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目錄中數據對象的顯示方法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系統目錄中數據對象的顯示方法及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在任意一個或多個數據對象接收到用戶訪問之后,記錄系統目錄中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至少一個被訪問參數;根據數據對象的各個被訪問參數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取每一個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將每個數據對象所對應的加權值保存至第一數據表,第一數據表記錄每個數據對象標識符與對應的加權值的對應關系;系統根據數據表中每個數據對象的加權值對數據對象進行排序,并根據排序結果顯示排序后的數據對象。通過本申請,能夠提高用戶訪問數據對象的效率,并降低了訪問成本。
【專利說明】系統目錄中數據對象的顯示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計算機互聯網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系統目錄中數據對象的顯示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進入21世紀以來,計算機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設備飛速發展,相應的在上述設備終端上執行的應用變為一種越來越常見的應用常態,例如,用戶的所有應用程序都可以安裝在桌面上,在選取執行應用程序時,可以通過展開應用面板上的系統目錄進行選擇。由于系統目錄會包含大量應用或文件夾等數據對象,但僅有少部分數據對象對用戶來說是常用的操作數據對象。另一方面,傳統的軟件應用也越來越多地與系統目錄發生交互,比如QQ影像,美圖看看等都需要經常選取系統文件夾目錄做增刪改傳等操作,上述系統目錄下的應用或者文件夾同樣存在數量龐大,整理復雜,導致用戶的操作效率低,操作成本高的問題。
[0003]作為近年來云技術,系統級應用的大力發展,越來越多的數據對象的操作需要與系統文件夾進行交互,有些需要找尋系統中的圖片文件夾,有些需要找尋系統中的下載目錄,而如何更有效地展示系統目錄,讓用戶的操作更加簡單順暢變得愈來愈重要。
[0004]圖1是根據本申請現有技術的數據對象的一種顯示方法的示意圖片;圖2是根據本申請現有技術的數據對象的另外一種顯示方法的示意圖片。
[0005]為了解決目前用戶對系統目錄中的數據對象進行訪問操作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在現有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可以提供如下的方案。例如,如圖1所示的一種實施例中,在系統目錄中增加一個“上次選擇目錄”項,通過該“上次選擇目錄”項來自動記錄用戶最近一次交互操作的文件夾/應用,當用戶下次再次訪問系統文件夾,并進行交互時會自動定位到上次選擇的文件夾/應用。上述方案可以實現將用戶經常訪問的數據對象進行統一管理,但由于隨著用戶訪問對象的變化,用戶進行維護該目錄的成本越來越高,在用戶改變了操作習慣之后,需要從新的系統文件夾樹/應用目錄中進行查找,從而使得常用文件夾/應用之間切換的操作成本也很高,因此,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用戶訪問系統目錄中的數據對象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
[0006]針對同樣的問題,還可以提供另外一種如圖2所示的方案,可以在系統目錄中增加一個收藏面板,用戶可以手動收藏自己常用的文件夾/應用,在進行系統文件夾的交互操作時,用戶可以在收藏面板直接查找選擇自己常用的文件夾/應用。上述方案雖然可以迅速幫助用戶定位到需要的文件夾或應用,但由于上述方案的實施需要依賴用戶已經在收藏面板中收藏過該文件夾或應用的基礎上,而實際應用中,用戶很少主動收藏常用文件夾,用戶在做上傳操作或其他選擇操作時會集中在所要操作的數據對象的目標本身上,而不會在操作數據對象的同時也去做收藏操作,尤其用戶在變更操作習慣時反而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來管理收藏面板,這種方式靈活度差,同樣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用戶訪問系統目錄中的數據對象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0007]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針對相關技術所采用的對系統目錄下的常用數據對象的控制方案繁瑣、靈活性差,導致用戶在訪問系統目錄中的數據對象的過程中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目如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0008]針對相關技術的所采用的對系統目錄下的常用數據對象的控制方案繁瑣、靈活性差,導致用戶在訪問系統目錄中的數據對象的過程中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為此,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系統目錄中數據對象的顯示方法及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9]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系統目錄中數據對象的顯示方法,該方法包括:記錄系統目錄中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至少一個被訪問參數;根據數據對象的各個被訪問參數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取每一個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將每個數據對象所對應的加權值保存至第一數據表,第一數據表記錄每個數據對象標識符與對應的加權值的對應關系;系統根據第一數據表中每個數據對象的加權值對數據對象進行排序,并根據排序結果顯示排序后的數據對象。
[0010]進一步地,在記錄系統目錄中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至少一個被訪問參數之前,方法還包括:創建第二數據表,第二數據表包括一條或多條訪問對象記錄,其中,每條訪問對象記錄包括訪問對象標識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兩個被訪問參數的組合:數據對象的被訪問次數、最近一次被訪問時間、當前被訪問時間、以及被訪問頻率;根據數據對象標識符建立第一數據表和第二數據表之間的映射關系,或者根據數據對象標識符合并第一數據表和第二數據表。
[0011]進一步地,根據數據對象的各個被訪問參數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取每一個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的步驟包括:讀取被訪問的數據對象在第二數據表中記錄的被訪問次數m、最近一次被訪問時間tl和當前被訪問時間t2 ;按照以下加權計算公式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取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Value,其中,加權計算公式包括:
【權利要求】
1.一種系統目錄中數據對象的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記錄系統目錄中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至少一個被訪問參數; 根據所述數據對象的各個被訪問參數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取每一個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 將每個數據對象所對應的加權值保存至第一數據表,所述第一數據表記錄每個數據對象標識符與對應的加權值的對應關系; 根據所述第一數據表中每個數據對象的加權值對數據對象進行排序,并根據排序結果顯示排序后的數據對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記錄系統目錄中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至少一個被訪問參數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創建第二數據表,所述第二數據表包括一條或多條訪問對象記錄,其中,每條所述訪問對象記錄包括訪問對象標識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兩個被訪問參數的組合:數據對象的被訪問次數、最近一次被訪問時間、當前被訪問時間、以及被訪問頻率; 根據所述數據對象標識符建立所述第一數據表和所述第二數據表之間的映射關系,或者根據所述數據對象標識符合并所述第一數據表和所述第二數據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數據對象的各個被訪問參數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取每 一個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的步驟包括: 讀取所述被訪問的數據對象在所述第二數據表中記錄的被訪問次數m、最近一次被訪問時間tl和當前被訪問時間t2 ; 按照以下加權計算公式進行所述加權計算,以獲取所述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Value,其中,所述加權計算公式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數據對象的各個被訪問參數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取每一個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的步驟包括: 讀取所述被訪問的數據對象在所述第二數據表中記錄的被訪問頻率h、最近一次被訪問時間tl和當前被訪問時間t2 ; 按照以下加權計算公式進行所述加權計算,以獲取所述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Value,其中,所述加權計算公式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據所述第一數據表中每個數據對象的加權值對數據對象進行排序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記錄所述系統目錄中被刪除的任意一個或多個數據對象;根據所述系統目中被刪除的數據對象對應刪除所述第二數據表中所記錄的訪問對象記錄; 根據所述第二數據表中刪除的訪問對象記錄,來將所述第一數據表中對應被刪除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置位為O。
6.一種系統目錄中數據對象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記錄模塊,用于記錄系統目錄中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至少一個被訪問參數; 處理模塊,與所述記錄模塊建立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數據對象的各個被訪問參數進行加權計算,以獲取每一個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 保存模塊,與所述處理模塊建立連接,用于將每個數據對象所對應的加權值保存至第一數據表,所述第一數據表記錄每個數據對象標識符與對應的加權值的對應關系; 排序模塊,與所述保存模塊建立連接,用于系統根據所述第一數據表中每個數據對象的加權值對數據對象進行排序; 顯示模塊,與所述排序模塊建立連接,用于根據排序結果顯示排序后的數據對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創建模塊,用于創建第二數據表,所述第二數據表包括一條或多條訪問對象記錄,其中,每條所述訪問對象記錄包括訪問對象標識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兩個被訪問參數的組合:數據對象的被訪問次數、最近一次被訪問時間、當前被訪問時間、以及被訪問頻率; 建立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數據對象標識符建立所述第一數據表和所述第二數據表之間的映射關系; 合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數據對象標識符合并所述第一數據表和所述第二數據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模塊包括: 第一讀取模塊,用于讀取所述被訪問的數據對象在所述第二數據表中記錄的被訪問次數m、最近一次被訪問時間11和當前被訪問時間t2 ; 第一計算模塊,用于按照以下加權計算公式進行所述加權計算,以獲取所述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Value,其中,所述加權計算公式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讀取模塊,用于讀取所述被訪問的數據對象在所述第二數據表中記錄的被訪問頻率h、最近一次被訪問時間11和當前被訪問時間t2 ; 第二計算模塊,用于按照以下加權計算公式進行所述加權計算,以獲取所述被訪問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Value,其中,所述加權計算公式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一刪除模塊,用于記錄所述系統目錄中被刪除的任意一個或多個數據對象; 第二刪除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系統目中被刪除的數據對象對應刪除所述第二數據表中所記錄的訪問對象記錄; 置位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二數據表中刪除的訪問對象記錄,來將所述第一數據表中對應被刪除的數據對象的加權值置位為O。
【文檔編號】G06F17/30GK103699534SQ20121036578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楊寶龍 申請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