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架空導線或電纜線路的故障指示器裝置,特別是指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
背景技術:
電網在輸電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故障,為了及時發現故障點,排除故障,電力部門組織專門負責巡線的工作人員,在線路發生故障后人工尋找故障點。但是,電力配網線路復 雜、分支眾多,人工查找非常麻煩,并且查找效率低、花費時間長。目前,為了快速找到故障點,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已經出現了一些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參照圖3,該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包括本體I、螺桿3和用于卡住線纜的卡環2,該卡環2通過螺母4旋合地固定于本體I上,卡環2中部開設有螺孔,螺桿3的一端旋合地穿過螺孔接觸于線纜上。該監測器能卡住固定線纜,但本體I和卡環2連接方式復雜,制造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無線監測器的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的缺點。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包括本體和卡環,所述本體開設有與卡環兩端適配的左、右條形凹槽,所述卡環的兩端分別對應地插設于左、右條形凹槽中。上述卡環呈U型。通過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無線監測器卡住線纜的方式簡單,裝配易操作,制造成本低,實用性強。本無線監測器裝配方式為把本體抵觸于線纜上,然后用工具把卡環的兩端分別對應地插設于左、右條形凹槽中,通過左、右條形凹槽和卡環的兩端之間摩擦力的作用把本無線監測器可拔插地裝配于線纜上。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I和圖2。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包括本體I和卡環2,所述本體I開設有與卡環2兩端適配的左、右條形凹槽10、11,所述卡環2的兩端分別對應地插設于左、右條形凹槽10、11中,所述卡環2呈U型。參照圖I和圖2。本監測器裝配方式為把本體I抵觸于線纜上,然后用工具把卡環2的兩端分別對應地插設 于左、右條形凹槽10、11中,通過左、右條形凹槽10、11和卡環2的兩端之間摩擦力的作用把本無線監測器可拔插地裝配于線纜上。本無線監測器卡住線纜的方式簡單,裝配易操作,制造成本低,實用性強。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1.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包括本體和卡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開設有與卡環兩端適配的左、右條形凹槽,所述卡環的兩端分別對應地插設于左、右條形凹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其特征是所述卡環呈U型。
專利摘要配電線路智能化無線監測器包括本體和卡環,所述本體開設有與卡環兩端適配的左、右條形凹槽,所述卡環的兩端分別對應地插設于左、右條形凹槽中,所述卡環呈U型。本監測器卡住線纜的方式簡單,裝配易操作,制造成本低,實用性強。本無線監測器裝配方式為把本體抵觸于線纜上,然后用工具把卡環的兩端分別對應地插設于左、右條形凹槽中,通過左、右條形凹槽和卡環的兩端之間摩擦力的作用把本無線監測器可拔插地裝配于線纜上。
文檔編號G08C17/02GK202421412SQ201220054328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0日
發明者李文錦, 賴安定 申請人:泉州科力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