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針對地址信息的數據脫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獲取結構化地址信息,再對結構化地址信息進行解析,獲得對應的經緯度信息;
步驟2、根據預定的規則,選擇出脫敏算法,利用脫敏算法對經緯度信息進行脫敏操作,獲得脫敏經緯度信息;
步驟3、根據預定的條件,對脫敏經緯度信息進行條件判斷,當不符合條件時,跳轉至步驟2;
步驟4、對符合條件的脫敏經緯度信息進行反解析,獲得脫敏結構化地址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對地址信息的數據脫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其中選擇出脫敏算法,包括在抖動算法、隨機置亂算法或模糊化算法三種算法中選擇出一種算法或組合算法作為脫敏算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針對地址信息的數據脫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其中利用抖動算法對經緯度信息進行脫敏操作,脫敏操作為
f(x)=x±random*sfactor
其中,random為[0,1]隨機值,sfactor為抖動系數,抖動系數sfactor代表目標值f(x)與原始值x之間的最大差異。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針對地址信息的數據脫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其中利用隨機置亂算法對經緯度信息進行脫敏操作,脫敏操作為f(x)=(baseV±random*factor)%180
其中,baseV為坐標中心點,factor為坐標半徑,若baseV=0,factor=180,則隨機置亂算法在經緯度區間內取隨機值。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針對地址信息的數據脫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其中利用模糊化算法對經緯度信息進行脫敏操作,脫敏操作為
其中,floor為向下取整函數,factor為模糊系數,模糊系數factor代表地址模糊的程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針對地址信息的數據脫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1、選取預定的條件為地圖中定義國家、省份或城市的邊界范圍;
步驟3.2、根據邊界范圍,判斷脫敏經緯度信息是否超越邊界范圍;
步驟3.3.1、當脫敏經緯度信息超越邊界范圍時,跳轉至步驟2;
步驟3.3.3、當脫敏經緯度信息處于邊界范圍時,進行步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