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該系統包括:負載均衡器、以太網交換機和多個單元節點;所述負載均衡器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用于監測各個單元節點的負載狀況,并根據所述負載狀況向單元節點分配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任務;每個單元節點分別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用于處理所述負載均衡器下發的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業務,并返回處理結果。本實用新型的負載均衡器和單元節點功能明確;負載均衡器接收外部數據,并根據對單元節點的負載的監測結果合理安排數據分配;單元節點負責并行計算和數據存儲,并把計算的結果發送給負載均衡器;使事務處理更加專注,數據計算速度更快,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單元節點的利用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普及,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對于服務器的需求正不斷增長;用戶數量和網絡訪問量的爆炸式增長,對網絡設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0003]集中式服務器系統把所有的功能都集成到主服務器上,對服務器系統硬件設備的性能要求很高。隨著系統規模的擴大,復雜性迅速增加,面對用戶數量和網絡訪問量的增長,現有的集中式服務器系統數據處理速度較慢,維護和升級的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集中式服務器系統數據處理速度慢、維護和升級成本較高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該系統包括:
[0006]負載均衡器、以太網交換機和多個單元節點;
[0007]所述負載均衡器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用于監測各個單元節點的負載狀況,并根據所述負載狀況向單元節點分配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任務;
[0008]每個單元節點分別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用于處理所述負載均衡器下發的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業務,并返回處理結果。
[0009]可選地,該系統還包括備份節點;
[0010]所述備份節點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所述備份節點與所述負載均衡器相連,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負載均衡器發送的故障信息后,監測各個單元節點的負載狀況,并根據所述負載狀況向單元節點分配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任務;
[0011]相應地,所述單元節點用于處理所述備份節點下發的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業務,并返回處理結果。
[0012]可選地,所述負載均衡器、單元節點和備份節點為基于微處理器的單板電腦。
[0013]可選地,所述基于微處理器的單板電腦包括:
[0014]CPU、內存和固態硬盤;
[0015]所述內存與所述CPU相連;所述固態硬盤與所述CPU相連。
[0016]可選地,該系統還包括電源系統,用于對所述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供電。
[0017]可選地,該系統還包括機箱;
[0018]所述負載均衡器、以太網交換機和多個單元節點位于所述機箱內部。
[0019]可選地,所述機箱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20]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安裝電源系統;
[0021]所述系統還包括散熱系統;
[0022]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安裝散熱系統。
[0023]可選地,所述散熱系統包括至少一個風扇。
[0024]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負載均衡器和單元節點功能明確,各司其職;負載均衡器負責接收外部數據,并根據對單元節點的負載的監測結果合理安排數據分配;單元節點負責并行計算和數據存儲,并把計算的結果發送給負載均衡器;使事務處理更加專注,數據計算速度更快,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單元節點的利用效率。
【附圖說明】
[0025]通過參考附圖會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優點,附圖是示意性的而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任何限制,在附圖中:
[0026]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29]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包括:
[0030]負載均衡器1、以太網交換機2和多個單元節點3;
[0031]負載均衡器I與以太網交換機2相連,用于監測各個單元節點3的負載狀況,并根據所述負載狀況向單元節點3分配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任務;
[0032]每個單元節點3分別與以太網交換機2相連,用于處理負載均衡器I下發的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業務,并返回處理結果。
[0033]本實施例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負載均衡器和單元節點功能明確,各司其職;負載均衡器負責接收外部數據,并根據對單元節點的負載的監測結果合理安排數據分配;單元節點負責并行計算和數據存儲,并把計算的結果發送給負載均衡器;使事務處理更加專注,數據計算速度更快,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單元節點的利用效率。
[0034]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的原理圖。如圖2所示,該系統還包括備份節點;
[0035]所述備份節點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所述備份節點與所述負載均衡器相連,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負載均衡器發送的故障信息后,監測各個單元節點的負載狀況,并根據所述負載狀況向單元節點分配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任務;
[0036]相應地,所述單元節點用于處理所述備份節點下發的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業務,并返回處理結果。
[0037]在實際應用中,備份節點相當于一個備用的負載均衡器,與負載均衡器進行通信,用于在負載均衡器發生故障時接入系統,確保系統仍能正常工作,以此增加系統的冗余度,提高系統工作的可靠性。
[0038]進一步地,所述負載均衡器、單元節點和備份節點為基于微處理器的單板電腦。
[0039]本實施例的負載均衡器、備份節點、單元節點使用的是基于微處理器的單板電腦,功耗低成本低,易于擴展形成具有高性價比的微型服務器陣列和微型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在滿足功耗和尺寸約束的條件下,替代傳統的低端刀片服務器作為端緣計算和端緣存儲服務器在發展中國家進行部署,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意義。
[0040]具體地,所述基于微處理器的單板電腦包括:
[0041 ] CPU、內存和固態硬盤;
[0042]所述內存與所述CPU相連;所述固態硬盤與所述CPU相連。
[0043]進一步地,該系統還包括電源系統,用于對所述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供電。
[0044]該系統還包括機箱;
[0045]所述負載均衡器、以太網交換機和多個單元節點位于所述機箱內部。
[0046]所述機箱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47]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安裝電源系統;
[0048]所述系統還包括散熱系統;
[0049]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安裝散熱系統。
[0050]所述散熱系統包括至少一個風扇。
[0051]需要說明的是,整個集群微服務器系統采用統一的電源系統和散熱系統;散熱系統為安裝在立方體機箱上方和側面的風扇。在實際應用中,機箱為采用亞克力板材制成的立方體外殼,在機箱上開孔,用于安裝散熱風扇、網絡接口、電源接口。
[0052]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負載均衡器和單元節點功能明確,各司其職;負載均衡器負責接收外部數據,并根據對單元節點的負載的監測結果合理安排數據分配;單元節點負責并行計算和數據存儲,并把計算的結果發送給負載均衡器;使事務處理更加專注,數據計算速度更快,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單元節點的利用效率。
[0053]雖然結合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做出各種修改和變型,這樣的修改和變型均落入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負載均衡器、以太網交換機和多個單元節點; 所述負載均衡器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用于監測各個單元節點的負載狀況,并根據所述負載狀況向單元節點分配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任務; 每個單元節點分別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用于處理所述負載均衡器下發的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業務,并返回處理結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備份節占.V , 所述備份節點與所述以太網交換機相連,所述備份節點與所述負載均衡器相連,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負載均衡器發送的故障信息后,監測各個單元節點的負載狀況,并根據所述負載狀況向單元節點分配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任務; 相應地,所述單元節點用于處理所述備份節點下發的計算任務和/或文件存儲業務,并返回處理結果。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均衡器、單元節點和備份節點為基于微處理器的單板電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微處理器的單板電腦包括: CHJ、內存和固態硬盤; 所述內存與所述CHJ相連;所述固態硬盤與所述CRJ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源系統,用于對所述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供電。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機箱; 所述負載均衡器、以太網交換機和多個單元節點位于所述機箱內部。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安裝電源系統; 所述系統還包括散熱系統; 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安裝散熱系統。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布式架構的集群微服務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系統包括至少一個風扇。
【文檔編號】G06F1/18GK205692107SQ201620444191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3日 公開號201620444191.5, CN 201620444191, CN 205692107 U, CN 205692107U, CN-U-205692107, CN201620444191, CN201620444191.5, CN205692107 U, CN205692107U
【發明人】孫明健, 杜海, 黃龍瑞, 姜騰, 沈敏康, 段士奇
【申請人】威海明達創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