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山體監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預警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在逐年增大。而在多山地帶,由于人為活動因素等多種原因,可能會出現如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種地質災害。因此,在出現地質災害前如何進行預警就成為了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2、目前,邊坡落石作為地質災害的預兆之一,通常被用來作為判斷是否出現地質災害預警的特征。具體的,可獲取防護區域(即,邊坡區域)的圖像,并根據獲取到的圖像,確定落石數據,進而根據落石數據來確定落石的運動特征,以根據運動特征判斷是否會出現地質災害,進而根據判斷結果進行預警。
3、但是,因落石發生存在不確定性,無法準確預測落石路徑,所以目前在進行預警時,容易出現發生落石、但并未拍攝到落石對應的環境圖像的情況,因此,目前的預警方法仍然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诖耍旧暾執峁┮环N預警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一種預警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以部分的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2、本申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3、本申請提供一種預警方法,方法應用于預警系統中的數據處理端,預警系統包括防護結構、傳感器和數據處理端,方法包括:
4、接收傳感器發送的傳感器數據,傳感器用于監測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防護結構用于對防護區域進行防護;
5、當根據傳感器數據確定防護區域存在風險時,確定防護區域在當前時刻的圖像數據;
6、若根據當前時刻的圖像數據,確定防護結構未出現故障,則根據傳感器數據,確定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并當受力狀態滿足預警條件時,發送第一預警信息。
7、可選地,傳感器包括應變計和錨桿應力計中的至少一個,以及拉線位移計;
8、當根據傳感器數據確定防護區域存在風險時,確定防護區域在當前時刻的圖像數據,包括:
9、當根據拉線位移計的監測值確定防護區域存在風險,并確定防護區域在當前時刻的圖像數據;
10、根據傳感器數據,確定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包括:
11、根據應變計的監測值和/或錨桿應力計的監測值,確定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
12、可選地,防護結構通過鋼柱和錨桿固定在防護區域;
13、根據應變計的監測值和/或錨桿應力計的監測值,確定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包括:
14、根據鋼柱的彈性模量、應變計的監測值和鋼柱的傾角,確定鋼柱受到的上拔力,并根據錨桿應力計的監測值,確定錨桿軸力,其中,上拔力和錨桿軸力為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
15、可選地,方法還包括:
16、判斷上拔力是否不小于第一抗拔力閾值,以及錨桿軸力是否不小于第二抗拔力閾值;
17、若任一結果為是,則確定受力狀態滿足預警條件。
18、可選地,防護結構包括底座、錨桿、鋼柱、防護網;防護結構通過底座和錨桿固定在防護區域,通過防護網對防護區域進行防護;傳感器包括拉線位移計、應變計、錨桿應力計和鋼柱傾角計,拉線位移計穿設在防護網上,應變計固定在鋼柱中,錨桿應力計固定在錨桿中,鋼柱傾角計固定在鋼柱頂部。
19、可選地,方法還包括:
20、通過訓練完成的關鍵點確定模型,確定當前時刻的圖像數據中包含的關鍵點;
21、確定當前時刻關鍵點在防護區域的坐標,并根據各歷史時刻的各圖像數據中的關鍵點在防護區域的坐標,以及當前時刻關鍵點在防護區域的坐標,確定關鍵點在各歷史時刻和當前時刻之間的變化速率;
22、若變化速率超過速率閾值,則發送第二預警信息。
23、可選地,方法還包括:
24、若變化速率逐漸增大,確定當前時刻的圖像數據中的目標物,并記錄目標物的軌跡和速率;
25、若變化速率逐漸變小至不超過速率閾值,停止發送第二預警信息。
26、可選地,方法還包括:
27、確定防護區域的環境數據,環境數據包括雨量數據、溫度數據、風速數據和氣壓數據中的至少一種;
28、針對環境數據中的任一數據,若該數據超過環境參數閾值,發送第三預警信息。
29、本申請提供一種預警裝置,裝置應用于預警系統中的數據處理端,預警系統包括防護結構、傳感器和數據處理端,裝置包括:
30、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傳感器發送的傳感器數據,傳感器用于監測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防護結構用于對防護區域進行防護;
31、圖像確定模塊,用于當根據傳感器數據確定防護區域存在風險時,確定防護區域在當前時刻的圖像數據;
32、執行模塊,用于若根據當前時刻的圖像數據,確定防護結構未出現故障,則根據傳感器數據,確定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并當受力狀態滿足預警條件時,發送第一預警信息。
33、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預警方法。
34、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處理器執行程序時實現上述預警方法。
35、本申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個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36、在由被動防護系統對防護區域進行防護的場景中,通過對傳感器數據進行監測,當根據監測到的傳感器數據確定當前時刻存在落石等會影響防護區域的風險性的情況時,通過防護區域的圖像數據對防護結構是否出現故障進行識別,并當防護結構不存在故障時,再根據傳感器數據確定防護結構的受力狀態,進而當受力狀態滿足預警條件時進行預警。如此,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預警方法,可以在保證預警效率的同時,保證預警的準確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隱患。
1.一種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預警系統中的數據處理端,所述預警系統包括防護結構、傳感器和所述數據處理端,所述方法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結構包括底座、所述錨桿、所述鋼柱、防護網;所述防護結構通過所述防護網對所述防護區域進行防護;所述傳感器包括所述拉線位移計、所述應變計、所述錨桿應力計和鋼柱傾角計,所述拉線位移計穿設在所述防護網上,所述應變計固定在所述鋼柱中,所述錨桿應力計固定在所述錨桿中,所述鋼柱傾角計固定在所述鋼柱頂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6.一種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應用于預警系統中的數據處理端,所述預警系統包括防護結構、傳感器和所述數據處理端,所述裝置包括:
7.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8.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序時實現上述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