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直流到直流轉換電路,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直流到直流開關電源的電壓可變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產品大多向輕、薄、耗電小及環保等方向發展,其所使用的電壓也越來越低,很多產品都會用到3.3V、2.5V、1.8V等直流電壓,所以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DC-DC Converter Circuit)廣泛應用在如計算機、液晶顯示器等電子裝置的電源電路,尤其是相關裝置的直流穩壓電源中。
目前,一般電子系統通常通過DC-DC電路實現電壓轉換,其原理如下:輸出電壓通過分壓電阻反饋到控制器,實現輸出電壓值的控制,但是,當反饋電路中分壓電阻固定了,輸出電壓就固定了,不能實時調整輸出電壓。目前,通用可調電阻器需要人工操作,耗費時間多,并且更換電阻時必須斷開電路,操作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直流到直流開關電源的電壓可變電路,解決DC-DC轉換電路實現電壓轉換時,不能實時調整輸出電壓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直流到直流開關電源的電壓可變電路,包括電源輸入端VIN、與電源輸入端連接的DC-DC控制器,所述DC-DC控制器包括內部驅動或外部驅動,所述內部驅動或外部驅動連接至電源輸出端VOUT,所述電源輸出端VOUT連接有可變電阻R1,可變電阻R1與DC-DC控制器的輸入端口FB連接,可變電阻R1連接有驅動裝置;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一端與電機相連的轉軸,轉軸的另一端連接有薄片,轉軸與薄片之間通過彈簧連接,所述薄片安裝于可變電阻R1的凹槽內。
DC-DC為:直流到直流開關電源。
本實用新型實時調整輸出電壓的原理為:電源輸入端VIN輸入直流電流到DC-DC控制器,DC-DC控制器將電壓由內部驅動或外部驅動輸出,在電阻R1處進行分壓,一部分電壓通過電阻R1,一部分電壓輸出,通過電阻R1的電壓通過輸入端口FB反饋到DC-DC控制器并在DC-DC控制器中與電源輸入端VIN輸入的電壓相互作用起到變壓作用,再由DC-DC控制器向電源輸出端VOUT輸出穩定的電壓,此時,當電阻R1的阻值不變時電源輸出端VOUT輸出穩定的電壓,電壓值固定不變,所以將電阻R1設置為可變電阻;但目前可變電阻更換電阻時需要工作人員手動操作,所以設置一種電動的可變電阻,通過調節可變電阻阻值來改變反饋電壓從而調節電源輸出端的輸出電壓。
所述電機設置有三個檔位包括一檔、二擋、三擋。每個檔位對應不同的電阻阻值
所述轉軸一檔順時針轉至90°,二擋順時針轉至180°,三擋順時針旋轉至270°。
所述彈簧采用扭力彈簧。電機啟動后帶動轉軸轉動,轉軸轉動使得彈簧產生扭矩從而使得薄片在可調電阻器的凹槽內轉動進而改變可變電阻R1阻值。
所述內部驅動或外部驅動與電阻R1之間連接有電感器。電感器通直流阻交流。
所述可變電阻R1連接有下拉電阻R2。下拉電阻與上接電阻一起在電路驅動器關閉時給線路(節點)以一個固定的電平,一般用于保護信號,防止干擾,增加電路的穩定性,剛上電的時候,端口電壓不穩定,為了讓它穩定,就會用到下拉電阻。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直流到直流開關電源的電壓可變電路能實時調整輸出電壓,分壓反饋電阻采用可變電阻能夠改變輸出電壓;
2、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直流到直流開關電源的電壓可變電路操作方便,可變電阻連接有電機,在改變阻值時不需要人為操作。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路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變電阻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電機,2-轉軸,3-薄片,4-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直流到直流開關電源的電壓可變電路,包括電源輸入端VIN、與電源輸入端連接的DC-DC控制器,所述DC-DC控制器包括內部驅動或外部驅動,所述內部驅動或外部驅動連接至電源輸出端VOUT,所述電源輸出端VOUT連接有可變電阻R1,可變電阻R1與DC-DC控制器的輸入端口FB連接,可變電阻R1連接有驅動裝置;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一端與電機相連的轉軸,轉軸的另一端連接有薄片,轉軸與薄片之間通過彈簧連接,所述薄片安裝于可變電阻R1的凹槽內。
電源輸入端VIN輸入直流電流到DC-DC控制器,DC-DC控制器將電壓由內部驅動或外部驅動輸出,在電阻R1處進行分壓,一部分電壓通過電阻R1,一部分電壓輸出,通過電阻R1的電壓通過輸入端口FB反饋到DC-DC控制器并在DC-DC控制器中與電源輸入端VIN輸入的電壓相互作用起到變壓作用,再由DC-DC控制器向電源輸出端VOUT輸出穩定的電壓,此時,當電阻R1的阻值不變時電源輸出端VOUT輸出穩定的電壓,電壓值固定不變,所以將電阻R1設置為可變電阻;但目前可變電阻更換電阻時需要工作人員手動操作,所以設置一種電動的可變電阻,通過調節可變電阻阻值來改變反饋電壓從而調節電源輸出端的輸出電壓。
實施例2
基于實施例1,所述電機設置有三個檔位包括一檔、二擋、三擋,所述轉軸一檔順時針轉至90°,二擋順時針轉至180°,三擋順時針旋轉至270°。每個檔位對應不同的電阻阻值
實施例3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彈簧采用扭力彈簧。電機啟動后帶動轉軸轉動,轉軸轉動使得彈簧產生扭矩從而使得薄片在可調電阻器的凹槽內轉動進而改變可變電阻R1阻值。
實施例4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內部驅動或外部驅動與電阻R1之間連接有電感器。電感器通直流阻交流。
實施例5
基于上述實施例,如圖1所示,所述可變電阻R1連接有下拉電阻R2。下拉電阻與上接電阻一起在電路驅動器關閉時給線路(節點)以一個固定的電平,一般用于保護信號,防止干擾,增加電路的穩定性,剛上電的時候,端口電壓不穩定,為了讓它穩定,就會用到下拉電阻。
實施例6
基于上述實施例,如圖1所示,所述電源輸入端VIN連接有濾波電容C1,電源輸出端VOUT連接有濾波電容C2,濾波電容裝在整流電路兩端用以降低交流脈動波紋系數提升高效平滑直流輸出。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