檢具,屬于鑄件檢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型叉車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考慮機體各個部位的配重量,因而大部分結構均采用鑄造工藝進行生產。例如其中的電瓶系列結構在鑄造后,大都為異性構件,為了檢測鑄造的構件不同深度的底面是否平整,以及其他規格是否滿足要求,通常需要人工進行測量,若不借助相應結構的檢測工具,檢測結果偏差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叉車電瓶配重塊檢具,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叉車電瓶配重塊檢具,包括“回”形底板和條形第一中部支撐架,所述底板上開設有底面定位孔,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底板支撐塊,所述第一中部支撐架有兩組、且兩組之間連接有中部橫梁,所述中部橫梁中段與底板支撐塊固定連接,每組第一中部支撐架上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一中部支撐塊,所述第一中部支撐架之間對應的第一中部支撐塊上連接有頂部橫梁,所述頂部橫梁底部連接有頂部支撐架,所述頂部支撐架上開設有頂部定位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遠離底板的一個頂部橫梁邊緣設置有第二中部支撐架,所述第二中部支撐架的高度與第一中部支撐架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中部支撐架與頂部橫梁之間設置有第二中部支撐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中部橫梁和頂部橫梁采用“C”形鋼制成。
上述技術方案針對異性構件結構,針對性的設計出具有三個不同高度的底面:底板、第一中部支撐架和頂部支撐架對構件進行有效支撐,而后可以通過該檢具直接測量構件的相應參數,并通過底面定位孔和頂部定位孔對構件進行固定位置預鉆孔,有效的提高檢測效率,降低了檢查人員的勞動強度,防止一些關鍵尺寸的錯測、漏測,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和顯著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叉車電瓶配重塊檢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叉車電瓶配重塊檢具,包括“回”形底板10和條形第一中部支撐架20,所述底板10上開設有底面定位孔11,所述底板10上設置有底板支撐塊12,所述第一中部支撐架20有兩組、且兩組之間連接有中部橫梁22,所述中部橫梁22中段與底板支撐塊12固定連接,每組第一中部支撐架20上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一中部支撐塊21,所述第一中部支撐架20之間對應的第一中部支撐塊21上連接有頂部橫梁50,所述頂部橫梁50底部連接有頂部支撐架40,所述頂部支撐架40上開設有頂部定位孔41。該技術方案針對異性構件結構,針對性的設計出具有三個不同高度的底面:底板10、第一中部支撐架20和頂部支撐架40對構件進行有效支撐,而后可以通過該檢具直接測量構件的相應參數,并通過底面定位孔11和頂部定位孔41對構件進行固定位置預鉆孔,有效的提高檢測效率,降低了檢查人員的勞動強度,防止一些關鍵尺寸的錯測、漏測。
進一步的,所述遠離底板10的一個頂部橫梁50邊緣設置有第二中部支撐架30,所述第二中部支撐架30的高度與第一中部支撐架20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中部支撐架30與頂部橫梁50之間設置有第二中部支撐塊31,該優選方案通過增設第二中部支撐塊31提高對檢具的頂部橫梁50的支撐效果。
更進一步的,所述中部橫梁22和頂部橫梁50采用“C”形鋼制成,這種“C”形結構能夠方便對構件的長度進行測量。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