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測量儀器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礦物加工專業用潤濕角測量儀。
背景技術:
在浮選機工業生產過程中,可浮性對浮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對可浮性又產生一定影響的就是潤濕角。
礦物表面親水或疏水程度,常用潤濕角來衡量。常用潤濕角來衡量。固體表面上的水滴或氣泡在礦物表面附著,在某一瞬間,固、液、氣三相達到平衡,固液氣三相接觸周邊稱為濕潤周邊。在濕潤周邊任意一點,沿液-氣界面作切線,與固液界面所形成的夾角(包含液體部分的夾角),也就是常說的潤濕角。
浮選機浮選精度的優劣其重要影響因素就是礦物的可浮性,而潤濕角與礦物可浮性之間的關系是潤濕角愈大,其濕潤性愈弱,可浮性愈好,反之可浮性愈差。
現有技術中目前普遍采用手動旋鈕式加液的方式加液,加液精度無法精確控制,故急需一種方便使用、提高精度的自動加液式接潤濕角測量儀。而現有的微量進樣器通常纖細柔軟,容易將微量進樣的推桿折斷,導致微量進樣無法繼續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礦物加工專業用潤濕角測量儀,能夠自動進液,操作簡單,測試效果準確。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礦物加工專業用潤濕角測量儀,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置有加樣系統、工作平臺及成像系統,所述加樣系統包括微量進樣器及固定所述微量進樣器的支架組件,所述支架組件固定安裝在所述底盤上;
所述微量進樣器包括筒體、推桿及設置在所述筒體末端的進樣針,所述推桿的上端設置有推柄,所述推柄上設置套設于所述筒體外部的導柱,所述導柱通過設置在內部的導套與所述筒體的外壁滑動配合;
所述工作平臺采用平臺立柱設置在所述底盤上,所述工作平臺與所述平臺立柱之間還設置有調整所述工作平臺前后、左右移動的平臺調整機構;
所述成像系統與所述支架組件分立于所述工作平臺的兩側,所述支架組件上還設置有與所述成像系統位置對應的背光源。
進一步地,所述成像系統包括成像設備夾持架、工業相機和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所述成像設備夾持架上固定全方位移動的工業相機,所述工業相機與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加樣系統包括設置與所述推柄配合的自動加樣裝置及與所述支架組件配合的自動升降裝置,所述底盤上還設置有與所述自動加樣裝置及自動升降裝置配合的樣品控制臺。
進一步地,所述樣品控制臺上還設置有與所述背光源配合的光源亮度調節旋鈕。
進一步地,所述加樣系統上還包括有與所述自動升降裝置配合的手動升降旋鈕。
進一步地,所述平臺調整機構包括相互配合并控制所述工作平臺前后移動的第一調劑手輪、第一齒輪及第一齒條;所述平臺調整機構包括相互配合并控制所述工作平臺左右移動的第二調劑手輪、第二齒輪及第二齒條。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二調節手輪、第一調節手輪在同一軸線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所述第一齒條和所述第二齒條垂直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進樣針與所述筒體固定的一端套設有橡膠套,所述推桿與所述推柄接觸位置設置有橡膠墊。
進一步地,所述筒體上設置有刻度線。
進一步地,所述筒體的末端為錐形結構,通過設置在末端的針栓固定所述進樣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水滴角測試儀整體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可以完成工作平臺的左右移動和前后移動;實現手動進樣器的微量進樣及上下精密移動以及工業相機上下精密移動,操作十分方便,拍攝圖像輪廓清晰、不失真;在進樣針的后部套設有橡膠管,能夠防止進樣針折斷;在筒體的兩側設有導軌,能夠限定推桿沿筒體軸向滑動,防止推桿彎折,更好的滿足自動加樣的需求,提高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礦物加工專業用潤濕角測量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微量進樣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平臺調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微量進樣器;2、支架組件;3、底盤;4、筒體;5、推桿;6、進樣針;7、推柄;8、導柱;9、導套;10、工作平臺;11、平臺調整機構;12、背光源;13、成像設備夾持架;14、工業相機;15、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16、自動加樣裝置;17、自動升降裝置;18、樣品控制臺;19、光源亮度調節旋鈕;20、手動升降旋鈕;21、第一調劑手輪;22、第一齒輪;23、第一齒條;24、第二調劑手輪;25、第二齒輪;26、第二齒條;27、橡膠套;28、橡膠墊;29、針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礦物加工專業用潤濕角測量儀,包括底盤3,所述底盤3上設置有加樣系統、工作平臺10及成像系統。
所述加樣系統包括微量進樣器1及固定所述微量進樣器1的支架組件2,所述支架組件2固定安裝在所述底盤3上;所述微量進樣器1包括筒體4、推桿5及設置在所述筒體4末端的進樣針6,所述推桿5的上端設置有推柄7,所述推柄7上設置套設于所述筒體4外部的導柱8,所述導柱8通過設置在內部的導套9與所述筒體4的外壁滑動配合,如圖2所示,所述進樣針6與所述筒體4固定的一端套設有橡膠套27,所述推桿5與所述推柄7接觸位置設置有橡膠墊28。所述筒體4上設置有刻度線。所述筒體4的末端為錐形結構,通過設置在末端的針栓29固定所述進樣針6。
所述工作平臺10采用平臺立柱設置在所述底盤3上,所述工作平臺10與所述平臺立柱之間還設置有調整所述工作平臺10前后、左右移動的平臺調整機構11;所述成像系統與所述支架組件2分立于所述工作平臺10的兩側,所述支架組件2上還設置有與所述成像系統位置對應的背光源12。所述成像系統包括成像設備夾持架13、工業相機14和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15,所述成像設備夾持架13上固定全方位移動的工業相機14,所述工業相機14與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15相連。
所述加樣系統包括設置與所述推柄7配合的自動加樣裝置16及與所述支架組件2配合的自動升降裝置17,所述底盤3上還設置有與所述自動加樣裝置16及自動升降裝置17配合的樣品控制臺18。所述樣品控制臺18上還設置有與所述背光源12配合的光源亮度調節旋鈕19。所述加樣系統上還包括有與所述自動升降裝置17配合的手動升降旋鈕20。
如圖3所示,所述平臺調整機構11包括相互配合并控制所述工作平臺10前后移動的第一調劑手輪21、第一齒輪22及第一齒條23;所述平臺調整機構11包括相互配合并控制所述工作平臺10左右移動的第二調劑手輪24、第二齒輪25及第二齒條26。所述第一齒輪22、第二齒輪25、第二調節手輪、第一調節手輪在同一軸線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所述第一齒條23和所述第二齒條26垂直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水滴角測試儀整體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可以完成工作平臺的左右移動和前后移動;實現手動進樣器的微量進樣及上下精密移動以及工業相機上下精密移動,操作十分方便,拍攝圖像輪廓清晰、不失真;在進樣針的后部套設有橡膠管,能夠防止進樣針折斷;在筒體的兩側設有導軌,能夠限定推桿沿筒體軸向滑動,防止推桿彎折,更好的滿足自動加樣的需求,提高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