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監控信息發布系統,屬于水電廠安全監控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水電廠監控系統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以及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建立一套行而有效的火災(煙霧、火焰)和溫度監控探測系統是水電廠的重要課題之一,傳統的點型火災探測器及線型火災探測器在發電機層、透平油庫、出線平臺等重要和大空間的區域場所無法準確判斷火情,存在嚴重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電廠圖像型火災及溫度監控探測系統,以彌補傳統的點型火災探測器及線型火災探測器在大空間區域場所不能準確判斷火情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問題,擬采用這樣一種發電廠圖像型火災及溫度監控探測系統,包括圖像火災探測器、復合電纜、現地機箱、信號集中主機柜和電站工業電視系統,圖像火災探測器分布設置于電廠火災監控區,圖像火災探測器分別通過復合電纜與現地機箱相連接,現地機箱經光纜及AC220V電源線與信號集中主機柜相連,信號集中主機柜還與電站工業電視系統相連。
前述監控探測系統中,圖像火災探測器為AE900圖像火災探測器,圖像火災探測器分別設置于電廠的中心倉庫、發電機層、GIS室、油處理室、進水廊道、沱青出線平臺、沱黃出線平臺、尾水平臺和大壩,且中心倉庫、發電機層、GIS室、進水廊道、尾水平臺和大壩處分別設置有兩個圖像火災探測器;
前述監控探測系統中,信號集中主機柜內設置有以太網交換機、編碼器和光端機及電源裝置,編碼器分別與以太網交換機和光端機及電源裝置相連,且電站工業電視系統與以太網交換機相連,現地機箱經光纜及AC220V電源線分別與光端機及電源裝置相連;
前述監控探測系統中,還包括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控制柜,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控制柜與信號集中主機柜內的編碼器相連;
前述監控探測系統中,所述復合電纜由視頻線、DC24V電源線和聯動電纜組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系統的優勢如下:
沙沱發電廠采用的圖像型火災探測器,屬于智能型火災探測設備,它具有火焰探測功能,它由近紅外和彩色攝像機組成,可將采集到的近紅外視頻圖像信號/彩色視頻圖像信號傳送給信息處理主機,使火災探測和圖像監控得到有機的結合。對火焰可見光部分進行分析判斷,報警及時、定位準確、誤報率低。在各種復雜環境下對火情做出準確的判斷,同時提供視頻、網絡、開關量三種報警方式,可靈活接入各類火災報警體系,特別對高大、空曠空間的監測,以滿足不同場所需要,提高發電廠預警功能,將事故發生降至最低;
探測器的繼電器報警輸出信號通過輸入模塊與常規火災探測報警系統連接,以彌補傳統的點型火災探測器及線型火災探測器這類場所不能準確判斷火情的不足。圖像型火災探測器具備空間和時間分辨率的探測能力,能夠從不同角度(火焰的光學特性、形狀、跳動頻率、變化趨勢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區分真實火焰和其干擾來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系統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通過附圖對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參照附圖1,以沙沱發電廠采用的圖像型火災探系統為例,該系統包括圖像火災探測器1、復合電纜2、現地機箱3、信號集中主機柜4和電站工業電視系統5,圖像火災探測器1為AE900圖像火災探測器,現場安裝圖像火災探測器1共15個,分別安裝于中心倉庫2個,發電機層2個,GIS室2個,油處理室1個,進水廊道2個,沱青出線平臺1個,沱黃出線平臺1個,尾水平臺2個,大壩2個。
圖像火災探測器1分別通過復合電纜2與現地機箱3相連接,復合電纜2由視頻線、DC24V電源線和聯動電纜組成,現地機箱3經光纜及AC220V電源線與信號集中主機柜4相連,信號集中主機柜4還與電站工業電視系統5相連。
信號集中主機柜4內設置有以太網交換機41、編碼器42和光端機及電源裝置43,編碼器42分別與以太網交換機41和光端機及電源裝置43相連,且電站工業電視系統5與以太網交換機41相連,現地機箱3經光纜及AC220V電源線分別與光端機及電源裝置43相連,災自動報警系統控制柜6與信號集中主機柜4內的編碼器42相連,該系統通過設置專用設備箱實現電源的分布供電,其視頻圖像采用MODBUS通訊方式,通過光端機、以太網交換機、編碼器和光纖與消防系統、工業電視、計算機監控系統進行數據傳輸。
沙沱發電廠采用的圖像型火災探測器,屬于智能型火災探測設備,它具有火焰探測功能,它由近紅外和彩色攝像機組成,可將采集到的近紅外視頻圖像信號/彩色視頻圖像信號傳送給信息處理主機,使火災探測和圖像監控得到有機的結合。對火焰可見光部分進行分析判斷,報警及時、定位準確、誤報率低。在各種復雜環境下對火情做出準確的判斷,同時提供視頻、網絡、開關量三種報警方式,可靈活接入各類火災報警體系,特別對高大、空曠空間的監測,以滿足不同場所需要,提高發電廠預警功能,將事故發生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