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英特爾(Inter)和蘋果公司聯合開發的全新雷電(英文:Thunderbolt,簡稱:TB)接口的傳輸速率高(理論可達到10GB/S,甚至50GB/s)而被應用于各種終端設備中,例如,蘋果公司出產的安裝有Mac系統的終端設備。但是,現如今大部分具備TB接口的終端設備中僅設置了低性能的千兆以太網(英文:Gigabit Ethernet,簡稱:GE)網絡接口,而未設置更高速高性能的網絡接口,例如,高速外圍組件互聯(英文: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簡稱:PCIe)擴展接口,從而導致這類終端設備無法通過10GE等外置高性能網絡接口接入大型存儲設備(如網絡附屬存儲(英文: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簡稱:NAS))。
為了解決上一問題,現有技術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接口擴展系統,如圖1所示,該系統包括:終端設備11、存儲設備12以及PCIe擴展卡13。具體的,終端設備11根據用戶的業務需求生成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并通過該終端設備中CPU的TCP/IP直接將該操作指令封裝為該存儲設備對應協議格式的數據包,然后,將該數據包封裝為TB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通過TB接口發送至PCIe擴展卡13,該PCIe擴展卡13在接收到TB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后,會通過該PCIe擴展卡13內部的TB轉PCIe轉換模塊,將TB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轉換為PCIe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并通過該PCIe擴展卡13內部的10GE網卡對應的網口發送至存儲設備,從而實現終端設備11對存儲設備12的訪問。
但是,由于終端設備內部配置的CPU通常是處理功能較弱的家用x86處理器,而現有技術中的PCIe擴展卡應用的10GE網卡則通常需要處理功能強的處理器來驅動,因此,當終端設備通過配置有10GE網絡的PCIe擴展卡來代替其設備的GE網絡對接存儲設備時,由于數據量過 大,從而會導致終端設備內部的CPU的TCP/IP消耗大量CPU資源來對處理數據,使得該終端設備內部的CPU超負荷運轉,影響了該終端設備的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具備TB接口的終端設備與網絡存儲設備互聯時,終端設備內部CPU運轉負荷過大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該方法應用于數據處理裝置,而該數據處理裝置與具備雷電TB接口的終端設備以及存儲設備組成數據處理系統,具體的,該方法包括:接收終端設備通過TB接口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該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中包含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該數據包是終端設備基于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對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得到的,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然后,將從該數據包中解析出所述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如下仿真步驟:向存儲設備發送第二請求消息,該第二請求消息用于指示存儲設備從存儲設備的存儲區域中申請預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接收存儲設備反饋的響應消息,該響應消息中包含數據存儲區對應的標識信息;根據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以及數據存儲區的標識信息,為數據存儲區仿真出對應的塊設備接口,該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包括標準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如下仿真步驟:向終端設備發送指示消息,該指示消息用于獲取終端設備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該塊設備的設備參數包括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根據終端設備反饋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仿真塊設備。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數據處理裝置,該裝置應用于數據處理系統,該數據處理系統包括具備雷電TB接口的終端設備、數據處理裝置以及 存儲設備,具體的該裝置包括:第一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終端設備通過TB接口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該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包括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該數據包是終端設備基于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對該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得到的;解析單元,用于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第一接收單元接收的數據包;封裝單元,用于將解析單元從數據包中解析出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一發送單元,用于向存儲設備發送第二請求消息,該第二請求消息用于指示存儲設備從存儲設備的存儲區域中申請預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第二接收單元,用于接收存儲設備反饋的響應消息,該響應消息中包含數據存儲區對應的標識信息;仿真單元,用于根據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以及數據存儲區的標識信息,為數據存儲區仿真出對應的塊設備接口,該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包括標準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發送單元,用于向終端設備發送指示消息,該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獲取終端設備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該塊設備的設備參數包括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仿真單元,用于根據終端設備反饋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仿真塊設備。
第三方面,提供另一種數據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第一通信單元,用于接收終端設備通過TB接口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該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包括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該數據包是終端設備基于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對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得到的;處理器,用于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將從數據包中解析出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并通過第二通信單元發送至存儲設備。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第二通信單元,還用于向存儲設備發送第二請求消息,該第二請求消息用于指示該存儲設備從存儲設備的存儲區域中申請預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以及用于接收存儲設備反饋的響應消息,該響應消息中包含 數據存儲區對應的標識信息;處理器,還用于根據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以及數據存儲區的標識信息,為數據存儲區仿真出對應的塊設備接口,該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包括所述標準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第一通信單元,還用于向終端設備發送指示消息,該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獲取終端設備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該塊設備的設備參數包括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處理器,還用于根據終端設備反饋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仿真該塊設備。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系統,該數據處理裝置通過TB接口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然后,將從該數據包中解析出所述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相比于現有技術在終端設備中直接將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占用該終端設備的大部分CPU的處理資源,本發明將封裝過程遷移至數據處理裝置中,通過該數據處理裝置仿真出的塊設備對包含操作指令的數據包進行解析,并將解析出的操作指令封裝為該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降低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處理負荷,提高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數據處理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的一種終端設備接口擴展系統的系統架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據處理系統的系統架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據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據處理系統中終端設備與數據處 理裝置的硬件架構結構;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據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數據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數據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數據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應用的數據處理系統架構如圖2所示,該數據處理系統2中包括具備雷電(英文:Thunderbolt,簡稱:TB)接口的終端設備21、數據處理裝置22以及存儲設備23。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21中設置有至少一個TB接口以及至少一個低性能的千兆以太網(英文:Gigabit Ethernet,簡稱:GE)網絡接口,該終端設備21中設置有塊設備(Block Stack)以及用于驅動該塊設備的標準塊設備驅動(Block Drv),該塊設備驅動與該塊設備的輸入/輸出(英文:Input/Output,簡稱:IO)協議棧和文件系統對接,能夠驅動塊設備為終端設備提供存儲服務,其中,本發明中的塊設備可以是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英文: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簡寫:SCSI)或者快速非易失性存儲(英文: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簡稱:NVMe)等標準存儲硬件設備。本實施例中的數據處理裝置22的一端設置有TB接口,該數據處理裝置22通過該TB接口與該終端設備21相連,另一端設置的接口可以適配任意類型的存儲設備23,同時,該數據處理裝置22用軟件方式在該數據處理裝置內部仿真出一個仿真塊設備,使得該裝置能夠向終端設備呈現出兼容塊設備的編程接口的功能,從而可以實現對基于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的數據包的解析。
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數據處理系統中的終端設備中并未安裝有TCP/IP協議棧,而是將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英文: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簡稱:TCP/IP)協議棧安裝至數據處理裝置中,這樣,當終端設備需要將該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對應數據發送至存儲設備時,由于終端設備中包含塊設備,數據處理裝置中仿真有仿真塊設備,兩者均能實現對塊設備協議格式的數據收發,這樣終端設備便無需耗費自身中央處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的功耗來進行數據轉換,而是可以基于塊設備接口協議格式將該操作指令對應數據進行封裝發送至該數據處理裝置,以便該數據處理裝置中運行的仿真塊設備能夠對其進行解析,然后通過該數據處理裝置中的TCP/IP協議棧將解析出的該操作指令對應數據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實現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
基于圖2所示的數據處理系統的架構圖以及上述內容,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處理方法,通過TB接口來實現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內部數據的管理。在本實施例中,數據處理裝置通過軟件實現一個仿真塊設備,以模擬真正的硬件塊設備。該仿真塊設備可以是預先配置在數據處理裝置中,也可以是數據處理裝置在接收到終端設備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塊時,即時進行仿真。創建完畢后,該仿真塊設備使用與硬件塊設備相同的驅動,且該仿真塊設備在加載完驅動后,便可與硬件塊設備一樣為該數據處理裝置提供正常的運行環境。
本發明實施例中提及的仿真塊設備可以看成是數據處理裝置中的一個軟件模塊,該軟件模塊能夠實現對塊設備的IO數據包的解析,為了說明方便,本發明實施例并不對數據處理裝置中出仿真塊設備外的其他模塊進行嚴格說明,如無特殊說明,當涉及到其他模塊與仿真塊設備間的交互時,統一使用數據處理裝置來代替其他模塊。例如,“數據處理裝置對仿真塊設備進行操作”可以理解為“數據處理裝置中的某一個或多個其他模塊通過配合來對仿真塊設備進行A操作”,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相應地會有一個軟件模塊來對仿真塊設備進行A操作。
具體的,數據處理裝置在需要仿真出仿真塊設備時,可以通過以下 兩種方式來創建。
第一種實現方式:
a1、數據處理裝置向存儲設備發送第二請求消息,第二請求消息用于指示存儲設備從存儲設備的存儲區域中申請預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
a2、數據處理裝置接收存儲設備反饋的響應消息,響應消息中包含數據存儲區的標識信息。
a3、數據處理裝置根據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以及數據存儲區的標識信息,為數據存儲區仿真出對應的塊設備接口,該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包括=標準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第二種實現方式:
b1、數據處理裝置向終端設備發送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令終端設備獲取終端設備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該塊設備的設備參數包括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b2、數據處理裝置根據所述終端設備反饋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仿真塊設備。
示例性的,數據處理裝置可以直接向存儲設備申請指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這個數據存儲區可以一個未存儲數據的裸盤或某一空白文件)或者,直接向終端設備內部設置的硬件塊設備申請指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或該塊設備的參數信息,申請到后,數據處理裝置會根據申請到參數信息仿真出塊設備。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仿真塊設備的具體創建過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技術,這里并不進行詳細描述。
基于上述應用場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301、數據處理裝置接收終端設備通過TB接口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
其中,上述的數據包包括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該數據包是終端設備基于塊設備接口協議格式對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得到的。
示例性的,移動終端通過該終端設備內部標準的塊設備驅動,來驅 動塊設備基于塊設備協議格式將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得到數據包,然后,通過TB接口將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發送至數據處理裝置,以便數據處理裝置將該操作指令發送至存儲設備。
示例性的,上述的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信息包括終端設備請求讀取的數據在存儲設備中的存儲地址,或,終端設備請求寫入存儲設備的數據,或,終端設備請求刪除的數據在存儲設備中的存儲地址。
302、數據處理裝置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將從該數據包中解析出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
示例性的,數據處理裝置在通過TB接口接收到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后,通過該數據處理裝置仿真出的仿真塊設備對該數據包進行解析,然后,通過存儲設備對應存儲系統的驅動將從數據包中解析出該數據包中包含的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并將封裝后的數據包發送至存儲設備。而該存儲設備在解析該第一請求消息得到第一請求消息中包含的操作指令后,會根據該操作指令執行對應的操作,例如,若該操作指令為該終端設備向存儲設備請求讀取數據的指令,則該存儲設備會根據該操作指令中攜帶的終端設備請求讀取的數據在存儲設備中的存儲地址,獲取該終端設備請求讀取的數據。
示例性的,參照圖4所示的數據處理系統的系統架構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數據處理系統中的終端設備以及數據處理裝置內部的硬件結構可以參照圖4所示,具體的:終端設備包括Block Stack塊設備、Block Drv塊設備驅動以及TB接口;該數據處理系統中數據處理裝置中包含TB接口、TB_driver TB接口驅動、virt_dev仿真塊設備、backend_drv適配存儲設備的驅動、TCP/IP協議棧以及以太網口。
基于上述的硬件體系,若該塊設備為SCSI標準塊設備時,終端設備實現對后盾存儲設備的控制過程如下所示:
1)、終端設備通過Block Stack將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對應的數據封裝為SCSI協議格式的請求后,該終端設備中的Block Drv通過TB接口將該SCSI協議格式的請求發送至數據處理裝置。
2)、數據處理裝置會通過TB_driver解析來自TB接口的數據包, 該數據包中包含終端設備發送的SCSI協議格式的請求,并將解析出的數據包映射到virt_dev的編程接口,該virt_dev通過仿真的塊設備的編程接口解析該數據包中的SCSI協議格式的請求,并將從該SCSI協議格式的請求中解析出的操作指令發送至backend_drv,該backend_drv會根據實際的存儲設備的存儲類型提供適配模塊,并將來自virt_dev的操作指令轉換為對實際存儲設備能夠接收的操作指令,并通過以太網口傳輸至存儲設備。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數據處理方法,該數據處理裝置通過TB接口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然后,將從該數據包中解析出所述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相比于現有技術在終端設備中直接將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占用該終端設備的大部分CPU的處理資源,本發明將封裝過程遷移至數據處理裝置中,通過該數據處理裝置仿真出的塊設備對包含操作指令的數據包進行解析,并將解析出的操作指令封裝為該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降低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處理負荷,提高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數據處理效率。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處理裝置,該數據處理裝置用于實現上述的數據處理方法,該數據處理裝置應用于圖1所示的數據處理系統,如圖5所示,該數據處理裝置4包括:第一接收單元41、解析單元42以及封裝單元43,其中:
第一接收單元41,用于接收終端設備通過TB接口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該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包括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該數據包是終端設備基于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對該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得到的。
示例性的,上述的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信息包括終端設備請求讀取的數據在存儲設備中的存儲地址,或,終端設備請求寫入存儲設備的數據,或,終端設備請求刪除的數據在存儲設備中的存儲地址。
解析單元42,用于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第一接收單元41接收的數據包。
封裝單元43,用于將解析單元42從數據包中解析出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
可選的,如圖6所示,該裝置4還包括:第一發送單元44、第二接收單元45以及仿真單元46a,其中:
第一發送單元44,用于向存儲設備發送第二請求消息,該第二請求消息用于指示存儲設備從存儲設備的存儲區域中申請預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
第二接收單元45,用于接收存儲設備反饋的響應消息,該響應消息中包含數據存儲區對應的標識信息。
仿真單元46a,用于根據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以及數據存儲區的標識信息,為數據存儲區仿真出對應的塊設備接口,該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包括標準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可選的,如圖7所示,該裝置4還包括:仿真單元46b和第二發送單元47、其中:
第二發送單元47,用于向終端設備發送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獲取終端設備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該塊設備的設備參數包括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仿真單元46b,用于根據終端設備反饋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仿真塊設備。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數據處理裝置,該數據處理裝置通過TB接口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然后,將從該數據包中解析出所述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相比于現有技術在終端設備中直接將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占用該終端設備的大部分CPU的處理資源,本發明將封裝過程遷移至數據處理裝置中,通過該數據處理裝置仿真出的塊設備對包含操作指令的數據包進行解析,并將解析出的操作指令封裝為該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降低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處理負荷,提高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數據處理效率。
如圖8所示的本發明的提供另一種數據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數據處理裝置5可以為具備TB接口的卸載卡或其他具備TB接口的服務器。該數據處理裝置包括用于與終端設備進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單元51、與存儲設備進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單元52、存儲器53和處理器54。上述的各個組件是通過總線系統耦合在一起。該總線可以是工業標準體系結構(英文: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簡稱:ISA)總線、外部設備互連(英文:Peripheral Component,簡稱:PCI)總線或擴展工業標準體系結構(英文: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簡稱:EISA)總線等。該總線可以分為地址總線、數據總線、控制總線等。為便于表示,圖8中僅用一條粗線表示,但并不表示僅有一根總線或一種類型的總線。其中:
這里的處理器54可以是一個處理器,也可以是多個處理元件的統稱。例如,該處理器54可以是中央處理器,也可以是特定集成電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實施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例如: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英文: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簡稱:DSP),或,一個或者多個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英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簡稱:FPGA)。
上述的存儲器53可以是一個存儲裝置,也可以是多個存儲元件的統稱,可以是計算機能夠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質,包括但不限于:只讀存儲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簡稱:ROM)、隨機存儲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或磁盤存儲(disk storage)、閃存、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或電可擦寫可編程存儲器、寄存器等本領域熟悉的存儲介質。存儲設備用于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數據信息,和處理器通過總線連接。
上述的存儲器53中存儲: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及用于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程序代碼。而處理器54通過讀取存儲器53中存儲的信息來進行各設備之間的消息的處理和傳遞,同時,該處理器中運行有用軟件實現的仿真塊設備。
第一通信單元51,用于接收終端設備通過TB接口發送的TB協議 格式的數據包,該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包括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該數據包是終端設備基于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對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得到的。
處理器54,用于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將從數據包中解析出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并通過第二通信單元52發送至存儲設備。
可選的,當該數據處理裝置仿真塊設備時:
第二通信單元52,還用于向存儲設備發送第二請求消息,該第二請求消息用于指示該存儲設備從存儲設備的存儲區域中申請預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以及用于接收存儲設備反饋的響應消息,該響應消息中包含數據存儲區對應的標識信息.
處理器54,還用于根據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以及數據存儲區的標識信息,為數據存儲區仿真出對應的塊設備接口,該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包括所述標準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可選的,當該數據處理裝置仿真塊設備時:
第一通信單元51,還用于向終端設備發送指示消息,該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獲取終端設備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該塊設備的設備參數包括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處理器54,還用于根據終端設備反饋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仿真該塊設備。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的操作指令信息包括終端設備請求讀取的數據在存儲設備中的存儲地址,或,終端設備請求寫入存儲設備的數據,或,終端設備請求刪除的數據在存儲設備中的存儲地址。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數據處理裝置,該數據處理裝置通過TB接口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然后,將從該數據包中解析出所述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相比于現有技術在終端設備中直接將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 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占用該終端設備的大部分CPU的處理資源,本發明將封裝過程遷移至數據處理裝置中,通過該數據處理裝置仿真出的塊設備對包含操作指令的數據包進行解析,并將解析出的操作指令封裝為該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降低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處理負荷,提高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數據處理效率。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處理系統,如圖2所示,該數據處理系統包括具備雷電TB接口的終端設備21、數據處理裝置22以及存儲設備23。其中,上述的數據處理裝置22為圖4、5、6、7、8對應實施例所示的數據處理裝置。
該數據處理裝置22內仿真有仿真塊設備,該終端設備21中包含塊設備,其中:
移動終端21,用于根據塊設備的塊設備協議格式將終端設備對存儲設備23的操作指令進行封裝,得到數據包,通過TB接口將該數據包發送至數據處理裝置。
數據處理裝置22,用于接收終端設備21通過TB接口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將從數據包中解析出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23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23。
可選的,該數據處理裝置22還用于:向存儲設備23發送第二請求消息,該第二請求消息用于指示存儲設備23從存儲設備23的存儲區域中申請預定大小的數據存儲區;接收存儲設備23反饋第一響應消息,該響應消息中包含數據存儲區對應的標識信息;根據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以及數據存儲區的標識信息,為數據存儲區仿真出對應的塊設備接口,該標準塊設備的屬性參數包括標準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
可選的,該數據處理裝置22還用于:向終端設備21發送指示消息,該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獲取終端設備21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該塊設備的設備參數包括塊設備的接口協議格式;根據終端設備21反饋的塊設備的設備參數,仿真該塊設備。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數據處理系統,數據處理裝置通過TB接口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TB協議格式的數據包,利用仿真出的塊設備接口 的接口協議格式解析該數據包,然后,將從該數據包中解析出所述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第一請求消息發送至存儲設備。相比于現有技術在終端設備中直接將操作指令封裝為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占用該終端設備的大部分CPU的處理資源,本發明將封裝過程遷移至數據處理裝置中,通過該數據處理裝置仿真出的塊設備對包含操作指令的數據包進行解析,并將解析出的操作指令封裝為該存儲設備對應存儲協議格式的請求消息,從而降低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處理負荷,提高了終端設備內部CPU的數據處理效率。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終端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包括,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上述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的集成的單元,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上述軟件功能單元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隨機存取存儲器、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 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