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部件,尤其涉及一種防漏光觸控感測器。
背景技術:
觸控感測器是觸屏手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觸控感測器下端設置LED光源,上端貼導光膜,導光膜上位于LED光源處開設ITO SENSOR避空槽,LED光源產生的光從導光膜截面進光,這樣LED光會從導光膜邊緣及ITO Film散射出來造成漏光,進而影響整機視覺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人針對以上缺點,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防漏光觸控感測器。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防漏光觸控感測器,包括ITO導電層、觸控導電薄膜和導光膜,所述ITO導電層鍍在觸控導電薄膜,所述導光膜貼合在觸控導電薄膜上,所述觸控導電薄膜下側設置一對向兩側照射的LED光源,所述導光膜上位于LED光源上方的位置上開設ITO SENSOR避空槽,所述ITO SENSOR避空槽內貼合遮光膠紙,所述遮光膠紙位于LED光源處開設透光孔,且遮光膠紙的下端延伸到導光膜下方,且遮光膠紙位于導光膜下方的部分的寬度大于ITO SENSOR避空槽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防漏光觸控感測器,在導光膜的ITO SENSOR避空槽內貼合遮光膠紙,所述遮光膠紙使LED光從導光膜的下側進入導光膜,防止導光膜漏光,且遮光膠紙的下端延伸到ITO SENSOR避空槽下側,并且寬度大于ITO SENSOR避空槽,可防止光進入觸控導電薄膜內,解決了觸控感測器漏光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漏光觸控感測器的正視圖。
圖中:1、觸控導電薄膜;2、導光膜;21、ITO SENSOR避空槽;3、LED光源;4、遮光膠紙;41、透光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防漏光觸控感測器,包括ITO導電層、觸控導電薄膜1和導光膜2,ITO導電層鍍在觸控導電薄膜1,導光膜2貼合在觸控導電薄膜1上,觸控導電薄膜1下側設置一對向兩側照射的LED光源3,導光膜2上位于LED光源3上方的位置上開設ITO SENSOR避空槽21,ITO SENSOR避空槽21內貼合遮光膠紙4,遮光膠紙4位于LED光源3處開設透光孔41,且遮光膠紙4的下端延伸到導光膜2下方,且遮光膠紙4位于導光膜2下方的部分的寬度大于ITO SENSOR避空槽21的寬度。
所述防漏光觸控感測器安裝時,先將ITO導電層鍍在觸控導電薄膜1,并在觸控導電薄膜1上貼上導光膜2,并在導光膜2的ITO SENSOR避空槽21內貼上帶透光孔41的遮光膠紙4,最后將觸控感測器安裝到手機內即可。
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