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的工程造價數據,具體為一種工程造價數據管理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1、工程造價管理在建筑行業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確保工程質量和控制成本的關鍵環節,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工程管理的需求,因此,借助計算機輔助管理,開發工程造價數據管理系統,成為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效率和準確性的重要手段。
2、在進行工程造價的計算中,現有系統往往將數據存儲在孤立的數據庫中,缺乏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和循環影響考慮,這導致在計算工程造價時,無法全面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從而影響造價的準確性,且現有系統多采用靜態計算方式,即根據固定的公式和參數進行計算,無法適應實際工程中參數變化的情況,這導致計算結果與實際工程造價存在較大偏差,此外,現有系統在處理復雜多變的工程造價問題時,缺乏足夠的靈活性,一旦遇到特殊情況以及參數變化,系統往往需要手動調整,增加了工作量和出錯風險,除此之外,現有系統缺乏循環反饋機制,無法根據計算結果進行參數的自動調整和優化,這限制了系統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動態性和優化能力。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程造價數據管理系統及方法,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一種工程造價數據管理方法,具體實現步驟如下:
3、步驟1:利用數據輸入與預處理模塊,在工程數據系統的用戶管理頁面更改輸入有關工程的工程造價數據;
4、步驟2:利用數據管理計算模塊,代入工程造價數據,依次計算輸出工程初步成本cb,工程調整成本tc以及工程最終成本ztc;
5、步驟3:基于工程最終成本ztc,輸出工程造價成本的變化以及工程預計完成的預估結果;
6、步驟4:根據當前工程需求,并利用數據輸入與預處理模塊,修改更換有關工程的工程造價數據,直至達到當前工程需求;
7、步驟5:利用數據存儲與查詢模塊,存儲與查詢每一次輸入和計算輸出的工程造價數據。
8、本發明還提供如下一種工程造價數據管理系統,包括:
9、數據管理計算模塊,用于代入工程造價數據,依次計算輸出工程初步成本cb,工程調整成本tc以及工程最終成本ztc;
10、數據輸入與預處理模塊,用于修改更換有關工程的工程造價數據,直至達到當前工程需求;
11、數據存儲與查詢模塊,用于存儲與查詢每一次輸入和計算輸出的工程造價數據;
12、其中,所述數據管理計算模塊包括確定工程初步成本單元,確定工程調整成本單元以及確定工程最終調整成本單元;
13、當前工程需求包括工程造價以及工程完成年限的進度。
14、可選的,所述數據輸入與預處理模塊所用到的設備包括有計算機設備的輸入設備、路由器、交換機;
15、所述數據管理計算模塊所用到的設備包括有計算機設備的服務器和客戶端計算機,用于運行工程數據系統以及計算分析工程造價數據;
16、所述數據存儲與查詢模塊所用到的設備包括計算機設備的存儲設備。
17、可選的,所述確定工程初步成本單元的計算公式如下:
18、
19、zj=(cbfrist-yc)/n;
20、yc=cbfrist×cl;
21、其中:
22、cb為工程初步成本;
23、d為材料噸數;
24、dj1為每噸材料單價;
25、m為工程面積;
26、mj1為每平方米造價;
27、zj為折舊費用;
28、cbfrist為工程第一次初步成本,cbfrist反映當前工程投入建設施工進行造價計算并輸出的第一次工程初步成本cb;
29、yc為預計殘值;
30、cl為殘值率;
31、n為使用年限。
32、可選的,所述工程數據系統的數據管理根據使用年限n的變化,產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tpl的計算公式如下:
33、
34、m為工程已發生年限,m反映當前工程已進行并截至當前已發生的年限周期;
35、tpli為第i年通貨膨脹率,反映工程已發生年限m之內已計算輸出的通貨膨脹率tpl;
36、基于所述通貨膨脹率tpl,每噸材料單價dj1和每平方米造價mj1在通貨膨脹情況下的調整計算公式如下:
37、dj2=dj1+dj1×tpl;
38、mj2=mj1-mj1×tpl。
39、可選的,所述確定工程調整成本單元的計算公式如下:
40、
41、其中:
42、tc為工程調整成本;
43、dj2為調整后每噸材料單價;
44、mj2為調整后每平方米造價。
45、可選的,所述確定工程最終調整成本單元的計算公式如下:
46、
47、其中:
48、ztc為工程最終成本;
49、qcz為其他費用百分比;
50、qzj為其他折舊費用;
51、qn為額外使用年限,qn反映使用年限n之外的額外年限周期;
52、f為材料浪費系數;
53、n為項目總數,n反映n+qn年限之和同等年限且已結束的施工工程項目總數量;
54、fi為第i個項目材料浪費系數。
55、可選的,所述其他費用的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56、qc=ztcold×g+sj×sl;
57、qc為其他費用成本;
58、ztcold為前一次工程最終成本;
59、g為管理費費率;
60、sj為應稅金額;
61、sl為稅率;
62、所述其他費用百分比qcz的計算公式如下:
63、qcz=qc/ztcold;
64、所述其他折舊費用qzj的計算公式如下:
65、qzj=qcfrist×zj×(qn/n);
66、qcfrist為工程第一次其他費用成本,qcfrist反映當前工程投入建設施工進行造價計算輸出的第一次其他費用成本qc。
67、可選的,基于所述工程最終成本ztc的管理分析如下:
68、若工程最終成本ztc相較于前一次工程最終成本ztcold有所提升,則認為其他折舊費用qzj增加,使用年限n減少,工程造價提升,工程提前完成;
69、若工程最終成本ztc相較于前一次工程最終成本ztcold有所下降,則認為其他折舊費用qzj減少,額外使用年限qn增加,工程造價降低,工程延期完成。
7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71、一、本發明的確定工程初步成本單元,確定工程調整成本單元以及確定工程最終調整成本單元通過參數之間的關聯和循環影響,實現了數據之間的緊密聯系,具體來說,既在工程調整成本tc以及工程最終成本ztc的計算中引入輸出工程初步成本cb與工程調整成本tc的結果值和相關計算參數,又在計算中引入第一次以及前一次工程造價的歷史數據,這確保了工程造價數據在系統中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避免了數據孤立性的問題。
72、二、本發明的確定工程初步成本單元,確定工程調整成本單元以及確定工程最終調整成本單元支持動態計算,能夠根據參數的變化實時更新計算結果,包括通貨膨脹、其他折舊和額外使用的年限,這提高了工程數據系統對實際工程造價變化的適應性,確保了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且工程數據系統能夠處理復雜多變的工程造價問題,通過調整參數和公式,靈活地應對各種特殊情況,降低了工作量和出錯風險。
73、三、本發明通過確定工程初步成本單元,確定工程調整成本單元以及確定工程最終調整成本單元實現了循環反饋機制,使得工程數據系統能夠根據計算結果進行參數的自動調整和優化,這提高了工程數據系統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動態性和優化能力,確保了工程造價的持續優化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