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RTC(Real-Time Clock,即實時時鐘)時鐘供電電路。
背景技術:
芯片的RTC時鐘電源一般由供電電池直接提供,而當供電電池的電壓過大而導致供電電池的電壓與RTC時鐘的電源引腳電壓不匹配時,則需要中間電路來實現電壓匹配,從而維持RTC時鐘的正常工作。
目前,為解決RTC時鐘供電時存在的電壓匹配問題,采用DC-DC或者LDO芯片(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壓差線性穩壓器)將供電電池的電壓降低到某一固定值后再供電給RTC時鐘的電源引腳,從而使得供電電源的電壓和RTC時鐘的電源引腳電源電壓相匹配,進而使得RTC時鐘正常工作。但上述采用DC-DC或者LDO芯片存在電路成本較高、功耗較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RTC時鐘供電電路。
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RTC時鐘供電電路,包括供電電源,所述RTC時鐘供電電路還包括分壓電路和射極跟隨器電路;
所述分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供電電源,將供電電源分壓后輸出至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的輸入端,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至RTC時鐘的電源引腳。
可選地,所述分壓電路包括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
可選地,所述第一電阻一端接地,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的輸入端。
可選地,所述第二電阻一端連接所述供電電源,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的輸入端。
可選地,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包括三極管,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的輸入端是所述三極管的基極,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的輸出端是所述三極管的發射極。
可選地,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還包括第三電阻,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三極管的發射極,另一端接地;
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的輸出端是所述第三電阻的非接地端。
可選地,所述第三電阻的所述另一端經所述三極管的基極后連接接地的第一電阻。
可選地,所述供電電源連接所述三極管的集電極。
可選地,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的輸出端經電容接地。
可選地,所述供電電源為電池。
可選地,所述電池為蓄電池。
由以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供電電源和電源引腳之間設置分壓電路和射極跟隨器電路,首先由分壓電路的分壓實現降壓,再基于射極跟隨器電路的高輸入阻抗、低輸出阻抗的特性穩定分壓電路的分壓電壓,從而對RTC時鐘提供較為穩定的供電電壓;并且,將分壓電路和射極跟隨器設置在供電電源和RTC時鐘中電源引腳之間,通過分壓電路和射極跟隨器電路能夠使得供電電源和RTC時鐘的電源引腳兩者之間的電壓相匹配;另外,分壓電路和射極跟隨器電路的電路元件簡單、成本低、功耗較小。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RTC時鐘供電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可行的實施方式提供的RTC時鐘供電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可行的實施方式提供的RTC時鐘供電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遙控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遙控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Vc:供電電源;GND:接地端;V:RTC時鐘的供電電壓;
1:分壓電路;R1:第一電阻;R2:第二電阻;
2:射極跟隨器電路;Q:三極管;b:基極;c:集電極;e:發射極;R3:第三電阻;C1:電容;
3:RTC時鐘;31:電源引腳。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實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另外,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下述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并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盡管在本實用新型可能采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信息,但這些信息不應限于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信息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情況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二信息,類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一信息。取決于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于確定”。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RTC時鐘供電電路,該電路可包括供電電源Vc、分壓電路1和射極跟隨器電路2。
所述分壓電路1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供電電源Vc,分壓電路1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入端,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出端連接至RTC時鐘3中電源引腳31(在圖1示出)。
本實施例中,首先由分壓電路1通過分壓方式對供電電源Vc進行降壓,再基于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高輸入阻抗、低輸出阻抗的特性穩定分壓電壓,最終由射極跟隨器電路2將穩定的分壓電壓輸出至電源引腳31,為RTC時鐘3提供穩定的工作電壓,維持RTC時鐘3的正常工作。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分壓電路1和射極跟隨器電路2設置在供電電源Vc和電源引腳31之間,通過分壓電路1和射極跟隨器電路2能夠使供電電源Vc和RTC時鐘3的電源引腳31兩者之間的電壓相匹配,并且,分壓電路1和射極跟隨器電路2所需電路元件簡單、成本低、功耗較小。
在一些例子中,所述供電電源Vc可選擇為電池,通過將供電電源Vc選擇為獨立的供電電池,能夠防止RTC時鐘3在系統(即RTC時鐘3所在系統)電源斷電后停止工作。進一步地,為重復利用、以節省資源,所述電池可為蓄電池。
當然,在其他一些例子中,為避免使用電池作為供電電源Vc所造成的反復更換的問題,所述供電電源Vc也可選擇為RTC時鐘3所在系統的系統電源。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RTC時鐘3所在系統可以為飛行控制系統,該飛行控制系統可應用于飛行器,以控制飛行器的飛行操作。其中,所述飛行器可為無人飛行器、遙控飛機等飛行器。
參見圖2,在一可行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分壓電路1包括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
本實施例中,所述供電電源Vc經第二電阻R2、第一電阻R1后接地GND,所述供電電源Vc的輸入電壓經串聯連接的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后實現分壓。
本實施例通過設置串聯連接的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對供電電源Vc的輸入電壓進行降壓,從而防止供電電源Vc的輸入電壓過大造成RTC時鐘3的燒毀。
可選地,供電電源Vc的電壓大小為vc,第一電阻R1的阻值為r1,第二電阻R2的阻值為r2,則供電電源Vc經分壓電路1后的輸出電壓vi(即第一電阻R1兩端的電壓大小)的計算公式為:
另外,所述第一電阻R1和所述第二電阻R2的阻值大小可根據RTC時鐘3的正常工作時所需電壓大小來決定。
可選地,r1=499KΩ(單位:千歐),r2=562KΩ,則
而為進一步穩定分壓電壓,本實施例可將分壓電路1獲得的分壓電壓輸入至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入端,通過射極跟隨器電路2對所述分壓電壓進一步處理,輸出穩定的分壓電壓,從而維持RTC時鐘3的正常工作。
可選地,參見圖2,所述第一電阻R1一端接地GND,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入端;所述第二電阻R2一端連接所述供電電源Vc,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入端。
當然,分壓電路1也可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可以在第一電阻R1和接地端GND之間再串聯或者并聯其它電阻,或者,可以在第二電阻R2和供電電源Vc之間再串聯或者并聯其它電阻,或者,可選擇其它能夠實現分壓的電路和器件等。
又參見圖2,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可包括三極管Q。
本實施例中,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入端是所述三極管Q的基極b,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出端是所述三極管Q的發射極e。所述三極管Q的基極b在接入分壓電路1的輸出分壓電壓后,基于三極管Q的高輸入阻抗、低輸出阻抗的特性對分壓電路1輸入的分壓電壓進行穩定,由三極管2的發射極e輸出穩定的分壓電壓,作為RTC時鐘3的供電電壓V,對RTC時鐘3進行供電,從而維持RTC時鐘3的正常工作。
參見圖3,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還可包括第三電阻R3。
可選地,所述第三電阻R3的一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的發射極e,另一端接地GND,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出端即為所述第三電阻R3的非接地端。
可選地,參見圖2,所述第三電阻R3的一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的發射極e,另一端經所述三極管Q的基極b后連接接地的第一電阻R1,從而使得所述三級管的發射極e經第三電阻R3、第一電阻R1后接地GND,以維持三極管Q的正常工作。
本實施例中,為使得所述三極管Q能夠工作在導通狀態,所述三極管Q的集電極c連接一電壓源。進一步地,為節省資源,并簡化分壓電路2和射極跟隨器電路3的電路結構,所述電壓源為所述供電電源Vc。當然,在供電電源Vc與所述三極管Q的集電極c之間還可串聯連接有電阻。
所述三極管Q可選擇為PNP或NPN型三極管。本實施例中,所述三極管Q選擇為NPN型三極管。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三級管Q也可選擇為PNP型三極管,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參照本實施例的NPN型三極管對本實施例的射極跟隨器電路2進行適當的變形后,再結合分壓電路,即可對RTC時鐘3進行穩定地供電。
另外,為抑制射極跟隨器電路2輸出端輸出的供電電壓V的噪聲,進一步穩定射極跟隨器電路2輸出的供電電壓V,從而為RTC時鐘3提供穩定的工作電壓,維持RTC時鐘3的正常工作,所述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輸出端經電容C1接地。
參見圖2和圖3,所述三極管Q的發射極e經所述電容C1接地,通過電容C1對輸入至RTC時鐘3中電源引腳31的供電電壓V進行濾波,從而穩定輸入至RTC時鐘3的供電電壓V,實現對RTC時鐘的穩定供電。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RTC供電電路通過在供電電源Vc和電源引腳31之間設置分壓電路1和射極跟隨器電路2,首先由分壓電路1的分壓實現降壓,再基于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高輸入阻抗、低輸出阻抗的特性穩定分壓電路1的分壓電壓,從而對RTC時鐘3提供較為穩定的工作電壓;并且,將分壓電路1和射極跟隨器2設置在供電電源Vc和RTC時鐘3中電源引腳31之間,可通過分壓電路1和射極跟隨器電路2使得供電電源Vc和RTC時鐘3的電源引腳31兩者之間的電壓相匹配;更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分壓電路1和射極跟隨器電路2的電路元件簡單、成本低、功耗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RTC供電電路可應用于遙控器等具備RTC時鐘的結構中,以對這些結構內的RTC時鐘進行穩定的供電。
本實施例以RTC供電電路應用在遙控器為例進一步進行闡述。
參見圖4和圖5,所述遙控器包括處理器、RTC時鐘3和RTC時鐘供電電路,其中,所述RTC時鐘供電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所述RTC時鐘3的電源引腳31。
所述處理器可為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RISC微處理器)、AVR(RISC精簡指令集高速8位單片機)等單片機,還可為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集成電路)芯片。
可選地,參見圖4,所述處理器和所述RTC時鐘3為兩個獨立的部分??蛇x地,參見圖5,所述RTC時鐘3為所述處理器的一部分,所述RTC時鐘3是集成在所述處理器上的。
所述遙控器可用于控制無人飛行器、模型車、機器人等設備的工作。本實施例中,所述遙控器用于控制無人飛行器,其中,所述處理器與設于所述無人飛行器機身內部的控制模塊通信連接。需要說明的是,盡管本實施例的無人飛行器可被描述為多旋翼無人飛行器,然而這樣的描述并不是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任何類型的無人飛行器都適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