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本體;顯示單元;設置在本體的第一面上,顯示單元具有第一邊和與第一邊對應的第二邊,第二邊與第一邊平行;投影單元,設置在本體中,投影單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當投影單元以第一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一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區域的第一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一顯示界面,第一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第一邊對應的第一側;當投影單元以第二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二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區域的第二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二顯示界面,第二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第二邊對應的第二側。
【專利說明】一種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例如手機,方便人們隨時隨地進行聯系。
[0003]然而,像手機、平板電腦,甚至筆記本電腦,顯示界面僅依靠自帶的液晶顯示器,大小受限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自身的尺寸,所以不便于用戶使用,而且在想將電子設備上的內容分享給其他用戶觀看時,需要其他用戶圍在電子設備的顯示器前觀看,所以更不方便。
[0004]在現有技術中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借助投影單元將電子設備上的內容投影至一承載面上,如此一來,用戶便可在一個較大的顯示界面上進行觀看或操作。
[0005]然而,本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在現有技術中,諸如帶有投影功能的手機、或者投影儀,在使用時,只有一種投影方式,例如將與顯示器相對的那面放置在支撐面上進行投影,所以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載面都受到了限制,所以限制了投影單元的使用場景。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投影設備只有一種投影方式,所以模式單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載面都受到限制的問題。
[0007]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本體;顯示單元;設置在所述本體的第一面上,所述顯示單元具有第一邊和與所述第一邊對應的第二邊,所述第二邊與所述第一邊平行;投影單元,設置在所述本體中,所述投影單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當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所述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一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所述第一投影區域的第一承載面上形成與所述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一顯示界面,所述第一顯示界面位于所述顯示單元的所述第一邊對應的第一側;當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時,將所述待投影內容向與所述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二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所述第二投影區域的第二承載面上形成與所述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二顯示界面,所述第二顯示界面位于所述顯示單元的所述第二邊對應的第二側。
[0008]可選的,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輔助體;旋轉連接結構,用于可旋轉的連接所述主體和所述輔助體,當所述主體與所述輔助體處于第一相對位置時,所述投影單元能夠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當所述主體與所述輔助體處于與所述第一相對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對位置時,所述投影單元能夠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0009]可選的,所述輔助體包括:光路徑改變單元,用于改變所述投影單元的投影路徑,使得所述投影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0010]可選的,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光路徑改變單元,設置于所述本體中,用于改變所述投影單元的投影路徑,使得所述投影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0011]可選的,所述本體還包括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分別和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三面相交,所述第三面與所述第一面相對,當所述本體通過所述第三面立于一支撐面上時,所述光路徑改變單元處于第一狀態,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當所述本體通過所述第二面立于一支撐面上時,所述光路徑改變單元處于第二狀態,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0012]可選的,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控制單元,設置在所述本體中,用于基于觸發條件,控制所述投影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0013]可選的,所述本體還包括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分別和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三面相交,所述第三面與所述第一面相對,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本體通過所述第三面立于一支撐面上,或所述本體是通過所述第二面立于一支撐面上;所述控制單元具體用于基于所述本體通過所述第三面立于一支撐面上的觸發條件,切換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或基于所述本體是通過所述第二面立于一支撐面上的觸發條件,切換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0014]可選的,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手勢檢測單元,用于在以所述第一方式和所述第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投影時,或僅在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時,檢測是否有手勢輸入;第一處理單元,設置于所述第一本體中,用于在有手勢輸入時,響應所述手勢輸入,執行與所述手勢輸入對應的操作。
[0015]可選的,所述第一處理單元具體用于:響應所述手勢輸入,針對所述待投影內容執行與所述手勢輸入對應的操作。
[0016]可選的,所述手勢檢測單元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中,且所述手勢檢測單元的光路徑與所述投影單元的投影路徑相同。
[0017]可選的,所述手勢檢測單元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中,且所述手勢檢測單元的光路徑與所述投影單元的投影路徑相同。
[0018]可選的,所述第二顯示界面上顯示的第一顯示內容與所述顯示單元上顯示的第二顯示內容不同,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第二處理單元,用于基于一觸發操作,改變所述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并當所述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變化達到一預定條件時,基于改變后的所述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改變所述第二顯示內容的狀態。
[0019]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20]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電子設備包括:本體;顯示單元;設置在本體的第一面上,顯示單元具有第一邊和與第一邊對應的第二邊,第二邊與第一邊平行;投影單元,設置在本體中,投影單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當投影單元以第一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一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區域的第一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一顯示界面,第一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第一邊對應的第一側;當投影單元以第二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二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區域的第二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二顯示界面,第二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第二邊對應的第二側。由此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具有兩種投影方式,而且在不同的投影方式下,待投影內容投影的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不同偵U,所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只有一種投影方式而導致投影模式單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載面都受到限制的技術問題,達到了一個投影設備具有兩種投影方式,增加了投影設備的應用場景的技術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的功能框圖;
[0022]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的結構圖;
[0023]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的結構圖;
[0024]圖4a-圖4c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不同投影方式的示意圖;
[0025]圖5a-圖5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的不同投影方式的示意圖;
[0026]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旋轉連接結構的結構圖;
[0027]圖7a-圖7c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的第一本體和輔助體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0028]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輔助體的結構圖;
[0029]圖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元器件的布局結構圖;
[0030]圖1Oa-圖1O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投影界面和顯示單元的交互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投影設備只有一種投影方式,所以模式單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載面都受到限制的問題。
[0032]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總體思路如下:
[0033]電子設備包括:本體;顯示單元;設置在本體的第一面上,顯示單元具有第一邊和與第一邊對應的第二邊,第二邊與第一邊平行;投影單元,設置在本體中,投影單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當投影單元以第一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一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區域的第一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一顯示界面,第一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第一邊對應的第一側;當投影單元以第二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二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區域的第二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二顯示界面,第二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第二邊對應的第二側。由此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具有兩種投影方式,而且在不同的投影方式下,待投影內容投影的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不同側,所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只有一種投影方式而導致投影模式單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載面都受到限制的技術問題,達到了一個投影設備具有兩種投影方式,增加了投影設備的應用場景的技術效果。
[0034]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0035]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的功能框圖,圖2為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的結構圖。
[0036]如圖1和圖2所示,該電子設備包括:本體101 ;顯示單元102 ;設置在本體101的第一面1011上,顯示單元102具有第一邊1021和與第一邊1021對應的第二邊1022,第二邊1022與第一邊1021平行;投影單元103,設置在本體101中,投影單元103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一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103對應的第一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區域的第一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一顯示界面,第一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102的第一邊1021對應的第一側;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103對應的第二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區域的第二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二顯示界面,第二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102的第二邊1022對應的第二側。
[0037]由此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具有兩種投影方式,而且在不同的投影方式下,待投影內容投影的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不同側,所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只有一種投影方式而導致投影模式單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載面都受到限制的技術問題,達到了一個投影設備具有兩種投影方式,增加了投影設備的應用場景的技術效果。
[0038]在實際運用中,電子設備的形態除了像圖2中所示的形態,即電子設備在物理上是整體的一個,電子設備的形態還可以是由兩個物理上單獨的部分組成,例如,請再參考圖3所示,為本實施例中電子設備的另一個示例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體101還具有第二面1012、第二面1012靠近第二邊1022。本體101還具有第三面1013和第四面1014,第三面1013與第一面1011相對,第二面1012與第一面1011和第三面1013相交,第四面1014連接于第一面1011和第三面1013,并與第二面1012相對且靠近第一邊1021。
[0039]進一步,請同時參考圖1和圖3,電子設備還包括輔助體104和旋轉連接結構105,旋轉連接結構105,用于可旋轉的連接主體101和輔助體104,當主體101與輔助體104處于第一相對位置時,投影單元103能夠以第一方式投影;當主體101與輔助體104處于與第一相對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對位置時,投影單元103能夠以第二方式投影。
[0040]以下先從電子設備的不同放置方式來介紹第一投影方式和第二投影方式。
[0041]在第一實施例中,如圖4a所示,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一方式投影時,本體101通過第二面1012立于一支撐面上,第一面1011與支撐面之間呈一不為零的第一夾角α,較佳的,第二承載面為該支撐面。其中,第二面1012既可以是圖2中形態下的,也可以是圖3中形態下,具體請參考圖2和圖3。
[0042]其中,第一夾角α的情況,第一夾角α可以為90度,也可以大于90度,也可以小于90度,但不為零,較佳的,第一夾角α為90度,此時,本體101是直立于支撐面上,此時,將第待投影內容投影在支撐面上時的投影角度較好,便于用戶觀看。
[0043]便于本體101能夠穩固的立于支撐面上,較佳的,將電子設備的重心位置設置于第二面1012和電子設備的中心面之間,并且電子設備的重心越靠近第二面1012就越穩固。
[0044]在第二實施例中,如圖4b所示,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時,本體101的第三面1013 (圖2和圖3)接觸該支撐面,較佳的,第一承載面具體與該支撐面垂直。
[0045]接下來再從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不同來介紹第一投影方式和第二投影方式。在本實施例中,假設電子設備均處于本體101通過第二面1012立于一支撐面上,第一面1011與支撐面之間呈一不為零的第一夾角α的“站立”狀態。
[0046]在第三實施例中,請繼續參考圖4a所示,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時,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是經由輔助體104上與第一面1011處于同一平面的那個面上投影出來的。在圖4a中是以圖3中的電子設備的形態為例進行說明的,再請參考圖5a所示,是以圖2中的電子設備的形態為例,在圖5a中,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時,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是經由第一面1011上投影出來。
[0047]在第四實施例中,請繼續參考圖4c所示,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一方式投影時,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是經由輔助體104上與第二面1012相對的那個面上投影出來的。在圖4c中是以圖3中的電子設備的形態為例進行說明的,再請參考圖5b所示,是以圖2中的電子設備的形態為例,在圖5b中,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一方式投影時,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是經由本體101上與第二面1012相對的那個面上投影出來的。
[0048]類似的,當電子設備均處于本體101的第三面1013接觸該支撐面的“平躺”狀態時,根據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不同,同樣也可以對應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在此就不在贅述。
[0049]以上分別從不同的兩個角度描述了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但在實際運用中,可以結合這兩個角度進行劃分,例如如圖4a中,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時,電子設備既處于“站立”狀態,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是經由輔助體104上與第一面1011處于同一平面的那個面上投影出來的。而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一方式投影時,電子設備既處于“平躺”狀態,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是經由輔助體104上與第二面1012相對的那個面上投影出來的。
[0050]接下來再介紹旋轉連接結構105。請同時參考圖3和圖6,旋轉連接結構105具體垂直設置于第四面1014上,以使得輔助體104能夠沿垂直于第四面1014的軸向方向相對于本體101旋轉。
[0051]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第四面1014與第一面1011之間呈第二夾角β,第二夾角β為鈍角或銳角(其中圖3示出的為鈍角的情況,后續實施例均以鈍角為例進行介紹,銳角的情況類似);輔助體104還具有第五面1042和第六面1043,第五面1042與第四面1014相對應,第六面1043和第二面1012相對,旋轉連接結構105分別連接第四面1014和第五面1042。輔助體104還具有第七面1041,與第六面1043相交。
[0052]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旋轉連接結構105連接于第四面1014和第五面1042的中心位置。當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11之間的位置關系處于第一位置關系時,本體1012與輔助體104具有第一相對位置,將輔助體104通過旋轉連接結構105沿中心位置旋轉180度后,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1之間的位置關系處于第二位置關系,此時,本體101與輔助體104具有第二相對位置。
[0053]具體如圖7a所示,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11處于電子設備的同一側,此時可記為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11之間的位置關系為第一位置關系,較佳的,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位置關系下,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11處于同一平面上。在第二夾角β為銳角的情況下,第一位置關系具體可以是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11處于電子設備的兩側的位置,即第七面1041與第三面1013處于電子設備的兩側,此時,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0相對,較佳的,在第一位置關系下,第七面1041與第三面1013處于同一平面上。
[0054]當將輔助體104繞旋轉連接結構105進行旋轉時,請參考圖7b所示,為從圖7a的狀態下順時針旋轉90度后的狀態,然后繼續旋轉,當旋轉180度后,就變為了如圖7c的狀態,在圖7c中,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11之間具有第三夾角,且第三夾角不為零,即第七面1041與第二面1012相對,在此記為第二位置關系。而第六面1043與第一面1011處于電子設備的同一側(第二夾角為鈍角),或者第六面1043與第三面1013處于電子設備的同一側(第二夾角為銳角)。
[0055]由圖7a和圖7c可以看出,電子設備在第一位置關系下具有的第一外觀形態和在第二位置關系下具有的第二外觀形態幾乎相同,保持了電子設備的外觀形態的統一和完整。其中,這里所說的“幾乎相同”,“相同”是從電子設備的整體外觀形態而言的,例如如圖7a和圖7c中的兩種外觀形態而言,基本上均是長方體(可以為了美觀,處理為圓角的長方體);在其他結構時,例如輔助體104為具有切面的圓柱體,切面為第五面1042,或者還可以是具有第八面的四錐體,例如第八面位于第七面1041和第六面1043之間,這種情況下,第一外觀形態和第二外觀形態均保持電子設備為直板型的外觀形態。而“幾乎”,一方面可能由于工藝的差異,第一外觀形態和第二外觀形態之間稍有差異,例如,旋轉連接結構105的安裝位置會有誤差,還例如輔助體104上的面與面之間的連接圓弧之間會有誤差;“幾乎”的另一層意思,即在第七面1041或第六面1043,或輔助體104的其他面上可以有不同的結構,例如第七面1041上有孔,第六面1043的表面為波浪狀的凸起。
[0056]請再繼續參考圖6所示,為旋轉連接結構105的一個示例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旋轉連接結構105包括一轉軸1051,轉軸1051的一端固定于第四面1014上,一固定板1052,套設在轉軸1051上,能夠繞轉軸1051旋轉,然后轉軸1051的另一端上有一固定件1053,將固定板1052固定在第四面1014和固定件1053之間。進一步,在固定板1052的兩端上設置有連接件1054,用于與輔助體104連接。當輔助體104連接于連接件1054上時,如果有外力施加于輔助體104上帶動輔助體104旋轉,那么輔助體104就會帶動固定板1052繞轉軸1051旋轉。
[0057]在其他實施例中,旋轉連接結構105還可以是其他結構,只要保證輔助體104通過旋轉連接結構105能夠在第一位置關系和第二位置關系之間旋轉切換即可。
[0058]進一步,在實際運用中,本體101和輔助體104的結構均可以是其他結構,例如第四面1014與第一面1011是垂直的。為了說明書的簡潔,在此不再贅述一一列舉。
[0059]以下將詳細介紹投影單元103如何在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0060]針對如圖2中電子設備的形態,電子設備還包括:光路徑改變單元,設置于本體101中,用于改變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使得投影單元103在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0061]而針對圖3中電子設備的形態,輔助體104包括一光路徑改變單元,用于改變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使得投影單元103在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0062]而不管電子設備是哪種形態,不管光路徑改變單元設置于本體101還是輔助體104中,在一實施例中,當本體101通過第三面1013立于一支撐面上時,光路徑改變單元處于第一狀態,投影單元103以第一方式投影;當本體101通過第二面1012立于一支撐面上時,光路徑改變單元處于第二狀態,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
[0063]具體來說,例如在圖2的電子設備形態下,在投影單元103以第一方式投影時,光路徑改變單元沒有位于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上,所以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直接通過與第二面1012相對的那個面上的光通道中投出,而在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時,光路徑改變單元位于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上,改變投影單元103的光路,使得光路通過第一面1011上的光通道上出來。
[0064]而例如在圖3中的電子設備的形態下,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一影方式投影時,光路徑改變單元沒有位于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上,所以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直接通過輔助體104的第六面1043上的第一光通道上投出;當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時,光路徑改變單元沒有位于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上,所以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通過輔助體104的第七面1041上的第二光通道,將待投影內容投影第二承載面上,其中,第七面1041與第一 1011面處于同一平面或與第一面1011相對。在本實施例中,因為投影單元103的出光方向為朝向第六面1043的方向,所以想要能夠以第二方式投影,就需要使用光路徑改變單元改變投影單元103的光路徑,使得光路通過輔助體104上與第一面1011相同面或相對面上的面上的第二通道出來。
[0065]接下來再介紹如何控制投影單元103在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在實際運用中,可以分為手動切換和自動切換。
[0066]針對手動切換而言,也有多種實施方式,例如,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光路徑改變單元具體包括反射鏡,旋轉件,旋轉件和反射鏡相連接,在實際運用中,可以是將旋轉件伸出本體101之外,用戶可以手動旋轉旋轉件調整反射鏡的反射角度或位置。
[0067]再例如,針對在圖6中的旋轉連接結構105和圖3中的輔助體104的結構下,用戶可以手動旋轉輔助體104,當輔助體104通過旋轉連接結構105沿前述軸向方向旋轉180度后,第六面1043與第一面1011處于同一平面(第二夾角為鈍角),如圖7c所示;如果第二夾角為銳角時,第六面1043與第一面1011相對,即第六面1043與第三面1013處于同一平面。請同時參考圖8所示,圖8為輔助體104的內部結構圖,輔助體104包括的光路徑改變單元1044,用于在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時,改變投影單元103的光路,使得該光路通過第六面1043上的第一光通道,將待投影內容投影在第二承載面上。
[0068]其中,光路徑改變單元1044具體例如是一個反射鏡,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結構,例如反射鏡系統,本申請不作限定。
[0069]當第七面1041與第一面1011之間的位置關系變為第二位置關系時,例如如圖7a所示的狀態,電子設備并如圖4b所示通過第三面1013放置于支撐面上,這時光路徑改變單元1044已不再影響投影光路,所以投影單元103的光路就沿著原本的光路徑通過第一光通道,將待投影內容投影在第一承載面上。
[0070]在實際運用中,還可以有其他手動切換方式,在此不再一一列舉。接下來再舉例說明自動切換的情況。
[0071]電子設備還包括:控制單元,設置在本體101中,用于基于觸發條件,控制投影單元103在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0072]從觸發條件來講,具體來說,例如電子設備還包括: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本體101通過第三面1013立于一支撐面上,或本體101是通過第二面1012立于一支撐面上;控制單元具體用于基于本體101通過第三面1013立于一支撐面上的觸發條件,切換投影單元103以第一方式投影,或基于本體101是通過第二面1012立于一支撐面上的觸發條件,切換投影單元103以第二方式投影。
[0073]其中,檢測單元具體例如是重力傳感器、陀螺儀或其他能檢測電子設備的姿態的電子元件。
[0074]再例如,觸發條件是電子設備接收到一觸發命令,例如電子設備啟動了第一類型的應用,那么就切換為以第一方式投影,如果啟動的是第二類型的應用,那么就切換為以第二方式投影。
[0075]再例如,電子設備提供一個選擇界面,用戶可以通過該界面選擇以哪種方式投影,當用戶選擇了該選項時,電子設備就會接收到一觸發命令,并基于該觸發命令切換到對應的投影方式。
[0076]而從具體如何控制投影單元103在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的角度來講,例如電子設備還包括:一馬達,該馬達根據控制單元的指令控制光路徑改變單元進行位置改變,例如旋轉或者直線位移,進而調整光路徑改變單元,例如反射鏡或反射鏡系統的反射角度或位置。該主動切換的方式適用于圖2和圖3中的電子設備的形態。
[0077]在實際運用中,還有一種切換的方式,即不需要任何控制或者手動切換,這取決于光路徑改變單元的物理特性,例如當電子設備通過第二面1012立于支撐面上時,光路徑改變單元的物理特性就發生變化,變為第二狀態,能夠反射投影單元103的光路,使得投影光路從與第一面1011處于同一平面的那個面上投出,而當電子設備通過第三面1013放置于支撐面上時,光路徑改變單元的物理特性又發生變化,變為第一狀態,投影單元103的光路能夠直接通過光路徑改變單元,而從與第二面1012相對的那個面上投射出來。
[0078]在以上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第四面1014上還具有第一開孔1015,第一開孔1015的位置與投影單元103的位置對應,投影單元103的投影光路可以從第一開孔1015通過,到達輔助體104。
[0079]為了方便操控電子設備,在一實施例中,電子設備還包括:手勢檢測單元,用于在以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投影時,或僅在以第二方式投影時,檢測是否有手勢輸入;第一處理單兀,設置于本體101中,用于在有手勢輸入時,響應手勢輸入,執行與手勢輸入對應的操作。
[0080]在第一種情況下,即不管是以第一方式投影還是以第二方式投影,手勢檢測單元都會工作,檢測是否有手勢輸入,電子設備也會通過第一處理單元響應該手勢輸入,并執行對應的操作。
[0081]在第二種情況下,只有在以第二方式投影時,手勢檢測單元才會工作,檢測是否有手勢輸入,或者第一處理單元才會響應該手勢輸入。
[0082]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第一處理單元具體用于:響應手勢輸入,針對待投影內容執行與手勢輸入對應的操作。也即,在本實施例中,手勢輸入只對投影內容有效,而不會直接影響顯示單元102上顯示的內容。如此一來,可以更直接更有效的操作投影內容。
[0083]在實際運用中,手勢檢測單元設置在本體101中,也可以設置在輔助體104中,以下將以手勢檢測單元設置在本體101中為例進行說明。
[0084]如圖9所示,投影單元103設置于本體101中,投影單元103的投影路徑108穿過第四面1014、穿出輔助體104,將待投影內容投影在投影區域的承載面上。
[0085]手勢檢測單元具體例如包括一發射器106和一接收器107,發射器106的發射路徑109和接收器107的接收路徑110和投影路徑108相同,所以不管在哪種投影方式下,手勢檢測單元均可以方便的檢測用戶的手勢輸入??蛇x的,發射器106和接收器107分別位于投影單元103的左右兩側。在實際運用中,發射器106和接收器107均是通過紅外線的原理工作的。
[0086]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手勢檢測單元也可以是其他的檢測單元,例如攝像頭。
[0087]而關于顯示單元102上顯示的內容和待投影內容之間的關系,假設第二顯示界面上顯示第一顯示內容,顯示單元102上顯示第二顯示內容,假設第一顯示界面上顯示第三顯示內容,那么第一顯示內容和第二顯示內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顯示內容可以與第三顯示內容相同,也可以不同。
[0088]具體來說,第一顯示內容和第二顯示內容相同,即表示兩個內容完全不同,例如均是電子設備的桌面,是同一內容分別通過顯示單元102和投影單元103顯示出來。
[0089]第一顯示內容和第二顯示內容不相同,具體來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完全不同,即兩者之間完全沒有關聯,例如在顯示單元102上顯示一游戲畫面,第一用戶通過顯示單元102玩游戲,而通過投影單元103投影的第一顯示內容例如是一個電影畫面,第二用戶通過投影畫面觀看電影。
[0090]第二種:兩者不完全相同,例如在顯示單元102上顯示有兩個窗口,一個是PPT窗口,一個是電影播放器窗口,但是用戶只想將PPT窗口投影給其他用戶觀看,這時就可只將PPT窗口通過投影單元103投影在第二承載面上,例如支撐面上,便于其他用戶觀看。
[0091]而第一顯示內容和第三顯示內容為在不同投影方式下的投影內容,所以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第一顯示內容和第三顯示內容之間的關系類似于上述對第一顯示內容和第二顯示內容之間的關系的描述。
[0092]接下來將詳細描述第一顯示內容和第二顯示內容不同時,第一顯示內容和第二顯示內容之間的交互。
[0093]電子設備還包括:第二處理單元,用于基于一觸發操作,改變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并當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變化達到一預定條件時,基于改變后的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改變第二顯示內容的狀態。以下以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
[0094]請參考圖1Oa所示,假設用戶想要玩保齡球的游戲,那么可以在本體101上開啟保齡球的游戲應用,在顯示單元102上顯示保齡球瓶的那部分內容,然后通過投影單元103將保齡球和保齡球軌道對應的內容投影在第二顯示界面上,然后用戶可以觸發將保齡球沿著軌道運動,其中,用戶觸發保齡球運動,例如是用戶做出推出保齡球的動作,然后通過例如前述的收拾檢測單元檢測到該手勢,就控制保齡球沿著軌道運動,即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發生變化。
[0095]當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變化達到一預定條件時,基于改變后的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改變第二顯示內容的狀態。請繼續參考圖1Ob所示,當保齡球運動到軌道的盡頭,例如第二顯示界面的邊界,那么這時就表示保齡球已經到了保齡球瓶的地方,并擊中保齡球,那么就控制第二顯示內容發生相應的狀態改變,在本實施例中,因為保齡球擊中保齡球瓶,所以第二顯示內容就為保齡球瓶倒下去的狀態。
[0096]以上僅為舉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在實際運用中,顯示單元102和投影顯示界面之間可以進行多種交互,在此不再一一列舉。通過本實施例,投影的功能增加,人機界面更加人性化,用戶體驗好。
[0097]在前述各實施例中,電子設備可以是智能手機、PDA,也可以是平板電腦,或者是其他可以手持使用的電子設備。
[0098]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99]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電子設備包括:本體;顯示單元;設置在本體的第一面上,顯示單元具有第一邊和與第一邊對應的第二邊,第二邊與第一邊平行;投影單元,設置在本體中,投影單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當投影單元以第一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一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區域的第一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一顯示界面,第一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第一邊對應的第一側;當投影單元以第二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二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區域的第二承載面上形成與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二顯示界面,第二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第二邊對應的第二側。由此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設備具有兩種投影方式,而且在不同的投影方式下,待投影內容投影的顯示界面位于顯示單元的不同偵U,所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只有一種投影方式而導致投影模式單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載面都受到限制的技術問題,達到了一個投影設備具有兩種投影方式,增加了投影設備的應用場景的技術效果。
[0100]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本體; 顯示單元;設置在所述本體的第一面上,所述顯示單元具有第一邊和與所述第一邊對應的第二邊,所述第二邊與所述第一邊平行; 投影單元,設置在所述本體中,所述投影單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當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時,將待投影內容向與所述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一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所述第一投影區域的第一承載面上形成與所述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一顯示界面,所述第一顯示界面位于所述顯示單元的所述第一邊對應的第一側; 當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時,將所述待投影內容向與所述投影單元對應的第二投影區域進行投射,在所述第二投影區域的第二承載面上形成與所述待投影內容對應的第二顯示界面,所述第二顯示界面位于所述顯示單元的所述第二邊對應的第二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輔助體; 旋轉連接結構,用于可旋轉的連接所述主體和所述輔助體,當所述主體與所述輔助體處于第一相對位置時,所述投影單元能夠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當所述主體與所述輔助體處于與所述第一相對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對位置時,所述投影單元能夠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體包括: 光路徑改變單元,用于改變所述投影單元的投影路徑,使得所述投影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光路徑改變單元,設置于所述本體中,用于改變所述投影單元的投影路徑,使得所述投影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還包括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分別和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三面相交,所述第三面與所述第一面相對, 當所述本體通過所述第三面立于一支撐面上時,所述光路徑改變單元處于第一狀態,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 當所述本體通過所述第二面立于一支撐面上時,所述光路徑改變單元處于第二狀態,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控制單元,設置在所述本體中,用于基于觸發條件,控制所述投影單元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間切換。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還包括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分別和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三面相交,所述第三面與所述第一面相對,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本體通過所述第三面立于一支撐面上,或所述本體是通過所述第二面立于一支撐面上; 所述控制單元具體用于基于所述本體通過所述第三面立于一支撐面上的觸發條件,切換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或基于所述本體是通過所述第二面立于一支撐面上的觸發條件,切換所述投影單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手勢檢測單元,用于在以所述第一方式和所述第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投影時,或僅在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時,檢測是否有手勢輸入; 第一處理單元,設置于所述第一本體中,用于在有手勢輸入時,響應所述手勢輸入,執行與所述手勢輸入對應的操作。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處理單元具體用于:響應所述手勢輸入,針對所述待投影內容執行與所述手勢輸入對應的操作。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勢檢測單元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中,且所述手勢檢測單元的光路徑與所述投影單元的投影路徑相同。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顯示界面上顯示的第一顯示內容與所述顯示單元上顯示的第二顯示內容不同,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第二處理單元,用于基于一觸發操作,改變所述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并當所述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變化達到一預定條件時,基于改變后的所述第一顯示內容的狀態改變所述第二顯示內容的狀態。
【文檔編號】G06F1/16GK104423419SQ201310361810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蔡瀟, 仲昭柱 申請人:聯想(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