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連接有檢測平臺,所述檢測平臺為雙層結構,所述檢測平臺下層為背光層,所述背光層內設有N個燈管,所述檢測平臺上層為薄膜層,所述薄膜層內設有M個薄膜,所述檢測平臺上表面設有2個固定孔和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另一端與放大鏡連接;2個電池片夾,所述電池片夾為長方體狀,所述電池片夾側面設有夾槽,所述電池片夾上表面設有螺孔,實現了便于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且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高,不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片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以及其他能源的逐漸耗盡,太陽能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能源,且太陽能環保成本較低。
[0003]在現有技術中,主要利用太陽能電池片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現有技術中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工藝流程分為硅片檢測一表面制絨及酸洗一擴散制結一去磷硅玻璃一等離子刻蝕及酸洗一鍍減反射膜一絲網印刷一快速燒結等。
[0004]太陽電池經過制絨、擴散及等工序后,已經制成剛結,可以在光照下產生電流,為了將產生的電流導出,需要在電池表面上制作正、負兩個電極。制造電極的方法很多,而絲網印刷是目前制作太陽電池電極最普遍的一種生產工藝。絲網印刷是采用壓印的方式將預定的圖形印刷在基板上,該設備由電池背面銀鋁漿印刷、電池背面鋁漿印刷和電池正面銀漿印刷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為:利用絲網圖形部分網孔透過漿料,用刮刀在絲網的漿料部位施加一定壓力,同時朝絲網另一端移動。油墨在移動中被刮刀從圖形部分的網孔中擠壓到基片上。由于漿料的粘性作用使印跡固著在一定范圍內,印刷中刮板始終與絲網印版和基片呈線性接觸,接觸線隨刮刀移動而移動,從而完成印刷行程。
[0005]在現有技術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存在缺陷,絲網印刷缺陷的主要類型有斷柵、節點,因此,在絲印完后生成人員需要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簡餐,看是否存在缺陷,以便將存在缺陷的產品挑出來并對絲印機進行調整,在現有技術中,主要采用人工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低,且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
[0006]綜上所述,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中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上述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0007]在現有技術中,由于主要采用人工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低,且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所以,現有技術中的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的方式存在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低,且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的方式存在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低,且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設計合理,便于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且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高,不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效果。
[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0010]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連接有檢測平臺,所述檢測平臺為雙層結構,所述檢測平臺下層為背光層,所述背光層內設有~個燈管,所述檢測平臺上層為薄膜層,所述薄膜層內設有1個薄膜,所述隊1均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所述檢測平臺上表面設有2個固定孔和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另一端與放大鏡連接;
[0011]2個電池片夾,所述電池片夾為長方體狀,所述電池片夾側面設有夾槽,所述電池片夾上表面設有螺孔,所述電池片夾能夠通過螺栓穿過所述螺孔和所述固定孔配合螺母,將所述電池片夾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起來。
[0012]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采用角鋼制成,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為長條狀且均豎直放置。
[0013]其中,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和下層均為長方體狀,且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和下層的上下端面均為開口狀,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內壁設有1個凹槽,所述薄膜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檢測平臺下層內壁設有~個安裝孔,所述燈管安裝在所述安裝孔內。
[0014]其中,所述1個凹槽沿豎直方向均勻排列在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內壁中,所述~個安裝孔沿水平方向勻排列在所述檢測平臺下層內壁中。
[0015]其中,所述檢測平臺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采用活動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所述檢測平臺水平方向左右側面中部各設有一連接孔,2個連接軸穿過所述連接孔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連接,所述檢測平臺能夠繞所述連接軸進行旋轉。
[0016]其中,所述夾槽的寬度與所述太陽能電池片的厚度匹配,所述夾槽內設有保護墊,所述保護墊采用海綿制成。
[0017]其中,所述軟管包括但不限于:不銹鋼軟管、金屬軟管、波紋軟管、橡膠軟管、塑料軟管。
[0018]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19]由于采用了將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設計為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連接有檢測平臺,所述檢測平臺為雙層結構,所述檢測平臺下層為背光層,所述背光層內設有~個燈管,所述檢測平臺上層為薄膜層,所述薄膜層內設有1個薄膜,所述隊1均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所述檢測平臺上表面設有2個固定孔和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另一端與放大鏡連接;2個電池片夾,所述電池片夾為長方體狀,所述電池片夾側面設有夾槽,所述電池片夾上表面設有螺孔,所述電池片夾能夠通過螺栓穿過所述螺孔和所述固定孔配合螺母,將所述電池片夾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起來的技術方案,即,生產人員在對太陽能電池片完成絲印工藝后,將太陽能電池片分別插入2個電池片夾中,工作人員利用電池片夾將太陽能電池片搬運到檢測平臺上,然后利用螺栓穿過螺孔和固定孔配合螺母將電池片夾固定在檢測平臺上,進而將太陽能電池片固定在檢測平臺上,然后開啟檢測平臺下層中的燈管,然后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薄膜層數對光照強度進行處理,利用背光層對太陽能電池片進行照射,然后利用檢測平臺上的放大鏡進行觀察,便于觀察太陽能電池片是否存在缺陷,利用電池片夾對太陽能電池片進行了保護,避免直接接觸,利用背光、薄膜、放大鏡進行檢測,準確率較高,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的方式存在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低,且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設計合理,便于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且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高,不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一中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一中檢測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一中電池片夾的俯視圖;
[0023]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一中電池片夾的側視圖;
[0024]其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檢測平臺,4-固定孔,5-軟管,6-放大鏡,7-背光層,8-薄膜層,9-燈管,10-薄膜,11-電池片夾,12-螺孔,13-夾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的方式存在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低,且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設計合理,便于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且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高,不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效果。
[0026]本申請實施中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總體思路如下:
[0027]采用了將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設計為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連接有檢測平臺,所述檢測平臺為雙層結構,所述檢測平臺下層為背光層,所述背光層內設有~個燈管,所述檢測平臺上層為薄膜層,所述薄膜層內設有1個薄膜,所述隊1均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所述檢測平臺上表面設有2個固定孔和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另一端與放大鏡連接;2個電池片夾,所述電池片夾為長方體狀,所述電池片夾側面設有夾槽,所述電池片夾上表面設有螺孔,所述電池片夾能夠通過螺栓穿過所述螺孔和所述固定孔配合螺母,將所述電池片夾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起來的技術方案,即,生產人員在對太陽能電池片完成絲印工藝后,將太陽能電池片分別插入2個電池片夾中,工作人員利用電池片夾將太陽能電池片搬運到檢測平臺上,然后利用螺栓穿過螺孔和固定孔配合螺母將電池片夾固定在檢測平臺上,進而將太陽能電池片固定在檢測平臺上,然后開啟檢測平臺下層中的燈管,然后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薄膜層數對光照強度進行處理,利用背光層對太陽能電池片進行照射,然后利用檢測平臺上的放大鏡進行觀察,便于觀察太陽能電池片是否存在缺陷,利用電池片夾對太陽能電池片進行了保護,避免直接接觸,利用背光、薄膜、放大鏡進行檢測,準確率較高,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的方式存在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低,且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設計合理,便于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且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高,不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效果。
[0028]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9]實施例一:
[0030]在實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請參考圖1-圖4,所述裝置包括:
[0031]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與所述第二支架2之間連接有檢測平臺3,所述檢測平臺3為雙層結構,所述檢測平臺3下層為背光層7,所述背光層7內設有~個燈管9,所述檢測平臺3上層為薄膜層8,所述薄膜層8內設有1個薄膜10,所述隊1均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所述檢測平臺3上表面設有2個固定孔4和軟管5,所述軟管5 —端與所述檢測平臺3連接,另一端與放大鏡6連接;
[0032]2個電池片夾11,所述電池片夾11為長方體狀,所述電池片夾11側面設有夾槽13,所述電池片夾11上表面設有螺孔12,所述電池片夾11能夠通過螺栓穿過所述螺孔和所述固定孔配合螺母,將所述電池片夾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起來。
[0033]其中,在實際應用中,生產人員在進行檢測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開啟的燈管數量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對光照強度進行調整,對凹槽中放置的薄膜層數進行調整,從而進一度實現對光照強度的調整,方便觀察檢測。
[0034]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采用角鋼制成,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為長條狀且均豎直放置。
[0035]其中,在實際應用中,采用角鋼可以保障支架的強度。
[0036]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和下層均為長方體狀,且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和下層的上下端面均為開口狀,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內壁設有1個凹槽,所述薄膜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檢測平臺下層內壁設有~個安裝孔,所述燈管安裝在所述安裝孔內。
[0037]其中,在實際應用中,當生產人員將太陽能電池片絲印后,將太陽能電池片放入電池夾片的夾槽中,然后雙手一手拿一個電池夾片將太陽能電池片搬運到檢測平臺上面,然后利用螺栓穿過所述螺孔和所述固定孔配合螺母,將所述電池片夾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固定起來。
[0038]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1個凹槽沿豎直方向均勻排列在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內壁中,所述~個安裝孔沿水平方向勻排列在所述檢測平臺下層內壁中,這樣設計可以讓光照均勻的照射在太陽能電池片的各個部位。
[0039]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檢測平臺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采用活動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所述檢測平臺水平方向左右側面中部各設有一連接孔,2個連接軸穿過所述連接孔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連接,所述檢測平臺能夠繞所述連接軸進行旋轉。
[0040]其中,在實際應用中,將所述檢測平臺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設計為采用活動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可以方便生產人員進行觀察,在檢測時可以旋轉檢測平臺調整不同的檢測角度。
[0041]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夾槽的寬度與所述太陽能電池片的厚度匹配,所述夾槽內設有保護墊,所述保護墊采用海綿制成。
[0042]其中,在實際應用中,利用保護墊可以對太陽能電池片進行保護,避免損壞。
[0043]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軟管包括但不限于:不銹鋼軟管、金屬軟管、波紋軟管、橡膠軟管、塑料軟管。
[0044]其中,在實際應用中,利用軟管,生產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軟管的位置進而調整放大鏡的位置,方便觀察。
[0045]上述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術效果或優點:
[0046]由于采用了將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設計為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連接有檢測平臺,所述檢測平臺為雙層結構,所述檢測平臺下層為背光層,所述背光層內設有~個燈管,所述檢測平臺上層為薄膜層,所述薄膜層內設有1個薄膜,所述隊1均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所述檢測平臺上表面設有2個固定孔和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另一端與放大鏡連接;2個電池片夾,所述電池片夾為長方體狀,所述電池片夾側面設有夾槽,所述電池片夾上表面設有螺孔,所述電池片夾能夠通過螺栓穿過所述螺孔和所述固定孔配合螺母,將所述電池片夾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起來的技術方案,即,生產人員在對太陽能電池片完成絲印工藝后,將太陽能電池片分別插入2個電池片夾中,工作人員利用電池片夾將太陽能電池片搬運到檢測平臺上,然后利用螺栓穿過螺孔和固定孔配合螺母將電池片夾固定在檢測平臺上,進而將太陽能電池片固定在檢測平臺上,然后開啟檢測平臺下層中的燈管,然后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薄膜層數對光照強度進行處理,利用背光層對太陽能電池片進行照射,然后利用檢測平臺上的放大鏡進行觀察,便于觀察太陽能電池片是否存在缺陷,利用電池片夾對太陽能電池片進行了保護,避免直接接觸,利用背光、薄膜、放大鏡進行檢測,準確率較高,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的方式存在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低,且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設計合理,便于對絲印后的太陽能電池片進行檢測,且檢測效率和準確率較高,不容易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技術效果。
[0047]盡管已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0048]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絲印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連接有檢測平臺,所述檢測平臺為雙層結構,所述檢測平臺下層為背光層,所述背光層內設有N個燈管,所述檢測平臺上層為薄膜層,所述薄膜層內設有M個薄膜,所述N、M均為大于等于I的正整數,所述檢測平臺上表面設有2個固定孔和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另一端與放大鏡連接; 2個電池片夾,所述電池片夾為長方體狀,所述電池片夾側面設有夾槽,所述電池片夾上表面設有螺孔,所述電池片夾能夠通過螺栓穿過所述螺孔和所述固定孔配合螺母,將所述電池片夾與所述檢測平臺連接起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采用角鋼制成,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為長條狀且均豎直放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和下層均為長方體狀,且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和下層的上下端面均為開口狀,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內壁設有M個凹槽,所述薄膜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檢測平臺下層內壁設有N個安裝孔,所述燈管安裝在所述安裝孔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個凹槽沿豎直方向均勻排列在所述檢測平臺上層內壁中,所述N個安裝孔沿水平方向勻排列在所述檢測平臺下層內壁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平臺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采用活動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所述檢測平臺水平方向左右側面中部各設有一連接孔,2個連接軸穿過所述連接孔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連接,所述檢測平臺能夠繞所述連接軸進行旋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槽的寬度與所述太陽能電池片的厚度匹配,所述夾槽內設有保護墊,所述保護墊采用海綿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包括但不限于:不銹鋼軟管、金屬軟管、波紋軟管、橡膠軟管、塑料軟管。
【文檔編號】H01L31/18GK204155907SQ201420657807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6日
【發明者】劉興翀, 王茜, 陳先知, 林洪峰 申請人: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