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計算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存儲介質即程序產品。
背景技術:
1、現有技術中,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input?output?system,bios)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存放于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nvram),在bios帶外刷新版本的場景,通過每一次開機時從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managementcontroller,bmc)獲取存儲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基于獲取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進行配置,但在不需要保留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的場景,獲取操作會延長開機時長。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數據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存儲介質及程序產品,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以上技術問題。
2、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應用于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所述方法包括:
3、啟動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響應于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得的第一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將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和第二標識符發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器;
4、再次啟動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響應于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得的第二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5、基于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配置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6、上述方案中,所述配置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7、向基板管理控制器發送第三標識符;
8、所述第三標識符用于表征保留第一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或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9、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10、響應于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得的第一標識符表征不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向基板管理控制器發送第二標識符;
11、所述第二標識符用于表征保留第一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
12、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13、響應于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得的第二標識符表征不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基于第一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配置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14、上述方案中,所述將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和第二標識符發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器,包括:
15、調用第一接口獲取第一存儲器中存儲的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對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數據;
16、確定第二標識符的值為第一預設值;所述第二標識符的值為第一預設值時,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所述第二標識符的值為第二預設值時表征保留第一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
17、以所述第一加密數據作為數據頭,以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作為數據體,所述數據頭和數據體構成第二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
18、將所述第二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和第二標識符發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器。
19、上述方案中,所述對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數據,包括:
20、基于算法函數對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的版本、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和第一字符串進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數據。
21、上述方案中,所述響應于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得的第二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包括:
22、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取第二標識;
23、響應于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得的第二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第一加密數據;
24、基于第一加密數據和第二加密數據的第一比較結果,確認是否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25、其中,所述第二加密數據基于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當前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獲得。
26、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第一加密數據和第二加密數據的第一比較結果,確認是否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包括:
27、響應于第一加密數據和第二加密數據相同,則繼續啟動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28、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第一加密數據和第二加密數據的第一比較結果,確認是否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包括以下之一:
29、響應于第一加密數據和第二加密數據不同,但版本相同,則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30、響應于第一加密數據和第二加密數據不同,且版本不同,則對比當前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對應的項目和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對應的項目,獲得第二比較結果;
31、響應于第二比較結果表征第一項目存在于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但不存在于當前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向基板管理控制器發送第一告警信息;
32、響應于第二比較結果包括當前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對應的項目和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對應的項目相同,或者當前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對應的項目大于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對應的項目,則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33、將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寫入所述第一存儲器。
34、根據本公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處理方法,應用于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35、響應于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啟動,向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發送第一標識符;
36、響應于所述第一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接收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傳輸的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和第二標識符,并將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存儲至第二存儲器中;
37、響應于基板輸入輸出系統再次啟動,則向所述基板輸入輸出系統發送第二標識符;
38、響應于所述第二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向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發送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39、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用于配置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40、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41、接收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發送的第三標識符;
42、所述第三標識符用于表征保留第一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或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43、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傳輸的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和第二標識符,包括:
44、接收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傳輸發送的以第一加密數據作為數據頭、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作為數據體的第二原始設備制造商參數;
45、接收第二標識符。
46、上述方案中,所述向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發送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包括:
47、發送第一加密數據;
48、響應于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數據確認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發送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49、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密數據用于與第二加密數據進行比較得到第一比較結果;
50、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用于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確認是否獲取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51、根據本公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包括:
52、啟動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基板管理控制器向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發送第一標識符;
53、響應于所述第一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將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和第二標識符發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器;
54、再次啟動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基板管理控制器向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發送第二標識符;
55、響應于所述第二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
56、基于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配置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57、根據本公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58、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
59、與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通信連接的存儲器;其中,
60、所述存儲器存儲有可被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使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能夠執行本公開所述的方法。
61、根據本公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存儲有計算機指令的非瞬時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指令用于使所述計算機執行本公開所述的方法。
62、根據本公開的第流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在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本公開所述的方法。
63、本公開提供的數據處理方法,通過啟動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響應于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得的第一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將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和第二標識符發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器;再次啟動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響應于從基板管理控制器獲得的第二標識符表征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則從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獲得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基于所述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配置所述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在bios每一次啟動后從bmc獲取的標識符確定是否保留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若保留,則將bios當前的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存儲至bmc,以便下一次啟動時基于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進行配置;若不保留,則直接基于默認的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進行bios配置;如此,通過增加獲取標識符步驟縮小在直接基于默認的目標設備制造商參數進行bios配置場景中的開機時間。
64、應當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內容并非旨在標識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關鍵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開的范圍。本公開的其它特征將通過以下的說明書而變得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