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數字化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
背景技術:
1、在現代建筑行業中,數字化技術越來越普及。目前,對于建材定制化(例如:疊合板的定制化)中,仍然需要采購方先將設計好的圖紙發送至生產方,再由生產方進行生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在前期溝通的過程中耗費大量時間,采購方有時還需要派遣專員到生產方進行現場溝通和監督,以確保建材生產的精確推進,這導致雙方的溝通成本非常高,而且容易影響產品交付的及時性。
2、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能夠有效地提高材料采購方和疊合板生產方之間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并能夠幫助疊合板生產方縮短生產準備時間,有效地提高了產品交付的時效性。
2、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3、一種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包括:第一客戶端、數據中心和第二客戶端。第一客戶端和第二客戶端二者與數據中心之間均通過web網絡通訊連接。
4、第一客戶端用于上傳疊合板布置圖,以獲取疊合板布置數據并將疊合板布置數據發送至數據中心。
5、數據中心用于根據疊合板布置數據構建疊合板bim三維模型,并根據疊合板bim三維模型確定疊合板混凝土需求量數據和鋼筋需求量數據。數據中心還用于將疊合板bim三維模型、混凝土需求量數據和鋼筋需求量數據發送至第二客戶端。
6、其中,第一客戶端供材料采購方使用,第二客戶端供疊合板生產方使用。
7、進一步的,疊合板布置數據包括:特征碼序列。
8、第一客戶端在獲取特征碼序列時,執行識別流程。識別流程包括如下步驟:
9、s1、將疊合板布置圖置入一參考平面,并在參考平面內隨機生成一基準點。
10、s2、確定疊合板布置圖中疊合板對應的各個矩形區域,并選取一矩形區域作為識別對象。
11、s3、在識別對象的邊界上設置一動點,并在動點和基準點之間構建連線。在動點沿識別對象的邊界單向運動的過程中,動點每運動單位距離時,以及動點到達識別對象的每一角時,記錄連線的長度值和角度值。直至動點沿識別對象的邊界運動完一周。
12、s4、將距離識別對象最近的另一矩形區域作為新的識別對象,并重復執行s3,直至遍歷全部的矩形區域。
13、s5、創建特征碼序列,特征碼序列包含若干按序排列的特征碼單元。將屬于同一根連線的長度值和角度值保存于同一個特征碼單元,并按長度值和角度值的生成順序按序依次保存至各個特征碼單元當中。
14、進一步的,數據中心根據疊合板布置數據構建疊合板bim三維模型時,包括如下步驟:
15、d1、構建草圖平面,在草圖平面內隨機生成一參考點,將參考點作為與基準點相對應的點。
16、d2、在特征碼序列中,按特征碼單元的先后排列順序依次提取長度值和角度值,并根據參考點、長度值和角度值在草圖平面內確定出與動點的運動位置相對應的各個位置點,并根據位置點構建與各個矩形區域相對應的疊合板草圖。
17、d3、根據疊合板草圖構建疊合板bim三維模型。
18、進一步的,基準點位于疊合板布置圖的范圍之外。
19、進一步的,在識別對象的邊界上設置動點時,動點的起始位置為識別對象的邊界的一角。
20、進一步的,第一客戶端還用于根據特征碼序列確定矩形區域之間是否存在邊界部分重合的情形。若存在,則將對應的兩個矩形區域標記為貼合關系,否則標記為間隔關系。
21、第一客戶端還用于將矩形區域之間的貼合關系和間隔關系向材料采購方進行核實,若核實無誤,則將疊合板布置數據發送至數據中心。
22、進一步的,第一客戶端還用于將識別得到的各個矩形區域向材料采購方進行核實,若核實無誤,則將疊合板布置數據發送至數據中心。
23、進一步的,第一客戶端還用于保存特征碼序列。數據中心還用于將特征碼序列發送至第二客戶端,以供疊合板生產方通過特征碼序列確定與材料采購方之間的匹配關系。
24、進一步的,第一客戶端還用于根據單位距離的具體數值和特征碼序列的長度確定疊合板吊裝工作量。
25、第一客戶端保存有參考閾值,當疊合板吊裝工作量大于參考閾值時,向材料采購方發出提示。
26、進一步的,在d2中,數據中心在確定各個位置點時,若相鄰兩位置點之間的間距大于單位距離,則發出數據錯誤提示。
27、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
28、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通過設置數據中心,將疊合板bim三維模型和構建、混凝土需求量數據和鋼筋需求量數據的確認工作軍轉移到了數據中心,能夠降低材料采購方和疊合板生產方的工作量,使材料采購方可以專注于方案設計,使疊合板生產方可以專注于產品生產。數據中心由專門的供應商負責維護,實現專人專事,可以有效地提高采購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29、總體而言,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能夠有效地提高材料采購方和疊合板生產方之間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并能夠幫助疊合板生產方縮短生產準備時間,有效地提高了產品交付的時效性。
1.一種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客戶端、數據中心和第二客戶端;所述第一客戶端和所述第二客戶端二者與所述數據中心之間均通過web網絡通訊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疊合板布置數據包括:特征碼序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中心根據所述疊合板布置數據構建疊合板bim三維模型時,包括如下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點位于所述疊合板布置圖的范圍之外。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識別對象的邊界上設置所述動點時,所述動點的起始位置為所述識別對象的邊界的一角。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戶端還用于根據所述特征碼序列確定所述矩形區域之間是否存在邊界部分重合的情形;若存在,則將對應的兩個所述矩形區域標記為貼合關系,否則標記為間隔關系;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戶端還用于將識別得到的各個所述矩形區域向所述材料采購方進行核實,若核實無誤,則將所述疊合板布置數據發送至所述數據中心。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戶端還用于保存所述特征碼序列;所述數據中心還用于將所述特征碼序列發送至所述第二客戶端,以供所述疊合板生產方通過所述特征碼序列確定與所述材料采購方之間的匹配關系。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戶端還用于根據所述單位距離的具體數值和所述特征碼序列的長度確定疊合板吊裝工作量;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web和bim的裝配式疊合板工程方案生成系統,其特征在于,在d2中,所述數據中心在確定各個所述位置點時,若相鄰兩所述位置點之間的間距大于所述單位距離,則發出數據錯誤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