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換流站檢修廠房中通常采用的深井降阻接地網,即需要在檢修廠房四個邊角處安裝10nT50m的深井,此時接地電阻仍難以滿足規程上“最大接地電阻不得超過0.5 Ω ”的要求,故難以保證檢修廠房內部人員與設備的安全,因此安全性差;且其實施過程復雜、成本高,對于一些不便挖井的地域來說,使用范圍受到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背景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包括網格狀接地網主體,所述接地網主體中所有網格的四條邊長度相同,范圍在3nT7m之間。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有:所述接地網主體由導電率為20%、直徑大于7mm的鍍銅圓鋼制成。所述的鍍銅圓鋼直徑為14.7mm。所述的網格邊長為5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換流站在交流短路故障下,不會對檢修廠房內人員和設備產生影響。在檢修廠房內進行沖擊試驗過程中,換流變壓器沖擊試驗暫態電流全部入地后,檢修廠房內人員和設備承受的最大暫態電壓均滿足安全要求,不會對人員和設備構成安全威脅,其安全性高。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適用范圍廣、實用性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與換流站主地網連接示意圖。圖3為換流站接地網的整體示意圖。圖4為地表電位分布圖。圖5為跨步電勢空間分布圖。圖6為接觸電勢空間分布圖。其中,I一接地網主體,2—網格,3—換流站主接地網,4一導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2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網格狀接地網主體1,接地網主體中所有網格2的四條邊長度相同。以面積為78.2mX46.1m的檢修廠房為例,接地網主體由10根水平方向、16根垂直方向的導電率為20%、直徑為14.7_的鍍銅圓鋼交叉連接制成,網格邊長為5m,網格大小為5mX5m ;如圖2所示,將本實用新型通過11根導體4與換流站主接地網3連接,圖3為連接后換流站接地網的整體示意圖。當檢修廠房接地網的配電室發生短路故障,短路電流為5.82kA,全部注入地網時,檢修廠房地下的土壤電阻率按照表I計算,得到檢修廠房在最大入地電流下,接地網的接地電阻為0.48 Ω,小于規程要求的0.5 Ω ;接地導體最大電壓降為33.28V,小于規程要求的36 V ;接地導體的最大導通電阻為0.016 Ω,小于規程要求的0.05 Ω。表I檢修廠房地下土壤電阻率
權利要求1.一種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包括網格狀接地網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網主體中所有網格的四條邊長度相同,范圍在3nT7m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網主體由導電率為20%、直徑大于7mm的鍍銅圓鋼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鍍銅圓鋼直徑為 14.7mm。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格邊長為5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流站檢修廠房接地網,包括網格狀接地網主體,接地網主體中所有網格的四條邊長度相同,范圍在3m~7m之間,接地網主體由導電率為20%、直徑大于7mm的鍍銅圓鋼制成。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換流站在交流短路故障下,不會對檢修廠房內人員和設備產生影響。在檢修廠房內進行沖擊試驗過程中,換流變壓器沖擊試驗暫態電流全部入地后,檢修廠房內人員和設備承受的最大暫態電壓均滿足安全要求,不會對人員和設備構成安全威脅,其安全性高、結構簡單、成本低、適用范圍廣、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H01R4/66GK203056115SQ20122061422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文習山, 厲天威, 趙宇明, 潘卓洪, 趙林杰, 李巖, 項陽, 孫夏青, 魯海亮 申請人: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