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編譯器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iec61131-3結構化文本編程語言選擇語句編譯優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工業控制領域中,iec61131-3是通用的國際標準,該標準定義了結構化文本st的語法和文法,通常將st語言翻譯為二進制中間指令,然后解釋執行。在st語言中,case選擇語句是使用頻率較高的語句,st語言定義的case語句文法為:
caseexpressionof
case_value1:statementlist1
case_value2:statementlist2
case_valuen:statementlist2
elsestatementlistn+1
endcase;
例如:
casevarof
1:statementlist1;(*var=1執行語句1,*)
2,3:statementlist2;(*var=2或3執行語句2*)
10..20:statementlist3;(*10<=var<=20執行語句3*)
25,30..40:statementlist4;(*var=25或30<=var<=40執行語句5*)
elsestatementlistn+1;(*上述分支條件不滿足,執行該語句*)
endcase;
每個case分支的求值表達式可以是單個常量,可以是通過逗號,并列的多個常量,或通過..表示的范圍。這種文法定義和pascal、c語言的定義存在較大不同,不能直接使用基于跳轉表、查找表的翻譯方法。通常的方法是轉換為if-elseif-else的等價語句,然后進行翻譯。由于工業實時控制領域,對指令的運行效率要求極高,需要對case語句進行優化翻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選擇語句的分支求值表達式在極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常量,故在語義階段,可對求值表達式進行類型分析,當所有分支的求值表達式都是單個常量時,可使用跳轉表的翻譯方法;當存在1個分支的求值表達式是多個常量或常量區間時,根據連接符號(,和..)的功能定義,可在跳轉表中插入短路求值指令,提高執行效率。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高iec61131-3標準的case(選擇)語句執行效率,提供一種選擇語句優化翻譯方法。
為了實現該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對于基于iec61131-3標準的st結構化文本語言的case選擇語句進行編譯,根據case(選擇)語句的各個分支求值表達式類型,采用對應的優化翻譯模式,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當各個分支求值表達式都是單個常量時,采用直接跳轉表翻譯模式;
當至少存在1個分支求值表達式是多個常量或常量區間時,采用短路求值和跳轉表混合的翻譯模式。
進一步地,當case(選擇)語句的各個分支求值表達式都是單個常量值時,基于直接跳轉表翻譯模式的實現步驟為:
a)在翻譯每個分支前,記錄當前分支的指令的行號;
b)記錄當前分支與分支標號的對應關系;
c)在一遍掃描過程中,形成各個分支的執行指令;
d)掃描完畢后,將b步驟中得到的分支與分支標號的對應關系生成跳轉表(跳轉表由跳轉指令及其他指令組成),并將跳轉指令插入到執行指令前面。
進一步地,當存在1個分支求值表達式是多個變量時(即分支表達式存在逗號,或連續2個點號..),將該分支的求值表達式進行短路求值計算,在跳轉表中插入短路求值指令,包括:
a)對于形如“casevarofa,b:”基于逗號并列的求值表達式,形成或序列的短路求值跳轉指令;
b)對于形如“casevarofa..b:”基于區間的求值表達式,形成與序列的
短路求值跳轉指令;
c)對于形如“casevarofa,b,c..d”存在多個逗號的求值表達式,以逗號為間隔,間隔之間形成或序列的短路求值跳轉指令。
讀取st代碼文本,進行詞法、語法、語義分析,針對“caseexpressionof…end_case;”的文法,提取各case選擇語句序列,獲取case選擇語句的各個分支的求值表達式,判斷各個分支求值表達式類型。
case選擇語句翻譯后的指令包括跳轉表和執行指令。
跳轉表中的標號和某個分支的執行指令標號對應;按照case選擇語句分支的順序,進行逐個求值表達式計算和判斷,當條件滿足時跳轉到指定的執行指令處執行。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語義分析階段,判斷case分支的表達式類型,當所有分支為單個常量時,采用直接跳轉表的高效翻譯方法,當存在復合表達式時,轉換為邏輯表達式進行短路求值,在跳轉表中插入短路求值指令,顯著提高了st語言中case語句翻譯后指令序列的執行效率,適用于對實時性要求高的工業控制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case(選擇)語句優化編譯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中case(選擇)語句的跳轉表原理圖;
圖3是本發明中case分支基于短路求值的表達式跳轉表指令示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先定義一套中間指令集,優選地,采用三地址碼方式。例如je為相等跳轉指令,使用示例為jevara,lablex,var表示源變量地址,a為比較變量地址,labelx為跳轉標號值。ge為大于比較指令,le為小于比較指令,and為邏輯與運算指令,or為邏輯或運算指令。
具體實現方式如圖1所示,讀取st代碼文本,進行詞法、語法、語義分析,
針對“caseexpressionof…end_case;”的文法,提取各case語句序列,獲取case分支的求值表達式,判斷各個分支求值表達式類型,當各個分支求值表達式都是單個常量時,采用直接跳轉表翻譯模式;當存在1個分支求值表達式是多個常量或常量區間時,采用短路求值和跳轉表混合的翻譯模式。
case(選擇)語句的跳轉表原理如圖2所示,case語句翻譯后的指令包括跳轉表和執行指令。跳轉表中的標號和某個分支的執行指令標號對應。按照case分支的順序,進行逐個求值表達式計算和判斷,當條件滿足時跳轉到指定的執行語句指令處執行。
在語義分析階段,分析出選擇語句(case)的各個分支都是單個常量值時,可采用高效率的基于直接跳轉表翻譯模式,其實現步驟為:
a)在翻譯每個分支前,記錄當前分支的指令的行號;
b)記錄當前分支與分支標號的對應關系;
c)在一遍掃描過程中,形成各個分支的執行指令;
d)掃描完畢后,將b)步驟中得到的分支與分支標號的對應關系生成跳轉表(跳轉表由跳轉指令及其他指令組成),并將跳轉指令插入到執行指令前面。
優選地,單個變量求值的跳轉表指令范式為:(je,var,a,labelx),其中je為相等跳轉指令,即當變量var的值為a時跳轉到標號為labelx的指令處執行。
在語義分析階段,分析出存在至少1個分支求值表達式是多個常量或常量區間時(即分支表達式存在逗號,或連續2個點號..),將該分支的求值表達式進行短路求值計算,在跳轉表中插入短路求值指令,包括:
a)對于形如“casevarofa,b:”基于逗號并列的求值表達式,形成或序列的短路求值跳轉指令。優選地,2個序列并列的求值的跳轉表指令范式為:
(je,var,a,labelx)
(je,var,b,labelx)
只要有1個條件滿足,就短路求值,直接跳轉。
b)對于形如“casevarofa..b:”基于區間的求值表達式,形成與序列的
短路求值跳轉指令。優選地,基于區間的求值表達式的跳轉表指令范式為:
(ge,temp1,var,a)
(le,temp2,var,b)
(and,temp3,temp1,temp2)
(jz,temp3,labelx)
其中ge為大于指令,le為小于指令,and為邏輯與指令,jz為非0跳轉指令,temp1、temp2、temp3為臨時變量,通過臨時變量緩存中間計算結果。
c)對于形如“casevarofa,b,c..d”存在多個逗號的求值表達式,以逗號為間隔,間隔之間形成或序列的短路求值跳轉指令。優選地,“casea,b,c..d:”模式的等價表達式中間指令輸出算法:
1)根據逗號,進行拆分,獲取匹配判斷子序列seq[n]:abc..d
2)基于短路求值形成計算子序列的指令
intnum=0;//臨時變量個數
intseqlab[n];//各個子序列語句執行入口標簽
initlab(&seqlab,n);//給各個分支分配標簽號
for(i=0;i<n;i++){
2.1)如果seq[i]是單變量,則輸出形如
(je,var,a,seqlabel[i]);
num+=1;
2.2)如果seq[i]是區間表達式,則輸出形如
(ge,temp[num],var,c)
(le,temp[num+1],var,d)
(and,temp[num+2],temp[num],temp[num+1])
(jz,temp[num+2],seqlabel[i]);
num+=3;}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