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

文檔序號:6339934閱讀:2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一種更換升級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特別是在電腦升級韌體時,可以同時保護電腦裝置不遭破壞。
目前韌體升級的技術,多是以電腦軟件與韌體配合的方式,直接以軟件讀取預定升級的韌體資料,再利用各種傳輸介面?zhèn)鬏數(shù)诫娔X裝置,而電腦裝置先將原有的韌體由電腦存儲器中刪除,再將接受到的新韌體資料寫入原有的存儲器中,以完成韌體升級且更新的步驟。
上述的步驟如

圖1所示步驟10是舊版韌體,在進行升級時,會先刪除舊版韌體11,再接受新版韌體,寫入新版韌體12,但通常由步驟10進行到步驟12時,所產生的斷電等的不確定因素,會造成電腦裝置的損壞。因此,此項技術中所產生的缺點是在韌體的升級與更新中,若中途遭遇到斷電或其他不穩(wěn)定的因素,從而導致預更換的韌體寫入失敗時,原儲存于存儲器中的韌體會被損毀或刪除。而預更換的韌體尚未完全寫入存儲器中,此時電腦裝置將無法正常運作造成了損壞。
一般而言,韌體是介于電腦軟件和硬件之間,具有程序碼的硬件裝置。較具體的說法是將軟件燒錄在硬件當中,便稱為韌體。例如開機時所執(zhí)行的BIOS程序,是燒錄在主機板上的ROM當中,要修改其內容要通過ROM讀寫機器來完成,便是韌體的一種。除了放置在ROM中之外,韌體還可放在PROM、EPROM、EEPROM(等可編程只讀存儲器中,燒錄在ROM當中的程序通常都稱為微程序(microprogram)。目前許多韌體都可以使用軟件更改EPROM中的內容,例如主機扳與數(shù)傳機的flash BIOS當中的程序,可以使用特殊的程序來改變當中的韌體微程序。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以克服通常無法達到保護電腦裝置的諸多缺點。
本發(fā)明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是這樣實現(xiàn)的其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電腦可使用的媒體,該媒體具有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功能,且可進行更換一韌體,該韌體具有一電腦讀取程序碼,在該電腦程序中,至少包含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電腦的存儲器分成五個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已裝置好的該第一韌體與原有的韌體替換成該第二韌體,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第一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移除該第一韌體,之后儲存該第二韌體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二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該第二韌體備份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三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韌體參數(shù)存儲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四部份;及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體參數(shù)存儲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五部份。
該電腦可讀取程序碼至少用于掃描器。
本發(fā)明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也可以是這樣實現(xiàn)的其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必須伴隨一存儲器元件使用,其特征在于該電腦程序產品至少包含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于該電腦的一存儲器中,在該制品中的電腦可讀取程序碼,至少包含;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電腦的存儲器分成四個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已裝置好的該第一韌體替換成該第二韌體與一初始韌體程序,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第一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移除該第一韌體,之后儲存該第二韌體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二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該第二韌體備份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三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韌體參數(shù)儲存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四部份;及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韌體參數(shù)儲存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五部份。
該電腦可讀取程序碼至少用于掃描器。
本發(fā)明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還可以是這樣實現(xiàn)的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必須伴隨一存儲器元件使用,其特征在于該電腦程序產品至少包含一電腦可使用媒體,該媒體具有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功能,且將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與一初始韌體程序,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一第一部份,至少包含電腦可讀第零程序,其功能是將該電腦存儲器分成四個部份;電腦可讀第一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初始程序;電腦可讀第二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第一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三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第二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四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備份該第二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五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儲存一韌體參數(shù);及電腦可讀第六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儲存一韌體參數(shù)。
該電腦可讀程序至少用于掃描器。
本發(fā)明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又可以是這樣實現(xiàn)的其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是用于一電腦系統(tǒng),具有一操作系統(tǒng)與一存儲器元件,作為將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與一初始韌體程序,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一第一部份,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該制品包含有一電腦可使用媒體,該媒體具有電腦可讀取程序,包括有電腦可讀取程序碼裝置在電腦可使用媒體中,該裝置為將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與一初始韌體程序,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一第一部份,至少包含電腦可讀第零程序,其功能是將該電腦存儲器分成五個部份;電腦可讀第一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初始程序;電腦可讀第二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第一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三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第二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四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備份該第二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五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儲存一韌體參數(shù);及電腦可讀第六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儲存一韌體參數(shù)。
該電腦可讀程序至少用于掃描器。
本發(fā)明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更可以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電腦儲存元件,藉裝設于一機械上,且藉該機械具體化地執(zhí)行程序,體現(xiàn)方法的步驟以操作一韌體,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將該機械的一存儲器分成五部份,以提供空間作為儲存多個電腦可讀取程序之用;裝設一初始程序在該機械的該存儲器的第一空間,成為一電腦可讀固定程序;從該機械的該存儲器中移除一第一韌體程序;裝設一第二韌體于該存儲器的第二空間;備份該第二韌體于該存儲器的第三空間;裝設該第二韌體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于該機械的該存儲器的第四空間;及裝設該第二韌體的備份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于該機械的該存儲器的第五空間。
該韌體至少用于掃描器。
本發(fā)明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其必須伴隨一存儲器元件使用。同時在一電腦儲存元件中,藉裝設在一機械上,且藉機械具體化地執(zhí)行程序,體現(xiàn)方法的步驟是操作一韌體,一般包含了下列方法首先將一機械的存儲器分成五部份,以提供空間作為儲存多個電腦可讀取的程序之用;裝設一初始程序在機械的存儲器的第一空間,成為一電腦可讀固定程序。從機械的存儲器中移除一第一韌體程序。再裝設一第二韌體在存儲器的第二空間。接著,備份第二韌體在存儲器的第三空間,裝設第二韌體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在機械的存儲器的第四空間,以及裝設備份在第三空間的第二韌體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在機械的存儲器的第五空間。
下面結合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
圖1是傳統(tǒng)技術的流程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各項有關四項狀況說明;圖3是本發(fā)明的流程圖。
表1表示本發(fā)明中存儲器的五個部份。
以下是本發(fā)明的描述。本發(fā)明的描述會先配合以一示范結構做參考。再者,雖然本發(fā)明以多個實施例來說明,但這些描述不會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或應用。而且,雖然這些例子使用電腦韌體,應該明了的是主要的部份可能以相關的部份取代。因此,本發(fā)明的電腦韌體不會限制結構的說明。這些元件包括證明本發(fā)明和呈現(xiàn)的較佳實施例的實用性和應用性。而且,即使本發(fā)明是藉由舉例的方式以及舉出一個較佳實施例來描述的,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所舉出的實施例。此外,凡其它未脫離本發(fā)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包含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應以最廣的定義來解釋本發(fā)明的范圍,藉以包含所有這些修飾與類似結構。
首先,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先將電腦存儲器劃成五個部分,如表1中所示包括了第一部分的初始化程序(Initial Program),第二部分的韌體程序(P1),第三部分的備份韌體程序(P2),第四部分的P1韌體參數(shù)部分與第五部份的P2韌體參數(shù)部分。且本發(fā)明的應用范圍可至掃描器。
接著如表1所示,在第一部分的初始化程序中,是作為固定不修改的部分。當電腦裝置啟動時,由此處程序開始執(zhí)行。首先會讀取第二部分的韌體程序(P1),計算校驗值(Checksum),并與第四部份的P1韌體參數(shù)比對,檢查是否正確。若是正確,則表示韌體程序(P1)正確。此時程序沒有毀損,可以繼續(xù)執(zhí)行。
如表1所示,進行檢查第二部分的韌體程序(P1)中,若韌體程序(P1)不正確,則可確定韌體程序(P1)在前一次更新時產生錯誤。此時初始化程序必須將備份韌體程序(P2)寫回第二部份的韌體程序(P1),以修復原有的程序,使裝置能正常運作。
在檢查第二部分的韌體程序(P1)無誤后,進行檢查第三部分的韌體程序(P2),如表1所示。初始程序會計算備份韌體程序(P2)的校驗值,并與第五部份P2韌體參數(shù)中所存的參數(shù)作比對,以判斷是否正確。若正確,則第三部分的備份韌體程序(P2)是完好的,即可進行下一步的檢查。若不正確,則第三部分的備份韌體程序(P2)產生錯誤。此時,初始程序重新執(zhí)行備份韌體,將韌體程序(P1)重新備份寫入第三部份的韌體程序(P2),以讓備份韌體程序(P2)保持有正確的韌體程序。
在確定韌體程序(P1)與備份韌體程序(P2)無誤后,如表1所示,必須再比較韌體程序(P1)與備份韌體程序(P2)是否相同。因為可能在韌體程序(P1)更新成功后,尚未進行備份韌體程序(P2)時,即產生斷電,致使工作無法繼續(xù)。故在比較韌體程序(P1)與備份韌體程序(P2)并非相同時,必須將韌體程序(P1)備份至備份韌體程序(P2)中。但在比較韌體程序(P1)與備份韌體程序(P2)后,若是相同,則初始程序結束工作。進一步跳至韌體程序(P1),以進行電腦裝置的操作,特別是可以用于掃描器的操作。
在第二部分的韌體程序(P1)中,如表1所示,本部份為真正操控裝置的韌體,未來在更新韌體時,必須先將新韌體寫入此部份。
在第三部分的備份韌體程序(P2)中,如表1所示本部份為使用中韌體的備份。若韌體程序(P1)是錯誤的情形下,本部份即為正確,可作為復原韌體程序(P1)的備份。
在第四部分及第五部份的P1、P2韌體參數(shù)中,如表1所示,用為檢查韌體程序(P1)與備份韌體程序(P2)的校驗值,以讓初始程序檢查韌體程序(P1)與備份韌體程序(P2)的正確性。接著,如圖2所示的各狀況之間的關系,而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同時,在本發(fā)明圖3的較佳實施例中,將四個狀況配合圖2所示,說明表示于后。
參考圖3,在第一狀況的情形下,是正常執(zhí)行,沒有進行更新韌體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初始程序(Initial Program)的流程如下(1)如圖3標記21,檢查韌體程序(P1)的韌體是否正確,通常是利用檢查該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正確,因未進行寫入,應為正確。
(2)如圖3標記22,檢查備份韌體程序(P2)的韌體是否正確,通常是利用檢查該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正確,因未進行寫入,應為正確。
(3)如圖3標記23,檢查韌體程序(P1)及備份韌體程序(P2)的韌體是否相同,通常驗證兩個韌體是否相同的方式是利用檢查兩個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相同,因未進行寫入,必為相同。
(4)如圖3標記24,無錯誤發(fā)生,跳至韌體程序(P1)執(zhí)行。
再如圖3中,第二狀況是進行將新的韌體寫入存儲器,但寫入韌體程序(P1)時失敗的情況(1)如圖3標記21,檢查韌體程序(P1)的韌體是否正確,通常是利用檢查該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正確,因寫入失敗,應為不正確。
(2)如圖3標記25,進行將備份韌體程序(P2)寫入韌體程序(P1)的復原動作,若寫入失敗,則重新開機后再進入第三狀況,否則繼續(xù)如圖2。
(3)如圖2,無錯誤發(fā)生,重新執(zhí)行初始程序(Initial Program),以進入第一狀況。
又如圖3中,第三狀況是進行將新的韌體寫入存儲器且成功,但進行P2備份時失敗的情況(1)如圖3標記21,檢查韌體程序(P1)的韌體是否正確,通常是利用檢查該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正確,因寫入成功,應為正確。
(2)如圖3標記22,檢查備份韌體程序(P2)的韌體是否正確,通常是利用檢查該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正確,因備份失敗,應為錯誤,必須重新執(zhí)行備份工作。
(3)如圖3標記26,進行將韌體程序(P1)寫入備份韌體程序(P2)的備份動作,若寫入失敗,重新開機后進入第四狀況,否則繼續(xù)。
(4)無錯誤發(fā)生,重新執(zhí)行初始程序(Initial Program),進入第一狀況如圖2。
如圖3中,第四狀況為進行將新的韌體寫入存儲器且成功的情況(1)如圖3標記11,檢查韌體程序(P1)的韌體是否正確,通常是利用檢查該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正確,因進行寫入成功,應為正確。
(2)如圖3標記22,檢查備份韌體程序(P2)的韌體是否正確,通常是利用檢查該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正確,因未進行寫入,應為正確。
(3)如圖3標記23,檢查韌體程序(P1)及備份韌體程序(P2)的韌體是否相同,通常驗證兩個韌體是否相同的方式是利用檢查兩個韌體的校驗值(Checksum)是否相同,因韌體程序(P1)為新的韌體,備份韌體程序(P2)為舊的韌體,故不相同,必須進行備份韌體程序(P2)的備份工作。
(4)如圖3標記26,進行將韌體程序(P1)寫入備份韌體程序(P2)的備份動作,若寫入失敗則重新開機后進入第四狀況,否則繼續(xù)。
(5)無錯誤發(fā)生,重新執(zhí)行初始程序(Initial Program),進入第一狀況如圖2。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fā)明為一電腦程序產品,必須伴隨一存儲器元件使用。同時在一電腦儲存元件中,藉裝設在一機械上,且藉機械具體化地執(zhí)行程序,體現(xiàn)方法的步驟以操作一韌體,一般包含了下列方法首先將機械的一存儲器分成五部份,以提供空間作為儲存多個電腦可讀取程序之用。裝設一初始程序在機械的存儲器的第一空間,成為一電腦可讀固定程序。從機械的存儲器中移除一第一韌體程序。再裝設一第二韌體在存儲器的第二空間。跟著備份第二韌體于存儲器的第三空間,裝設第二韌體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于機械的存儲器的第四空間,及裝設備份于第三空間的第二韌體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于機械的存儲器的第五空間。所以本發(fā)明可以應用于掃描器的操作。
權利要求
1.一種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電腦可使用的媒體,該媒體具有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功能,且可進行更換一韌體,該韌體具有一電腦讀取程序碼,在該電腦程序中,至少包含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電腦的存儲器分成五個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已裝置好的該第一韌體與原有的韌體替換成該第二韌體,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第一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移除該第一韌體,之后儲存該第二韌體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二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該第二韌體備份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三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韌體參數(shù)存儲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四部份;及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韌體參數(shù)存儲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五部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電腦可讀取程序碼至少用于掃描器。
3.一種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必須伴隨一存儲器元件使用,其特征在于該電腦程序產品至少包含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于該電腦的一存儲器中,在該制品中的電腦可讀取程序碼,至少包含;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電腦的存儲器分成四個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已裝置好的該第一韌體替換成該第二韌體與一初始韌體程序,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第一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移除該第一韌體,之后儲存該第二韌體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二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該第二韌體備份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三部份;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韌體參數(shù)儲存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四部份;及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其功能是將一韌體參數(shù)儲存于該電腦存儲器的第五部份。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電腦可讀取程序碼至少用于掃描器。
5.一種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必須伴隨一存儲器元件使用,其特征在于該電腦程序產品至少包含一電腦可使用媒體,該媒體具有一電腦可讀取程序碼功能,且將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與一初始韌體程序,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一第一部份,至少包含電腦可讀第零程序,其功能是將該電腦存儲器分成四個部份;電腦可讀第一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初始程序;電腦可讀第二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第一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三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第二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四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備份該第二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五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儲存一韌體參數(shù);及電腦可讀第六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儲存一韌體參數(shù)。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電腦可讀程序至少用于掃描器。
7.一種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是一種電腦程序產品,是用于一電腦系統(tǒng),具有一操作系統(tǒng)與一存儲器元件,作為將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與一初始韌體程序,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一第一部份,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該制品包含有一電腦可使用媒體,該媒體具有電腦可讀取程序,包括有電腦可讀取程序碼裝置在電腦可使用媒體中,該裝置為將已裝置好的第一韌體替換成一第二韌體與一初始韌體程序,且儲存于一電腦存儲器的一第一部份,至少包含電腦可讀第零程序,其功能是將該電腦存儲器分成五個部份;電腦可讀第一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初始程序;電腦可讀第二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第一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三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形成一第二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四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備份該第二韌體程序;電腦可讀第五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儲存一韌體參數(shù);及電腦可讀第六程序,其功能為是否儲存一韌體參數(shù)。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電腦可讀程序至少用于掃描器。
9.一電腦儲存元件,藉裝設于一機械上,且藉該機械具體化地執(zhí)行程序,體現(xiàn)方法的步驟以操作一韌體,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將該機械的一存儲器分成五部份,以提供空間作為儲存多個電腦可讀取程序之用;裝設一初始程序在該機械的該存儲器的第一空間,成為一電腦可讀固定程序;從該機械的該存儲器中移除一第一韌體程序;裝設一第二韌體于該存儲器的第二空間;備份該第二韌體于該存儲器的第三空間;裝設該第二韌體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于該機械的該存儲器的第四空間;及裝設該第二韌體的備份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于該機械的該存儲器的第五空間。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韌體至少用于掃描器。
全文摘要
一種更換電腦系統(tǒng)的韌體的方法,為一電腦程序產品,必須伴隨一存儲器元件使用。其步驟一般包含下列方法:首先將一存儲器分成五部份,以提供儲存多個電腦可讀取程序的空間;裝設一初始程序在存儲器的第一空間,成為一電腦可讀固定程序。從存儲器中移除一第一韌體程序。再裝設一第二韌體在存儲器的第二空間。跟著,備份第二韌體在存儲器的第三空間,裝設第二韌體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在存儲器的第四空間,及裝設備份在第三空間的第二韌體的多個韌體參數(shù)在存儲器的第五空間。
文檔編號G06F12/00GK1347030SQ0012977
公開日2002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蔡志誠, 黃舜耕 申請人:鴻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武山县| 河南省| 新化县| 都安| 教育| 闸北区| 托克逊县| 伊宁县| 连南| 彭阳县| 姚安县| 凉山| 晴隆县| 同德县| 丹棱县| 凤山县| 铜鼓县| 西吉县| 项城市| 遂昌县| 孟州市| 鄂尔多斯市| 马龙县| 茌平县| 法库县| 元阳县| 海丰县| 莆田市| 弥渡县| 花莲市| 渑池县| 皮山县| 房山区| 丹江口市| 霍城县| 舒城县| 永德县| 沛县| 崇信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