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讀寫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智能卡讀寫器。
背景技術:
讀寫器一般認為是射頻識別即RFID的讀寫終端設備,它不但可以閱讀射頻標簽,還可以擦寫數據,故叫讀寫器;讀寫器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應用于身份識別、貨物識別、安全認證和數據收錄等方面,具備安全、準確、快速、擴展、兼容性強等特點。
讀寫器按其使用方式來分,可以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按其功能分,又可分為存儲器卡、帶加密邏輯存儲器卡、CPU智能卡三種;對于接觸式智能卡需要通過讀寫器才能使用;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智能卡讀寫器大多數只能對一張卡進行讀寫,而且對于不同尺寸的智能卡需要更換不同的讀寫器;這樣就需要同時準備多種讀寫器,極大地增加成本,并且增加操作時間,影響用戶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讀寫多種不同的智能卡,提高用戶體驗的智能卡讀寫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卡讀寫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分為安裝端面和操作端面,所述安裝端面與操作端面固定連接,所述操作端面上設置有用于與插拔式智能卡配合的卡槽以及用于與滑動式智能卡配合的滑槽,所述操作端面設置有側壁,所述滑槽穿過兩對立的側壁,在其一側壁上設置有便于指示滑槽的起始端的開口槽,所述開口槽寬度寬于滑槽寬度且與滑槽連通,所述安裝端面與操作端面之間設置有便于兩者安裝的定位裝置。
如此設置,安裝端面為支撐或安裝整個殼體的基礎,所述操作端面設置有智能卡插拔式配合的卡槽以及用于與智能卡滑動式配合的滑槽,使殼體配備多組不同的讀寫電氣元件或芯片,使讀寫器能夠讀寫多種不同的智能卡,減少不同類型的智能卡配備多個讀寫器,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以及操作時間,同時也提高用戶體驗度;在起始端的側壁設置寬于滑槽寬度的開口槽,一方面更好的讓使用者明白哪一端為起始端,使操作更加準確,另一方面當使用者滑卡時,較大的開口便于智能卡的滑入再沿滑槽進行讀寫,起到導向的作用,方面使用者滑入的操作步驟;在安裝端面與操作端面之間設置有便于兩者安裝的定位裝置,通過定位裝置可以提高兩者之間的準確安裝,提高安裝效率及安裝準確性。
進一步設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設置于安裝端面上的定位桿以及設置于安裝端面上與定位桿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桿與定位槽卡接。
如此設置,安裝時,通過將設置于側壁內端面的定位桿與安裝端面上的定位槽相配卡緊,再將操作端面推向至安裝板面,實現定位后快速安裝的效果,減少安裝時安裝端面和操作端面定位耗時,實現快速準確安裝的目的。
進一步設置:所述操作端面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卡槽指示燈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放置滑槽指示燈的第二通孔。
如此設置,在操作端面上設置用于安裝指示燈的通孔,再通過在通孔上設置與卡槽及滑槽相對應的指示燈控制元件,使操作者對智能卡讀卡器給出的指示燈更好的指示再進行操作。
進一步設置:所述殼體內腔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各電子元件的安裝限位塊,若干所述安裝限位塊與殼體固定連接。
如此設置,在安裝端面或操作端面設置便于安裝一些電子元件的安裝限位塊,使殼體內的電子元件更好的設置于殼體內部,防止各電子元件在晃動的時候移位,有效的限制電氣元件的位置。
進一步設置:所述卡槽的開口邊緣與操作端面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
如此設置,圓弧的設置一方面可以使卡槽的開口端的端口變大,提高插卡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在插卡的時候當智能卡與圓弧邊相抵觸時,智能卡沿圓弧段滑至卡槽端口內,便于操作者進行插卡,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進一步設置:所述安裝端面上設置有螺釘通孔,所述殼體內的操作端面上設置有與螺釘相配合的螺釘支柱,所述安裝板與操作板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連接。
如此設置,通過螺釘,將安裝端面與操作面上的螺釘支柱相連接,實現兩者之間的固定,同時螺釘連接也便于兩者之間的安裝及拆卸,方便對智能卡讀寫器的安裝及維修。
進一步設置:所述操作端面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產品銘牌的銘牌放置凹陷。
如此設置,將讀寫器的銘牌放置于銘牌防止凹陷內,使銘牌的粘合面處于該凹陷內,將該凹槽設置于與銘牌外形輪廓相互配合,且凹陷深度與銘牌的高度相等,使銘牌正好與該凹陷相配合,使銘牌粘粘時與操作面板處于同一平面上,提高操作面的平整度。
進一步設置: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用于外接電源插接的接口槽。
如此設置,用于通過將內部電氣元件通過接口槽與外接電源接通,使讀寫器實現通電的作用,使讀寫器使用性能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在智能卡讀寫器的殼體上設置多個讀寫智能卡的卡槽與滑槽,使讀寫器同時具有插拔式和滑動式多種讀寫功能,使讀寫器匹配多種不同類型的電氣元件以便讀寫多種不同類型智能卡,提高智能卡讀寫器的使用性能,降低成本,減少操作時間,提高用戶體驗;同時在殼體內設置便于將安裝端面與操作端面安裝的定位裝置,方便兩者之間的定位后再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圖3為操作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安裝端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11、安裝端面;12、操作端面;3、卡槽;4、滑槽;5、側壁;6、開口槽;7、定位裝置;71、定位桿;72、定位槽;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安裝限位塊;13、圓弧過渡;14、螺釘通孔;141、第一凹孔;142、第二凹孔;15、螺釘支柱;16、銘牌放置凹陷;17、接口槽。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4對智能卡讀寫器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4所示,一種智能卡讀寫器,包括殼體1,將殼體1分為用于安裝殼體1的安裝端面11和操作端面12;在安裝端面11上設置有若干螺釘通孔14,其通孔分為第一凹孔141和第二凹孔142,第一凹孔141的直徑略大于螺釘的螺帽直徑且深度深與螺帽的高度,使螺釘的螺帽處于第一凹孔141內,螺釘的螺絲部分處于第二凹孔142內;如圖3所示,殼體1內的操作端面12上設置有與螺釘相配合的螺釘支柱15,使安裝端面11與操作端面12上的通孔與螺釘支柱15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連接;如圖2所示,在安裝面上設置有用于粘貼標簽的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設置于相鄰的通孔上;在安裝端面11上還設置有用于外接電源插接的接口槽17。
如圖1所示,操作端面12分為頂面和側壁5,在操作端面12的頂面上設置有用于與插拔式智能卡配合的卡槽3以及用于與滑動式智能卡配合的滑槽4;所述卡槽3設置有多個,在卡槽3的開口邊緣與操作端面12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13設置;在卡槽3的上端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卡槽3指示燈的第一通孔8;所述滑槽4的長度方向與操作斷面的額長度方向相同,所述滑槽4穿過兩對立的側壁5,在其一側壁5上設置有便于指示滑槽4的起始端的開口槽6,開口槽6寬度寬于滑槽4寬度,滑槽4呈圓弧狀有滑槽4逐漸向外擴張與開口槽6連通,在滑槽4的下端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滑槽4指示燈的第二通孔9;在操作端面12的頂面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產品銘牌的銘牌放置凹陷16,根據銘牌的大小及厚度,將該凹槽設置于與銘牌外形輪廓相互配合,且凹陷深度與銘牌的高度相等,使銘牌正好與該凹陷相配合,銘牌粘粘時與操作面板處于同一平面上。
如圖3所示,在殼體1內腔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各電子元件的安裝限位塊10,如與芯片或電板相互卡接的長條形凹槽,定位塊等,若干所述安裝限位塊10與安裝端面11或操作端面12固定連接;如圖2所示,在安裝端面11與操作端面12之間設置有便于兩者安裝的定位裝置7;定位裝置7包括設置于側壁5朝殼體1內部的端面上的定位桿71以及安裝端面11上設置有與定位桿71相配合的定位槽72,兩對立的側壁5上均設置有定位桿71且與側壁5相互垂直,定位時定位桿71與定位槽72相互卡接。
通過在智能卡讀寫器的殼體1上設置多個讀寫智能卡的卡槽3與滑槽4,使讀寫器同時具有插拔式和滑動式多種讀寫功能,給予讀寫器匹配多種不同類型的電氣元件以便讀寫多種不同類型智能卡,提高智能卡讀寫器的使用性能,降低成本,減少操作時間,提高用戶體驗;同時在殼體1內設置便于將安裝端面11與操作端面12安裝的定位裝置7,方便兩者之間的定位后再安裝。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