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動力電池隔板制作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單邊封合機。
背景技術:
動力電池內部的正、負極板之間由動力電池隔板隔開,動力電池隔板是電池中非常關鍵的部分,對電池的安全性和成本有直接影響,其主要作用是保證電流順利通過。目前,市場上有一種一端開口的袋式結構的動力電池隔板,這種袋式的動力電池隔板是由專用的動力電池隔板封合機制作的,一片電池隔膜片材對折后用動力電池隔板封合機將兩邊封合起來。這種袋式的動力電池隔板由于只有一端開口不利于動力電池電解液的循環,從而造成動力電池的內部微短路,進而使得動力電池早期失效。
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是兩端開口的結構且只有一條封合縫,能夠有效地解決動力電池由于內部微短路而造成的早期失效,提高了動力電池的壽命,由于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只有一個封合縫,因此現有的動力電池隔板封合機不適用于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的封合,因而研發出一種能夠制作只有一個封合縫的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的封合機很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單邊封合機,可以制作只有一個封合縫的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包括機架、O型管、封合機構和導出機構,所述O型管和導出機構都固定在機架上,所述O型管供隔膜片材包裹于其表面形成具有一個搭接邊的袖筒狀隔膜套,所述封合機構對應所述搭接邊,與所述隔膜套相對運動進行封合,所述導出機構位于O型管側方,將封合后的隔膜套從封合機構上牽引出來。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手動將隔膜片材放在O型管的進口端,把電池隔膜片材包裹在O型管上并沿隔膜片材的橫向將其卷成筒狀,將隔膜套相對的兩邊進行搭接形成一個搭接邊,將搭接邊放入封合機構,通過封合機構和帶有搭接邊的袖筒狀隔膜套的相對運動將搭接邊進行封合,封合后的隔膜片材形成袖筒式的隔膜套,最后將封合好的隔膜套送入導出機構由導出機構將其從封合機構上牽引出來。
進一步的,所述O型管的管壁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條形缺口,所述搭接邊對應條形缺口,所述封合機構正對條形缺口,所述封合機構包括轉輪一和轉輪二,所述轉輪一位于O型管的正上部,所述轉輪二位于O型管的腔內,所述轉輪一和轉輪二相對放置且正對條形缺口,所述轉輪一和轉輪二相向運動將位于其中間的搭接邊封合在一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隔膜套的搭接邊手動送入轉輪一和轉輪二之間相配合的位置處,由于隔膜套的材料是塑性的,隨著轉輪一和轉輪二的相對轉動,搭接邊通過轉輪一和轉輪二之間的碾壓力被封合上。
進一步的,所述轉輪一和轉輪二的周向是光滑的表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搭接邊經過轉輪一和轉輪二封合后所形成的封合縫為光滑的。
進一步的,所述轉輪一和轉輪二均是齒輪,所述轉輪一和轉輪二相互嚙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轉輪一和轉輪二為相嚙合的齒輪,搭接邊經轉輪一和轉輪二封合后所形成的封合縫為齒狀的,使得封合縫更加的結實耐用。
進一步的,所述導出機構包括導輥一和導輥二,所述導輥一和導輥二相互平行并且與O型管呈空間垂直,所述導輥一和導輥二中間的縫隙供袖筒式隔膜套進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封合機構封合成的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送入導輥一和導輥二之間的縫隙,通過導輥一和導輥二的相向運動將隔膜套從封合機構上牽引出來。
進一步的,所述導輥一和導輥二的軸線與地面平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從導出機構導出的隔膜套的封合縫在隔膜套平面的正中間。
進一步的,所述導輥一和導輥二的軸線與地面垂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從導出機構導出的隔膜套的封合縫在隔膜套的側邊。
進一步的,所述導輥一和導輥二的軸線與地面相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從導出機構導出的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的封合縫在隔膜套平面的正中間與側邊之間。
進一步的,還包括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設于O型管和導出機構之間,所述支撐機構用于支撐和傳遞隔膜套。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經過封合機構封合成的隔膜套是圓筒狀的,而隔膜套的材料較柔軟,因此隔膜套從封合機構出來時由于沒有O型管的支撐,給后續導出機構的導出工作帶來不便,用支撐機構將從封合機構封合好的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事先支撐起來固定其形狀,有利于隔膜套向導出機構的傳遞,方便了后續的導出工作。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管一和支撐管二,所述支撐管一的軸線和支撐管二的軸線均始終與導輥一的軸線和導輥二的軸線保持平行,所述支撐管一和支撐管二間隔的固定在機架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隔膜套從封合機構出來時,手動將隔膜套由原來的圓筒狀根據支撐管一和支撐管二的位置壓成片狀,將壓成片狀后的隔膜套分別交叉的繞過支撐管一和支撐管二,并將通過支撐機構的隔膜套送入導出機構并由導出機構將其從封合機構上牽引出來。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采用本發明的封合機,能夠有效的制造出只有一個封合縫的袖筒式的動力電池隔膜套,有效的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由于是連續化生產,從而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本發明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容易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A-A部分的剖視圖;
圖中,1、機架;2、O型管;21、進口端;22、出口端;23、條形缺口;3、封合機構;31、轉輪一;32、轉輪二;4、導出機構;41、導輥一;42、導輥二;5、支撐機構;51、支撐管一;52、支撐管二;6、隔膜片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一種袖筒式單邊封合機,如圖1-3所示,包括機架1、O型管2、封合機構3、支撐機構5和導出機構4,O型管2、支撐機構5和導出機構4都固定在機架上,O型管2供隔膜片材6包裹于其表面形成具有一個搭接邊的袖筒狀隔膜套,O型管2的進口端21為隔膜片材6的進料端,封合機構3設于O型管2上的出口端22用于對搭接邊進行封合,導出機構4位于O型管2的出口端22的一側,支撐機構5設于O型管2和導出機構4之間,封合機構3包括轉輪一31和轉輪二32,轉輪一31和轉輪二32均為齒輪,轉輪一31位于O型管2的正上方,轉輪二32位于O型管2的腔內,轉輪一31為主動齒輪,轉輪二32為被動齒輪,O型管2的管壁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條形缺口23,轉輪一31和轉輪二32相對放置且正對條形缺口23,轉輪一31和轉輪二32通過條形缺口23相嚙合,導出機構4包括導輥一41和導輥二42,導輥一41的軸線和導輥二42的軸線均與地面相平行并且均與O型管2呈空間垂直,支撐機構5包括支撐管一51和支撐管二52,支撐管一51的軸線和支撐管二52的軸線均與導輥一41的軸線和導輥二42的軸線平行并且間隔的固定在機架1上。
用于制作袖筒式動力電池隔膜套的隔膜片材6是卷狀的,制作隔膜套時,將卷狀的隔膜片材6放置在O型管2的進口端21,手動將隔膜片材6包裹在如圖1虛線所示的O型管2上并沿隔膜片材6的橫向將其卷成筒狀,將相對的兩個邊相互搭接,將搭接邊對準轉輪一31和轉輪二32之間的嚙合部手動送料,轉輪一31順時針方向旋轉帶動轉輪二32逆時針旋轉,由于隔膜片材是塑性的,因此隔膜片材6的搭接邊因受到轉輪一31和轉輪二32之間的碾壓力而封合在一起,封合后的隔膜片材6形成袖筒式的隔膜套,手動將從封合機構3封合好的隔膜套沿豎直方向將其壓成片狀,由于搭接邊是在O型管2的管壁的正上方,因此壓成片狀的隔膜套的封合縫在片狀的隔膜套平面的正中間位置,將片狀的隔膜套交叉的繞過支撐管一51和支撐管二52,將從支撐管二52出來的隔膜套送入導輥一41和導輥二42之間的縫隙內,隨著導輥一41和導輥二42的相向運動,隔膜套被牽引出封合機構。由于為了滿足連續化的生產操作,從O型管的進口端21送進的隔膜片材6為卷狀的,在長度上是未經過裁切的,因此從導出機構4導出的隔膜套也是未經過裁切的,根據客戶的需求可以將導出的隔膜套直接送入收卷機進行收卷或者將其送入切片機切成所需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