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02417閱讀:749來源:國知局
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包括左擋板、大固定板、右擋板、杠桿和導向柱,大固定板相對位于左擋板與右擋板之間,所述杠桿與第一固定軸固定,且所述杠桿通過第一固定軸與大固定板相對固定,所述導向柱包括第一段和直徑大于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與右擋板配合固定,所述第一段延伸至短套筒內,所述短套筒通過第一鉸接軸與杠桿相對固定,所述短套筒內固定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設在第一段上并與第二段相抵。本實用新型具有便于裝配、可降低安裝人員勞動強度的優點。
【專利說明】
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氣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在日常生活中已十分普遍,公知的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是由兩臺帶附件的斷路器、一套由電機手柄兩種方式進行控制的傳動機構以及控制器三部分組成。在工作時,由兩臺斷路器對常、備兩路電源進行切換,并保證只能有一臺斷路器處于合閘狀態,以用于對重要場合不斷供電.
[0003]導向復位機構是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的重要構成部件,目前導向復位機構的安裝方式是通過人力擠壓彈簧,將螺孔位對齊后進行安裝,對安裝人員的擠壓彈簧的力度有一定要求,使得導向復位機構的裝配難度較高,安裝人員進行彈簧和導向柱的安裝極易出現失誤以導致需要重新進行裝配,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配較為簡單的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包括左擋板、大固定板、右擋板、杠桿和導向柱,大固定板相對位于左擋板與右擋板之間,所述杠桿與第一固定軸固定,且所述杠桿通過第一固定軸與大固定板相對固定,所述導向柱包括第一段和直徑大于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與右擋板配合固定,所述第一段延伸至短套筒內,所述短套筒通過第一鉸接軸與杠桿相對固定,所述短套筒內固定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設在第一段上并與第二段相抵。
[0006]本實用新型通過使用專用夾具將彈簧固定在短套筒內,使導向柱與右擋板相對固定,通過導向柱和短套筒的配合以使彈簧壓縮導向柱,操作十分簡單,不需要安裝人員費心費力地進行彈簧擠壓再固定,可降低安裝人員的勞動強度。其中,進行短套筒和導向柱的配合前,可先進行其余部件的拼裝,以便于導向柱與右擋板上的孔的對準配合。
[0007]作為優選,所述杠桿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相對設置于連接板的兩端并與連接板固定,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均形成有供第一固定軸通過的貫穿孔,所述短套筒通過第一鉸接軸鉸接在第一杠桿與第二杠桿之間。
[0008]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均呈V形結構,且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兩端均分別為杠桿一部和杠桿二部,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之間相對固定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與右擋板配合,所述螺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軸通過第二鉸接軸鉸接在第一杠桿與第二杠桿之間,所述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均為方軸,所述第一固定軸與第二固定軸貼合設置。
[0009]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固定軸通過銷釘與杠桿的連接板固定。
[0010]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鉸接軸和第二鉸接軸均穿過所述第一杠桿的杠桿一部、第二杠桿的杠桿一部,第一杠桿的杠桿二部與第二杠桿的杠桿二部上固定有一連桿軸。
[0011]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固定軸通過粗套筒與大固定板固定,所述粗套筒套設在第一固定軸外,且第一固定軸能相對粗套筒轉動。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便于裝配、可降低安裝人員勞動強度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不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杠桿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導向柱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由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包括左擋板1、大固定板2、右擋板3、杠桿4和導向柱5,大固定板2相對位于左擋板I與右擋板3之間。杠桿4與第一固定軸6固定,且杠桿4通過第一固定軸6與大固定板2相對固定,導向柱5包括第一段51、第二段52和第三段53,第二段52位于第一段51和第三段53之間,且第一段51和第三段53的直徑均小于第二段的直徑,右擋板3形成有內徑與導向柱第三段53直徑相適應的配合的導向柱用孔31,導向柱第一段51延伸至短套筒7內,短套筒7通過第一鉸接軸11與杠桿4相對固定,短套筒7內固定有彈簧,彈簧套設在第一段51上并與第二段52相抵。
[0018]杠桿4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杠桿41和第二杠桿42,第一杠桿41和第二杠桿42相對設置于連接板43的兩端并與連接板43固定,短套筒7通過第一鉸接軸11鉸接在第一杠桿41與第二杠桿42之間。第一杠桿41和第二杠桿42均形成有供第一固定軸6通過的貫穿45,第一固定軸6穿過第一杠桿41和第二杠桿42并通過銷釘10與杠桿4的連接板43固定,第一固定軸6通過粗套筒13與大固定板2固定,粗套筒13套設在第一固定軸6外,且第一固定軸6能相對粗套筒13轉動。其中,銷釘10為開口銷,連接板43上形成有安裝銷釘10的銷釘孔44。
[0019]第一杠桿41和第二杠桿42均呈V形結構,且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兩端均分別為杠桿一部和杠桿二部,第一杠桿41和第二杠桿42之間相對固定有螺桿8,螺桿8的一端與右擋板3配合,螺桿8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軸9固定,第二固定軸9通過第二鉸接軸12鉸接在第一杠桿41與第二杠桿42之間,第一固定軸6和第二固定軸9均為方軸,第一固定軸6與第二固定9軸貼合設置,所述貫穿孔為方形孔。
[0020]第一鉸接軸11和第二鉸接軸12均穿過第一杠桿41的杠桿一部、第二杠桿41的杠桿一部,第一杠桿41的杠桿二部與第二杠桿42的杠桿二部上固定有一連桿軸14。
[0021]進行本實用新型的裝配時,現先將除第一鉸接軸、短套筒、導向柱以外的零件進行拼裝,隨后通過專用夾具將彈簧安裝在短套筒內,將導向柱的第一段延伸至短套筒內,并使彈簧套設在導向柱上,通過第一鉸接軸將短套筒與杠桿相固定,再將導向柱的第三段對準右擋板的導向柱用孔,隨后可松開導向柱,彈簧會將導向柱的第三段壓入右擋板的導向柱用孔內并使第二段與右擋板相抵。
[0022]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十分簡單,不需要安裝人員費心費力地進行彈簧擠壓再固定,可降低安裝人員的勞動強度,整個裝配過程簡單易會,相對操作安全與作業合理。
【主權項】
1.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擋板、大固定板、右擋板、杠桿和導向柱,大固定板相對位于左擋板與右擋板之間,所述杠桿與第一固定軸固定,且所述杠桿通過第一固定軸與大固定板相對固定,所述導向柱包括第一段和直徑大于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與右擋板配合固定,所述第一段延伸至短套筒內,所述短套筒通過第一鉸接軸與杠桿相對固定,所述短套筒內固定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設在第一段上并與第二段相抵。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相對設置于連接板的兩端并與連接板固定,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均形成有供第一固定軸通過的貫穿孔,所述短套筒通過第一鉸接軸鉸接在第一杠桿與第二杠桿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均呈V形結構,且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兩端均分別為杠桿一部和杠桿二部,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之間相對固定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與右擋板配合,所述螺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軸通過第二鉸接軸鉸接在第一杠桿與第二杠桿之間,所述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均為方軸,所述第一固定軸與第二固定軸貼合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軸通過銷釘與杠桿的連接板固定。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鉸接軸和第二鉸接軸均穿過所述第一杠桿的杠桿一部、第二杠桿的杠桿一部,第一杠桿的杠桿二部與第二杠桿的杠桿二部上固定有一連桿軸。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導向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軸通過粗套筒與大固定板固定,所述粗套筒套設在第一固定軸外,且第一固定軸能相對粗套筒轉動。
【文檔編號】H01H3/50GK205692715SQ201620609910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1日 公開號201620609910.4, CN 201620609910, CN 205692715 U, CN 205692715U, CN-U-205692715, CN201620609910, CN201620609910.4, CN205692715 U, CN205692715U
【發明人】葉金飛, 吳二明
【申請人】一二三電氣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呼玛县| 玉树县| 巴青县| 新兴县| 白山市| 福安市| 彭山县| 绥阳县| 班戈县| 西畴县| 敦煌市| 鄂温| 禹城市| 揭东县| 赤壁市| 清远市| 苍溪县| 潼南县| 长白| 富源县| 会同县| 万安县| 涞源县| 玛沁县| 南陵县| 顺平县| 休宁县| 仁怀市| 和平区| 大竹县| 深州市| 团风县| 黎平县| 宿松县| 灵山县| 屯门区| 虎林市| 留坝县| 西盟|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