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
背景技術:
在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設置有普通走針(運針)用的輪系和計時器用的輪系,典型的是:在普通走針用的輪系的末端或者從該輪系分支出的一端(在下文中,有時也將這兩者稱為“普通走針用的輪系的最終段”)追加計時器用的輪系(例如,專利文獻I)。在這種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具有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普通走針用輪系的優點,但像底板和夾板那樣的支承基板變得復雜,難以避免寶石(穴石)等軸承部件的增多。另外,還已知有以減少部件個數為意圖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例如,專利文獻2)。在該專利文獻2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通過對計時器輪系的驅動或者結合的方法進行改進,能夠將計時器輪系配置在普通的走針用輪系的相同側,但是即使在專利文獻2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也為在普通走針用的輪系的最終段追加計時器用的輪系的結構,與專利文獻I的情況同樣地存在上述那樣的缺點。另外,有使普通走針用輪系的輪與計時器輪系的輪的結合在鐘表的軸的延伸方向(鐘表的厚度方向)利用連接和分離的所謂的垂直離合器來進行開和關本身是公知的(例如,專利文獻I和專利文獻3)。并且,在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一般將計時器顯示的輪設置在輪系的最終段,因此,為了抑制指針的浮動需要放置指針座或用按壓彈簧來按壓,這樣的指針座和按壓彈簧由于摩擦導致相對于輪系的旋轉的載荷增大。這是在與“秒”等相關的增速側的輪系中特別不希望的。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215868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9-178868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4-294279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需要計時器用的獨立輪系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具有:條盒輪;以及增速輪系,其隨著該條盒輪的旋轉而旋轉,通過調速擒縱機構對該增速輪系的末端側的輪進行調速,所述增速輪系中的至少一個齒輪由計時器齒輪構成,所述計時器齒輪經由離合機構而與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由于“增速輪系,其隨著該條盒輪的旋轉而旋轉,通過調速擒縱機構對該增速輪系的末端側的輪進行調速,所述增速輪系中的至少一個齒輪由計時器齒輪構成,所述計時器齒輪經由離合機構而與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因此,計時器輪能夠組裝到增速輪系的中途而不是增速輪系的末端或者最終段,從而能夠使計時器輪的旋轉穩定地進行。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計時器輪中的增速輪系的傳遞旋轉所必需的齒輪部分,通過離合機構而能夠與計時器輪中的除了計時器軸以外的部分分離,因此,能夠將增速輪系的載荷因計時器齒輪的介入而導致的增大抑制到最低限度。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典型的是:所述離合機構由垂直離合器構成,所述垂直離合器使所述計時器軸與所述計時器齒輪實際上在垂直方向結合。這種情況下,當垂直離合機構被設定成分離狀態時,計時器軸從計時器齒輪分離而進行作為普通的鐘表的動作,當垂直離合機構被設定成結合狀態時,計時器軸與計時器齒輪結合,能夠進行計時器動作。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典型的是:所述計時器軸與離合器環、離合器彈簧、以及離合器彈簧支承座構成為一體,所述計時器齒輪與離合器板構成為一體。這種情況下,當離合機構被設定成分離狀態時,能夠將由于計時器齒輪介于中間而產生的載荷或者缺點抑制到最低限度。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典型的是:所述計時器軸包括秒計時器軸,所述離合機構包括秒離合機構,所述至少一個齒輪經由秒離合機構而與秒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這種情況下,將條盒輪和調速擒縱機構實際上連接起來的增速輪系的輪能夠作為秒計時器齒輪來工作,因此,能夠有效地利用輪系。更詳細地說,與調速擒縱機構卡合的末端側的齒輪實際上能夠作為秒計時器齒輪來工作。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典型的是:所述計時器軸包括分計時器軸,所述離合機構包括分離合機構,所述至少一個齒輪包括分計時器齒輪,所述分計時器齒輪經由分離合機構而與分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這種情況下,將條盒輪與調速擒縱機構實際上連接起來的增速輪系的輪能夠作為分計時器齒輪來工作,因此,能夠有效地利用輪系。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典型的是: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具有時輪和分輪,所述時輪和分輪結合于隨著條盒輪的旋轉而旋轉的減速輪系。這種情況下,能夠對應于被調速擒縱機構進行了調速的條盒輪的旋轉、而且在由于經由減速輪系而將載荷抑制到最低限度的狀態下驅動時輪和分輪。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典型的是:所述減速輪系中的一個齒輪由時計時器齒輪構成,所述時計時器齒輪經由時離合機構而與時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
口 ο這種情況下,減速輪系的輪能夠作為時計時器齒輪來工作,因此,能夠有效地利用輪系。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典型的是:時齒輪和分齒輪經由中間齒輪而與時計時器齒輪嚙合。這種情況下,能夠使時輪和分輪有效地旋轉。在此,典型的是:中間齒輪由跨輪構成。在本發明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中,也可設置小秒盤形式的秒輪。這種情況下,在走針時還能夠進行秒顯示。
圖1為從底蓋側觀察具備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的計時器機構的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的計時器鐘表的主要輪系的俯視說明圖。圖2為從表盤側示出圖1的鐘表的大致的外觀的俯視說明圖。圖3為在圖1的鐘表中計時器機構處于復位狀態的情況下的剖視說明圖。圖4為在圖1的鐘表中示出計時器機構處于開始狀態的情況下的、從時計時器齒輪機構向時輪和分輪的旋轉傳遞的放大剖視說明圖。圖5為示出在圖1的鐘表中時計時器齒輪機構的離合機構的動作的圖,其中,(a)為示出時計時器齒輪機構處于圖4所示的復位狀態的情況下的離合機構的狀態的放大剖視說明圖,(b)為示出時計時器齒輪機構處于圖6所示的開始狀態的情況下的離合機構的狀態的放大剖視說明圖。圖6為在圖1的鐘表中計時器機構處于開始狀態的情況下的與圖3相同的剖視說明圖。圖7為在圖1的鐘表中計時器機構處于停止狀態的情況下的與圖3相同的剖視說明圖。圖8為示出具備本發明的變形例的計時器機構的本發明的變形例的計時器鐘表的圖,其中,(a)為關于第一變形例的鐘表而示出了與圖2相同的外觀的說明圖,(b)為關于第二變形例的鐘表而示出了與圖2相同的外觀的說明圖,(c)為關于第三變形例的鐘表而示出了與圖2相同的外觀的說明圖。圖9為具備圖8的(a)的計時器機構的計時器鐘表的與圖6相同的剖視說明圖。標號說明1、1B、1C、1D:計時器機構2、2B、2C、2D: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4:增速輪系5:減速輪系6a:時啟停桿卡合部6b:分啟停桿卡合部6c:秒啟停桿卡合部7:表盤7a:透明窗8:表冠9a:啟停按鈕(啟停開關)9b:復位按鈕(復位開關)11:時針12:分針
14:時計時器針15:分計時器針16:秒計時器針17:小秒針20:條盒21:大鋼輪螺釘22:大鋼輪21a:大鋼輪齒輪23:條軸24:條盒齒輪25:條盒輪26:條盒小齒輪30:調速擒縱機構31:游絲擺輪32:擒縱輪33:擒縱叉41:第一增速中間輪41a:第一增速中間輪軸41b:第一增速中間小齒輪41c:第一增速中間齒輪42:第二增速中間輪42a:第二增速中間輪軸42b:第二增速中間小齒輪42c:第二增速中間齒輪43:秒中間齒輪50:計時器齒輪機構51: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a:中空軸部51b:分計時器小齒輪部51c:分計時器齒輪部(分計時器離合器支承板部)53: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4:分計時器輪軸54a:小徑軸部54b:大徑凸緣部54c:中徑軸部54d:小徑安裝軸部54e:小徑軸部55:分計時器離合器環55a:彈簧支承部
55c:環狀凹部56:分計時器離合器彈簧57:分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58:分計時器心形凸輪59:分計時器齒輪離合機構60: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1: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a:中空軸部61b:小齒輪部61c:秒計時器齒輪部61d:秒計時器離合器支承板部63: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4:秒計時器輪軸64a:小徑軸部64b:大徑凸緣部64c:中徑軸部64d:小徑安裝軸部64e:小徑軸部65:秒計時器離合器環65a:彈簧支承部65c:環狀凹部66: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67: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68:秒計時器心形凸輪69:秒計時器齒輪離合機構71:時輪71a:齒輪部71b:大徑筒部72:分輪72a:小徑齒輪部72b:小徑筒部73:中間輪73a:軸部73b:小齒輪部73c:中間齒輪部74:跨輪74a:軸部74b:第一小齒輪部74c:第二小齒輪部
74d:跨輪齒輪部80: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1: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a:中空軸部81b:小齒輪部81c:時計時器齒輪部(時計時器離合器支承板部)83: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4:時計時器輪軸84a:小徑軸部84b:大徑凸緣部84c:中徑軸部84d:小徑安裝軸部84e:小徑軸部85:時計時器離合器環85a:彈簧支承部85c:環狀凹部86: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87: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88:時計時器心形凸輪89:時計時器齒輪離合機構91:回位桿91a:時錘91b:分錘91c:秒錘95:秒輪95a:軸95b:秒齒輪A、B、C、D、E、F、K:中心軸線A3、A4、B3、B4、C3、C4:方向S0:復位狀態S1:開始狀態S2:停止狀態S2:狀態T1、T2:方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接下來,基于附圖所示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實施例]
具備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的計時器機構I的鐘表2、即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例如具有大致如圖2所示的外觀。S卩,如圖2所示,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具有時針11和分針12,它們繞中心軸線C沿順時針方向Cl旋轉,作為計時器指針,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還具有:時計時器針14 (例如12小時累計用,但也可以不同),其繞中心軸線A旋轉;分計時器針15 (例如30分鐘累計用,但也可以不同),其繞中心軸線B旋轉;以及秒計時器針16(例如60秒累計用,但也可以不同),其繞中心軸線C旋轉。在表盤7的9點鐘側,構成有調速擒縱機構30,繞中心軸線D往復轉動的游絲擺輪31能夠從透明窗7a看到。鐘表2包括:表冠8、開始停止(啟停)開關9a、以及復位(歸零指示)開關%。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具有大致如圖1、圖3、以及圖4所示的結構作為輪系。如作為從底蓋側觀察到的俯視說明圖的圖1所示,鐘表2在大致4點半的位置具備條盒20,在9點鐘的位置具備調速擒縱機構30的游絲擺輪31。如圖3所示,繞中心軸線E旋轉的條盒20中,與條軸23 —體地具有大鋼輪螺釘21和包括大鋼輪齒輪22a的大鋼輪22,并且條盒20中,與條盒輪25 —體地具有條盒齒輪24和條盒小齒輪26。條盒輪25從條盒齒輪24經由增速輪系4與調速擒縱機構30連接。如圖3和圖4所示,條盒小齒輪26經由減速輪系5與時輪71連接。在該例子中,從底蓋側觀察,條盒輪25沿逆時針方向旋轉。當然,當中間輪的個數僅差一個時,條盒輪25也可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減速輪系5具有:與條盒輪25連接的中間輪73、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的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以及跨輪74。中間輪73將條盒小齒輪26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連接起來。由圖3和圖4的剖視說明圖可知,中間輪73具備:中間輪軸部73a ;以及與該軸73a為一體的中間輪小齒輪部73b和中間輪齒輪部73c,中間輪73通過中間輪齒輪部73c與條盒小齒輪26嚙合,并通過中間輪小齒輪部73b與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的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卡合。中間輪73a例如也可由條盒小齒輪26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連接的單個齒輪構成,以此來代替具有齒輪和小齒輪。跨輪74具備:軸部74a、第一小齒輪部74b、第二小齒輪部74c、以及齒輪部74d,跨論74通過第一小齒輪部74b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的齒輪嚙合,并通過第二小齒輪部74c與時輪71的齒輪部71a嚙合。另外,跨輪74的齒輪部74d與分輪72的小齒輪部或者小徑齒輪部72a嚙合。時輪71和分輪72能夠繞中心軸線C旋轉,時輪71和分輪72分別具備安裝有時針11的大徑筒部71b和安裝有分針12的小徑筒部72b。時輪71和分輪72例如由中心管107軸支承。在圖3的剖視說明圖的基礎上從圖4的放大剖視說明圖可知,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具有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和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具備:中空輪轂部或者中空軸部81a、以及與該軸部81a —體的時計時器小齒輪部81b和時計時器齒輪部81c,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通過時計時器小齒輪部81b與中間小齒輪73b嚙合。時計時器齒輪81c也作為離合器支承板部來工作。時計時器齒輪部81c以這樣的方式滑動卡合:當施加有大的轉矩時,能夠相對于軸部81a繞中心軸線A相對旋轉。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具有:時計時器輪軸84、時計時器離合器環85、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86、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87、以及計時器心形凸輪88。時計時器輪軸84具備:小徑軸部84a、大徑凸緣部84b、中徑軸部84c、小徑安裝軸部84d、以及指針嵌合用的小徑軸部84e,時計時器輪軸84通過小徑軸部84a以能夠自如滑動旋轉的方式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的中空軸部81a嵌合。時計時器離合器環85以如下方式卡合于時計時器輪軸84的大徑凸緣部84b和中徑軸部84c:相對于該輪軸84能夠在軸線方向相對地滑動移位。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86的一端與離合器環的彈簧支承部85a壓力接觸,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86的另一端與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87卡定。支承座87相對于輪軸84被固定。另外,在輪軸84,例如,在小徑軸部84a的末端側,施設有朝向鐘表2的厚度方向Tl、T2中的表盤側方向Tl的防脫件108a。并且,在輪軸84,例如,在小徑軸部84a的末端側,施設有朝向底蓋方向T2的防脫件108b。在此,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的時計時器齒輪離合機構89為垂直離合器的形態,由時計時器離合器環85、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86、時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87、以及時計時器離合器支承板部81c構成。離合器環85在外周面具備環狀凹部85c,如圖5的(a)所示,當時啟停桿卡合部6a朝向該環狀凹部85c而向徑向內側沿A3方向移位而嵌入到環狀凹部85c時,離合器環85克服離合器彈簧86的彈力向軸線方向表盤側沿Tl方向移動,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的離合器環85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的離合器支承板部81c的卡合被解除,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能夠相對于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自如旋轉。這時,通過時啟停桿卡合部6a與離合器環85的環狀凹部85c的卡合,禁止了軸部84e和時計時器針14的運動。另一方面,如圖5的(b)所不,當時啟停桿卡合部6a向A4方向移動、時啟停桿卡合部6a與離合器環85的環狀凹部85c的卡合被解除時,在離合器彈簧86的彈力的作用下,離合器環85向軸線方向底蓋側沿T2方向移動,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的離合器環85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的離合器支承板部81c卡合。因此,隨著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的旋轉,時計時器針14繞中心軸線A旋轉,從而能夠進行計時器測量。從圖1和圖3可知,增速輪系4與現有的普通走針用的輪系中的位于底蓋側的所謂的被稱為外輪系(表輪列)的輪系大致相同,增速輪系4具有:與條盒輪25連接的第一增速中間輪41、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的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第二增速中間輪42、以及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的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例如,條盒輪25是7小時轉一圈,第一增速中間輪41是120分鐘轉一圈,第二增速中間輪42是4分鐘轉一圈。游絲擺輪31例如可以是6振動,也可是8振動。當然,游絲擺輪31的振動和構成輪系4的輪的旋轉速度也可與上述不同。由圖3的剖視說明圖可知,第一增速中間輪41具備:第一增速中間輪軸41a、以及與該軸41a —體的第一增速中間小齒輪41b和第一增速中間齒輪41c,第一增速中間輪41通過第一增速中間小齒輪41b與條盒齒輪24嚙合。由圖3的剖視說明圖可知,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構成為與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大致相同。即,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具有: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和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構成為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大致相同。S卩,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具備:中空輪轂部或者中空軸部51a、以及與該軸部51a —體的分計時器小齒輪部51b和分計時器齒輪51c,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通過分計時器小齒輪部51b與第一增速中間齒輪41c哨合。分計時器齒輪51c也作為離合器支承板部來工作。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構成為與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相同。即,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具有:分計時器輪軸54、分計時器離合器環55、分計時器離合器彈簧56、分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57、以及分計時器心形凸輪58。分計時器輪軸54具備:小徑軸部54a、大徑凸緣部54b、中徑軸部54c、小徑安裝軸部54d、以及指針嵌合用小徑軸部54e,分計時器輪軸54通過小徑軸部54a以能夠自如滑動旋轉的方式與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的中空軸部51a嵌合。分計時器離合器環55以如下方式卡合于分計時器輪軸54的大徑凸緣部54b和中徑軸部54c:相對于該輪軸54能夠在軸線方向相對地滑動移位。分計時器離合器彈簧56的一端與離合器環55的彈簧支承部55a壓力接觸,分計時器離合器彈簧56的另一端與分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57卡定。支承座57相對于輪軸54被固定。在輪軸54,例如,在小徑軸部54a的末端側,施設有朝向鐘表2的厚度方向T1、T2中的表盤側方向Tl的防脫件105a。并且,在輪軸54,例如,在小徑軸部54a的末端側,施設有朝向底蓋方向T2的防脫件105b。在此,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的分計時器齒輪離合機構59為垂直離合器的形態,由分計時器離合器環55、分計時器離合器彈簧56、以及分計時器離合器支承板部51c構成。離合器環55在外周面具備環狀凹部55c,當分啟停桿卡合部6b朝向環狀凹部55c而向徑向內側沿B3方向移位而嵌入到環狀凹部55c時,離合器環55克服離合器彈簧56的彈力而向軸線方向表盤側沿Tl方向移動,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的離合器環55與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的離合器支承板部51c的卡合被解除,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能夠相對于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自如旋轉。這時,通過分啟停桿卡合部6b與離合器環55的環狀凹部55c的卡合,禁止了軸部54e和分計時器針15的運動。另一方面,當分啟停桿卡合部6b向B4方向移位、分啟停桿卡合部6b與離合器環55的環狀凹部55c的卡合被解除時,在離合器彈簧56的彈力的作用下,離合器環55向軸線方向底蓋側沿T2方向移動,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的離合器環55與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的離合器支承板部51c卡合。因此,隨著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的旋轉,分計時器針15繞中心軸線B旋轉,從而能夠進行計時器測量。由圖3的剖視說明圖可知,第二增速中間輪42具備:第二增速中間輪軸42a、以及與該軸42a —體的第二增速中間小齒輪42b和第二增速中間齒輪42c,第二增速中間輪42通過第二增速中間小齒輪42b與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的分計時器齒輪51c嚙合。由圖3的剖視說明圖可知,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構成為與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和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大致相同。即,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具有: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和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3。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構成為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和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大致相同。即,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具備:中空輪轂部或者中空軸部61a、與該軸部61a —體的秒計時器小齒輪部61b和秒計時器齒輪61c、以及作為離合器板的離合器支承板部61d,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通過秒計時器小齒輪部61b與第二增速中間齒輪42c嚙合。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3構成為與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和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相同。即,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3具有:秒計時器輪軸64、秒計時器離合器環65、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66、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67、以及秒計時器心形凸輪68。秒計時器輪軸64具備:小徑軸部64a、大徑凸緣部64b、中徑軸部64c、小徑安裝軸部64d、以及指針嵌合安裝用的小徑軸部64e,秒計時器輪軸64通過小徑軸部64a以能夠自如滑動旋轉的方式與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的中空軸部61a嵌合。秒計時器離合器環65以如下方式卡合于秒計時器輪軸64的大徑凸緣部64b和中徑軸部64c:相對于該輪軸64能夠在軸向方向相對地滑動移位。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66的一端與離合器環65的彈簧支承部65a壓力接觸,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66的另一端與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67卡定。支承座67相對于輪軸64被固定。在輪軸64,例如,在小徑軸部64a的末端側,利用中心管107的朝向鐘表2的厚度方向T1、T2中的表盤側方向Tl的支承面107a而施設防脫件。并且,在輪軸64,例如,在小徑軸部64a的末端側施設有朝向底蓋方向T2的防脫件106。在此,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的秒計時器齒輪離合機構69為垂直離合器的形態,由秒計時器離合器環65、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66、秒計時器離合器彈簧支承座67、以及秒計時器離合器支承板部6Id構成。離合器環65在外周面具備環狀凹部65c,當秒啟停桿卡合部6c朝向環狀凹部65c而向徑向內側沿C3方向移位而嵌入到環狀凹部65c時,離合器環65克服離合器彈簧66的彈力而向軸線方向表盤側沿Tl方向移動,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3的離合器環65與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的離合器支承板部61d的卡合被解除,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能夠相對于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3自如旋轉。這時,通過秒啟停桿卡合部6c與離合器環65的環狀凹部65c的卡合,禁止了軸部64e和秒計時器針16的運動。另一方面,當秒啟停桿卡合部6c向C4方向移位、秒啟停桿卡合部6c與離合器環65的環狀凹部65c的卡合被解除時,在離合器彈簧66的彈力的作用下,離合器環65向軸線方向底蓋側沿T2方向移動,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3的離合器環65與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的離合器支承板部61d卡合。因此,隨著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的旋轉,秒計時器針16繞中心軸線C旋轉,從而能夠進行計時器測量。鐘表2的調速擒縱機構30構成為與現有的調速擒縱器相同,鐘表2的調速擒縱機構30具有:游絲擺輪31、擒縱輪32、以及擒縱叉33。在所述調速擒縱機構30中,擒縱輪32的擒縱小齒輪32a與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的秒計時器齒輪61c嚙合。因此,在鐘表2中,經由包括分計時器齒輪51c和秒計時器齒輪61c的增速輪系4,一直利用調速擒縱機構30來控制條盒輪25的旋轉速度,進行鐘表2的調速。接下來,對具備上述那樣構成的計時器機構I的鐘表2的動作進行說明。在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當一旦向Hl方向按壓復位開關或者復位按鈕%、計時器機構I被設定為復位位置或者狀態SO時,鐘表2的相關要素采取圖3所示的狀態。S卩,在復位狀態SO下,一方面,時啟停桿卡合部6a、分啟停桿卡合部6b、以及秒啟停桿卡合部6c與對應的時計時器離合器環85的凹部85c、分計時器離合器環55的凹部55c、以及秒計時器離合器環65的凹部65c卡合,解除各離合器環85、55、65與對應的離合器支承部81c、51c、61c的卡合,另一方面,在回位桿91的時錘部91a、分錘部91b、以及秒錘部91c被對應的心形凸輪88、58、以及68按壓、而使時計時器軸84、分計時器軸54、以及秒計時器軸64歸零到初始位置的狀態下,限制或者禁止該軸84、54、64的旋轉。在所述復位狀態SO下,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中的占旋轉載荷(慣性力矩)的大部分的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的部分從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分離,只有該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隨著用于普通走針的輪系的動作而進行旋轉,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中的占旋轉載荷(慣性力矩)的大部分的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的部分從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分離,只有該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隨著用于普通走針的輪系的動作而進行旋轉,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中的占旋轉載荷(慣性力矩)的大部分的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3的部分從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分離,只有該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隨著用于普通走針的輪系的動作而進行旋轉。對增速輪系4而言,條盒輪25的條盒齒輪部24經由第一增速中間齒輪41、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第二增速中間輪42、以及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而與調速擒縱機構30的擒縱輪32連接,(例如,假設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與二號輪對應,第二增速中間輪42與三號輪對應,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與四號輪對應,)除多了第一增速中間輪41這一個輪,增速輪系4實際上構成為與現有的普通的被調速的走針輪系相同。S卩,在所述鐘表2的增速輪系4中,盡管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和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這兩者被組裝到輪系4之中,但是組裝到輪系4中的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和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的部分僅限于旋轉載荷小的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以及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因此,能夠與對普通的走針用調速輪系進行調速的普通的調速擒縱機構30實際上同樣地進行調速擒縱動作,因此,能夠實際上避免調速擒縱動作的品質的低下。另一方面,在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若在處于復位狀態SO時一旦向Jl方向按壓開始停止(啟停)開關或者啟停按鈕9a、計時器機構I被設定為開始(計時器測量開始)位置或者狀態SI,則鐘表2的相關要素采取圖6所示的狀態。另外,當在處于后述的停止狀態S2時一旦向Jl方向按壓開始停止(啟停)開關或者啟停按鈕9a、計時器機構I被設定為開始(計時器測量開始)狀態SI的情況下,也是同樣的。S卩,在開始(計時器測量開始)狀態SI下,一方面,回位桿91的時錘部91a、分錘部91b、以及秒錘部91c從對應的心形凸輪88、58、以及68離開,解除時計時器軸84、分計時器軸54、以及秒計時器軸64的旋轉限制,另一方面,時啟停桿卡合部6a、分啟停桿卡合部6b、以及秒啟停桿卡合部6c從對應的時計時器離合器環85的凹部85c、分計時器離合器環55的凹部55c、以及秒計時器離合器環65的凹部65c分別向A4、B4、C4方向脫出,在各離合器彈簧86、56、66的作用下,使各離合器器環85、55、65向T2方向移位,而與對應的離合器支承板部81c、51c、61d卡合。在所述開始(計時器測量開始)狀態SI下,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的時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與時計時器齒輪主體部81卡合,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的分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53與分計時器齒輪主體部51卡合,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的秒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63與秒計時器齒輪主體部61卡合,并且分別隨著計時器測量而一體旋轉,從而時計時器針14、分計時器針15、以及秒計時器針16旋轉。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秒計時器針16所在的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和分計時器針15所在的分計時器齒輪機構50處于輪系4的中途,因此,與輪60、50位于輪系的端部的情況相比,能夠在穩定的狀態下旋轉而不會發生浮動。時計時器針14所在的時計時器齒輪機構80的情況也相同。因此,各計時器指針14、15、16發生浮動的危險小。并且,在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若在處于開使狀態SI時向Jl方向再次按壓開始停止(啟停)開關或者啟停按鈕9a、計時器機構I被設定為停止(計時器測量停止)位置或者狀態S2,則鐘表2的相關要素采取圖7所示的狀態。S卩,在停止(計時器測量停止)狀態S2下,時啟停桿卡合部6a、分啟停桿卡合部6b、以及秒啟停桿卡合部6c抵抗各自的離合器彈簧86、56、66,沿A3、B3、C3方向進入到對應的時計時器離合器環85的凹部85c、分計時器離合器環55的凹部55c、以及秒計時器離合器環65的凹部65c,使各自的離合器環85、55、65向Tl方向移位,解除與對應的離合器支承板部81c、51c、61d的卡合。因此,計時器齒輪機構80、50、60的齒輪主體部81、51、61自身成為各自的輪系4、5的一部分并能夠旋轉,但齒輪主體部81、51、61的旋轉并不會傳遞到計時器齒輪機構80、50、60的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53、63。另外,各計時器齒輪控制機構部83、53、63的軸部84、54、64的旋轉由各自的啟停桿卡合部6a、6b、6c進行限制,因此,即使在該狀態下,指針14、15、16發生浮動的危險也小。另外,在鐘表2的計時器機構I中,當按下了啟停開關9a或復位開關9b時,使啟停桿或回位桿等進行動作以能夠進行計時器測量的開始、停止、或歸零動作,根據期望經像工作凸輪那樣的控制機構對該動作進行控制,但除了圖示的啟停桿卡合部6a、6b、6c的動作以外,這些動作顯然是通過眾所周知的結構、或者通過適當使用或組合與該結構相同的結構能夠實現的,因此,在此省略說明。例如,回位機構構成為進行通過專利文獻3等已知的那樣的回位動作。如上所述,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增速輪系4隨著條盒輪25的旋轉而旋轉,且末端側的輪通過調速擒縱機構進行調速,構成該增速輪系4的一部分齒輪由計時器齒輪51、61構成,所述計時器齒輪51、61經由離合機構59、69而與計時器軸54、64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因此,計時器輪50、60能夠組裝到增速輪系4的中途而不是增速輪系的末端或者最終段,從而計時器輪50、60的旋轉能夠穩定地進行,還能夠抑制載荷增大。而且,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計時器輪50、60中的、增速輪系4中傳遞旋轉所需的齒輪部分51、61能夠借助于離合機構59、69而與計時器輪50、60中的除了計時器軸54、64以外的部分分離,因此,能夠將由于計時器齒輪51、61的存在而導致的增速輪系4的載荷的增大抑制到最低限度。并且,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離合機構59、69由垂直離合器構成,所述垂直離合器使計時器軸54、64與計時器齒輪51、61實際上在垂直方向結合,因此,當垂直離合機構59、69被設定成分離狀態時,計時器軸54、64從計時器齒輪51、61分離而進行作為普通的鐘表的動作,當垂直離合機構59、69被設定成結合狀態時,計時器軸54、64與計時器齒輪51、61結合,從而能夠進行計時器動作。并且,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計時器軸54、64與離合器環55、65、離合器彈簧56、66、以及離合器彈簧支承座57、67構成為一體,計時器齒輪51、61與離合器板51c、61d構成為一體,因此,當垂直離合機構59、69被設定成分離狀態時,能夠將因計時器齒輪51,61介于增速輪系4的中間而產生的載荷或者缺點抑制到最低限度。并且,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分計時器輪50分計時器齒輪51以及秒計時器輪60的秒計時器齒輪61被組裝到了增速輪系4的中途,因此,能夠有效地利用輪系。并且,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具有與隨著條盒輪25的旋轉而旋轉的減速輪系5結合的時輪71和分輪72,因此,能夠對應于被調速擒縱機構30進行了調速的條盒輪25的旋轉、而且在由于經由減速輪系5而將載荷抑制到最低限度的狀態下驅動時輪71和分輪72。并且,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減速輪系5中的一個齒輪由時計時器齒輪81構成,所述時計時器齒輪81經由時離合機構89而與時計時器軸84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減速輪系5的輪能夠作為時計時器齒輪來工作,因此,能夠有效地利用輪系。在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中,將計時器輪50、60作為調速所不可缺少的輪系的一部分進行組裝,因此,作為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整體能夠將相關的輪和支承件等抑制到最低限度。其結果是,還能夠成為緊湊的結構。另外,各計時器顯示的配置當然也能夠根據期望進行變更,可以與圖2所示的配置不同。例如,也可將分計時器輪50配置在12點鐘的位置,并且,也可將分計時器輪50配置在2點鐘的位置,將時計時器輪80配置在10點鐘的位置,將游絲擺輪31配置在6點鐘的位置。在上述說明中,對能夠將載荷抑制到最低限度的、沒有秒針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進行了說明,但根據期望,計時器鐘表也可具備小秒針。圖8的(a)示出了將小秒針17配置在12點鐘的位置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B。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B的計時器機構IB的概要如圖9的剖視圖所示。在圖8的(a)和圖9的帶計時器機構IB的鐘表2B中,對于與從圖1至圖7所示要素相同的要素標注相同的標號,對于大致相同、但存在不同點的要素則在圖1 圖7的要素的標號后標注附加字母“M”。由圖9可知,計時器機構IB具備秒輪95,所述秒輪95的秒齒輪95b經由秒中間齒輪43而與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的秒計時器齒輪部61的秒計時器齒輪61c嚙合。秒輪95的軸95a能夠繞位于12點鐘的位置的中心軸線K旋轉。另外,在圖9的計時器機構IB中,雖沒有圖示出詳細情況,但與圖3等所示的調速擒縱機構30相同的調速擒縱機構30被結合于秒計時器齒輪機構60的秒計時器齒輪部61或者秒輪95的秒齒輪95b。即使在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B中,計時器指針16、15、14發生浮動的危險也很小。另外,在具有小秒針的情況下,也可以如圖8的(b)所示的帶計時器機構IC的鐘表2C那樣沒有窗,以此來代替像圖8的(a)那樣在表盤7形成窗7a以便能夠看到游絲擺輪31。此外,例如也可像圖8的(C)所示的帶計時器機構ID的鐘表2D那樣在9點鐘的位置進行小秒針的顯示,以此來代替在12點鐘的位置進行小秒針的顯示。這種情況下,除了游絲擺輪以外的調速擒縱機構30配置在例如大致12點鐘的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 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具有: 條盒輪;以及 增速輪系,其隨著該條盒輪的旋轉而旋轉,利用調速擒縱機構對該增速輪系的末端側的輪進行調速, 所述增速輪系中的至少一個齒輪由計時器齒輪構成,所述計時器齒輪經由離合機構而與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中, 所述離合機構由垂直離合器構成,所述垂直離合器使所述計時器軸與所述計時器齒輪在垂直方向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中, 所述計時器軸與離合器環、離合器彈簧、以及離合器彈簧支承座構成為一體,所述計時器齒輪與離合器板構成為一體。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中, 所述計時器軸包括秒計時器軸,所述離合機構包括秒離合機構,所述至少一個齒輪包括秒計時器齒輪,所述秒計時器齒輪經由所述秒離合機構而與所述秒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中, 所述計時器軸包括分計時器軸,所述離合機構包括分離合機構,所述至少一個齒輪包括分計時器齒輪,所述分計時器齒輪經由所述分離合機構而與所述分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
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中, 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具有時輪和分輪,所述時輪和分輪結合于隨著所述條盒輪的旋轉而旋轉的減速輪系。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中, 所述減速輪系中的一個齒輪由時計時器齒輪構成,所述時計時器齒輪經由時離合機構而與時計時器軸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中, 時齒輪和分齒輪經由中間齒輪而與所述時計時器齒輪嚙合。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中, 所述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具有小秒盤形式的秒輪。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其不需要計時器用的獨立輪系。帶計時器機構的鐘表(2)具有條盒輪(25);以及增速輪系(4),其隨著該條盒輪的旋轉而旋轉,通過調速擒縱機構(30)對該增速輪系的末端側的輪進行調速,增速輪系中的至少一個齒輪(51、61)由計時器齒輪構成,計時器齒輪經由離合機構(59、69)而與計時器軸(54、64)以能夠分離的方式結合。離合機構由垂直離合器構成,該垂直離合器使計時器軸與計時器齒輪實際上在垂直方向結合。計時器軸與離合器環(55、65)、離合器彈簧(56、66)、以及離合器彈簧支承座(57、67)構成為一體,離合器齒輪與離合器板(51c、61d)構成為一體。
文檔編號G04B27/04GK103197528SQ20131000227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荒川康弘 申請人:精工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