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圍欄,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子圍欄裝置。
背景技術:
在傳統圍欄區域內工作時,非該區工作人員故意或無意闖入時,得不到警告,由于區域內一般為專業人員工作區域,特別是電力系統中的高壓區域屬于危險區域,嚴禁任何非專業人員靠近或闖入,否則將會帶來不可逆轉的嚴重損傷,而傳統技術中,運行人員會用線繩類的圍欄限制誤入或者闖入,闖入者無法得到警告或者阻止,最終可能導致人員觸電身亡事故等安全事故。
現有的圍欄技術主要包括實體圍欄、電子圍欄或者兩者相結合,其特點均較大、笨重。先是實體圍欄無警示、提醒功能和相關的管理功能;而電子圍欄有些采用與實體圍欄一體式或者單獨電子圍欄,其供電裝置均采用了一體式,供電方式多數為外置供電,攜帶極不方便,移動性受到極大影響。而且警示部分和管理控制檢測部分等裝置為一體,不能分開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針對電子圍欄警示部分和管理控制檢測部分為一體,不能分開使用,攜帶不便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分成警示器和管理器兩部分、電池供電、便攜的電子圍欄裝置。
一種電子圍欄裝置,包括可分離的警示器和管理器,所述警示器內設置有相連接的警示器控制板和電池,所述管理器內設置有管理器控制板,所述警示器能夠通過導電連接結構與管理器可拆分地連接,通過所述導電連接結構,警示器內的電池能夠對管理器控制板供電。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警示器包括警示器外殼和警示器底座,電池和警示器控制板設置在由所述警示器外殼和警示器底座圍成的腔體內;所述管理器包括管理器外殼和管理器底座,所述管理器控制板設置于由所述管理器外殼和管理器底座圍成的腔體內;所述導電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警示器底座上的警示器連接頭、設置在管理器底座上的管理器連接頭,所述警示器連接頭與管理器連接頭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警示器連接頭包括設置在警示器底座上的嵌裝螺母、設置在警示器控制板上的探針,所述管理器連接頭包括設置在管理器底座上且與所述嵌裝螺母配合的嵌裝螺套、以及電源接口板,所述電源接口板與所述管理器控制板連接;所述警示器與管理器連接時,所述警示器的嵌裝螺母與管理器的嵌裝螺套連接,所述探針與所述電源接口板上的導電銅片接觸以形成電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警示器和管理器之間還設置有限位防松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防松結構包括若干定位波珠和若干限位凹槽,所述若干定位波珠設置在警示器底座或管理器底座上,所述若干限位凹槽相應地設置于管理器底座或警示器底座上,警示器與管理器連接后,定位波珠壓進限位凹槽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警示器外殼與警示器底座之間設置有警示器密封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警示器密封結構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用于安裝第一密封圈的凹臺,所述凹臺設置于警示器外殼上,所述凹臺具有向外伸出的蓋緣,警示器底座伸入到所述凹臺內與所述蓋緣相抵,所述警示器底座與凹臺將所述第一密封圈壓緊密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警示器底座上設置有凸起的擋水墻,所述擋水墻設置于警示器殼體內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凹臺的蓋緣罩住警示器與管理器的分離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理器外殼與管理器底座之間設置有管理器密封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理器密封結構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用于安裝第二密封圈的凹槽,所述凹槽設置于所述管理器外殼上,所述管理器底座上設置有壓緣,所述壓緣插入所述凹槽內,將所述第二密封圈壓緊密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子圍欄整體為蛋型,所述警示器頂部設置有掛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警示器上還設置有燈板,所述燈板與所述警示器控制板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理器上設置有人體檢測系統、語音提示系統和報警系統,所述語音提示系統和報警系統分別與所述人體檢測系統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理器還設置有射頻識別系統,所述人體檢測系統、語音提示系統、報警系統分別與所述射頻識別系統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警示器與管理器通過無線傳輸方式通信。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理器上設置有藍牙裝置,能夠與具備藍牙通信功能的設備連接。
上述電子圍欄裝置,采用了電池供電的模式,體積小,便攜。電子圍欄裝置的警示器和管理器分體設計,警示器帶有電池,可以單獨作為警示燈使用,應用于只需警示的場所,警示器和管理器組合連接使用時,應用于需要管理的場所,此時警示器通過電池為管理器供電。
上述電子圍欄裝置,通過兩部分的密封結構,解決了電子圍欄需要用于戶外,分體式防水設計較為復雜的設計難點;通過導電連接結構解決了分體式導電和通訊的設計難點。
上述電子圍欄裝置中,圍欄管理器還具備人體檢測、RFID刷卡、語音提示、語音報警等基本功能,并能夠與警示器通信,將人體檢測結果發送給警示器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電子圍欄裝置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電子圍欄裝置的內部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電子圍欄裝置中導電連接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電子圍欄裝置中限位防松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電子圍欄裝置中密封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
警示器100;警示器外殼110;警示器控制板120;警示器底座130;電池140;電池固定架150;
管理器200;管理器外殼210;管理器控制板220;管理器底座230;
警示器連接頭300;嵌裝螺母310;探針320;
管理器連接頭400;嵌裝螺套410;電源接口板420;電線430;
定位波珠510;限位凹槽520;
第一密封圈610;蓋緣620;擋水墻630;
第二密封圈710;凹槽720;
掛圈800。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電子圍欄裝置,應用于變電所、變電站、發電廠等場合內,如圖1和圖2所示,電子圍欄裝置具有可分離的警示器100和管理器200兩部分,警示器100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燈板、警示器控制板120和電池140,電池140優選為可充電電池,電池140為警示器控制板120供電,警示器控制板120控制燈板進行警示操作;管理器200內設置有管理器控制板220,警示器100能夠通過導電連接結構與管理器200連接,通過導電連接結構,警示器內的電池140能夠對管理器控制板220供電。
本電子圍欄裝置采用了電池供電的模式,體積小,便攜。電子圍欄裝置的警示器和管理器分體設計,警示器帶有電池140,可以單獨作為警示燈使用,應用于只需警示的場所,警示器和管理器組合連接使用時,應用于需要管理的場所,此時警示器通過電池140為管理器供電。
在一個實施例中,警示器包括警示器外殼110和警示器底座130,電池140和警示器控制板120設置在由警示器外殼110和警示器底座130圍成的腔體內,其中電池140由電池固定架150固定。管理器包括管理器外殼210和管理器底座230,管理器控制板220設置于由管理器外殼210和管理器底座230圍成的腔體內。導電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警示器底座130上的警示器連接頭300、設置在管理器底座230上的管理器連接頭400,警示器連接頭300與管理器連接頭400連接。
具體地,參照圖3,警示器連接頭300包括設置在警示器底座130上的嵌裝螺母310和設置在警示器控制板120上的探針320,嵌裝螺母310優選為銅螺母,警示器連接頭300作為電池140的充電及供電接口,其中嵌裝螺母310作為負極,警示器控制板120的探針320作為正極。管理器連接頭400包括設置在管理器底座230上且與嵌裝螺母310配合的嵌裝螺套410、以及電源接口板420,電源接口板420通過電線430與管理器控制板220連接,嵌裝螺套410優選為銅螺套,管理器連接頭400作為電源供電接口,其中嵌裝螺套410作為負極,電源接口板420作為正極。警示器與管理器連接時,探針與電源接口板上的導電銅片接觸以形成電連接,嵌裝螺套410安裝于嵌裝螺母310中,通過螺紋連接,能使警示器和管理器連接成一體,并構成供電接口,警示器連接頭300與管理器連接頭400還可以通過卡接方式連接,各通過一個卡勾代替嵌裝螺母和嵌裝螺套,兩個卡勾通過旋轉卡住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警示器和管理器之間還設置有限位防松結構。
具體地,參照如4,限位防松結構包括若干定位波珠510和若干限位凹槽520,若干定位波珠510設置在警示器底座130或管理器底座230上,若干限位凹槽520相應地設置于管理器底座230或警示器底座130上,警示器與管理器連接旋緊后,定位波珠510通過彈性壓進限位凹槽520內,從而達到限位防轉防松功能。
在一個實施例中,警示器外殼110與警示器底座130之間設置有警示器密封結構。
具體地,參照圖5,警示器密封結構包括第一密封圈610和用于安裝第一密封圈610的凹臺,凹臺設置于警示器外殼110上,凹臺具有向外伸出的蓋緣620,警示器底座130設計有擋水墻630,警示器底座130擋水墻外側的部分伸入到凹臺內與蓋緣620相抵,警示器底座130與凹臺將第一密封圈610壓緊密封,進行防水。
在一個實施例中,管理器外殼210與管理器底座230之間設置有管理器密封結構。
具體地,管理器密封結構包括第二密封圈710和用于安裝第二密封圈710的凹槽720,凹槽720設置于管理器外殼210上,管理器底座230上設置有密封蓋型壓緣,壓緣插入凹槽720內,將第二密封圈710壓緊密封,有效防水。
其中,第一密封圈610和第二密封圈710優選為O型密封圈。
警示器100和管理器200裝配后,警示器外殼110上凹臺的蓋緣620罩住警示器100與管理器200的分離面,減少了進水的可能。
在一個實施例中,電子圍欄裝置整體采用蛋型式設計,這種結構具有較好的結構防摔強度,尺寸約175mm,重量不到2kg;同時頂部設置有掛圈800,便于提攜,也可用于懸掛,接掛在圍欄上;底部設置有螺紋連接,可以用支架安裝固定。殼體均采用開模注塑成型,形狀較小,裝配方便,節省了材料和人工成本。
管理器100具備人體檢測、RFID刷卡、語音提示、語音報警等基本功能,并能夠與警示器通信,將人體檢測結果發送給警示器等。
具體地,管理器100設置有人體檢測系統,具備人體檢測功能,管理器能實時準確判斷是否有人進入監測區域范圍內。管理器上還設置有語音提示系統和報警系統,語音提示系統和報警系統分別與人體檢測系統相連。
管理器100還設置有射頻識別系統,具備RFID刷卡授權功能;能通過刷卡、錄卡方式對RFID卡進行授權,持有授權卡的工作人員進入監測區域后刷授權卡設備不會報警,若進入監測區域后沒有刷授權卡則設備進行語音提示并報警。
此外,管理器100還能夠通過語音提示系統,語音提示工作人員刷卡、非工作人員離開以及其它錄卡操作等。
管理器100上設置有藍牙裝置,具備藍牙通信功能,能通過藍牙與手機、平板等具備藍牙通信功能的設備連接,設備安裝app以后即可對管理器的工作模式、系統時間等進行設置,可以對RFID卡進行授權或刪除已授權的RFID卡,可以讀取管理器的工作記錄。
管理器100具備與警示器200無線通信的功能;能與警示器200進行通信,傳遞報警信息、實時時鐘信息等。
本電子圍欄裝置,分為警示器部分和管理器部分,體積小巧,制作簡單、成本低、攜帶方便;警示器部分能單獨作為警示燈使用,并帶有電池,可以作為管理器的供電部分;兩部分的連接部分能具有導電和充電的連接頭,警示器更換電池方便;通過兩部分的密封結構,解決了電子圍欄需要用于戶外,分體式防水設計較為復雜的設計難點,防水防塵效果好;同時通過導電連接結構解決了分體式導電和通訊的設計難點;圍欄管理器還具備人體檢測、RFID刷卡、語音提示、語音報警等基本功能,并能夠與警示器通信,將人體檢測結果發送給警示器等。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