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改良型病理取樣器。
背景技術:
病理診斷是現代醫學中一種經常用到的診斷方式,在醫學行業中比其他檢測方式得到的檢測結果更具有權威性,但是傳統的病理診斷中醫務人員的工作量相當多,而病理取樣器普遍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只具備基本的取樣作用,無法根據需要對樣品組織進行低溫存儲以及殺菌,從而給后續檢驗結果帶來極大的影響,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改良型病理取樣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改良型病理取樣器,來解決目前傳統的病理取樣器,因結構簡單、功能單一,不便對樣品組織進行低溫存儲以及殺菌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改良型病理取樣器,包括箱體、插槽、透氣網、半導體制冷器、吸熱端、排熱端、殺菌燈、試管、連接繩、把手、固定座、避讓孔、連接桿、固定軸、轉動桿、刀片、彈簧,所述的插槽位于箱體內部左右兩側,所述的插槽為圓形凹槽,所述的透氣網位于箱體內部左側中端,所述的透氣網與箱體螺紋相連,所述的半導體制冷器位于箱體內部中端,所述的半導體制冷器與箱體螺紋相連,所述的吸熱端位于半導體制冷器左側上下兩端,所述的吸熱端與半導體制冷器一體相連,所述的排熱端位于半導體制冷器底部左側,所述的排熱端與半導體制冷器一體相連,且所述的排熱端與箱體螺紋相連,所述的殺菌燈位于箱體內部右側,所述的殺菌燈與箱體螺紋相連,所述的試管位于插槽內壁,所述的試管與插槽活動相連,所述的連接繩位于箱體后端右側,所述的連接繩與箱體繩系相連,所述的把手位于連接繩右側,所述的把手與連接繩繩系相連,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把手右側,所述的固定座與把手一體相連,所述的避讓孔位于固定座內部上下兩端,所述的避讓孔為通孔,所述的連接桿位于固定座右側,所述的連接桿與固定座螺紋相連,所述的固定軸貫穿連接桿右側上下兩端,所述的固定軸與連接桿緊配相連,所述的轉動桿貫穿固定軸,所述的轉動桿與固定軸轉動相連,所述的刀片位于轉動桿右側,所述的刀片與轉動桿一體相連,所述的彈簧位于把手右側上下兩端,所述的彈簧一端與把手螺紋相連,且所述的彈簧另一端與轉動桿螺紋相連;
所述的箱體后端下側還設有蓄電池,所述的蓄電池與箱體螺紋相連;
所述的箱體內部右側下端還設有充電接口,所述的充電接口與箱體螺紋相連,且所述的充電接口與蓄電池導線相連;
所述的箱體上端左右兩側還設有轉動座,所述的轉動座與箱體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轉動座中端還貫穿有轉動套,所述的轉動套與轉動座轉動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轉動套頂部還設有提手,所述的提手與轉動套一體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插槽內部頂端還設有密封蓋,所述的密封蓋與插槽緊配相連,且所述的密封蓋與箱體繩系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改良型病理取樣器,使用時,醫護人員握住把手,再按壓轉動桿,使轉動桿帶動刀片以固定軸為圓心進行轉動,此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實現刀片的打開,接著,醫護人員便可將刀片插在樣品組織上,然后,醫護人員便可松開轉動桿,即通過彈簧回彈力的作用,使轉動桿帶動刀片以固定軸為圓形轉動復位,此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使刀片對樣品組織進行夾持,然后,醫護人員便可移動把手,使樣品組織移動到檢驗區域后,醫護人員便可再次按壓轉動桿,使轉動桿帶動刀片以固定軸為圓心進行轉動,從而實現刀片的打開,即使樣品組織掉落至檢驗區域,最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便于醫護人員對樣品組織進行檢驗,此外,當醫護人員需要對樣品組織進行儲存時,可根據具體儲存需要,如需要對樣品組織進行冷藏儲存時,可將箱體左側密封蓋打開,再移動把手,將固定座以及連接桿部位插入到箱體左側插槽內,當轉動桿接觸插槽內部試管時,通過試管內壁阻擋的作用,使轉動桿以固定軸為圓心轉動,即實現刀片的打開,此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使得樣品組織掉落至試管內,接著,醫護人員將固定座以及連接桿從試管內拔出,再合上密封蓋,然后,醫護人員便可打開半導體制冷器,即半導體制冷器通過吸熱端對透氣網區域進行吸熱,并通過排熱端將熱量排出,最終通過上述,從而實現對箱體內部左側插槽區域制冷,即實現樣品組織的低溫冷藏,同理,當醫護人員需要對樣品組織進行殺菌存儲時,可將箱體右側密封蓋打開,再移動把手,將固定座以及連接桿部位插入到箱體右側插槽內,當轉動桿接觸插槽內部試管時,通過試管內壁阻擋的作用,使轉動桿以固定軸為圓心轉動,即實現刀片的打開,此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使得樣品組織掉落至試管內,接著,醫護人員將固定座以及連接桿從試管內拔出,再合上密封蓋,然后,醫護人員便可打開殺菌燈,因試管材質為透明材質,從而能夠實現殺菌燈透過試管對樣品組織的照射殺菌,最終通過上述,從而實現了樣品組織的殺菌存儲,該改良型病理取樣器,結構巧妙,功能強大,通過使用該裝置,不僅能夠對樣品組織進行有效的夾持取樣,此外還能夠根據需要,通過簡單的操作來實現對樣品組織的低溫存儲以及殺菌,最終通過上述,從而在方便了醫護人員操作的同時,也實現對樣品組織的有效存儲與收納,最終極大的拓展了臨床病理檢驗的需要,同時,當醫護人員需要移動該裝置時,可直接握住提手,使提手帶動轉動套以轉動座為圓心進行轉動,接著,醫護人員通過提手將該裝置整體提拎即可,連接繩是為了連接把手以及箱體,避免把手部位丟失,試管與插槽為活動相連,從而便于醫護人員更換試管,蓄電池是為了給半導體制冷器以及殺菌燈提供能量供應,因蓄電池與半導體制冷器以及殺菌燈都為導線相連,充電接口是為了連接外部電源,使得外部電源能夠通過充電接口對蓄電池進行能量供應。
附圖說明
圖1是改良型病理取樣器的主視圖;
圖2是改良型病理取樣器的俯視圖;
圖3是改良型病理取樣器的a向剖視圖;
圖4是改良型病理取樣器的b向剖視圖。
箱體1、插槽2、透氣網3、半導體制冷器4、吸熱端5、排熱端6、殺菌燈7、試管8、連接繩9、把手10、固定座11、避讓孔12、連接桿13、固定軸14、轉動桿15、刀片16、彈簧17、蓄電池101、充電接口102、轉動座103、轉動套104、提手105、密封蓋106。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改良型病理取樣器,包括箱體1、插槽2、透氣網3、半導體制冷器4、吸熱端5、排熱端6、殺菌燈7、試管8、連接繩9、把手10、固定座11、避讓孔12、連接桿13、固定軸14、轉動桿15、刀片16、彈簧17,所述的插槽2位于箱體1內部左右兩側,所述的插槽2為圓形凹槽,所述的透氣網3位于箱體1內部左側中端,所述的透氣網3與箱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半導體制冷器4位于箱體1內部中端,所述的半導體制冷器4與箱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吸熱端5位于半導體制冷器4左側上下兩端,所述的吸熱端5與半導體制冷器4一體相連,所述的排熱端6位于半導體制冷器4底部左側,所述的排熱端6與半導體制冷器4一體相連,且所述的排熱端6與箱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殺菌燈7位于箱體1內部右側,所述的殺菌燈7與箱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試管8位于插槽2內壁,所述的試管8與插槽2活動相連,所述的連接繩9位于箱體1后端右側,所述的連接繩9與箱體1繩系相連,所述的把手10位于連接繩9右側,所述的把手10與連接繩9繩系相連,所述的固定座11位于把手10右側,所述的固定座11與把手10一體相連,所述的避讓孔12位于固定座11內部上下兩端,所述的避讓孔12為通孔,所述的連接桿13位于固定座11右側,所述的連接桿13與固定座11螺紋相連,所述的固定軸14貫穿連接桿13右側上下兩端,所述的固定軸14與連接桿13緊配相連,所述的轉動桿15貫穿固定軸14,所述的轉動桿15與固定軸14轉動相連,所述的刀片16位于轉動桿15右側,所述的刀片16與轉動桿15一體相連,所述的彈簧17位于把手10右側上下兩端,所述的彈簧17一端與把手10螺紋相連,且所述的彈簧17另一端與轉動桿15螺紋相連,所述的箱體1后端下側還設有蓄電池101,所述的蓄電池101與箱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箱體1內部右側下端還設有充電接口102,所述的充電接口102與箱體1螺紋相連,且所述的充電接口102與蓄電池101導線相連,所述的箱體1上端左右兩側還設有轉動座103,所述的轉動座103與箱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轉動座103中端還貫穿有轉動套104,所述的轉動套104與轉動座103轉動相連,所述的轉動套104頂部還設有提手105,所述的提手105與轉動套104一體相連,所述的插槽2內部頂端還設有密封蓋106,所述的密封蓋106與插槽2緊配相連,且所述的密封蓋106與箱體1繩系相連。
該改良型病理取樣器,使用時,醫護人員握住把手10,再按壓轉動桿15,使轉動桿15帶動刀片16以固定軸14為圓心進行轉動,此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實現刀片16的打開,接著,醫護人員便可將刀片16插在樣品組織上,然后,醫護人員便可松開轉動桿15,即通過彈簧17回彈力的作用,使轉動桿15帶動刀片16以固定軸14為圓形轉動復位,此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使刀片16對樣品組織進行夾持,然后,醫護人員便可移動把手10,使樣品組織移動到檢驗區域后,醫護人員便可再次按壓轉動桿15,使轉動桿15帶動刀片16以固定軸14為圓心進行轉動,從而實現刀片16的打開,即使樣品組織掉落至檢驗區域,最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便于醫護人員對樣品組織進行檢驗,此外,當醫護人員需要對樣品組織進行儲存時,可根據具體儲存需要,如需要對樣品組織進行冷藏儲存時,可將箱體1左側密封蓋106打開,再移動把手10,將固定座11以及連接桿13部位插入到箱體1左側插槽2內,當轉動桿15接觸插槽2內部試管8時,通過試管8內壁阻擋的作用,使轉動桿15以固定軸14為圓心轉動,即實現刀片16的打開,此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使得樣品組織掉落至試管8內,接著,醫護人員將固定座11以及連接桿13從試管8內拔出,再合上密封蓋106,然后,醫護人員便可打開半導體制冷器4,即半導體制冷器4通過吸熱端5對透氣網3區域進行吸熱,并通過排熱端6將熱量排出,最終通過上述,從而實現對箱體1內部左側插槽2區域制冷,即實現樣品組織的低溫冷藏,同理,當醫護人員需要對樣品組織進行殺菌存儲時,可將箱體1右側密封蓋106打開,再移動把手10,將固定座11以及連接桿13部位插入到箱體1右側插槽2內,當轉動桿15接觸插槽2內部試管8時,通過試管8內壁阻擋的作用,使轉動桿15以固定軸14為圓心轉動,即實現刀片16的打開,此時通過上述操作,從而使得樣品組織掉落至試管8內,接著,醫護人員將固定座11以及連接桿13從試管8內拔出,再合上密封蓋106,然后,醫護人員便可打開殺菌燈7,因試管8材質為透明材質,從而能夠實現殺菌燈7透過試管8對樣品組織的照射殺菌,最終通過上述,從而實現了樣品組織的殺菌存儲,同時,當醫護人員需要移動該裝置時,可直接握住提手105,使提手105帶動轉動套104以轉動座103為圓心進行轉動,接著,醫護人員通過提手105將該裝置整體提拎即可,連接繩9是為了連接把手10以及箱體1,避免把手10部位丟失,試管8與插槽2為活動相連,從而便于醫護人員更換試管8,蓄電池101是為了給半導體制冷器4以及殺菌燈7提供能量供應,因蓄電池101與半導體制冷器4以及殺菌燈7都為導線相連,充電接口102是為了連接外部電源,使得外部電源能夠通過充電接口102對蓄電池101進行能量供應。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