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制熱器,尤其是一種平板式利用 太陽能量進行發電制熱的器件。
背景技術:
為了有效利用太陽能量,人們發明了平板式太陽能電池和 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傳統太陽能發電電池和太陽能集熱管是 兩個獨自工作的器件,這樣耗用材料較多,占用空間面積較大。 要做到既能發電又能制熱,相對成本會較高,安裝面積較大, 同時又不能將太陽能光中的電能和光能都綜合利用。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平板式太陽能發 電制熱器,該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既能發電又能制熱且占 用空間合理、成本較低,易于普及。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包括透明玻璃、太陽能電池、 金屬導熱板、換熱水管、鋁輻射板、保溫層、后背板、邊框支 架,邊框支架上面設有透明玻璃,邊框支架下面設有后背板, 透明玻璃、后背板與邊框支架四周側立面形成中空腔體,太陽能電池、金屬導熱板、換熱水管、鋁輻射板和保溫層依次從上 到下設于所述中空腔體中,太陽能電池固定于金屬導熱板上 面,換熱水管固定于金屬導熱板下面,鋁輻射板和后背板之間 設置為保溫層。本實用新型的迸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透明玻璃外表面鍍有Ti02和Si02減反射膜中的一種。所述透明玻璃與太陽能電池之間留有一定空隙。 所述金屬導熱板上面均勻噴涂有黑色吸光涂層,太陽能電池處于黑色吸光涂層上面。所述換熱水管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上設置有快裝接頭。所述太陽能電池為非晶硅透明薄膜電池和III/V族半導體透明薄膜電池中的一種。所述鋁輻射板設置在換熱水管的下方且留有一定間隙。 所述太陽能電池內的發電單元由導線相互連接,并由導線連接到電源接口輸出。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把太陽能電池發電和太陽 能平板式集熱器進行疊層組合設置,這樣既能通過太陽能光伏 發電又能通過太陽能光熱制熱,徹底將太陽能的能量有效利 用,節約了成本,減少占用空間面積,同時不使用傳統的真空 集熱管解決了因玻璃集熱管爆管或凍壞引起的器件不能工作 的缺點;另外將太陽能發電技術和太陽能集熱技術利用疊成復 合結構設置,實現了熱電聯供的功能,為今后把太陽能中的光 伏電能和熱能同時利用提供了一種可靠的元器件。
圖l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由金屬導熱板與換熱水管組成的 換熱器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一種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包括平板透明玻璃1、太陽能電池2、吸光涂層3、金屬導熱板4、換熱水管5、 鋁輻射板6、保溫層7、后背板8、邊框支架9,邊框支架9 用鋁合金材料或不銹鋼材料制作,邊框支架與內部結構之間用 保溫材料和絕緣材料隔開,邊框支架設計為防水結構,以保證 雨不能侵入,邊框支架9上面設有平板透明玻璃1,邊框支架 9下面設有后背板8,平板透明玻璃1、后背板8與邊框支架9 四周側立面形成中空腔體,太陽能電池2、金屬導熱板4、換 熱水管5、鋁輻射板6和保溫層7依次從上到下設于所述中空 腔體中,所述的金屬導熱板4上面均勻噴涂有黑色吸光涂層3, 太陽能電池2固定于金屬導熱板4上面并處于黑色吸光涂層3 之上,噴涂黑色吸光涂層3用以增加光熱轉化和保證熱量的有 效傳導,紫銅換熱水管5固定于金屬導熱板4下面,紫銅換熱 水管5、黑色吸光涂層3、金屬導熱板4設置成一體化結構, 紫銅換熱水管5下方設置鋁板或鋁箔輻射板6且兩者間留有一 定間隙,鋁輻射板6和后背板8之間設置為保溫層7,.以保證 將熱量反射給金屬導熱板4和紫銅換熱水管5,保證熱量不向 下傳遞,保溫層7的下面設置起固定支撐作用的后背板8,后 背板8可選用金屬材料或有一定強度的塑料材料制作。所述平板式透明玻璃外表面(朝陽的一面)鍍有Ti02和 Si02減反射膜中的一種,以減少陽光的反射及利于自潔。所述平板透明玻璃1與太陽能電池2之間留有一定空隙 (通常為2-4mm),以減少熱量向外的傳遞。所述換熱水管5兩端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 水口上設置有快裝接頭,以便于安裝、拆卸和串并聯組合。所述太陽能電池2為非晶硅透明薄膜電池和III/V族半 導體透明薄膜電池中的一種,可增加透光性能,且太陽能光譜 中的可見光由于太陽能電池內的PN結具有很好的光生載流子 作用,會源源不斷地轉化成電流通過電源接口輸出,同時可使 太陽光中紅外光大部分在太陽能電池上轉化為熱量。所述太陽能電池2內的發電單元由導線相互連接,并由 導線連接到電源接口 IO輸出。按以上實施技術方案設置的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如 需增大發電和制熱量,滿足更大的用電和供熱要求,可以通過 串并聯組合實現。同時將組合的發電制熱器的電源線串并聯后 可得到更多的發電量。將冷熱水進口串并聯后,可得更大的制 熱量,當然也需要更大的安裝空間。
權利要求1. 一種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其特征是包括透明玻璃(1)、太陽能電池(2)、金屬導熱板(4)、換熱水管(5)、 鋁輻射板(6)、保溫層(7)、后背板(8)、邊框支架(9),邊 框支架(9)上面設有透明玻璃(1),邊框支架(9)下面設有 后背板(8),透明玻璃(1)、后背板(8)與邊框支架(9)四 周側立面形成中空腔體,太陽能電池(2)、金屬導熱板(4)、 換熱水管(5)、鋁輻射板(6)和保溫層(7)依次從上到下設 于所述中空腔體中,太陽能電池(2)固定于金屬導熱板(4) 上面,換熱水管(5)固定于金屬導熱板(4)下面,鋁輻射板 (6)和后背板(8)之間設置為保溫層(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其 特征是所述透明玻璃(1)外表面鍍有Ti02和Si02減反射膜 中的一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其 特征是所述透明玻璃(1)與太陽能電池(2)之間留有一定 空隙。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其 特征是所述金屬導熱板(4)上面均勻噴涂有黑色吸光涂層(3),太陽能電池(2)處于黑色吸光涂層(3)上面。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其 特征是所述換熱水管(5)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 和出水口上設置有快裝接頭。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太陽能電池(2)為非晶硅透明薄膜電池和ni/v族半導體透明薄膜電池中的一種。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其特征是所述鋁輻射板(6)設置在換熱水管(5)的下方且留有一定間隙。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其 特征是所述太陽能電池(2)內的發電單元由導線相互連接, 并由導線連接到電源接口 (10)輸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板式太陽能發電制熱器,包括透明玻璃、太陽能電池、金屬導熱板、換熱水管、鋁輻射板、保溫層、后背板、邊框支架,邊框支架上面設有透明玻璃,邊框支架下面設有后背板,透明玻璃、后背板與邊框支架四周側立面形成中空腔體,太陽能電池、金屬導熱板、換熱水管、鋁輻射板和保溫層依次從上到下設于所述中空腔體中,太陽能電池固定于金屬導熱板上面,換熱水管固定于金屬導熱板下面,鋁輻射板和后背板之間設置為保溫層。通過把太陽能電池發電和太陽能平板式集熱器進行疊層組合設置,這樣既能通過太陽能光伏發電又能通過太陽能光熱制熱,徹底將太陽能的能量有效利用,節約了成本,減少占用空間面積。
文檔編號H01L31/058GK201038175SQ20072003690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7日
發明者王龍根, 忠 管, 馬俊和, 平 黃, 黃金鹿 申請人:昆山太得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