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資產管理用工作臺,具體涉及物聯網行業用資產管理工作臺。
背景技術:
大多數公司每年都要進行大量設備盤點、資產調整等工作。以通訊運營商為例,運營商每年除了需要進行大量設備盤點外,同時還有數以十萬計的新增設備并網運行,從而造成其設備調動管理和資產清查工作異常艱巨。傳統的人工前臺加計算機后臺的設備資產管理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實際情況的需要。傳統方式的前臺目前仍以人工方式進行,如現場清點、手抄、錄入、匯總,多種人工參與后才能將采集的設備資產信息導入后臺的計算機數據庫。設備資產管理中的大量人工參與造成了流程復雜、清點時間長、實時性差、管理難度大、差錯率高等問題,最終降低了設備利用率,增加了運營成本。近來資產管理環節已經廣泛使用條形碼和圖像信息,這種以計算機控制和操作的管理模式,如果以手工操作無疑會造成效率低下,作業緩慢,而且很容易發生錯誤。現有技術的條形碼數據采集裝置僅能采集條形碼的數據信息,現有技術的有線數據信息采集裝置也只能對經人工處理后的圖像信息進行采集,并不能到現場進行信息的采集,局限性很大,這無疑都影響了資產管理環節的快捷和有序,成了資產管理程序中的瓶頸。
中國專利文獻CN202904655U,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該專利采用PC機連接上級數據庫服務器,上級數據庫服務器連接檢測裝置,檢測裝置裝有射頻讀寫器,射頻芯片通過信號與所述的射頻讀寫器連接,所述的射頻芯片安裝在固定資產設備上。
目前包括上述專利在內的資產管理系統采用電子標簽、讀寫器和天線對資產進行管理。對于物聯網行業,由于資產龐大,需要大量工作人員同時工作,進行電子標簽讀取。在工作時采用現有的計算機及計算機工作臺,人員操作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智能資產管理工作平臺,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的資產管理系統由于資產龐大,需要大量工作人員同時工作,進行電子標簽讀?。辉诠ぷ鲿r采用現有的計算機及計算機工作臺,人員操作很不方便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智能資產管理工作平臺,包括電腦椅、電腦操作臺、電子標簽放置轉臺、軸承座和氣缸;電腦操作臺是帶有缺口的圓環形結構,氣缸設置于電腦操作臺內圓心位置;電腦操作臺外側沿圓周等間隔設置有電腦椅,電腦操作臺內側中間位置設置有電子標簽放置轉臺,電子標簽放置轉臺是上下設置的多層結構;每個電子標簽放置轉臺是圓形,電子標簽放置轉臺上面由隔板分隔成扇形的電子標簽放置空間;電子標簽放置轉臺下面圓心位置有轉軸,氣缸上有活塞桿,活塞桿上端安裝有軸承座,轉軸下部與軸承座配合。
本實用新型將電腦操作臺設計成帶有缺口的圓環形結構,電腦操作臺外側沿圓周等間隔設置有電腦椅,適用于多人同時操作且互不干擾,能單獨完成工作。本實用新型通過氣缸的設置,可以按照資產管理人員的操作需要將電子標簽放置轉臺進行上升或下降;隔板將儲存信息不同的電子標簽進行分隔,電子標簽放置轉臺轉動時,不會將電子標簽儲存的信息搞混,由于電子標簽放置轉臺可根據需要進行上升、下降或旋轉,方便了資產管理人員對電子標簽的讀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中符號說明:電腦椅1,電腦操作臺2,電子標簽放置轉臺,隔板4,轉軸5,軸承座6,氣缸7,活塞桿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
如圖1-2所示,智能資產管理工作平臺,包括電腦椅1、電腦操作臺2、電子標簽放置轉臺3、軸承座6和氣缸7;電腦操作臺2是帶有缺口的圓環形結構,圓環形電腦操作臺2下面有支腿,氣缸7設置于電腦操作臺2內圓心位置;電腦操作臺2外側沿圓周等間隔設置有電腦椅1,電腦椅1是圓形;電腦操作臺2內側中間位置設置有電子標簽放置轉臺3,電子標簽放置轉臺3是上下設置的多層結構;每個電子標簽放置轉臺3是圓形,電子標簽放置轉臺3上面由隔板4分隔成扇形的電子標簽放置空間;電子標簽放置轉臺3下面圓心位置有轉軸5,氣缸7上有活塞桿8,活塞桿8上端安裝有軸承座6,轉軸5下部與軸承座6配合。使用時,氣缸7可以推動電子標簽放置轉臺3上下升降,操作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將旋轉電子標簽的某一層移動到適當的高度;同時電子標簽放置轉臺3可以手動旋轉到適當的位置。
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