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信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終端軟件技術的迅速發展,移動終端的功能日益強大起來,其用戶體驗也大幅提升。由于移動終端的易操作性越來越強,特別是觸摸屏幕終端,其操作的簡單性使得很小的嬰幼兒都能夠自行操控。為了避免嬰幼兒誤操作帶來的數據損毀或其它不可預料的問題,同時也使得終端能夠有適合嬰幼兒的一面,有的廠商在移動終端內置了嬰幼兒模式,并在此模式下定制了一系列的策略以適用于嬰幼兒;或者有的應用軟件開發商開發了相應的應用程序來實現上述的嬰幼兒模式的效果。
然而,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的嬰幼兒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嬰幼兒操作移動終端的問題,但是需要由家長將移動終端設置成嬰幼兒模式(通過系統設置或者啟動第三方應用程序)再交給嬰幼兒使用。如果在家長不在的時候,嬰幼兒自行玩耍移動終端的話就無法使得嬰幼兒模式生效。因此,僅僅通過內置嬰幼兒模式或者同第三方應用程序實現嬰幼兒模式并不能夠徹底解決嬰幼兒誤操作(例如,打電話、發送短信、消耗流量等操作)移動終端的問題。
此外,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還發現,即使家長已經將移動終端切換到了嬰幼兒模式,但是當嬰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和有可能由于誤操作而退出當前的嬰幼兒模式,從而發生撥打電話、發送短信、消耗流量等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及系統,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不能夠自動實現終端的嬰幼兒模式切換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配置有陀螺儀的終端,所述方法包括:通過所述陀螺儀檢測所述終端的運動軌跡;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的模式切換系統,所述系統應用于配置有陀螺儀的終端,所述系統包括:
運動軌跡檢測模塊,用于通過所述陀螺儀檢測所述終端的運動軌跡;
用戶確定模塊,用于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
模式切換模塊,用于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非易失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中存儲有一個或多個包括執行指令的程序,所述執行指令能夠被電子設備(包括但不限于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讀取并執行,以用于執行本發明上述任一項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其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與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通信連接的存儲器,其中,所述存儲器存儲有可被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使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能夠執行本發明上述任一項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
第五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存儲在非易失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的計算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包括程序指令,當所述程序指令被計算機執行時,使所述計算機執行上述任一項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系統、非易失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終端及計算機程序產品通過終端的陀螺儀檢測所述終端的運動軌跡;然后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并且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為嬰幼兒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解決了現有技術不能夠自動實現終端的嬰幼兒模式切換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為圖1中步驟S12的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的終端的模式切換系統的一實施例的原理框圖;
圖5為本發明的終端的模式切換系統中的操作行為確定模塊一實施例的原理框圖;
圖6為本發明的終端的模式切換系統的另一實施例的原理框圖;
圖7為本發明的終端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本發明可以在由計算機執行的計算機可執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塊。一般地,程序模塊包括執行特定任務或實現特定抽象數據類型的例程、程序、對象、元件、數據結構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計算環境中實踐本發明,在這些分布式計算環境中,由通過通信網絡而被連接的遠程處理設備來執行任務。在分布式計算環境中,程序模塊可以位于包括存儲設備在內的本地和遠程計算機存儲介質中。
在本發明中,“模塊”、“裝置”、“系統”等等指應用于計算機的相關實體,如硬件、硬件和軟件的組合、軟件或執行中的軟件等。詳細地說,例如,元件可以、但不限于是運行于處理器的過程、處理器、對象、可執行元件、執行線程、程序和/或計算機。還有,運行于服務器上的應用程序或腳本程序、服務器都可以是元件。一個或多個元件可在執行的過程和/或線程中,并且元件可以在一臺計算機上本地化和/或分布在兩臺或多臺計算機之間,并可以由各種計算機可讀介質運行。元件還可以根據具有一個或多個數據包的信號,例如,來自一個與本地系統、分布式系統中另一元件交互的,和/或在因特網的網絡通過信號與其它系統交互的數據的信號通過本地和/或遠程過程來進行通信。
最后,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配置有陀螺儀的終端,所述方法包括:
S11、通過所述陀螺儀檢測所述終端的運動軌跡;
S12、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
S13、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
本發明實施例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通過終端的陀螺儀檢測所述終端的運動軌跡;然后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并且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解決了現有技術不能夠自動實現終端的嬰幼兒模式切換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是基于嬰幼兒所特有的操作行為來實現對嬰幼兒的識別的。實踐經驗表明,嬰幼兒的一大特點就是多動的(并且是隨意的),因此嬰幼兒在玩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終端時,終端也是在頻繁的運動的。例如,當一個嬰兒拿到一部智能手機后,智能手機可以通過配置的陀螺儀檢測智能手機的運動軌跡,從而可以根據對獲得的運動軌跡的分析來識別當前用戶是否為嬰兒。相反,嬰幼兒之外的用戶群體在使用終端的時候,終端是始終處于相對比較平穩的狀態的。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終端可以為但并不限于移動終端,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本實施例中的步驟S11中通過終端配置的陀螺儀可以實現對終端的運行軌跡的檢測,例如,終端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在豎直方向上的移動以及終端的轉動(以終端的中心線為軸的轉動,或者以終端的任意一邊為軸的轉動,或者以終端的中心點為中心的轉動等)等。在本發明實施例的步驟S12中分析獲得的運動軌跡的分析結果表明,運動軌跡是隨機的,并且是多變的時候便可以判定當前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例如,分析運動軌跡表明,終端處于頻繁的轉動、平移的狀態中,則可以判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為嬰幼兒。最后執行步驟S13當分析所述運動軌跡的結果表明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為嬰幼兒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從而實現了對終端的嬰幼兒模式的自動切換。
如圖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包括:
S21、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所述終端在預設時間內變換終端姿態的次數是否超過預設閾值;
S22、若否,則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不是嬰幼兒操作行為;
S23、若是,則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
本實施例中通過獲取的終端的運動軌跡確定在預設時間內終端變換終端姿態的次數是否超過設定閾值的方法避免了誤將嬰幼兒之外的用戶的操作行為判定為嬰幼兒操作行為。本實施例通過預設時間和預設閾值兩個預設值避免了上述的誤識別的情況的發生。從而使得本發明實施例能夠在更加準確的時機將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因此,嬰幼兒活動的頻繁性決定了嬰幼兒在把玩終端時,終端會處于頻繁的變換終端姿態的狀態,所以采取預設時間和預設閾值來進行限制。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將預設時間設定為3分鐘,將預設閾值設定為10次。但是,本發明實施例并不對預設時間和預設閾值做任何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終端姿態至少包括:水平放置、長度方向豎直放置和寬度方向豎直放置。
本實施例中列舉了終端可能處于的終端姿態,但并不限于上述所列終端姿態,例如,還可以包括水平放置到長度方向豎直放置的過渡的姿態和水平放置到寬度方向豎直放置的過渡姿態(發明人經過長期對嬰幼兒使用終端的觀察發現:對于比較大的終端,例如12寸的平板電腦,嬰幼兒可能并不能將所述平板電腦從水平放置姿態變到長度方向豎直放置或寬度方向豎直放置;或者,由于嬰幼兒的行為能力問題或者姿態問題(例如,處于趴著的狀態),嬰幼兒不能將所述平板電腦從水平放置姿態變到長度方向豎直放置或寬度方向豎直放置)。本實施例中所述終端變化姿態的次數并不對姿態變換前后所對應的姿態類型進行限制,可以是從水平放置變換至長度方向豎直放置或者寬度方向豎直放置,也可以是由水平放置到上述的兩種過渡姿態的變換。因此,本實施例的方法能夠更加準確地、接近實際的通過陀螺儀采集的終端的運動軌跡來確定當前使用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
如圖3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后還包括:
S14、檢測用戶對所述終端所做的退出嬰幼兒模式的退出操作;
S15、當檢測到所述退出操作時,生成退出密碼輸入界面;
S16、當用戶輸入的退出密碼為預設退出密碼時,退出所述嬰幼兒模式。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檢測到用戶退出當前嬰幼兒模式的退出操作后生成密碼輸入界面,進行密碼驗證來完成退出嬰幼兒模式的方式,避免了嬰幼兒在使用終端的過程中誤操作退出嬰幼兒模式后發生一些產生費用的操作(例如,撥打電話、發送短信、消耗流量等)的情況的發生。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預設密碼可以是但并不限于:字符密碼和/或者手勢密碼和/或指紋密碼和/或語音密碼和/或虹膜密碼等。本實施例為提供了多種用于退出嬰幼兒模式的密碼輸入方式供用戶選擇,可以根據用戶自身的喜好進行個性化定制,增強用戶的參與性。用戶可以通過終端的設置來選擇退出嬰幼兒模式的輸入密碼的方式為上述所列多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或者多種。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前述的各方法實施例,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的動作合并,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發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因為依據本發明,某些步驟可以采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均屬于優選實施例,所涉及的動作和模塊并不一定是本發明所必須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各個實施例的描述都各有側重,某個實施例中沒有詳述的部分,可以參見其他實施例的相關描述。
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的模式切換系統400,所述系統應用于配置有陀螺儀的終端,所述系統400包括:
運動軌跡檢測模塊410,用于通過所述陀螺儀檢測所述終端的運動軌跡;
操作行為確定模塊420,用于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
模式切換模塊430,用于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行為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
本發明實施例終端的模式切換系統通過終端的陀螺儀檢測所述終端的運動軌跡;然后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并且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為嬰幼兒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解決了現有技術不能夠自動實現終端的嬰幼兒模式切換的技術問題。
如圖5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操作行為確定模塊420包括:
運動軌跡分析單元421,用于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所述終端在預設時間內變換終端姿態的次數是否超過預設閾值;
第一執行單元422,用于當所述終端在預設時間內變換終端姿態的次數不超過預設閾值時,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不是嬰幼兒操作行為;
第二執行單元423,用于當所述終端在預設時間內變換終端姿態的次數超過預設閾值時,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終端姿態至少包括:水平放置、長度方向豎直放置和寬度方向豎直放置。
如圖6所示,在本發明的終端的模式切換系統的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
退出操作檢測模塊440,用于當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之后檢測用戶對所述終端所做的退出所述嬰幼兒模式的退出操作;
密碼輸入界面生成模塊450,用于當檢測到所述退出操作時,生成退出密碼輸入界面;
嬰幼兒模式退出模塊460,用于當用戶輸入的退出密碼為預設退出密碼時,退出所述嬰幼兒模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預設密碼為:字符密碼和/或者手勢密碼和/或指紋密碼和/或語音密碼和/或虹膜密碼等。
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的模式切換系統可用于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并相應的達到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所達到的技術效果,這里不再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硬件處理器(hardware processor)來實現相關功能模塊。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非易失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中存儲有一個或多個包括執行指令的程序,所述執行指令能夠被電子設備(包括但不限于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讀取并執行,以用于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相關步驟,例如:
通過陀螺儀檢測終端的運動軌跡;
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
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
至少一個存儲器,用于存放計算機操作指令;
至少一個處理器,用于執行所述存儲器存儲的計算機操作指令,以執行:
通過陀螺儀檢測終端的運動軌跡;
分析所述運動軌跡以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否為嬰幼兒操作行為;
當確定當前使用所述終端的用戶的操作行為是嬰幼兒操作行為時將所述終端切換至嬰幼兒模式。
圖7是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執行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的終端的硬件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該設備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710以及存儲器720,圖7中以一個處理器710為例。
執行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的設備還可以包括:輸入裝置730和輸出裝置740。
處理器710、存儲器720、輸入裝置730和輸出裝置740可以通過總線或者其他方式連接,圖7中以通過總線連接為例。
存儲器720作為一種非易失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用于存儲非易失性軟件程序、非易失性計算機可執行程序以及模塊,如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對應的程序指令/模塊。處理器710通過運行存儲在存儲器720中的非易失性軟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塊,從而執行服務器的各種功能應用以及數據處理,即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
存儲器720可以包括存儲程序區和存儲數據區,其中,存儲程序區可存儲操作系統、至少一個功能所需要的應用程序;存儲數據區可存儲根據終端的模式切換裝置的使用所創建的數據等。此外,存儲器720可以包括高速隨機存取存儲器,還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例如至少一個磁盤存儲器件、閃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態存儲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儲器720可選包括相對于處理器710遠程設置的存儲器,這些遠程存儲器可以通過網絡連接至終端的模式切換裝置。上述網絡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局域網、移動通信網及其組合。
輸入裝置730可接收輸入的數字或字符信息,以及產生與終端的模式切換裝置的用戶設置以及功能控制有關的鍵信號輸入。輸出裝置740可包括顯示屏等顯示設備。
所述一個或者多個模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720中,當被所述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710執行時,執行上述任意方法實施例中的終端的模式切換方法。
上述產品可執行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備執行方法相應的功能模塊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實施例中詳盡描述的技術細節,可參見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以多種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動通信設備:這類設備的特點是具備移動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話音、數據通信為主要目標。這類終端包括:智能手機(例如iPhone)、多媒體手機、功能性手機,以及低端手機等。
(2)超移動個人計算機設備:這類設備屬于個人計算機的范疇,有計算和處理功能,一般也具備移動上網特性。這類終端包括:PDA、MID和UMPC設備等,例如iPad。
(3)便攜式娛樂設備:這類設備可以顯示和播放多媒體內容。該類設備包括:音頻、視頻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戲機,電子書,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攜式車載導航設備。
(4)其他具有數據交互功能的電子裝置。
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塊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實施方式可借助軟件加通用硬件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通過硬件。基于這樣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相關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可以存儲在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如ROM/RAM、磁碟、光盤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各個實施例或者實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申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申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