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集成電路設計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鐵電存儲器陣列結構的設計和
時序操作方法的改進。
背景技術:
鐵電存儲器是一種新型非揮發存儲器件。它利用鐵電材料中的自發極化現象實現二值數據的存儲。 傳統的讀寫操作時序主要有三種方案極板線Vcc電壓驅動方案、非驅動Vcc/2半電壓方案、位線驅動讀出方案。極板線Vcc電壓驅動方案需要驅動脈沖信號線PL,由于PL上的 負載電容較大,所以該方案的速度較慢。非驅動Vcc/2半電壓方案中,脈沖信號線PL始終保持在Vcc/2,不用驅動PL,因此可以實現高速度。但是,為了保持存儲器的非易失性,需要定期對存儲單元進行刷新;此外,在讀寫操作中,加在鐵電電容上的翻轉電壓只有電源電壓的一半,不適合低電壓的應用。位線驅動讀出方案解決了非驅動Vcc/2半電壓方案的兩個不足,但是該方案在讀寫操作過程中依然要驅動PL,讀寫周期時間不能減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中所描述的各種讀寫操作時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陣列每列的基本組成部分為存儲單元、預充電電路以及列控制電路; 其中,每個存儲單元(l)由兩個NMOS傳輸管和兩個鐵電電容組成,其中,字線(WLO)連接到兩個NMOS傳輸管(M8、M9)的柵極,控制存儲單元的開啟和關閉;其中,一個NMOS傳輸管(M8)的源極連接到位線BL,漏極連接到鐵電電容(CsO) —端的存儲節點,該鐵電電容(CsO)的另一端與BPL連接;另一個NMOS傳輸管(M9)的源極連接到位線BLB,漏極連接到另一個鐵電電容(CsO') —端的存儲節點,該鐵電電容(CsO')的另一端與BPLB連接; 預充電電路(2)由兩個NMOS傳輸管(M4、M5)和兩個PMOS傳輸管(M6、M7)組成,控制信號線BLL連接到NMOS傳輸管(M4、 M5)的柵極,控制信號線BLH連接到PMOS傳輸管(M6、 M7)的柵極;NMOS傳輸管(M4)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VSS, NMOS傳輸管(M5)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B和VSS ;PMOS傳輸管(M6)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VDD, PMOS傳輸管(M7)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B和VDD ;
列控制電路由四個NMOS傳輸管(M0、M1、M2、M3)組成,控制信號線CON連接到NMOS傳輸管(M0、M1)的柵極,控制信號線CON的反信號連接到NMOS傳輸管(M2、M3)的柵極;NMOS傳輸管(MO)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BPLB, NMOS傳輸管(Ml)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B和BPL ;NMOS傳輸管(M2)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VSS和BPL, NMOS傳輸管(M3)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VSS和BPLB ;通過控制NMOS傳輸管(MO、 Ml、 M2、M3)的開啟和關閉,鐵電存儲單元利用互補位線BL和BLB上的電壓信號完成寫入、讀出和回寫操作。 所述鐵電存儲陣列的操作為字線和位線的兩線控制。
所述寫操作過程分為4個階段T0、 Tl、 T2、 T3 ;其中
TO階段中,BLL為高電平,存儲陣列處于預充電狀態; Tl階段中,BLL變為低電平,C0N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待寫入的互補數據出現在 BL禾口 BLB上; T2階段中,W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存儲單元打開;在數據信號線BL和BLB上的 電壓作用下,數據寫入存儲單元; T3階段中,BL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C0N和WL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寫操作結束。
所述讀操作過程分為5個階段t0、 tl、 t2、 t3、 t4 ;其中 t0階段中,BLH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數據信號線BL和BLB被預充電到高電平;
tl階段中,BLH變為高電平,W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存儲單元打開;由于鐵電電 容在不同的存儲狀態下表現出不同的電容值,所以與位線寄生電容進行電荷分享后,BL和 BLB上出現電壓差; t2階段中,激活靈敏放大器,數據從鐵電存儲單元讀出; t3階段中,C0N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讀出的互補數據回寫到鐵電存儲單元;
t4階段中,BL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C0N和WL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讀操作結束。
本發明將BL和PL的功能合并,在操作過程中無需另外驅動PL線,提高了讀寫操 作的速度,減少了存儲器外圍電路的面積,降低了讀寫操作時存儲陣列的功耗。
圖1 :BL和PL合并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每列的結構;
圖2 :BL和PL合并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的寫操作時序;
圖3 :BL和PL合并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的讀操作時序; 圖4 :基于互補位線驅動時序的BL和PL合并的鐵電存儲陣列結構的讀操作仿真 結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優選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應該強調的是,下述說明僅僅是示例性 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及其應用。 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基于互補位線驅動時序的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 存儲陣列。 在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中,脈沖信號線PL的功能可由BL 代替,所以只需控制字線信號WL和BL即可實現對存儲器的讀寫操作。如圖l所示,位線-板 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的每列由三部分組成存儲單元1、預充電電路2以及列 控制電路。 其中,每個存儲單元l由兩個NMOS傳輸管和兩個鐵電電容組成,其中,字線WLO連 接到兩個NM0S傳輸管M8、M9的柵極,控制存儲單元的開啟和關閉;其中,一個NMOS傳輸管 M8的源極連接到位線BL,漏極連接到鐵電電容CsO —端的存儲節點,該鐵電電容CsO的另一端與BPL連接;另一個NM0S傳輸管M9的源極連接到位線BLB,漏極連接到另一個鐵電電 容CsO' —端的存儲節點,該鐵電電容CsO'的另一端與BPLB連接; 預充電電路2由兩個NM0S傳輸管M4、 M5和兩個PM0S傳輸管M6、 M7組成,控制信 號線BLL連接到NM0S傳輸管M4、 M5的柵極,控制信號線BLH連接到PM0S傳輸管M6、 M7的 柵極;NM0S傳輸管M4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VSS, NM0S傳輸管M5的源極和 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B和VSS ;PM0S傳輸管M6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VDD, PM0S傳輸管M7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B和VDD ; 列控制電路由四個NM0S傳輸管M0、 Ml、 M2、 M3組成,控制信號線C0N連接到NMOS 傳輸管M0、M1的柵極,控制信號線CON的反信號連接到NMOS傳輸管M2、M3的柵極;NMOS傳 輸管M0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BPLB, NMOS傳輸管Ml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 到位線BLB和BPL ;NMOS傳輸管M2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VSS和BPL, NMOS傳輸管M3的 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VSS和BPLB ;通過控制NMOS傳輸管MO、 Ml、 M2、 M3的開啟和關 閉,鐵電存儲單元利用互補位線BL和BLB上的電壓信號完成寫入、讀出和回寫操作。
這種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的讀寫操作基于互補位線驅動 時序。 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的寫操作過程分為4個階段TO、 Tl、 T2、 T3。如圖2所示,TO階段中,BLL為高電平,存儲陣列處于預充電狀態;T1階段中,BLL 變為低電平,CON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待寫入的互補數據出現在BL和BLB上;T2階段中, W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存儲單元打開。在數據信號線BL和BLB上的電壓作用下,數據寫 入存儲單元;T3階段中,BL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CON和WL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寫操作 結束。 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的讀操作過程分為5個階段t0、 tl、 t2、t3、t4。如圖3所示,tO階段中,BLH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數據信號線BL和BLB被預充 電到高電平;tl階段中,BLH變為高電平,W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存儲單元打開。由于鐵 電電容在不同的存儲狀態下表現出不同的電容值,所以與位線寄生電容進行電荷分享后, BL和BLB上出現電壓差;t2階段中,激活靈敏放大器(SA),數據從鐵電存儲單元讀出;t3階 段中,C0N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讀出的互補數據回寫到鐵電存儲單元;t4階段中,BLL由低 電平變為高電平,CON和WL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讀操作結束。讀操作的仿真結果見圖4。
權利要求
一種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陣列每列的基本組成部分為存儲單元、預充電電路以及列控制電路;其中,每個存儲單元(1)由兩個NMOS傳輸管和兩個鐵電電容組成,其中,字線(WL0)連接到兩個NMOS傳輸管(M8、M9)的柵極,控制存儲單元的開啟和關閉;其中,一個NMOS傳輸管(M8)的源極連接到位線BL,漏極連接到鐵電電容(Cs0)一端的存儲節點,該鐵電電容(Cs0)的另一端與BPL連接;另一個NMOS傳輸管(M9)的源極連接到位線BLB,漏極連接到另一個鐵電電容(Cs0’)一端的存儲節點,該鐵電電容(Cs0’)的另一端與BPLB連接;預充電電路(2)由兩個NMOS傳輸管(M4、M5)和兩個PMOS傳輸管(M6、M7)組成,控制信號線BLL連接到NMOS傳輸管(M4、M5)的柵極,控制信號線BLH連接到PMOS傳輸管(M6、M7)的柵極;NMOS傳輸管(M4)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VSS,NMOS傳輸管(M5)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B和VSS;PMOS傳輸管(M6)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VDD,PMOS傳輸管(M7)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B和VDD;列控制電路由四個NMOS傳輸管(M0、M1、M2、M3)組成,控制信號線CON連接到NMOS傳輸管(M0、M1)的柵極,控制信號線CON的反信號連接到NMOS傳輸管(M2、M3)的柵極;NMOS傳輸管(M0)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和BPLB,NMOS傳輸管(M1)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BLB和BPL;NMOS傳輸管(M2)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VSS和BPL,NMOS傳輸管(M3)的源極和漏極分別連接到位線VSS和BPLB;通過控制NMOS傳輸管(M0、M1、M2、M3)的開啟和關閉,鐵電存儲單元利用互補位線BL和BLB上的電壓信號完成寫入、讀出和回寫操作。所述鐵電存儲陣列的操作為字線和位線的兩線控制。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寫操作過程分為4個階段TO、 Tl、 T2、 T3 ;其中TO階段中,BLL為高電平,存儲陣列處于預充電狀態;Tl階段中,BLL變為低電平,CON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待寫入的互補數據出現在BL和BLB上;T2階段中,W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存儲單元打開;在數據信號線BL和BLB上的電壓作用下,數據寫入存儲單元;T3階段中,BL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CON和WL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寫操作結束。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位線_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讀操作過程分為5個階段t0、 tl、 t2、 t3、 t4 ;其中t0階段中,BLH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數據信號線BL和BLB被預充電到高電平;tl階段中,BLH變為高電平,W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存儲單元打開;由于鐵電電容在不同的存儲狀態下表現出不同的電容值,所以與位線寄生電容進行電荷分享后,BL和BLB上出現電壓差;t2階段中,激活靈敏放大器,數據從鐵電存儲單元讀出;t3階段中,CON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讀出的互補數據回寫到鐵電存儲單元;t4階段中,BLL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CON和WL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讀操作結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屬于集成電路設計制造技術領域的一種位線-板線合并結構的鐵電存儲器存儲陣列。該發明基于位線平行于板線的鐵電存儲器(FeRAM)陣列架構,在鐵電存儲器陣列的每列加入傳輸管控制電路,并利用互補位線驅動時序,將位線和板線的功能合并。該方法使得存儲單元在讀寫操作中能夠充分利用互補的位線信號,而不需要專門的脈沖信號線;提高了鐵電存儲器讀出和寫入的速度、降低了存儲陣列的功耗、減少了存儲器外圍電路的面積。
文檔編號G11C7/12GK101777377SQ201010034038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2日
發明者任天令, 張弓, 賈澤, 陳弘毅 申請人: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