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大數據獲取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55386閱讀:384來源:國知局
一種大數據獲取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數據交易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大數據獲取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大數據在商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提供數據的服務商也越來越多,但是由于每個服務商都有其特定的數據提供方式,數據需求者一般需要通過數據交易平臺向提供數據的服務商發送請求,目前的數據交易平臺針對每個服務商,需要專門編寫實現上述數據交易過程的程序,即現有的數據交易平臺的數據交易程序只能實現一對一的數據交易,這樣,若數據交易平臺要接入多個服務商時,就需要開發多套程序,開發程序費時費力,交易平臺的程序組成復雜,維護管理不方便;另外,不同服務商提供的數據格式種類較多,現有技術中的數據交易平臺一般是將從服務商處獲取的數據直接以原格式發送給用戶,導致數據需求者需要對部分格式的數據進行解析后才能使用,極大的增加了需求者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大數據獲取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數據交易平臺的程序只能實現一對一數據獲取的問題,通過一個方法流程實現一對多自動獲取數據的目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大數據獲取方法,包括:

接收數據請求端的獲取數據請求;所述獲取數據請求包括查詢參數;

驗證所述數據請求端是否具有獲取數據權限;

當所述數據請求端具有獲取數據權限時,判斷根據預先設置的匹配規則從模板庫中是否能獲取到所記錄的請求參數與所述查詢參數相匹配的數據源配置模板;所述模板庫中存儲有多個預先設置的數據源配置模板,每個數據源配置模板記錄有請求參數及對應的數據源的地址和數據源參數;

當根據預先設置的匹配規則從模板庫中獲取到所記錄的請求參數與所述查詢參數相匹配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時,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

判斷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是否滿足所述獲取數據請求的要求;若是,則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確定為目標數據源并執行下一步驟;否則,當所述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還有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時,返回執行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步驟;

根據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中記錄的地址,向所述目標數據源請求數據;

判斷所述目標數據源返回的數據是否正常;若是,則將所述目標數據源返回的數據轉換為預定格式的數據后返回給所述數據請求端;否則,當所述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還有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時,返回執行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步驟。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判斷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是否滿足所述獲取數據請求的要求,包括:

向所述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發送獲取參數請求;

接收所述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返回的數據源參數;

判斷接收的數據源參數是否與所述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中記錄的數據源參數相一致,若是,則斷定所述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滿足所述獲取數據請求的要求。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選擇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之后,判斷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是否滿足所述獲取數據請求的要求之前,還包括:確定本地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之間的通信方式;

所述向所述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發送獲取參數請求,包括:

根據確定的本地與所述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之間的通信方式,建立通信鏈路;

通過所述通信鏈路,向所述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發送獲取參數請求。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收數據請求端發來的獲取數據請求之前,還包括:預先為所述模板庫中的各數據源配置模板設置優先級;

所述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包括:根據優先級從高到低的順序,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可包括:

根據所述數據請求端的歷史數據請求行為,預測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根據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確定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

所述根據優先級從高到低的順序,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包括:

根據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數據請求端的歷史數據請求行為包括:當前時間之前的預設時間段內的數據請求行為,所述數據請求行為包括數據請求端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每次獲取到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標識及其數據源的標識;

所述根據所述數據請求端的歷史數據請求行為,確定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包括:

根據所述數據請求端的歷史數據請求行為,統計所述數據請求端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對數據源配置模板i的使用次數Ni、和從數據源配置模板i對應的數據源Mi獲取到數據的次數QMi,以及統計預設數據請求端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對數據源配置模板i的總使用次數Ri、和從數據源配置模板i對應的數據源Mi獲取到數據的總次數TMi;根據以下計算公式計算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數據源配置模板i的喜好度Pi,所述計算公式為:

其中,所述N為所述數據請求端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對所有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總使用次數;所述R為預設數據請求端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對所有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總使用次數;所述Q為所述數據請求端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從所有數據源獲取到數據的總次數;所述T為預設數據請求端在所述預設時間段內從所有數據源獲取到數據的總次數;所述預設數據請求端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所有數據請求端:用戶信息與所述數據請求端的用戶信息之間的信息匹配度達到預設匹配度的數據請求端;

所述根據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確定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包括:

按照所述數據請求端對各個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數據源配置模板,形成第一排列;

將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從中間位置一分為二,形成喜好度較大的第二排列和喜好度較小的第三排列;其中,當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2N個時,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2N;第二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N個、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N個,第二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N,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N+1~2N;當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2N+1個時,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2N+1,第二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N個、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N+1個,第二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N,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N+1~2N+1;

將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按照喜好度從大到小的順序逐個穿插入第二排列中,形成第四排列;第四排列中的第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為原屬于第二排列的第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在第四排列中,原屬于第二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兩側均為原屬于第三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并且,原屬于第三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兩側均為原屬于第二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在第四排列中,原屬于第三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喜好度依序從大變小,原屬于第二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喜好度依序從大變小;

將所述第四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先后順序,作為所述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數據源配置模板在第四排列中的排位越靠前,其優先級越高。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預定格式為json格式。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收數據請求端發來的獲取數據請求,包括:

通過網絡應用程序接口Web API接收數據請求端的獲取數據請求。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獲取數據請求還包括數據請求端的用戶身份信息;

所述驗證所述數據請求端是否具有獲取數據權限,包括:

驗證所述數據請求端的用戶身份信息是否通過;

當所述數據請求端的用戶身份信息驗證通過后,確定所述數據請求端具有獲取數據權限。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數據請求端的用戶身份信息驗證通過之后,確定所述數據請求端具有獲取數據權限之前,還包括:

獲取當前驗證通過的用戶身份信息對應用戶的剩余數據請求次數及余額;

判斷當前獲取的剩余請求次數是否大于0,若是,則執行確定所述數據請求端具有獲取數據權限的步驟,否則,

判斷當前獲取的余額是否不小于預定的單次獲取數據所需金額,若是,則執行確定所述數據請求端具有獲取數據權限的步驟,否則結束流程。

本發明的一些有益效果可以包括:

本發明提供的大數據獲取方法通過預先設置與不同數據源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于有獲取數據權限的用戶輸入的查詢參數,能夠根據所述查詢參數匹配數據源配置模板,從而自動獲得數據源地址,通過獲得的數據源地址對應的數據源返回的參數校驗數據源的正確性和穩定性,當當前數據源不符合用戶要求時,可以自動切換到另一個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自動實現數據交易平臺一端對多端數據提供端獲取數據的目的,簡化數據交易平臺軟件開發工作,方便維護管理。此外,多配置模板動態自動化切換調度,能夠確保本平臺用戶調用本平臺數據API的穩定性與正確性。此外,將獲取的數據通過自定義的解析程序統一轉換成預定格式的數據結構輸出給數據請求端,方便用戶使用。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大數據獲取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圖1所示方法中步驟S105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一種大數據獲取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大數據獲取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S101-S110:

S101:接收數據請求端的獲取數據請求;其中,所述獲取數據請求包括用戶輸入的查詢參數。

優選地,本發明提供的數據交易平臺提供一個網絡應用程序接口(Web API),此步驟中通過該網絡應用程序接口接收數據請求端的獲取數據請求,即數據請求端調用本平臺的Web API,本平臺視為收到其獲取數據請求。在調用Web API時,用戶需要輸入預先定義的該接口的查詢參數。

S102:驗證所述數據請求端是否具有獲取數據權限;若是,則執行步驟S103;否則,結束流程。

優選地,所述獲取數據請求還包括數據請求端的用戶身份信息,則此步驟S102中通過驗證所述數據請求端的用戶身份信息是否通過來確定該數據請求端是否具有獲取數據權限,若用戶身份信息驗證通過,則認為該數據請求端具有獲取數據權限。

S103:判斷根據預先設置的匹配規則,從模板庫中是否能獲取到所記錄的請求參數與所述查詢參數相匹配的數據源配置模板;若是,則執行步驟S104;否則,結束流程。

其中,模板庫中存儲有多個預先設置的數據源配置模板,每個數據源配置模板記錄有請求參數及對應的數據源的地址和數據源參數。例如,模板庫中預先存儲有一個第一數據源配置模板和第二數據源配置模板,該第一數據源配置模板記錄有:“請求參數:A1=x1、A2=x2、A3=x3;第一數據源地址,第一數據源參數”,該第二數據源配置模板記錄有:“請求參數:A1=y1、A2=x2、A3=x3;第二數據源地址,第二數據源參數”;若步驟S101中收到的獲取數據請求中的查詢參數為:A1=x1、A2=x2、A3=x3,則此步驟S103從模板庫中匹配獲取到第一數據源配置模板。

S104: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

優選地,在步驟S101之前,可以預先為模板庫中的各數據源配置模板設置優先級,則此步驟S104在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根據優先級從高到低的順序,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例如,若步驟S103中獲取到{數據源配置模板A、數據源配置模板B、數據源配置模板C},這三個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優先級高低為:數據源配置模板C﹥數據源配置模板A﹥數據源配置模板B,首次執行此步驟時,由于獲取的多個數據源配置模板在本輪流程中都未被選擇過,因此選擇數據源配置模板C,若此步驟在是步驟S106之后執行的,在本次流程中,由于數據源配置模板C已在首次選擇時被選擇過,此時還有數據源配置模板A和數據源配置模板B未被選擇過,則此步驟在數據源配置模板A和數據源配置模板B中選擇一個,則此時根據優先級選擇數據源配置模板A。當數據源配置模板沒有優先級時,每次選擇時在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隨機選擇。

S105:判斷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是否滿足所述獲取數據請求的要求;若是,則執行S107;否則,執行S106。

S106:判斷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是否還有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若是,則返回執行S104;否則結束流程。

例如,若步驟S103中獲取到{數據源配置模板A、數據源配置模板B、數據源配置模板C},步驟S104中選擇了數據源配置模板C,在本次流程中,此時還有數據源配置模板A和數據源配置模板B未被選擇過,則返回執行步驟S104。

S107: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確定為目標數據源。

S108:根據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中記錄的地址,向目標數據源請求數據。

S109:判斷所述目標數據源返回的數據是否正常;若是,則執行S110;否則,返回執行S104。

S110:將所述目標數據源返回的數據轉換為預定格式的數據后返回給所述數據請求端。

優選地,所述預定格式為json格式,即將從各個數據提供方獲取的不同格式(如json或xml格式)的數據通過自定義handler解析程序統一轉換為json格式的數據結構返回給數據請求端的用戶。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步驟S105可實施為以下步驟S201-S203:

S201:向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發送獲取參數請求。

優選的,在此步驟之前,上述方法還包括步驟:確定本地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之間的通信方式。則步驟S201首先根據已確定的本地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之間的通信方式,建立通信鏈路,隨后通過所述通信鏈路,向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發送獲取參數請求。

S202:接收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返回的數據源參數。

S203:判斷接收的數據源參數是否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中記錄的數據源參數相一致;若一致,則斷定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滿足所述獲取數據請求的要求,執行S107;若不一致,則執行S106。

此實施例中,通過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返回的數據源參數驗證數據源是否滿足用戶要求,驗證簡單有效。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大數據獲取方法。

實施例一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一種數據獲取方法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包括以下步驟S301-S317:

S301:通過網絡應用程序接口接收數據請求端的獲取數據請求;其中,所述獲取數據請求包括用戶輸入的查詢參數。

S302:驗證數據請求端的用戶身份信息是否通過;若通過,則執行S303;否則,數據請求端調用網絡應用程序接口失敗,結束流程。

S303:獲取當前驗證通過的用戶身份信息對應用戶的剩余數據請求次數及余額。

本實施例中,對于付費用戶才具有獲取數據權限的情況,在用戶身份信息驗證通過后,還需要獲取系統中記錄的該用戶的剩余數據請求次數及余額,例如,若用戶購買的是交易次數(例如可刷10次的用戶卡),則記錄的是剩余數據請求次數;若用戶采用手機話費進行數據交易,則需要查詢其話費余額。

S304:判斷當前獲取的剩余請求次數是否大于0,若是,則執行S306;否則,執行S305。

S305:判斷當前獲取的余額是否不小于預定的單次獲取數據所需金額Y,若是,則執行S306;否則結束流程。

S306:判斷根據預先設置的匹配規則,從模板庫中是否能獲取到所記錄的請求參數與所述查詢參數相匹配的數據源配置模板;若是,則執行步驟S307;否則,結束流程。

本實施例中,步驟S306的實施過程和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S103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S307: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

本實施例中,步驟S307的實施過程和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S104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S308:確定本地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之間的通信方式。

S309:根據已確定的本地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之間的通信方式,建立通信鏈路。

S310: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鏈路,向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發送獲取參數請求。

S311:接收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返回的數據源參數。

S312:判斷接收的數據源參數是否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中記錄的數據源參數相一致;若一致,則執行S314;否則,執行S313。

本實施例中,步驟S308-S312的實施過程和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S201-S203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S313:判斷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是否還有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若是,則返回執行S307;否則結束流程。

本實施例中,步驟S313的實施過程和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S106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S314:將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確定為目標數據源。

S315:根據當前選擇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中記錄的地址,向所述目標數據源請求數據。

S316:判斷所述目標數據源返回的數據是否正常;若是,則執行S317;否則,返回執行S307。

S317:將所述目標數據源返回的數據轉換為預定格式的數據后返回給所述數據請求端。

本實施例中,步驟S314-S317的實施過程和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S107-S110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大數據獲取方法通過預先設置與不同數據源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于有獲取數據權限的用戶輸入的查詢參數,能夠根據所述查詢參數匹配數據源配置模板,從而自動獲得數據源地址,通過獲得的數據源地址對應的數據源返回的參數校驗數據源的正確性和穩定性,當當前數據源不符合用戶要求時,可以自動切換到另一個配置模板對應的數據源,自動實現數據交易平臺一端對多端數據提供端以獲取數據的目的。此外,多配置模板動態自動化切換調度,能夠確保本平臺用戶調用本平臺數據API的穩定性與正確性。此外,該方法能夠將獲取的數據統一轉換成預定格式的數據結構輸出給數據請求端,方便用戶使用。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方法在執行步驟S101之前,還可以為模板庫中的各數據源配置模板設置優先級。下面提供一種設置優先級的實施方式,該方式設置的是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此時,上述方法在執行步驟S101之前,還可包括步驟D1-D2:

D1、根據數據請求端的歷史數據請求行為,預測數據請求端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D2、根據數據請求端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確定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

相應地,前述步驟“根據優先級從高到低的順序,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可實施為如下方式:

根據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

即,考慮到有時數據請求端的用戶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是不同的,有的數據請求端的用戶對數據源A的數據感興趣或者認為該數據源A的數據更能符合自己的需求,因此,本實施例中,可根據數據請求端的用戶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來設置該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每個數據請求端都對應有自己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

本實施例中,根據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從獲取的至少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一個未被選擇過的數據源配置模板,考慮了數據請求端用戶的使用習慣,能夠較快地獲得滿足數據獲取請求的要求的數據,提高獲取效率。

下面說明確定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的方法。

在一個實施例中,數據請求端的歷史數據請求行為包括:當前時間之前的預設時間段內的數據請求行為,數據請求行為包括數據請求端在預設時間段內每次獲取到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標識及其數據源的標識;

前述步驟D1可實施為:

根據數據請求端的歷史數據請求行為,統計數據請求端在預設時間段內對數據源配置模板i的使用次數Ni、和從數據源配置模板i對應的數據源Mi獲取到數據的次數QMi,以及統計預設數據請求端在預設時間段內對數據源配置模板i的總使用次數Ri、和從數據源配置模板i對應的數據源Mi獲取到數據的總次數TMi;根據以下計算公式計算數據請求端對數據源配置模板i的喜好度Pi,計算公式為:

其中,N為數據請求端在預設時間段內對所有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總使用次數;R為預設數據請求端在預設時間段內對所有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總使用次數;Q為數據請求端在預設時間段內從所有數據源獲取到數據的總次數;T為預設數據請求端在預設時間段內從所有數據源獲取到數據的總次數;預設數據請求端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所有數據請求端:用戶信息與數據請求端的用戶信息之間的信息匹配度達到預設匹配度的數據請求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系統可預先要求數據請求端的用戶提供用戶信息,用戶信息包括用戶的個人基本情況,例如年齡、性別、職業等,用戶信息之間的信息匹配度達到預設匹配度,說明用戶是相似用戶,其對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可能也具有相似性。因此上述計算公式不僅考慮了數據請求端的用戶本身的喜好,也考慮了相似用戶的喜好,使得最終計算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前述步驟D2可實施為D21-D24:

D21、按照數據請求端對各個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數據源配置模板,形成第一排列。

D22、將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從中間位置一分為二,形成喜好度較大的第二排列和喜好度較小的第三排列;其中,當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2N個時,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2N;第二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N個、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N個,第二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N,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N+1~2N;當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2N+1個時,第一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2N+1,第二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N個、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為N+1個,第二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N,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N+1~2N+1。

D23、將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按照喜好度從大到小的順序逐個穿插入第二排列中,形成第四排列;第四排列中的第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為原屬于第二排列的第一個數據源配置模板;在第四排列中,原屬于第二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兩側均為原屬于第三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并且,原屬于第三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兩側均為原屬于第二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在第四排列中,原屬于第三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喜好度依序從大變小,原屬于第二排列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對應的喜好度依序從大變小。

D24、將第四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先后順序,作為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數據源配置模板在第四排列中的排位越靠前,其優先級越高。

下面舉例說明:假設第一排列中有10個數據源配置模板,其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10,其喜好度分別為0.9、0.85、0.8、0.75、0.7、0.65、0.6、0.55、0.5、0.4。

根據步驟D23,可將第一排列分為第二排列和第三排列。其中,第二排列中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1~5,其喜好度分別為0.9、0.85、0.8、0.75、0.7。第三排列中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從前往后依序為6~10,其喜好度分別為0.65、0.6、0.55、0.5、0.4。根據步驟D24,將第三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按照喜好度從大到小的順序逐個穿插入第二排列中,形成第四排列,此時第四排列中數據源配置模板的編號依序為1、6、2、7、3、8、4、9、5、10,喜好度依序為0.9、0.65、0.85、0.6、0.8、0.55、0.75、0.5、0.7、0.4。可見,第四排列中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喜好度是忽大忽小的。將第四排列中的數據源配置模板的從前往后的順序,確定為數據請求端對應的數據源配置模板優先級,在考慮了用戶的喜好度的同時,還能避免對喜好度依賴過度,兼顧了用戶可能會有與平時不同的喜好和特殊需求的因素;這種間隔地、跳躍式地從用戶可能喜好和可能不喜好的數據源配置模板中選擇數據源配置模板的方式,兼顧了用戶的喜好和偶爾可能產生的特殊需求,加快了處理速度。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和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疏附县| 栾城县| 瓮安县| 荥阳市| 彰化县| 揭阳市| 祁连县| 宜兴市| 获嘉县| 陇川县| 原平市| 兰考县| 尉氏县| 临朐县| 西林县| 毕节市| 金塔县| 微博| 额济纳旗| 邯郸市| 海城市| 正镶白旗| 嘉定区| 蒙阴县| 麻城市| 宾阳县| 镇原县| 桂阳县| 竹溪县| 漯河市| 商河县| 上思县| 天台县| 杭州市| 鸡西市| 海兴县| 马公市| 兰坪| 织金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