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系統集成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模塊化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傳統的集成電路板,各功能集成一體,維修時,需要整機拆除寄回,造成維修時設備不可使用,維護成本高,周期長;同時,因各功能模塊板不可拆分,造成設備不能按客戶需求定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單個模塊進行拆卸的模塊化電子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模塊化電子裝置,它包括主體、電路底板和模塊安裝板,所述電路底板安裝于主體內部,所述主體的側壁開設有若干個嵌入孔,所述主體位于每個嵌入孔的正對面設置有金手指插槽,所述模塊安裝板包括插卡板和模塊擋板,所述插卡板對位嵌入嵌入孔內并與金手指插槽連接,所述電路底板位于插卡板的左右側設置有相對應的卡槽,所述模塊擋板設置有若干個功能通孔。
優選地,所述主體內部位于嵌入孔處設置有鎖扣板,所述鎖扣板設置有鎖扣通孔,所述模塊擋板側邊設置有鎖扣,所述鎖扣對位鎖入鎖扣通孔內。
優選地,所述插卡板和模塊擋板的連接處設置有“L”型角板。
優選地,所述主體側壁上還設置有若干個功能孔和散熱通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插卡式就行拼裝,通過功能模塊板對位置于插卡板上并隨之推入主體與金手指插槽對接,利用卡槽對位收納功能模塊板,從而進行限位和引導;同時,利用鎖扣板的鎖扣通孔與模塊擋板的鎖扣對位鎖合,有效的保障模塊安裝板的穩固,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模塊化電子裝置,它包括主體1、電路底板2和模塊安裝板3,電路底板2安裝于主體1內部,主體1的側壁開設有若干個嵌入孔4,主體1位于每個嵌入孔4的正對面設置有金手指插槽5,模塊安裝板3包括插卡板7和模塊擋板8,插卡板7對位嵌入嵌入孔4內并與金手指插槽5連接,電路底板1位于插卡板7的左右側設置有相對應的卡槽6,模塊擋板8設置有若干個安置孔11,安置孔11裝配有相對應的電話線端頭、音箱線端頭等其他輸入端頭。本實施例需安裝的功能模塊板則對位放置于插卡板7上,模塊擋板8限位功能模塊板,隨之外力將模塊安裝板3推入主體1內并使功能模塊板與金手指插槽5對接,在推入的過程中,利用卡槽6有效的起到限位和引導的作用,使操作更加方便。本實施例通過采用功能模塊板插接式拼裝,有效的將各個功能模塊板進行分開,當某個功能模塊板損壞或者出現異常時,變可以針對某個模塊進行拆卸和更換,大大降低了維修成本并在維修時不影響其正常工作。
同時,為加強模塊安裝板的穩固性,本實施例主體1內部位于嵌入孔4處設置有鎖扣板14,鎖扣板14設置有鎖扣通孔15,模塊擋板8側邊設置有鎖扣9,鎖扣9對位鎖入鎖扣通孔15內。
并且,當功能模塊板放置插卡板7上時,為進一步加強對功能模塊板的固定效果,則本實施例插卡板7和模塊擋板8的連接處設置有“L”型角板10,利用“L”型角板10有效的加強功能模塊板的固定同時也加強插卡板7和模塊擋板8之間的穩固。
此外,為優化系統,本實施例主體1側壁上還設置有若干個功能孔12和散熱通孔13。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