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智能公交系統及其實現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公交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智能公交系統及其實現方法。
技術背景隨著城巿人口的越來越密集,城巿公共交通狀況已成為影響人民生活水平 的主要因素。目前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智能公交系統已成為解決交通綜合應 用問題的一個有效手段,而車載電子系統是智能公交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公交車載電子系統已通過釆用全球定位系統(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 )傳輸數據的方法,實現了公交車的 報站,并能實時傳送和顯示交通狀況、天氣、廣告等動態信息,進而在一定程 度上實現了公交車輛的有效調度,保證公共交通順暢。現有的公交車輛電子系統包括報站器、LED顯示屏、路牌等外圍設備和 車載主機,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以下幾點不足1) 信息共享能力差。目前的外圍設備僅實現了報站器與LED顯示屏的聯動,即當公交車到站 時,報站器播報進出站信息,同時LED顯示屏顯示進出站信息,但是,外圍設 備間沒有實現完全的信息交互,主要是報站器進行單向的站序信息發送,很多 外圍設備還都不具有通信能力,這并不能完全滿足乘客的需求。特別是在車輛 運營線路進行調整時,現有系統需要對路牌、報站器、各個LED顯示屏、站節 牌進行逐一的重新設置,工作量十分巨大,從某種程度上嚴重制約了車輛的有 效利用。而在信息充分共享的條件下,完全有可能實現信息的一次性遠程更新, 從而為車輛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條件。2) 設備遠程控制能力差。 由于公路交通狀況的復雜性,公交車輛的運行情況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無論是從乘客信息服務還是車輛實時調度的角度出發,進行車載設備的實時控 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公交車輛所搭載的電子設備,絕大多數不具備無線通信 能力,遠程監控中心無法實現對所有設備的實時控制,以上關于車輛改變運營 線路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3)車載設備工作狀態獲得能力差。公交車輛是城巿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公交車輛每天使用負荷大,車載外 圍設備保持長時間工作,損耗大,很有可能出現故障,如果不能及時查出故障, 將嚴重影響乘客的出行,而要及時查出故障就需要實時了解公交車上任意外圍 設備的工作狀態,以便監控中心進行指揮調度,提高公交系統的效率,保證公 交車輛的服務質量和安全。但是,目前的公交系統還無法做到這一點。發明內容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公交系統及其實現方法, 利用本發明,能實現監控中心對車載電子系統的遠程、實時監控,并能實現車 載電子系統內部的完全信息交互和共享。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公交系統,該系統包括監控中心、網絡和車載電子系統,所述車 載電子系統包括車載主機和外圍設備,所述外圍設備通過總線與車載主機相連, 其中,監控中心,用于通過網絡將下行指令發送給車載主機,或接收來自車載主機的上行數據;車載主機,用于自身定位,獲得站序,將獲得的站序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外 圍設備;接收監控中心發來的下行設備指令,經重新打包后發送給外圍設備; 接收外圍設備發來的反饋信息,經重新打包后發送給監控中心;外圍設備,用于執行監控中心通過車載主機發來的指令,并通過車載主機 向監控中心發送反饋信息。 其中,所述網絡為無線通信網絡,所述無線通信網絡為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或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所述外圍設備進一步包括報站器、LED顯示屏、路牌、站節牌,其中,報站器,用來根據由車載主機打包后的數據構成的新的下行指令,以語音 的方式實時地播報公交車輛的到站信息;LED顯示屏,用來根據由車載主機打包后的數據構成的新的下行指令,顯 示到站信息以及天氣、新聞、公益宣傳或廣告信息;路牌,用來根據由車載主機打包后的數據構成的新的下行指令,顯示公交 線路號;站節牌,用來根據由車載主機打包后的數據構成的新的下行指令,顯示車 輛運行線路信息。進一步地,所述外圍設備通過RS485與兩芯雙絞屏蔽線或控制器局域網 CAN總線分別與車載主機的發送端、接收端相連。 一種智能公交系統的實現方法,該方法包括A、 監控中心將下行指令發送給目的車輛的車載主機;B、 車載主機判定所述下行指令的操作對象,若操作對象為車載主機,則 車載主機根據所述下行指令將上行定位數據發送給監控中心,結東當前處理流 程;若操作對象為外圍設備,則執行步驟C;C、 車載主機將所收到的下行指令重新打包后發送給外圍設備,外圍設備 根據收到的下行指令執行搡作,并發送反饋信息給車載主機;D、 車載主機將收到的反饋信息重新打包為上行設備信息數據后發送給監 控中心。進一步地,車載主機發送上行定位數據前,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車載主機 進行自身定位。進一步地,車載主機進行自身定位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車載主機根據 監控中心發送給車載主機的另外的下行指令來向監控中心發送定位信息及外圍 設備工作方式、狀態數據,并將得到的定位信息與自身已存儲的車站位置信息
進行比較,獲得站序,同時將站序信息發送給外圍設備。其中,所述下行指令信息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指令長度、指令 類型、數據內容及校驗和。進一步地,步驟c中所述重新打包后的下行指令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源地址代碼、數據目的地址代碼、數據/指令類型、指令反饋、數據長度、包號、 狀態字、子包號、報頭校驗和、數據內容及數據校驗和。進一步地,步驟B中所述上行定位數據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指 令反饋、定位信息、其他信息及校驗和。進一步地,步驟D中所述上行設備信息數據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 指令反饋、定位信息、其他信息及校驗和。較佳地,所述上行定位數據或上行設備信息數據為文字消息,且文字消息 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消息長度及消息內容。本發明所提供的智能公交系統及其實現方法,具有以下的特點和優點 (1)實現了電子設備的集成,實現了車載電子系統內部完全的信息交互和 共享,同時具有充分的可擴展性。本發明對公交車輛車載電子系統中的硬件接口及通信協議進行統 一設計, 利用RS485和兩芯雙絞線或CAN總線將除IC讀卡器以外的其他外圍設備與車 載主機相連,實現了電子設備的硬件集成,同時實現了車載電子系統內部完全 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此外,由于硬件接口及通信協議的統一設計,系統可以很 容易地接入其他設備,具有充分的可擴展性,可為未來設備數量與類別的擴充 提供良好的支持。(2 )實現了監控中心對車載電子系統的遠程綜合控制。 監控中心根據通信協議將控制指令發給車載主機,車載主機再根據通信協 議具體地控制外圍設備,實現了監控中心和車載主機之間完整的通信協議,同 時由于本發明實現了車載電子系統內所有外圍設備的集成,因此監控中心就可 以對公交車上任意的外圍設備進行遠程綜合控制,為公交車輛的調度帶來了很 大的方便。
(3) 實現了監控中心對車載電子系統的實時控制。 本發明實現了指令數據的實時傳輸,監控中心可以對公交車輛進行實時的控制。當需要對車輛路線進行臨時調整時,如由1號線路改走2號線路,監控中心將指令數據發送給設置于目的車輛中的車載主機,公交車上各種外圍設備的信息都會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公交車輛調度的靈活性大大提高;同時,監控中心可以實時地傳輸數據,保證顯示屏顯示的公益信息,廣告,天氣預報 等信息的實時性,提高了公交車輛的服務質量。(4) 可以隨時獲得車載外圍設備的工作狀態,保證安全。本發明還可以將外圍設備的工作狀態等信息通過總線發送給車載主機,車載 主機在必要時將這些信息發送給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可以及時掌握外圍設備的 工作狀態,當車上的外圍設備出現問題時可以進行及時的維修,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及信息服務的質量;同時,可以隨時了解公交車輛外圍設備的使用狀況, 從而實現車輛運行的過程控制,保證公交系統的正常運行。
圖1為本發明智能公交系統的組成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智能公交系統實現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實現方法流程示意圖;圖4 (a)為車載主機發送給頭屏的報站指令的具體格式示意圖;圖4 (b)為頭屏發送給車載主機的反饋指令的具體格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核心思想是將車載主機與外圍設備通過總線連接,使得車載主 機能實時獲取外圍設備的工作狀態,并將獲取的信息數據上報給監控中心;且 監控中心可以通過車載主機向外圍設備下發操作指令,對外圍設備進行操作。 這里,車載主機獲取外圍設備的工作狀態可以是下發指令要求外圍設備上報, 也可以是外圍設備主動上報。
圖l為本發明智能公交系統的組成結構示意圖,圖l中帶箭頭的實線表示下 行數據傳輸方向,帶箭頭的虛線表示上行數據傳輸方向,如圖l所示,該系統包 括監控中心、網絡和車載電子系統,監控中心和車載電子系統之間通過網絡進 行信息交互。這里,所說的網絡一般是指無線通信網絡,目前主要使用GPRS、或GSM。圖l所示的智能公交系統中,監控中心用來通過網絡將下行指令發送給車 載主機,或接收來自車載主機的上行數據,監控中心進一步包括調度臺和網關。車載電子系統進一步包括車載主機和外圍設備,所述車載主機,用來進行 自身定位,同時根據監控中心發來的下行定位指令返回上行定位信息,并將收 到的定位信息與事先存儲的車站位置信息進行對比,獲得站序,將站序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外圍設備;或接收監控中心發來的下行設備指令,并將該下行設備 指令重新打包,將打包后的數據構成新的下行指令發送給外圍設備;或接收外 圍設備發來的反饋信息,并將該反饋信息進行重新打包,將打包后的數據構成 上行設備信息數據發送給監控中心。車載主機是整個車載電子系統的核心設備,主要功能包括GPS定位、GSM 語音通信、GPRS數據傳輸、GSM通話控制、報站器自動控制、以及各種指令 解碼等。外圍設備包括報站器、LED顯示屏、路牌、站節牌,其中,報站器,以語 音方式實時給出公交車輛的到站信息,以提示車內乘客。LED顯示屏,除實時顯示到站信息以外,還可以顯示天氣、新聞、公益宣 傳、廣告等信息。LED顯示屏的個數根據公交車輛的大小來確定, 一般的公交 車只有一個LED顯示屏,加長的公交車會有多個LED顯示屏,如一些快速公 交車輛一般有兩個LED顯示屏,即頭屏和中屏,可用來顯示不同的信息。路牌是位于公交車輛內部前面或后面頂部,用來顯示公交線路號的顯示牌, 以提示在公交站點等待公交車的乘客,到站的公交車輛的牌號。站節牌是根據發光二極管的亮、暗以及閃爍三種狀態,將線路運行示意圖 按照車輛行駛方向進行大致描繪,把車輛行駛方向信息、單向及雙向站點信息、
當前及下一站到達站點等信息全面反映在該圖上,通過不同的閃爍狀態,連同 與報站器進行實時通訊,為乘客提供非常直觀的車輛運行線路信息。 上述各種外圍設備的個數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而定。本發明中,報站器、LED顯示屏、路牌、站節牌分別通過總線與車載主機相連,這里,總線分兩路 一路為外圍設備通過RS485和兩芯雙絞屏蔽線或控 制器局域網(CAN)總線與車載主機的發送端TXD485相連;另一路為外圍設 備通過RS485和兩芯雙絞屏蔽線或CAN總線與車載主機的接收端RXD485相 連。其中,外圍設備中連接到車載主機TXD上的485控制始終為接收狀態, 釆用硬件固化的方式;外圍設備中連接到車載主機RXD上的485控制只 有在設備有數據發送時才置于發送狀態,其余為接收狀態;車載主機TXD 端的485控制只有在有數據發送時置于發送狀態,其余為接收狀態。在斷電、主機癱瘓、顯示屏顯示錯誤信息或其他異常狀態下,可通過人工 切換使TXD通路與RXD通路直接互連,此時報站器成為車載電子系統的主控 設備,通過對報站器的人工操作,報站器依照通信協議控制各顯示屏與站牌。 切換時車載主機能給報站器提供啟用備份控制的信號,例如5V高電平。圖2為本發明智能公交系統實現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發明智 能公交系統的實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201:監控中心根據需要確定要發送的下行指令,并將確定的下行指令 發送給目的車輛的車載主機。監控中心根據具體需要選擇相應的指令類型、目的車輛、目的設備等信息, 按照車載主機與監控中心之間通信協議中監控中心向車載主機發送的下行指令 信息格式,構成下行指令;然后通過網絡將所構成的下行指令發送給設置于目 的車輛中的車載主機。這里,所述監控中心根據具體需要是指需要進行調整站序、或進行車輛調 度等操作時。監控中心向車載主機發送的下行指令信息格式, 一般順序包括 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指令長度、指令類型、數據內容及校驗和。其中,除了命令識別碼,其他各個部分均采用不同的十六進制數來表示。此外,除了數 據內容部分釆用變長字節以外,其他各個部分均釆用定長字節。在下行指令信息中,針對車載主機的指令類型又分為IP地址設置、車輛 信息配置、呼入電話設置、呼出電話設置、短消息設置、呼入電話控制、呼出電話控制、設置定時發送間隔并啟動、關閉定時發送、啟動到站發送、關閉到 站發送、設置定距離發送并啟動、關閉定距離發送、指定設備版本信息查詢、中心下發文字短消息、上行各站GPS信息配置、下行各站GPS信息配置、上下 行總站數配置、車輛特征系數配置、上行各站里程信息配置、下行各站里程信 息配置。針對外圍設備的指令主要有服務用語設置、服務用語刪除、啟動外 圍設備自檢、車載設備時間對準、車載設備狀態讀取、LED顯示屏內容遠程直 接控制、數據分包傳輸等。步驟202:車載主機根據收到的下行指令中的指令類型判定操作對象,若操 作對象為外圍設備,則執行步驟204;若操作對象為車載主機本身,則執行步驟 203:步驟203:車載主機通過網絡將上行定位數據發送給監控中心,結東當前處 理流程。車載主機按照自身與監控中心之間通信協議中車載主機向監控中心發送的 上行定位數據格式,根據車載主機實時釆集的定位數據,構成上行數據,將上 行定位數據通過網絡發送給監控中心。上行定位數據格式一般順序包括命令 識別碼、數據類型、指令反饋、定位信息、其他信息及校驗和,且各個部分均 采用定長字節,同時除了命令識別碼,其他各個部分均釆用不同的十六進制數 來表示。發送上行定位數據前,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包括車載主機進行自身定位的 步驟,具體過程是公交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車載主機實時進行GPS定位,并 將獲得的定位信息與自身先前存儲的站點位置信息進行比較,因為任意一個站 點的經緯度都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可預先將所有站點的經綿度信息保存起來; 每次接收到新的定位信息時,就與保存的站點位置信息進行比較,如果與某個
站點的位置之差小于預先設定的閾值,則認為該車當前到達此站點,這樣就可 以獲得站序,并將站序發送給外圍設備。步驟204:車載主機將收到的下行指令重新打包,并將打包后的數據組成新的下行指令發送給外圍設備。這里,車載主機根據自身內部的通信協議將收到的下行指令重新打包,并 將打包后的數據組成新的下行指令發送給外圍設備。具體如何打包屬于已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步驟205:外圍設備根據發送來的新的下行指令執行操作,并發送反饋信息 給車載主機。外圍設備根據車載主機發來的新的下行指令進行相應操作,并根據車載電 子系統內部的通信協議格式,將實時采集到的數據組成反饋信息,向車載主機 發送反饋信息,以此來通過車載主機向監控中心匯報自身的工作狀態正常。比 如外圍設備頭屏收到報站指令即進行報站信息顯示的操作,之后向車載主機 發送命令識別為SUB—MAIN且包括所有所需數據的反饋信息。步驟206:車載主機根據車載電子系統內部的通信協議將反饋信息進行重新 打包,構成上行設備信息數據。步驟205和步驟206中,車載電子系統內部的通信協議格式順序包括命令 識別碼、數據源地址代碼、數據目的地址代碼、數據/指令類型、指令反饋、數 據長度、包號、狀態字、子包號、報頭校驗和、數據內容及數據校驗和。除了 命令識別碼,其他各個部分均采用不同的十六進制數來表示,此外,除了數據 內容部分釆用變長字節以外,其他各個部分均采用定長字節。通信協議格式中,數據源地址代碼進一步包括主機、頭屏、中屏、前站節 牌、后站節牌、前路牌、后路牌、前側路牌、后側路牌、報站器等信息對應的 代碼。數據目的地址代碼進一步包括主機、頭屏、中屏、前站節牌、后站節牌、 前路牌、后路牌、前側路牌、后側路牌、報站器等信息對應的代碼。另外,數 據目的地址可以是廣播地址。數據/指令類型可分為設備控制指令、總線控制指令和顯示/播報控制指令, 其中,設備控制指令中的內容至少包括設備啟動、設備關閉、設備復位、設備 自檢、時間設置、數據設置和狀態查詢指令;總線控制指令中的內容至少包括 允許指定的外圍設備主動發送、禁止外圍設備主動發送、通信結束指令;顯示/ 播報控制指令中的內容至少包括顯示/播報控制開、顯示/播報控制關、顯示/播 報指定站、設置默認顯示方式、設置車輛路號、顯示/播報宣傳用語、普通信息 設置、上行站序信息設置、下行站序信息設置、報站器音量控制、信息刪除指 令。另外,如果目的地址是廣播地址,則所有顯示屏、站節牌、報站器同時執 行該指令。通信協議中的數據內容分為以下兩種情況a. 如果是反饋指令,則該數據內容包括指令反饋字節、數據區,其中,反饋指令主要包括自檢反饋、顯示屏狀態反饋和報站器反饋;指令反饋字節和 數據區均用十六進制數表示,且指令反饋字節為定長字節,數據區為變長字節。b. 如果是顯示屏設置內容指令,則該數據內容一般順序包括信息類型、 存儲位置、設置時間、失效時間、播放頻率、上行站序、下行站序、顯示方式、 內容長度及內容,且各個部分均釆用不同的十六進制數來表示,此外,除了內 容釆用變長字節以外,其他各個部分均釆用定長字節。其中,信息類型至少包括站序信息、天氣信息、廣告信息、宣傳信息、 服務信息、上行首句、上行末句、下行首句和下行末句,且站序信息需要長期 保存,天氣信息每日清空,廣告信息和宣傳信息是相對靜態信息,需要保存, 服務信息業需要保存。顯示方式至少包括默認方式、靜態顯示、閃爍顯示、 向左滾動顯示、向右滾動顯示、向上滾動顯示、向下滾動顯示。 步驟207:車載主機向監控中心發送上行設備信息數據。 車載主機按自身與監控中心之間通信協議中車載主機向監控中心發送上行 設備信息數據的格式,構成上行數據,并將上行設備信息數據通過網絡發送給 監控中心。上行設備信息數據格式一般順序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指令反饋、
定位信息、其他信息及校驗和,且各個部分均釆用定長字節,同時除了命令識 別碼,其他各個部分均釆用不同的十六進制數來表示。除了數據類型和其他信 息外,上行定位數據和上行設備信息數據的數據格式中各個部分均相同。如果上行定位數據或上行設備信息數據為文字消息,則文字消息一般順序 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消息長度及消息內容,且除了命令識別碼,其 他各個部分均釆用不同的十六進制數來表示,此外,除了消息內容部分釆用變 長字節以外,其他各個部分均釆用定長字節。本發明中,如果監控中心發送當前下行指令之前,已經向車載主機發送過 定時或定距上傳定位信息的另外的下行指令,則發送上行數據時分為兩種情況:若當前下行指令不是關于定時或定距上傳定位信息的下行指令,則車載主 機按照之前指令已確定的定時、定距參數,定時或定距地向監控中心發送定位信息,同時按照步驟202 207執行所述下行指令。若當前下行指令是關于定時或定距上傳定位信息的指令,則車載主機根據 當前收到的所述下行指令中發送定位信息的要求更新時間和距離的間隔要求, 并按新的要求定時或定距地向監控中心發送定位信息。在本發明實現方法的整個流程中,若有斷電、主機癱瘓、目的設備顯示信 息錯誤等異常情況,則轉為人工操作。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結合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現方式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實現方法流程示意圖,圖3中帶箭頭的實線表示下行 數據傳輸方向,帶箭頭的虛線表示上行數據傳輸方向。本實施例中,外圍設備 是頭屏即放置于公交車輛內前方頭部的LED顯示屏,如圖3所示,監控中心向頭 屏發送指令的全過程是這樣監控中心要向頭屏發送報站指令,中間必須通過 車載主機,即監控中心先向車載主機發送命令識別碼為CEN—BUS的下行指令, 車載主機收到下行指令后,根據下行指令中的指令類型來判斷報站指令的操作 對象為外圍設備,則車載主機根據其內部的通信協議將該下行指令重新打包, 將命令識別碼修改為MAIN—SUB的下行指令發給頭屏,頭屏按照收到的指令進 行報站信息顯示等操作,之后向車載主機發送命令識別為SUB—MAIN的反饋信
息,車載主機在發出指令后2秒鐘內如果未收到反饋信息,則認為該指令發送失 敗并重發,若重發三遍仍未收到反饋信息,則認為外圍設備失效,立即釆取相 應的指揮調度或者其他措施,保證公交車輛的服務質量和安全;若反饋信息發 送成功,則車載主機在收到反饋信息后,將數據重新打包、命令識別碼改為BUS一CEN后,發送給監控中心。其中,MAIN—SUB與CEN—BUS的指令格式分別如圖4 ( a)和圖4 ( b)所示, 如圖4(a)所示,報站指令先由車載主機下行發送給頭屏,則命令識別碼為MAIN -SUB;源地址為車載主機,固定為兩個字節,且用十六進制數0x01表示;目 的地址為頭屏,固定為兩個字節,且用十六進制數0xl0表示;此處的數據/指令 類型為顯示/播報指定站,為定長一個字節,且用十六進制數0x52表示;指令反 饋為定長一個字節,且在發送情況下用十六進制數OxOO表示;數據長度為定長 兩個字節,單位為字節,十六進制數根據參數來確定;包號為定長兩個字節, 此處為發送的情況,用于多端數據傳輸接續及確認,發送方到接收方進行多包 數據傳輸時,該包號為拆分后的包號;狀態字為定長一個字節,用來識別是單 包傳輸還是多包傳輸;子包號為定長l個字節,用于數據長度超過一定限制時的 數據傳輸,主要用于廣告信息設置、站名設置等大數據量信息包,該部分與包 號、狀態字配合使用,將接收到的屬于同一包號的子包數據內容拼接后,轉發 給目的設備;報頭校驗和為定長2個字節,指報頭部分(包括包號、狀態字和子 包號)所有數據的異或和;數據內容為變長字節,是指令的具體參數,此處為 下行、到站、第8站,分別用十六進制數OxOl、 0x01、 Ox08表示;數據校驗和為 定長2個字節,是數據內容部分所有數據的異或和。頭屏向車載主機反饋信息的格式如圖4 (b)所示,命令識別碼為SUB — MAIN;源地址為頭屏,固定為兩個字節,且用十六進制數OxlO表示;目的地 址為車載主機,固定為兩個字節,且用十六進制數0x01表示;此處的數據/指令 類型為為定長一個字節,為接收情況,且此處接收正確,所以用十六進制數0x38 表示,如果接收錯誤用十六進制數0x39表示;指令反饋為定長一個字節,且在 此處為指令響應情況,所以為發送端的指令類型,即為顯示/播報指定站,所以
用十六進制數0x52表示;數據長度為定長兩個字節,單位為字節,十六進制數 根據參數來確定,此處沒有參數,所以用OxOO表示;包號為定長兩個字節,此 處為接收的情況;狀態字為定長一個字節;子包號為定長l個字節;報頭校驗和 為定長2個字節;數據內容在指令響應情況下為空;數據校驗和為定長2個字節。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公交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監控中心、網絡和車載電子系統,所述車載電子系統包括車載主機和外圍設備,所述外圍設備通過總線與車載主機相連,其中,監控中心,用于通過網絡將下行指令發送給車載主機,或接收來自車載主機的上行數據;車載主機,用于自身定位,獲得站序,將獲得的站序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外圍設備;接收監控中心發來的下行設備指令,經重新打包后發送給外圍設備;接收外圍設備發來的反饋信息,經重新打包后發送給監控中心;外圍設備,用于執行監控中心通過車載主機發來的指令,并通過車載主機向監控中心發送反饋信息。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為無線通信網絡, 所述無線通信網絡為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或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設備進一步包括報 站器、LED顯示屏、路牌、站節牌,其中,報站器,用來根據由車載主機打包后的數據構成的新的下行指令,以語音 的方式實時地播報公交車輛的到站信息;LED顯示屏,用來根據由車載主機打包后的數據構成的新的下行指令,顯 示到站信息以及天氣、新聞、公益宣傳或廣告信息;路牌,用來根據由車載主機打包后的數據構成的新的下行指令,顯示公交站節牌,用來根據由車載主機打包后的數據構成的新的下行指令,顯示車 輛運行線路信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設備通過RS485 與兩芯雙絞屏蔽線或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分別與車載主機的發送端、接收 端相連。
5、 一種智能公交系統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A、 監控中心將下行指令發送給目的車輛的車載主機;B、 車載主機判定所述下行指令的搡作對象,若操作對象為車載主機,則 車載主機根據所述下行指令將上行定位數據發送給監控中心,結東當前處理流 程;若操作對象為外圍設備,則執行步驟C;C、 車載主機將所收到的下行指令重新打包后發送給外圍設備,外圍設備 根據收到的下行指令執行操作,并發送反饋信息給車載主機;D、 車載主機將收到的反饋信息重新打包為上行設備信息數據后發送給監 控中心。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車載主機發送上行定位數據前, 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車載主機進行自身定位。
7、 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車載主機進行自身定位后, 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車載主機根據監控中心發送給車載主機的另外的下行指令 來向監控中心發送定位信息及外圍設備工作方式、狀態數據,并將得到的定位 信息與自身已存儲的車站位置信息進行比較,獲得站序,同時將站序信息發送 給外圍設備。
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指令信息包括命令 識別碼、數據類型、指令長度、指令類型、數據內容及校驗和。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所述重新打包后的下 行指令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源地址代碼、數據目的地址代碼、數據/指令類 型、指令反饋、數據長度、包號、狀態字、子包號、報頭校驗和、數據內容及 數據校驗和。
10、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上行定位數據包 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指令反饋、定位信息、其他信息及校驗和。
11、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所述上行設備信息數 據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指令反饋、定位信息、其他信息及校驗和。
12、 根據權利要求5、 10或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定位數據或 上行設備信息數據為文字消息,且文字消息包括命令識別碼、數據類型、消 息長度及消息內容。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公交系統及其實現方法,該系統的監控中心和車載電子系統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互,車載電子系統中的外圍設備包括報站器、LED顯示屏、路牌、站節牌,這些外圍設備均與車載主機相連;監控中心通過網絡向車載主機發送相關指令,車載主機再根據接收到的指令對相應的外圍設備進行相應的操作,外圍設備將反饋信息上傳給監控中心,此外,車載主機還實時進行定位,并根據監控中心的指令上傳定位信息。利用本發明能實現監控中心對車載電子系統的遠程、實時監控,同時,實現了系統內部的完全信息交互和共享。
文檔編號G08G1/0962GK101131795SQ20071017522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7日
發明者海 張, 張心臻, 張曉鷗, 熊桂喜, 羅大明, 韓穎婕 申請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市公共交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