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扭力警示手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扭力手工具,特別;t涉及一種扭力警示手工具。
背景技術:
按,螺固件是用于鎖固物件之用,各式機械都依賴其鎖固力道支撐本 體的運作,小至手上系的腕表、墻上立的掛鐘,其鐘表內細微且精密的零 組件就是靠著螺固件鎖設,才能精準地正常運作,造就了瑞士人引以為傲
的精細鐘表工業;大至奔馳于賽場上的跑車,其引擎外殼、汽缸、離合器 上,都有著螺固件承受著呼嘯的轟隆聲中強大的引擎轉速,穩固的維護著 引擎機體運作,然而,螺固件加諸于機械的鎖固力道,絕不可能一概而論,或 是有失精準,若是以鎖固引擎的力道施于鐘表上,那么鐘表內的細小零件 都得損壞,瑞士的驕傲也將成為夢幻泡影;若是以鎖固鐘表的力道施于引 擎上,那么引擎準在高速運轉中解體報廢,賽道頓時成了布滿跑車殘骸的 災難現場,所以可以了解,螺固件鎖固機械的力道需由扭力手工具嚴格控 制,絕不容有絲毫的偏差。
故現有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45712號專利"極限扭力起子"、中國 臺灣專利證號第M 2 8 6 0 9 2號"可調整式扭力扳手",其技術概略不脫 以下原理手工具握持部中設置一用于具有上齒塊與下齒塊相嚙合而成的 卡掣件,借該卡掣件迫緊或松離于彈性件,利用壓縮該彈性件簧距所產生 的張力設定手工具扳動扭力的大小,如此手工具便可依照欲鎖固機械結構 強度需求的差異,設定扭力扳鎖螺固件以提供適當的鎖固力道,然而,現有 技術雖然具有可調整扭力的特點,但經本發明的發明人深入分析后發現,現 有的結構設計仍有著下列缺失
1.現有扭力手工具本是利用上齒塊與下齒塊跳位空轉的設計,當扳 動達到扭力的上限,扳動頭會因齒塊跳位影響使扳動頭略為偏轉,故一般 大都由扳動頭偏轉或卡掣件跳位產生的些微震動判斷扭力已到達默認值而 停止操作,但由于偏轉與震動的情況并不明顯,而且工作者多帶有手套維 護工作安全,或者剛好身處照明較差的施作環境,在手部觸感不敏銳與視 線不佳的影響,時常發生無法察覺扭力手工具已達到扭力上限,仍繼續施 力操作,造成該卡掣件的上齒塊與下齒塊持續跳位空轉,并連續碰擊迫抵 于上的彈性件,若長期重復這樣的情形,則上齒塊與下齒塊間的齒紋容易 因跳位轉動而磨損,或者是彈性件久經碰擊而于產生偏移現象,當此二控制扭力值的結構在配合組設上出現損傷脫誤的問題時,則會造成扭力值設定 的誤差,嚴重影響扳鎖螺固件力道的精確性。
2.雖然現有扭力手工具有具聲響式訊號者,是利用一響輪于扭力達
到設定上限,卡掣件開始空轉時發出聲響以提出警訊,但是此種結構設計 并無法因應各種施作環境的限制,舉例來說,在充滿金屬材料削切嘯音、鋼 板碰撞組裝轟鳴的汽車裝修廠中,扭力手工具那細小的警訊聲響便有如蚊 蚋叫般難以令人注意,更無法達到提醒的效果。 '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扭力手工具仍有著不具扭力警示功效,易導致 本體結構損壞的嚴重缺失,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 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 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 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扭力警示 手工具,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扭力手工具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 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 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扭力警示手工具,能夠改進一般現 有的扭力手工具,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過反復 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扭力手工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 新型結構的扭力警示手工具,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改善現有扭力手 工具不具扭力警示功效,易導致本體結構損壞的嚴重缺失,非常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 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扭力警示手工具,其本體是包括一驅動部、 一握持部以及
一扭力警示單元,其中該驅動部一端是設置一卡掣件,該驅動部是套設 一彈性件于卡掣件上;該握持部內部設置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可容置驅動 部的卡掣件與彈性件,且該握持部表面設置一穿孔;該扭力警示單元是包括 一感應開關與警示件,該感應開關是設置于握持部容置槽上,該警示件則設 置于握持部的穿孔中,該感應開關與警示件間具電路相連通,該感應開關受 卡掣件碰觸時可開啟警示件發出閃光。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 步實現。
前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中所述的本體可為一扭力起子或扭力扳手。 前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中所述的卡掣件是包括一上齒塊以及一下 齒塊,該上齒塊與下齒塊皆具有跳位轉動的功能。前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中所述的握持部上可設置一閉合部,借該閉
合部封設握持部的容置槽。
前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中所述的警示件為一發光二極管或燈泡。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經由以上可知,為
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扭力警示手工具,其本體是包括一驅
動部、 一握持部以及一扭力警示單元,其中
該驅動部一端形成一卡掣件,該卡掣件是由一上齒塊與一下齒塊相嚙 合而成,該上齒塊與下齒塊兩者皆具有雙向跳位轉動功能,又該驅動部是 套設一彈性件于卡掣件上;
該握持部剖設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可容置驅動部的卡掣件與彈性件以 及扭力警示單元,該握持部表面設置一穿孔,并于該握持部開口封設一閉
合部;
該扭力警示單元是包括一感應開關與一警示件,該感應開關與警示件 之間具有電路連通關系,該感應開關是設置于握持部的容置槽,該警示件 則設置于握持部的穿孔中;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扭力警示手工具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 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特征在于當扭力手工具扳動力道達到扭力默認值的上 限時,卡掣件的上齒塊與下齒塊脫離嚙合狀態,進而產生跳位轉動,當上齒 塊向上跳位時,則會碰觸感應開關,而感應開關便開啟與警示件的電路連 通關系,故警示件便可閃出具有警告效果的光芒,故能提醒工作者停止扳 動扭力手工具,避免強行扳轉扭力手工具造成內部結構損壞,或者不當鎖 設螺固件的問 生。
綜上所述,本發明旨在揭示一種扭力警示手工具,其本體是包括一驅 動部、 一握持部以及一扭力警示單元,其中:該驅動部一端形成一""i^掣件,該卡 掣件是由具有雙向跳位轉動功能的上齒塊與下齒塊相嚙合而成,該卡掣件上 是套設有一彈性件;該握持部剖設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可卡掣件、彈性件以及 扭力警示單元,該握持部表面設置一穿孔,并于該握持部開口封設一閉合 部;該扭力警示單元是包括一感應開關與一警示件,兩者之間具有電路連 通關系,該感應開關是設置于握持部的容置槽,該警示件則設置于握持部 的穿孔中;當扭力手工具扳動力道達到扭力默認值的上限時,上齒塊與下 齒塊便會產生跳位轉動,當上齒塊向上跳位時,則會碰觸感應開關,而感 應開關便與警示件的電路連通開啟扭力警示單元,提醒工作者停止扳動扭 力手工具,避免強行扳轉扭力手工具造成內部結構損壞,或者不當鎖設螺 固件的問題發生。本發明具有上述諸多優點及實用價值,其不論在裝置結 構或功能上皆有較大改進,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扭力手工具具有增進的突出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并 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 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 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 細i兌明io下。
圖1為本發明扭力
圖2為本發明扭力 圖3為本發明扭力 圖4為本發明扭力 圖5為本發明第二 圖6為本發明第二 1 :本體
1 l:卡掣件 112:下齒塊
2 0:握持部 2 2 :穿孔
2 4:蓋體
3 1 :感應開關 3 3 :電池
警示手工具的外觀立體分解圖。 警示手工具的外觀立體圖。 警示手工具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警示手工具的操作狀態剖面示意圖。
實施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實施例的操作狀態剖面示意圖。 1 0:驅動部 1 1 l:上齒塊
1 2 :彈性件
2 1 :容置槽
2 3 :閉合部
3 0:扭力警示單元 3 2 :警示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 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具 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扭力警示手工具,本申請案所采用的實施例是以扭 力起子為藍本,關于詳細組件與結構,請參閱圖l與圖2所示,其本體l 是包括一驅動部l 0、 一握持部2 0以及一扭力警示單元3 0,其中
該驅動部10 —端為起子頭,并在驅動部1 0末端形成一卡掣件1 l,該 卡掣件l l是由一上齒塊l 1 l與一下齒塊l 1 2相嚙合而成,該上齒塊 1 1 l與下齒塊l 1 2兩者皆具有雙向跳位轉動功能,又該驅動部l 0是 套設一彈性件1 2于卡掣件1 1上;
該握持部2 O是在扳動作業時盈握施力之用,其與驅動部1 0相接處 剖設一容置槽2 1 ,該容置槽2 1可容置驅動部1 0的卡掣件1 1與彈性件l 2以及扭力警示單元3 0,該握持部2 0表面設置一可連通容置槽2 l的穿孔2 2,并于該握持部2 0開口封設一關閉容置槽2 l的閉合部2 3,借該閉合部2 3與卡掣件1 l對彈性件l 2的迫抵作用達到扭力調整
的效果,該握持部2 0表面另設置有一蓋體2 4;
該扭力警示單元3 0是包括一感應開關3 1、 一警示件3 2與一電池 3 3,該感應開關3 l與警示件3 2之間具有電路相連通,并借由電池3 3
提供兩者電力來源,該感應開關3 l是設置于握持部2 0的容置槽2 l,并
且位于于卡掣件l l的上齒塊l 1 l一側,該警示件3 2為一燈泡或者發 光二極管,該警示件3 2設置于握持部2 0的穿孔2 2中,該電池3 3則 容設于握持部2 0內,該電池3 3表面是以蓋體2 4覆蓋;
關于本發明的結構功效,請參閱圖3與圖4所示,扭力起子在調整彈 性件l 2簧距至一扭力默認值后,便可用于扳鎖螺固件,當螺固件的鎖固 力道達到扭力默認值的上限時,彈性件l 2將會解除對卡掣件1 l的迫抵 狀態,使得卡掣件l l的上齒塊l 1 l不再與下齒塊l 1 2嚙合,進而產 生跳位轉動的現象,當上齒塊l 1 l向上跳位時,則會碰觸設置于上齒^ 11l上方的感應開關31,而感應開關31受到觸及便會串起與警示件 3 2的電路連通關系,故警示件3 2便可閃出具有警告效果的光芒提醒工 作者扭力手工具已達到扭力默認值,且由于上齒塊l 1 l與下齒塊l 1 2 的齒紋不斷交互跳位轉動,上齒塊l 1 1將重復^5並觸感應開關3 l,感應開 關3 1與警示件3 2的連通電路便會斷續狀連通,而警示件3 2便呈現乎 明乎暗的閃爍狀態,即便工作者因手套保護而手感較差不容易察覺跳位震 動,或者身處視線不佳、雜音叢生的施作環境中,扭力手工具的警示效果 仍然十分醒目,完全不可能忽略,故能杜勉強迫扳轉扭力手工具造成內部 結構損壞,或者不當鎖設螺固件的問題發生。
請參閱圖5與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其為可與套筒組設 的起子類工具,其中組件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者,諒此不再贅述,以下僅就 相異處加以說明
該本體1是將警示件3 2設于握持部2 O的鄰近頂端的兩側,如此警 示件3 2燈號不會在本體操作中被工作者手掌擋住,使得警示件3 2警訊 辨識效果能更為明顯,同時并將蓋體2 4設置于握持部2 O末端,使得更 換電池3 3時更為順手便利;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 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 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 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本體是包括一驅動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扭力警示單元,其中該驅動部一端是設置一卡掣件,該驅動部是套設一彈性件于卡掣件上;該握持部內部設置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可容置驅動部的卡掣件與彈性件,且該握持部表面設置一穿孔;該扭力警示單元是包括一感應開關與警示件,該感應開關是設置于握持部容置槽上,該警示件則設置于握持部的穿孔中,該感應開關與警示件間具電路相連通,該感應開關受卡掣件碰觸時可開啟警示件發出閃光。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本體 可為一扭力起子或扭力扳手。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卡掣件 是包括一上齒塊以及一下齒塊,該上齒塊與下齒塊皆具有跳位轉動的功能。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握持部 上可設置一 閉合部,借該閉合部封設握持部的容置槽。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警示件 為一發光二極管或燈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扭力警示手工具,其本體是包括一驅動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扭力警示單元,其中該驅動部一端是設置一卡掣件,該驅動部是套設一彈性件于卡掣件上;該握持部剖設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可容置驅動部的卡掣件與彈性件,且該握持部表面設置一穿孔;該扭力警示單元是包括一感應開關與警示件,該感應開關是設置于握持部容置槽上,該警示件則設置于握持部的穿孔中,該感應開關與警示件間具電路相連通,該感應開關受卡掣件碰觸時可開啟警示件發出閃光。當扭力手工具扳動力道達到扭力默認值的上限時,警示件便可閃出具有警告效果的光芒,避免強行扳轉扭力手工具造成內部結構損壞,或者不當鎖設螺固件的問題發生。
文檔編號G08B5/22GK101306526SQ20071010795
公開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18日
發明者謝智慶 申請人:謝智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