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真筆跡電腦手寫技術領域,涉及真筆跡智能終端電磁壓感筆壓感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信息的輸入載體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如何能夠在清晰表述人類所需表述的內容,而又減少因傳統書寫方式對于自然環境太過依賴,而導致生態環境出現的破壞的情況;真筆跡電腦筆或電磁筆(有源的或無源的)的出現減少了我們對傳統紙張的過分依賴,并且能夠達到傳統書寫的效果。
傳統的電磁筆不管是有源或無源的,它的壓感裝置,是靠線圈和磁棒的距離變化,從而達到波段的改變以得到壓感值;由于落筆點的精準度、落筆的力度對于壓感值的影響較大,會導致壓感值出現誤差;因此需要針對此問題提出一種能夠克服傳統電磁筆由于本身機械變化產生誤差的手寫筆或手寫筆壓感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需要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真筆跡智能終端電磁壓感筆壓感裝置。
所述的一種真筆跡智能終端電磁壓感筆壓感裝置,包括:依次安裝的推力桿,具有彈性的第一導電體,絕緣部件,具有彈性的第二導電體以及安裝在第二導電體后端的電信號傳輸部件;
所述電信號傳輸部件包括正負兩極,所述絕緣部件具有貫通所述絕緣部件端面的貫通部分,所述第一導電體和所述第二導電體受到推力后所述第一導電體變形通過所述貫通部分和所述第二導電體接觸并分別與所述電信號傳輸部件的兩極接觸形成通路。
根據本專利背景技術中對現有技術所述,傳統筆的設計是靠線圈和磁棒的距離變化來實現壓感值,由于本身采用的機械設計原理自身就存在一個1-5mm的活動范圍,在書寫小字或畫細線時則會難以控制,由此就會導致壓感值出現誤差以及書寫上的誤差;而本申請通過對接觸面面積的變化從0開始進行連續性調節,使得導通電流也可以形成一個連續性變化,并且通過對接觸面相應的機構進行設計可以使得電流變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決目前書寫小字或畫細線時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問題。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真筆跡智能終端電磁壓感筆壓感裝置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進一步地,所述推力桿在與所述第一導電體接觸一側的一端具有中部高四周低的端部結構。
采用此種結構,使得所述推力桿與所述第一導電體更易接觸,提高了書寫小字或者畫細線時的感應靈敏度。
更進一步地,所述端部結構為曲面。
更進一步地,所述曲面為半圓形曲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電體在與所述第二導電體相對的一側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
由于凹凸部分的存在,大大加強了相應的電流變化的分辨率,使得對于小字或細線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從而解決了相應的傳統筆存在的問題。
更進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由凸起條紋結構和凹陷條紋結構構成或由凸點和凹點結構構成或具有凹凸部分的網格結構。
不同的結構對電流變化敏感度存在差異,但相應的凹凸部分越細密或細小,其造成的電流變化敏感度則越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電體為圓柱型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導電體為圓柱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部件為中部具有通孔的圓形部件。
進一步地,所述電信號傳輸部件包括正極和負極,所述正極或所述負極位于與所述第二導電體對應的中間位置,所述負極或所述正極位于邊緣位置,工作狀態時,所述正極或所述負極與所述第二導電體接觸,所述負極或所述正極與所述第一導電體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電信號傳輸部件后端與檢測對應電信號的電信號裝置聯結。
更進一步地,所述電信號裝置包括電容。
由于上述電流的變化導致后端電容兩端的電信號發生變化,此變化傳遞出去,以形成顯示出的筆跡痕跡。
更進一步地,所述電信號裝置后端聯結信號傳送裝置,所述信號傳送裝置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與接收單元聯結。
所述壓感裝置產生的信號變化傳遞給信號傳送裝置,所述信號傳送裝置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傳遞至接收單元并轉換至接收單元的顯示部件進行顯示。
更進一步地,所述接收單元為電腦或CPU或單片機。
本實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傳統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1中,22是線圈安裝架,23是彈簧,24是橡膠粒子,25是電感磁芯 ,26是筆芯;
圖2中,1為第一導電體,2為第二導電體,3為絕緣部件,4為推力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構思如下,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接觸面面積的變化從0開始進行連續性調節,使得導通電流也可以形成一個連續性變化,并且通過對接觸面相應的機構進行設計可以使得電流變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決目前書寫小字或畫細線時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問題。
下面將參照附圖來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真筆跡智能終端電磁壓感筆壓感裝置,其中圖1傳統筆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22是線圈安裝架,23是彈簧,24是橡膠粒子,25是電感磁芯 ,26是筆芯;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爆炸示意圖。
如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真筆跡智能終端電磁壓感筆壓感裝置,包括:依次安裝的推力桿4,具有彈性的第一導電體1,絕緣部件3,具有彈性的第二導電體2以及安裝在第二導電體2后端的電信號傳輸部件;
所述電信號傳輸部件包括正負兩極,所述絕緣部件3具有貫通所述絕緣部件3端面的貫通部分,所述第一導電體1和所述第二導電體2受到推力后所述第一導電體1變形通過所述貫通部分和所述第二導電體2接觸并分別與所述電信號傳輸部件的兩極接觸形成通路。
根據本專利背景技術中對現有技術所述,傳統筆的設計是靠線圈和磁棒的距離變化來實現壓感值,由于本身采用的機械設計原理自身就存在一個1-5mm的活動范圍,在書寫小字或畫細線時則會難以控制,由此就會導致壓感值出現誤差以及書寫上的誤差;而本申請通過對接觸面面積的變化從0開始進行連續性調節,使得導通電流也可以形成一個連續性變化,并且通過對接觸面相應的機構進行設計可以使得電流變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決目前書寫小字或畫細線時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問題。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真筆跡智能終端電磁壓感筆壓感裝置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推力桿4在與所述第一導電體1接觸一側的一端具有中部高四周低的端部結構。
采用此種結構,使得所述推力桿4與所述第一導電體1更易接觸,提高了書寫小字或者畫細線時的感應靈敏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端部結構為曲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曲面為半圓形曲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導電體1在與所述第二導電體2相對的一側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
由于凹凸部分的存在,大大加強了相應的電流變化的分辨率,使得對于小字或細線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從而解決了相應的傳統筆存在的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由凸起條紋結構和凹陷條紋結構構成或由凸點和凹點結構構成或具有凹凸部分的網格結構。
不同的結構對電流變化敏感度存在差異,但相應的凹凸部分越細密或細小,其造成的電流變化敏感度則越好。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導電體1為圓柱型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導電體2為圓柱形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絕緣部件3為中部具有通孔的圓形部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電信號傳輸部件包括正極和負極,所述正極或所述負極位于與所述第二導電體2對應的中間位置,所述負極或所述正極位于邊緣位置,工作狀態時,所述正極或所述負極與所述第二導電體2接觸,所述負極或所述正極與所述第一導電體1接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電信號傳輸部件后端與檢測對應電信號的電信號裝置聯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電信號裝置包括電容。
由于上述電流的變化導致后端電容兩端的電信號發生變化,此變化傳遞出去,以形成顯示出的筆跡痕跡。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電信號裝置后端聯結信號傳送裝置,所述信號傳送裝置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與接收單元聯結。
所述壓感裝置產生的信號變化傳遞給信號傳送裝置,所述信號傳送裝置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傳遞至接收單元并轉換至接收單元的顯示部件進行顯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接收單元為電腦或CPU或單片機。
任何提及“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等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構件、結構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本說明書各處的該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而且,當結合任何實施例描述具體構件、結構或者特點時,所主張的是,結合其他的實施例實現這樣的構件、結構或者特點均落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范圍之內。
盡管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個示意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是必須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多種其他的改進和實施例,這些改進和實施例將落在本實用新型原理的精神和范圍之內。具體而言,在前述公開、附圖以及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可以在零部件和/或者從屬組合布局的布置方面作出合理的變型和改進,而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除了零部件和/或布局方面的變型和改進,其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