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中壓電器設備制造領域,涉及10KV高壓開關成套設備,適用于10KV高壓開關柜內接地開關的操作。
背景技術:
國網十八項反措第12.3.1.1條規定12KV高壓開關柜外絕緣應滿足以下條件:空氣絕緣凈距離:≥125mm(對12kV);爬電比距:≥20mm/kV(對有機絕緣)。如采用熱縮套包裹導體結構,則該部位必須滿足上述空氣絕緣凈距離要求;如開關柜采用復合絕緣或固體絕緣封裝等可靠技術,可適當降低其絕緣距離要求。這是國家電網對空氣絕緣距離最嚴的要求。目前國內10KV主導高壓開關柜KYN28-12存在以下缺陷,標準800mm出線柜電纜室C相電纜出線排與接地開關操作軸之間絕緣距離不夠。如果柜內支排選用80mm則空氣凈距為100mm,如果柜內支排選用60mm則空氣凈距為10mm,通常采用在C相下支排上套熱縮管,但此辦法國網不予認可。目前批量供貨的開關柜活門連鎖機構訂貨技術要求上接地開關大軸上套SMC絕緣管,但實際套的是一種工業塑料管,耐壓值為2分鐘1萬伏,出廠試驗C相排對此處工頻耐壓值合格。另外一種方案是C相電纜排立向制作,這樣保證了對地刀大軸空氣凈距但同時增加了母排搭截面,C相回路電阻增大同時三相電場分布不均勻,此兩種方案目前同時存在。但是國內部分省局不認可以上方案,若采用此新型接地開關操作大軸則徹底的解決此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接地開關操作大軸,以解決上述空氣絕緣距離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新型接地開關操作大軸,包括彎板、操作軸以及連接在操作軸上的接地開關;操作軸末端采用絕緣軸。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
所述接地開關通過連桿裝配件與操作軸相連。
所述操作軸通過連鎖塊焊接件與絕緣軸相連。
所述絕緣軸的末端通過支座安裝加長鎖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絕緣棒采用環氧樹脂材料,經數控設備加工,其零件精度及強度完全滿足使用要求;本實用新型完全滿足國家標準、國網標準,符合各類用戶對空氣凈距的嚴格要求,且原接地開關與手車及后門反向閉鎖功能保持不變,尤其適合高海拔地區對空氣凈距的要求;本實用新型更換為絕緣操作軸后和原鋼操作軸成本上差異不大,能夠應用于10KV、24KV產品,并且易組織大批量加工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接地開關操作大軸結構示意圖;
其中,1-彎板;2-操作軸;3-接地開關;4-連桿裝配件;5-連鎖塊焊接;6-止動件;7-絕緣軸;8-支座;9-加長鎖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彎板1、操作軸2以及連接在操作軸2上的接地開關3;操作軸2末端采用絕緣軸7。接地開關3通過連桿裝配件4與操作軸2相連。操作軸2通過連鎖塊焊接件5與絕緣軸7相連。絕緣軸7的末端通過支座8安裝加長鎖套9。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結構上把接地開關操作大軸從連桿裝配件的后面部位一分為二,把與C相電纜出線排絕緣距離不夠的地刀大軸部分由原來的圓鋼改為絕緣棒,柜子前部接地刀操作大軸部分鋼材質不變,二者之間用連鎖塊焊接件連接這樣既保證了接地開關操作穩定性同時又保證了空氣凈距的要求,徹底改變此開關柜原始設計的缺陷。
檢修時,真空斷路器分閘—手車退到試驗位置—壓下彎板—插入操作手柄—操作接地開關合閘—打開后下門檢修;
投運時,關閉后門—插入操作手柄—操作接地開關分閘—手車推到工作位置—真空斷路器合閘。
以上內容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之內。