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絞線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股線絞制高頻導線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絞線機。
背景技術(shù):
絞線機是一種能廣泛應用于各類軟/硬導體線及電子線的絞合機械設備,使多根單支導體扭成一股,達到線材的工藝要求。目前在用細銅絲絞制高頻導線的領(lǐng)域,一根導線使用銅絲的數(shù)量極少能超過10000,無法制造大規(guī)格的高頻導線。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絞線機,可以現(xiàn)有設備無法用細銅絲制造大規(guī)格的高頻導線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種絞線機,包括框架、第一、第二導向臂、第一電機、第二電機、排線器、張力器、分線座,所述第一、第二導向臂分別固定在框架的兩側(cè),第一電機與第一導向臂上的第一傳動輪連接,第一導向臂上的第二傳動輪與第二導向臂上的第三傳動輪連接,所述第二電機分別與排線器、張力器連接,所述分線座設于第一導向臂進線口的正前方。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框架的橫向支架上連接有第一、第二定速桿、排線桿、收線桿,所述第一定速桿上的第六傳動輪通過第四傳動帶與第二定速桿上的第七傳動輪連接,所述第一定速桿上的第九傳動輪通過第六傳動帶與排線桿上的第十傳動輪連接,所述第一定速桿上的張力器通過第五傳動帶與收線桿上的第八傳動輪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第一定速桿和第二定速桿分別設有對應的第一定速輪和第二定速輪。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框架的橫向支架內(nèi)側(cè)設有第一導輪和第二導輪。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第一電機轉(zhuǎn)軸上的第一轉(zhuǎn)輪通過第一傳動帶與第一傳動輪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第二傳動輪通過第二傳動帶與第四傳動輪連接,所述第四傳動輪固定在傳動桿的一端,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五傳動輪,所述第五傳動輪通過第三傳動帶與第三傳動輪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傳動桿活動連接于框架的橫向支架外側(cè)。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第二電機轉(zhuǎn)軸上的第二轉(zhuǎn)輪通過第七傳動帶與第一定速桿上的第十一傳動輪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用以制造大規(guī)格的高頻導線,最高可以絞制40000根細銅絲的導線。
[0015]圖1為絞線機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絞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第一、第二導向臂2、2'、第一電機3、第二電機4、排線器5、張力器6、分線器7,所述第一、第二導向臂2、2'分別固定在框架I的兩側(cè),第一電機3與第一導向臂2上的第一傳動輪32連接,第一導向臂2上的第二傳動輪21與第二導向臂2'上的第三傳動輪26連接,所述第二電機4分別與排線器5、張力器6連接,所述分線器7設于第一導向臂2進線口的正前方。如圖1所示,框架I的橫向支架10上連接有第一、第二定速桿13、14、排線桿51、收線桿12,所述第一定速桿13上的第六傳動輪16通過第四傳動帶18與第二定速桿14上的第七傳動輪17連接,所述第一定速桿13上的第九傳動輪53通過第六傳動帶54與排線桿51上的第十傳動輪52連接,所述第一定速桿13上的張力器6通過第五傳動帶62與收線桿12上的第八傳動輪61連接。 如圖1所示,第一定速桿13和第二定速桿14分別設有對應的第一定速輪19和第二定速輪19'。如圖1所不,框架I的橫向支架10內(nèi)側(cè)設有第一導輪9和第二導輪9'。如圖1所示,第一電機3轉(zhuǎn)軸上的第一轉(zhuǎn)輪31通過第一傳動帶33與第一傳動輪32連接。如圖1所示,第二傳動輪21通過第二傳動帶23與第四傳動輪22連接,所述第四傳動輪22固定在傳動桿11的一端,所述傳動桿1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五傳動輪24,所述第五傳動輪24通過第三傳動帶25與第三傳動輪26連接。如圖1所示,傳動桿11活動連接于框架I的橫向支架10外側(cè)。如圖1所示,第二電機4轉(zhuǎn)軸上的第二轉(zhuǎn)輪41通過第七傳動帶42與第一定速桿13上的第十一傳動輪43連接。如圖1所示,銅絲從放線輪8放出,經(jīng)分線器7進入第一導向臂2的進口,從第一導向臂2的出口跨至第二導向臂2'的進口,由第二導向臂2'的出口纏繞至第一定速輪19和第二定速輪19',然后經(jīng)第一導輪9和第二導輪9'至排線器5,最后固定在收線輪15上。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絞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I)、第一、第二導向臂(2、2')、第一電機(3)、第二電機(4)、排線器(5)、張力器(6)、分線座(7),所述第一、第二導向臂(2、2')分別固定在框架(I)的兩側(cè),第一電機(3)與第一導向臂(2)上的第一傳動輪(32)連接,第一導向臂(2)上的第二傳動輪(21)與第二導向臂(2')上的第三傳動輪(26)連接,所述第二電機(4)分別與排線器(5)、張力器(6)連接,所述分線座(7)設于第一導向臂(2)進線口的正前方。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橫向支架(10)上連接有第一、第二定速桿(13、14)、排線桿(51)、收線桿(12),所述第一定速桿(13)上的第六傳動輪(16)通過第四傳動帶(18)與第二定速桿(14)上的第七傳動輪(17)連接,所述第一定速桿(13)上的第九傳動輪(53)通過第六傳動帶(54)與排線桿(51)上的第十傳動輪(52)連接,所述第一定速桿(13)上的張力器(6)通過第五傳動帶(62)與收線桿(12)上的第八傳動輪(61)連接。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速桿(13)和第二定速桿(14)分別設有對應的第一定速輪(19)和第二定速輪(19')。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橫向支架(10)內(nèi)側(cè)設有第一導輪(9)和第二導輪(9')。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3)轉(zhuǎn)軸上的第一轉(zhuǎn)輪(31)通過第一傳動帶(33)與第一傳動輪(32)連接。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輪(21)通過第二傳動帶(23)與第四傳動輪(22)連接,所述第四傳動輪(22)固定在傳動桿(11)的一端,所述傳動桿(1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五傳動輪(24),所述第五傳動輪(24)通過第三傳動帶(25)與第三傳動輪(26)連接。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絞線機,其特征在于傳動桿(11)活動連接于框架(I)的橫向支架(10)外側(cè)。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機(4)轉(zhuǎn)軸上的第二轉(zhuǎn)輪(41)通過第七傳動帶(42)與第一定速桿(13)上的第i^一傳動輪(43)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絞線機,包括框架、第一、第二導向臂、第一電機、第二電機、排線器、張力器、分線座,所述第一、第二導向臂分別固定在框架的兩側(cè),第一電機與第一導向臂上的第一傳動輪連接,第一導向臂上的第二傳動輪與第二導向臂上的第三傳動輪連接,所述第二電機分別與排線器、張力器連接,所述分線座設于第一導向臂進線口的正前方;框架的橫向支架上連接有第一、第二定速桿、排線桿、收線桿,第一定速桿和第二定速桿分別設有對應的第一定速輪和第二定速輪,框架的橫向支架內(nèi)側(cè)設有第一導輪和第二導輪。本實用新型可以用以制造大規(guī)格的高頻導線,最高可以絞制40000根細銅絲的導線。
文檔編號H01B13/02GK202839139SQ2012204920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李 浩 申請人:江蘇昌澤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