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圖形掃描標簽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鏡面產品的圖形掃描標簽。
背景技術:
:圖形碼是將多個黑條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或者交錯分布,用來表達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識符,最終形成標簽。各類物品出廠時均貼有標簽,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標簽上的圖形碼有二維碼、條形碼等等,其中可以包含有關物品的制造地、制造廠家、商品名稱、價格、生產日期、官方網站、類別、圖書分類號、郵件起止地點、日期等許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圖書管理、郵政管理、銀行系統等諸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利用掃描裝置對標簽進行掃描讀取時,其利用的原理是物體的顏色是由其反射光的類型決定的,白色區能反射各種波長的可見光,黑色區則能吸收各種波長的可見光,因而,當掃描裝置的光源發出的光在標簽上反射后,反射光照射到掃描裝置內部光電轉換器上,光電轉換器可以根據返回的強弱不同的光信號,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電信號輸出到掃描裝置的放大電路增強信號后,再送往整形電路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最終在顯示屏上顯示掃描到的信息。圖形碼在應用時,通常是將圖形碼打印在標簽紙上,貼到物品上,但在某些場合,例如經常需要清洗、消毒的儀器設備、長期處于液體中工作的儀器設備等等,普通的標簽并不適合這些儀器設備,易使標簽脫落,無法獲取儀器設備的相關信息,對于這類物品一般將圖形碼直接印刷在物品的表面上,而由于有些產品材料表面比較光滑,具有鏡面反射性,采用這種直接印刷的圖形碼在掃描時,光電轉換器接收的光信號不僅來自圖形碼,還有部分來自光滑的材料表面反射的光信號,嚴重影響圖形碼的解碼性能。而在現有技術中,為解決這一問題,通常采用高倍的掃描裝置進行鏡面圖形碼掃描,但該掃描裝置成本高,而且當鏡面反光時,失效的機率較高。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鏡面產品的圖形掃描標簽,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掃描鏡面上設置的圖形碼易失效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鏡面產品的圖形掃描標簽,包括印刷于所述鏡面產品上的圖形碼層,所述圖形碼層上覆蓋有透過率為85%~90%半透明薄膜層,所述半透明薄膜層的覆蓋面積大于所述圖形碼層。可選地,所述圖形碼層為二維碼層。可選地,所述圖形碼層為條形碼層。進一步地,所述半透明薄膜層包括薄膜層和膠著層,所述膠著層位于所述圖形碼層與所述薄膜層之間。進一步地,所述膠著層呈環形且相對位于所述圖形碼層的外周部。進一步地,所述半透明薄膜層為多層,多層所述半透明薄膜層依次疊加覆蓋于所述圖形碼層上。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技術效果是:通過在鏡面產品上的圖形碼層上覆蓋半透明薄膜層,且半透明薄膜層的透過率為85%~90%,以削減鏡面產品于設有圖形碼層區的反光率,使掃描裝置掃描圖形碼層時能夠精確、高效讀取圖形碼層內的信息。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鏡面產品的圖形碼層上覆蓋半透明薄膜層的立體圖。上述附圖所涉及的標號明細如下:掃碼槍10圖形碼層20半透明薄膜層30鏡面產品40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它可能通過第三部件間接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它可能通過第三部件間接連接于另一個元件上。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鏡面產品的圖形掃描標簽,在本實施例中,通過掃碼槍10對圖形碼20進行掃描識別,當然掃碼裝置并不僅限于掃碼槍10,可以為任一帶有掃碼功能的設備。鏡面產品的圖形掃描標簽包括印刷于鏡面產品40上的圖形碼層20,所述圖形碼層20上覆蓋有透過率為85%~90%半透明薄膜層30,半透明薄膜層30的覆蓋面積大于圖形碼層20。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在鏡面產品40上的圖形碼層20上覆蓋半透明薄膜層30,且半透明薄膜層30的透過率為85%~90%,以削減鏡面產品40于設有圖形碼層20區的反光率,使掃描裝置掃描圖形碼層20時能夠精確、高效讀取圖形碼層20內的信息。具體地,圖形碼層20還可為為采用噴涂方式形成于鏡面產品40上的噴涂層,或者圖形碼層20為采用蝕刻方式形成于鏡面產品40上的蝕刻層。可選地,圖形碼層20為二維碼層。可選地,圖形碼層20為條形碼層。請參閱圖1,進一步地,半透明薄膜層30包括薄膜層和膠著層,膠著層位于圖形碼層20與薄膜層之間。具體地,采用卷覆有半透明薄膜層30的貼膜滾筒進行粘貼半透明薄膜層30,轉動貼膜滾筒,并拉出貼膜滾筒上所卷覆的半透明薄膜層30,轉動位于貼膜滾筒使半透明薄膜層30的膠著層貼放于圖形碼層20上,當然,半透明薄膜層30的貼附方式并不僅限于此,可手動貼附,靈活選用貼附方式。具體地,貼膜滾筒上還設有一副滾筒,當貼膜滾筒轉動于圖形碼層20上進行粘貼半透明薄膜層30時,副滾筒滾壓于半透明薄膜層30拉出一側的薄膜層上,以使半透明薄膜層30平整的貼合于圖形碼層20上,通過副滾筒的滾動壓貼薄膜層,使半透明薄膜層30平整貼附于圖形碼層20上,同時提高了粘貼效率。更具體地,于副滾筒外圍套設具有彈性的一套筒,具有彈性的套筒滾壓于薄膜層上,使半透明薄膜層30更加充分地貼附于圖形碼層20上,更加提高半透明薄膜層30貼附的平整性。請參閱圖1,進一步地,膠著面呈環形且相對位于圖形碼層20的外周部。請參閱圖1,進一步地,半透明薄膜層30為多層,多層半透明薄膜層30依次疊加覆蓋于圖形碼層20上,加倍削減鏡面產品40于圖形碼層20處的反光效果。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