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包括驅動機構與微動開關,驅動機構與微動開關之間通過鉚釘固定安裝,驅動機構由觸發桿、滑塊、復位彈簧、壓片組件及支架構成,觸發桿重量為0.8g~1.2g,觸發桿受力作用點與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之間間距為6.5mm~7.0mm,復位彈簧中徑尺寸為2.5mm~3.0mm,復位彈簧彈簧絲直徑尺寸為0.75mm~0.85mm,復位彈簧有效圈圈數為3圈。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復位彈簧和觸發桿結構尺寸,使其具有良好的啟動效果,結合微動開關適用于各類電氣設備中使用,具有自動化組合方便、結構巧妙、設計合理及可靠性好的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開關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
【背景技術】
[0002]在電氣控制系統中,電氣開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電氣開關因功能、作用不同可以分為很多類別。行程開關作為電氣開關中的一種,其作用是實現順序控制、定位控制和位置狀態的檢測,用于控制機械設備的行程及限位保護。對電氣設備的自動化生產具有重要作用。傳統的行程開關構造通常由操作頭、觸點系統和外殼組成,然而其存在結構較為單一,各部件之間通用互換性較差的缺陷。在實際生產中,將行程開關安裝在預先安排的位置,當裝于生產機械運動部件上的模塊撞擊行程開關時,行程開關具有觸點動作,實現電路的切換。因此,行程開關是一種根據運動部件的行程位置而切換電路的電器,從而實現自動化。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具有自動化組合方便、結構巧妙、設計合理及可靠性好的特點。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包括驅動機構與微動開關,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微動開關之間通過鉚釘固定安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由觸發桿、滑塊、復位彈簧、壓片組件及支架構成,所述觸發桿重量為0.8g?1.2g,所述觸發桿上設有觸發桿受力作用點與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所述觸發桿受力作用點與所述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之間間距為6.5mm?
7.0mm,所述復位彈簧中徑尺寸為2.5mm?3.0mm,所述復位彈簧彈簧絲直徑尺寸為0.7 5mm?
0.85mm,所述復位彈簧有效圈圈數為3圈。
[0006]所述觸發桿與所述滑塊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滑塊與所述復位彈簧配合安裝,所述滑塊底端與所述壓片組件一端配合安裝,所述壓片組件另一端位于一啟動按鈕上部,所述啟動按鈕位于所述微動開關上,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滑塊底部。
[0007]所述觸發桿重量為1.0g。
[0008]所述觸發桿受力作用點與所述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之間間距為6.8mm。
[0009]所述復位彈簧中徑尺寸為2.7_。
[0010]所述復位彈簧彈簧絲直徑尺寸為0.8mm。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突出優點和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復位彈簧和觸發桿結構尺寸,使其具有良好的啟動效果,結合微動開關適用于各類電氣設備中使用,優化了驅動機構,可以適用于不同微動開關的組合使用,方便設備的自動化生產,具有自動化組合方便、結構巧妙、設計合理及可靠性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驅動機構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5]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包括驅動機構I與微動開關2,驅動機構I與微動開關2之間通過鉚釘3固定安裝,該結構固定安裝方便,驅動機構I由觸發桿11、滑塊13、復位彈簧14、壓片組件15及支架12構成,觸發桿11重量為0.8g?1.2g,觸發桿11上設有觸發桿受力作用點16與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17,觸發桿受力作用點16與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17之間間距為6.5_?7.0_,觸發桿受力作用點16位于觸發桿11中心位置,復位彈簧14中徑尺寸為2.5mm?3.0mm,復位彈簧14彈簧絲直徑尺寸為0.75mm?0.85mm,復位彈簧14有效圈圈數為3圈,通過優化觸發桿11和復位彈簧14的結構尺寸,采用最佳配比結構,提高了整體的觸發性能和使用性能,觸發桿11與滑塊13上端固定連接,滑塊13與復位彈簧14配合安裝,滑塊13底端與壓片組件15—端配合安裝,壓片組件15另一端位于一啟動按鈕21上部,啟動按鈕21位于微動開關2上,該結構方便完成傳動觸發,提高整體的使用性能,支架12位于滑塊13底部,方便安裝。
[0016]進一步,本實用新型觸發桿11重量為1.0g,觸發桿受力作用點16與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17之間間距為6.8mm,復位彈簧14中徑尺寸為2.7mm,復位彈簧14彈簧絲直徑尺寸為
0.8mm,通過優化觸發桿11和復位彈簧14的結構尺寸,采用最佳配比結構,提高了整體的觸發性能和使用性能,使其具有最佳的受力傳動性。
[0017]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復位彈簧14和觸發桿11結構尺寸,使其具有良好的啟動效果,結合微動開關2適用于各類電氣設備中使用,優化了驅動機構I,可以適用于不同微動開關2的組合使用,方便設備的自動化生產,具有自動化組合方便、結構巧妙、設計合理及可靠性好的特點。
[0018]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O
【主權項】
1.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包括驅動機構與微動開關,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微動開關之間通過鉚釘固定安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由觸發桿、滑塊、復位彈簧、壓片組件及支架構成,所述觸發桿重量為0.8g?1.2g,所述觸發桿上設有觸發桿受力作用點與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所述觸發桿受力作用點與所述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之間間距為6.5 mm?7.0mm,所述復位彈簧中徑尺寸為2.5mm?3.0mm,所述復位彈簧彈簧絲直徑尺寸為0.7 5mm?0.85mm,所述復位彈簧有效圈圈數為3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桿與所述滑塊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滑塊與所述復位彈簧配合安裝,所述滑塊底端與所述壓片組件一端配合安裝,所述壓片組件另一端位于一啟動按鈕上部,所述啟動按鈕位于所述微動開關上,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滑塊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桿重量為1.0g。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桿受力作用點與所述觸發桿轉動中心支點之間間距為6.8_。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中徑尺寸為2.7mm0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電氣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彈簧絲直徑尺寸為0.8_。
【文檔編號】H01H3/38GK205723189SQ201620667966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發明人】邢玲玲
【申請人】邢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