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藥提取領域,確切地說是指一種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武漢工程大學碩士論文《中藥提取智能生產線研究》對中藥提取智能生產線實現的主要問題展開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在分析中藥提取生產線工藝特點及控制要 求的基礎上,構建了智能生產線控制系統框架。系統分為集中管理級和現場控制級,分別基于IPC和PLC系統構成上下位機結構。現場控制級由多個控制單元組成,分別完成生產線中多個單元操作的獨立控制;各控制單元可通過現場總線互聯或與上位機連接,實現整個生產線的控制。第二,以智能提取單元為例,給出了系統設計、實現過程。系統以S7-200PLC構建下位控制器,基于MCGS實現上位機組態,可實現流程動態模擬、配方管理、數據歸檔、報警記錄等智能化功能。天津科技大學碩士論文《中藥提取過程監控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從中藥提取的現狀出發,結合實際生產需要和工藝控制要求,構建了 IPC-PLC 二級監控系統的總體方案,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軟硬件配置。然后分別從下位機和上位機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下位機采用德國SIEMENS公司的S7-300系列PLC-CPU315-2DP,運用與之相配的STEP7編程軟件,通過STL和LAD兩種編程語言編制了現場PLC的控制程序,使提取過程按工藝要求完成自動監測與控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中藥提取生產自動化系統的研制》中對中藥提取生產自動控制系統進行描述,其中包括中藥提取工段工藝流程的介紹,中藥提取自控系統中控制方法的研究以及該控制系統的軟硬件設計開發等主要內容。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中藥提取生產的工藝流程,指出中藥提取過程中需要精確測量和穩定控制的關鍵參數。然后分析了在提取過程控制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及難點。在中藥提取生產的過程控制中,針對系統的多變量、大時延、強耦合、帶擾動等特點,本文提出了模糊自適應PID(FAPID)控制方法對提取過程進行控制。由于中藥生產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目前,我國傳統中藥提取生產還處于手工或半自動化狀態,工藝參數難以精確控制,有必要利用現代計算機監控技術改造傳統中藥提取工藝,實現中藥生產的智能化。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可以中藥生產的提取過程的自動監控,取代了長期以來采用人工靠經驗監測和手動操作控制的提取方式,適應中藥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需求,對提高節能,提高產品質量,提高設備利用效率以及設備運行安全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對于日后進一步擴展生產規模,將整個中藥生產過程聯合監控,系統反饋生產有著中藥促進作用。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上位機和下位機,所述上位機與所述下位機連接,所述下位機與設備系統連接。優選地,所述上位機與所述下位機通過有線通信網絡連接。優選地,所述上位機與所述下位機通過無線通信網絡連接。優選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機為工控機。優選地,所述下位機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優選地,所述下位機的數量為兩臺以上,所述下位機之間通過通信機構連接。優選地,所述下位機與所述設備系統的泵、閥、電機、開關和傳感器連接。優選地,所述上位機與打印機連接。 優選地,所述上位機通過internet網絡與遠程計算機連接。優選地,所述上位機與警報器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上位機和下位機,所述上位機與所述下位機連接,所述下位機與設備系統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可以中藥生產的提取過程的自動監控,取代了長期以來采用人工靠經驗監測和手動操作控制的提取方式,適應中藥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需求,對提高節能,提高產品質量,提高設備利用效率以及設備運行安全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對于日后進一步擴展生產規模,將整個中藥生產過程聯合監控,系統反饋生產有著中藥促進作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請參見圖1,該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上位機I和下位機2,上位機I與下位機2連接,下位機2與設備系統連接。上位機I為工控機,上位機I與下位機2通過有線通信網絡連接。下位機2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下位機2的數量為兩臺,下位機2之間通過通信機構連接,下位機2與設備系統的泵、閥、電機、開關和傳感器連接。上位機I與打印機4連接;上位機I通過internet網絡與遠程計算機3連接;上位機I與警報器連接。上位機實現整個工藝流程的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將工藝流程以直觀的畫面顯示出來,記錄在在線監測的參數,記錄設備運行狀態和過程,分析參數的變化趨勢,及時發布和預報運行情況,實施診斷和報警,并完成系統參數的分析和處理,對不能直接測量的參數進行軟測量。上位機的軟件采用SIEMENS WinCC完成上位機監控界面的設計。上位機除了提供一般的數據存儲功能、數據查詢功能、流程圖顯示功能、曲線跟蹤功能、系統安全功能外,還增加了軟手動操作功能、報警功能、數據歸檔、打印報表等,使操作人員可以在計算機完成各種調節操作。下位機主要完成數據采集,計算和邏輯運算,執行PID閉環控制輸出,對工藝要求的設備系統進行控制,能夠根據實時處理情況和要求,控制設備的啟停和時序的安排,達到設備的最優化調度,節約劑的投放量,提高中藥的提取效率,保證處理的效果。通訊網絡將上位機和下位機之間連接,現場控制站數據能正確、及時反映到上位機,上位機的控制信號能及時傳達到下位機,實現遠程控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可以中藥生產的提取過程的自動監控,取代了長期以來采用人工靠經驗監測和手動操作控制的提取方式,適應中藥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需求,對提高節能,提高產品質量,提高設備利用效率以及設備運行安全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對于日后進一步擴展生產規模,將整個中藥生產過程聯合監控,系統反饋生產有著中藥促進作用。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 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機和下位機,所述上位機與所述下位機連接,所述下位機與設備系統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機與所述下位機通過有線通信網絡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機與所述下位機通過無線通信網絡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任一項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機為工控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機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機的數量為兩臺以上,所述下位機之間通過通信機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機與所述設備系統的泵、閥、電機、開關和傳感器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機與打印機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機通過internet網絡與遠程計算機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機與警報器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上位機和下位機,所述上位機與所述下位機連接,所述下位機與設備系統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中藥提取的自動控制系統,可以中藥生產的提取過程的自動監控,取代了長期以來采用人工靠經驗監測和手動操作控制的提取方式,適應中藥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需求,對提高節能,提高產品質量,提高設備利用效率以及設備運行安全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對于日后進一步擴展生產規模,將整個中藥生產過程聯合監控,系統反饋生產有著中藥促進作用。
文檔編號G05B19/05GK202600429SQ20122025101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陳遠琪, 李勝勇, 戴碧鑫, 李俊偉, 張傳平, 程永紅, 張勝, 馮建, 李楚源 申請人: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