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搖床式硬幣清點設備。
背景技術:
如今網絡上經常會報道某銀行迎來數噸硬幣的客戶前來存款,銀行因清點硬幣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某地4S店買車用硬幣付款,工作人員清點也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等等問題。目前,市場上雖然已經出現了一些硬幣分揀及清點的設備,但或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專利公告號為CN201520755183.8所披露的硬幣分揀裝置,每次只能一個一個分揀,適合數量少的投幣環境,不利于大規模的分揀與清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搖床式硬幣清點設備,該硬幣清點設備,結構,能夠同時分類多個硬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搖床式硬幣清點設備,它包括支架;分揀裝置,連接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分揀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搖床裝置,連接于所述支架上用于輸送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至所述分揀裝置;以及硬幣收集裝置,置于分揀裝置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分揀裝置分揀出的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其結構包括支架;分揀裝置,連接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分揀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搖床裝置,連接于所述支架上用于輸送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至所述分揀裝置;以及硬幣收集裝置,置于分揀裝置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分揀裝置分揀出的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基于上述相關結構的設置,通過采用搖床裝置,能夠將多個硬幣輸出至分揀裝置進行分別,通過分揀裝置,分揀出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再輸送到硬幣收集裝置中,整個裝置的結構相對簡單,實現同時分類多個硬幣。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支架包括前橫梁、后橫梁、左橫梁、右橫梁、第一前豎直立柱、第二前豎直立柱、第一后豎直立柱和第二后豎直立柱;所述左橫梁和右橫梁呈左右間隔設置,所述前橫梁置于左橫梁和右橫梁的前側且與左橫梁和右橫梁相連,所述后橫梁置于左橫梁和右橫梁的后側且與左橫梁和右橫梁相連。采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展示了支架的具體結構,結構簡單,造價成本低,便于實現。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搖床裝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左橫梁和右橫梁之間的前后設置的前橫桿和后橫桿、間隔地設于前橫桿上可沿前橫桿的軸線轉動的前擺臂、間隔地設于后橫桿上可沿后橫桿的軸線轉動的后擺臂、設于間隔的前擺臂和間隔的后擺臂之間可前后擺動的搖床、用于驅動搖床前后擺動直至輸送出大、中和小硬幣至分揀裝置的驅動機構。采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展示了搖床裝置的具體結構,搖床裝置的結構簡單,有助于整個搖床裝置的穩定運行。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連接在電機輸出軸上的偏心輪和連接偏心輪和搖床的連桿。采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展示了具體的驅動機構的結構,結構簡單,運行穩定。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分揀裝置包括由搖床向著硬幣收集裝置傾斜設置的斜面通道板、若干個間隔地開設于斜面通道板的供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通過的斜面通道和置于所述斜面通道上的蓋板;斜面通道的一端呈封閉狀,另一端具有沿著斜面通道板延伸供大、中和小硬幣進入的入口;每個所述斜面通道板上設有依次間隔分布且與斜面通道連通的大通孔、中通孔以及小通孔,所述大通孔的直徑與大硬幣的直徑相當,所述中通孔的直徑與中硬幣的直徑相當,所述小通孔的直徑與小硬幣的直徑相當。采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分揀裝置的具體結構,通過設置多條專用的斜面通道,并且依次設置大通孔、中通孔以及小通孔,實現依次輸送出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實現分揀的目的。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斜面通道的傾斜角度相對于水平面呈8-10度。采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致使斜面通道更適合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通過,提高分揀效率。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斜面通道的斜面與蓋板之間的間隙的豎直高度為2-2.5mm。采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保證斜面通道中供硬幣依次通過,避免出現硬幣出現重疊,卡住斜面通道。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硬幣收集裝置包括置于所述大通孔下方的第一收集盒、置于所述中通孔下方的第二收集盒和置于所述小通孔下方的第三收集盒。采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展示了硬幣收集裝置的具體結構,結構簡單,造價成本低。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斜面通道板的前端具有接收搖床輸送出的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的接收斜面,所述接收斜面的左右兩側具有用于導引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至斜面通道板的入口的第一導引塊,所述第一導引塊具有由接收斜面的側部向著入口延伸的弧形導引部,所述接收斜面上相鄰的斜面通道之間設有第二導引塊,所述第二導引塊左右兩側具有向著入口延伸的導引側部。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第一收集盒的底部在大通孔的中軸線的方向上設有用于記錄進入至第一收集盒中的大硬幣的數量的第一光電傳感器;所述第二收集盒的底部在中通孔的中軸線的方向上設有用于記錄進入至第二收集盒中的中硬幣的數量的第二光電傳感器;所述第三收集盒的底部在小通孔的中軸線的方向上設有用于記錄進入至第三收集盒中的小硬幣的數量的第三光電傳感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斜面通道板與蓋板安裝在一起后的剖面圖。
圖5是圖4的斜面通道板與蓋板安裝在一起后的剖面圖放大圖。
圖中所示:1、支架;101、前橫梁;102、后橫梁;103、左橫梁;104、右橫梁;105、第一前豎直立柱;106、第二前豎直立柱;107、第一后豎直立柱;108、第二后豎直立柱;2、分揀裝置;201、斜面通道板、202、斜面通道;203、蓋板;204、接收斜面;205、第一導引塊;2051、弧形導引部;206、第二導引塊;2061、導引側部;207、入口;3、搖床裝置;301、前橫桿;302、后橫桿;303、前擺臂;304、后擺臂;305、搖床;4、硬幣收集裝置;501、電機;502、偏心輪;503、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搖床式硬幣清點設備,它包括支架1;分揀裝置2,連接于所述支架1上用于分揀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搖床裝置3,連接于所述支架1上用于輸送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至所述分揀裝置2;以及硬幣收集裝置4,置于分揀裝置2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分揀裝置2分揀出的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這里的大硬幣是指厚度為1.85mm,直徑為25mm的1元硬幣,中硬幣是指厚度為1.65mm,直徑為20.5mm的0.5元硬幣,小硬幣是指厚度為1.67mm,直徑為19mm的0.1元硬幣,其中,若單獨出現的硬幣則是對1元硬幣、0.5元硬幣以及0.1元硬幣的泛指。
所述支架1包括前橫梁101、后橫梁102、左橫梁103、右橫梁104、第一前豎直立柱105、第二前豎直立柱106、第一后豎直立柱107和第二后豎直立柱108;所述左橫梁103和右橫梁104呈左右間隔設置,所述前橫梁101置于左橫梁103和右橫梁104的前側且與左橫梁103和右橫梁104相連,所述后橫梁102置于左橫梁103和右橫梁104的后側且與左橫梁103和右橫梁104相連。
所述搖床裝置3包括固定于所述左橫梁103和右橫梁104之間的前后設置的前橫桿301和后橫桿302、間隔地設于前橫桿301上可沿前橫桿301的軸線轉動的前擺臂303、間隔地設于后橫桿302上可沿后橫桿302的軸線轉動的后擺臂304、設于間隔的前擺臂303和間隔的后擺臂304之間可前后擺動的搖床305、用于驅動搖床305前后擺動直至輸送出大、中和小硬幣至分揀裝置2的驅動機構。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501、連接在電機501輸出軸上的偏心輪502和連接偏心輪502和搖床305的連桿503。
所述分揀裝置2包括由搖床305向著硬幣收集裝置4傾斜設置的斜面通道板201、若干個間隔地開設于斜面通道板201的供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通過的斜面通道202和置于所述斜面通道202上的蓋板203;斜面通道202的一端呈封閉狀,另一端具有沿著斜面通道板201延伸供大、中和小硬幣進入的入口207;每個所述斜面通道板201上設有依次間隔分布且與斜面通道202連通的大通孔2011、中通孔2012以及小通孔2013,所述大通孔2011的直徑與大硬幣的直徑相當,所述中通孔2012的直徑與中硬幣的直徑相當,所述小通孔2013的直徑與小硬幣的直徑相當,所述斜面通道202的傾斜角度相對于水平面呈8-10度,如附圖4中的A所示,A角度=8-10,所述斜面通道202的斜面與蓋板203之間的間隙的豎直高度為2-2.5mm,如附圖4中的d所示,d=2-2.5mm,所述硬幣收集裝置4包括置于所述大通孔2011下方的第一收集盒401、置于所述中通孔2012下方的第二收集盒402和置于所述小通孔2013下方的第三收集盒403。
所述斜面通道板201的前端具有接收搖床305輸送出的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的接收斜面204,所述接收斜面204的左右兩側具有用于導引大硬幣、中硬幣和小硬幣至斜面通道板201的入口207的第一導引塊205,所述第一導引塊205具有由接收斜面204的側部向著入口207延伸的弧形導引部2051,所述接收斜面204上相鄰的斜面通道202之間設有第二導引塊206,所述第二導引塊206左右兩側具有向著入口207延伸的導引側部2061。
所述第一收集盒401的底部在大通孔2011的中軸線的方向上設有用于記錄進入至第一收集盒401中的大硬幣的數量的第一光電傳感器601;所述第二收集盒402的底部在中通孔2012的中軸線的方向上設有用于記錄進入至第二收集盒402中的中硬幣的數量的第二光電傳感器602;所述第三收集盒403的底部在小通孔2013的中軸線的方向上設有用于記錄進入至第三收集盒403中的小硬幣的數量的第三光電傳感器603。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